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遗嘱:我祖宗朱元璋没死! > 第一百二十九章 突然出现的重要事务(二合一)

一共十页的内容,而且其中三页涉及的都是吏员名单以及工作情况,真正讲问题,也就七页纸。

这七页纸之中,最后的整整三页纸,也就是几乎一半的篇幅,都在讲述一个问题,那就是京城城外的农业!

农,自古都是存亡大事。

不仅仅是个人的存亡,更事关朝代的存亡。

可以说,万事万业,都建立在农业的基础上。

工商百业,影响的不过是生活水平,哪怕完全没有,也不是不能生活。

但是农业一旦出现问题,那边必然导致粮食不足,原本够全国人吃的粮食,立刻就会出现缺口,这几乎是整个时代最可怕的事情!

于个人,农事出了问题,粮食大幅减产,至少瞬息致贫,乃至倾家荡产。若是粮食绝产,贫农甚至很可能会被活活饿死;

于国家,农事一旦不稳,那么朝局都会大大不稳,一缺粮食,百姓安稳着活不下去,便必然会开始躁动。

事实上,如今大明各处的起义,乃至于边患,都与天气变化导致的粮食减产密切相关!

农,正是因此,方才历朝历代排在前列。

但是在此时,阳春三月,正是开春种植春麦的时候,可是田地里却几乎没有多少人!

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崇祯的后背当真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这要是不注意,耽误了农时,京城周边偌大的田地,其中大半都要荒废,来年不知道粮食缺口会大到什么程度!

“必须赶紧理清田契,恢复农事!”

“来人,速速派将士将国库中,京城周边的田契全都理清!另外,速速安排车马,朕要亲自去往城外了解情况!”

历朝历代,都将农事看做立国之本,如今国本不稳,崇祯自然坐不住了。

之前准备微调的政令,当下也没心思打理,直接原复原样派人发了下去,等车马人手一到,崇祯便迅速上车,朝着城外赶去。

春暖花开,万物萌发,除了之前战场因为无数人的践踏寸草不生之外,其他地方都已经草木茂盛。

崇祯坐在马车上,忧心地冲着两边望去,却半天都难得看到几块田地有修整的痕迹。

哪怕是附近的村落,看着都似乎人烟稀少,乃至于完全便是空屋。

大片大片的田地,无人耕种,抛荒于野。

这是一副任何统治者看到,都会皱眉的场景。

正所谓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一旦这春种时分没能及时将粮食种上,那今年都别想从这块地上获取粮食了。

“必须得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崇祯心中,已经将这件事情列为了目前最最紧急的一项。

哪怕是自己派人耕种起来,到时候对应田地的农夫回来了将田地交回,都一定不能耽搁了种田!

“城中将士,还有多少闲余人手?”

如今的崇祯,任何方面缺少人手,第一时间总免不了想到新军将士。

新政尝试仅仅数天,当下转职殿前书案整理政令的、底下吏员执行新政的、随在他身边当护卫的,可谓是哪里需要哪里搬。

现在种田缺乏农夫,他的第一反应,同样是想从新军将士中抽调人手。

反正查抄了京城那么多官吏勋贵之后,如今京城之外,他掌握的田地数量已经空前巨大,哪怕将这些田地分配给将士充当赏赐,也完全可以。

“回禀陛下,当今京城之中,一共万余兵马,其中三千守城,一千跟随吏员,一千巡查京城,一千驻守皇城,剩下的人手基本都在忙着抄家。”

陪在身旁的新军将领不假思索地回应道。

一共一万多的士卒,人数看似很多,但是也实在架不住崇祯安排的事儿多,当下新军从上到下,不仅没有闲余,而且不少人都是全天忙碌,无休无止。

“嗯......不曾想,京城新军,竟然如此忙碌。”

任务都是崇祯安排的,现在一听万多人居然全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他尽管是皇帝,也不由略微脸红。

新军将士战斗优良,忠君爱国,结果居然被他使唤得连轴转,这着实有些过分了。

“给朕记下来,本月所有新军将士,一律多领一月粮饷,以慰将士辛劳!”

城内的将士既然已经如此辛苦,崇祯之前的算盘显然打不响了。

不过,京城外,原本的那些农夫,不少都在京城内投奔亲戚,这一部分,还是能够引导回到田地的。

一边返程,崇祯一边思索。

“原本京城之外,农家约莫能有几十万,躲进京城内的怕只有十多万,剩下的人数还是得想办法迅速补齐。实在不行,让他们广耕多种也行。”

“此外,其余城池,原本准备京城新政成型之后,再往外消化,现在看来,至少田政必须赶紧处理。只要所有田地赶紧种上粮食,哪怕期间出现一些问题也只能暂且记着了。”

当下的时机实在是太不巧了,偏偏就赶在正该种粮食的时间点发生这般状况,崇祯也只能受累,新政农务一把抓了。

思索之中,崇祯很快回到了皇宫,然后,他立刻马不停蹄赶到了御书房中,迅速下达了新的政令。

“传令所有一线坊市吏员,如今已是春种之时,他们重中之重的任务,便是将原本周边务农的百姓劝回。对于回归务农的人员,朕一律下发粮种!”

“今年耕种,朕许诺,免除农税,去除杂赋,同时原本所种土地非自身所有的,一律不需上交租子!”

“除此之外,朕之后会派三千将士前往各处巡查,确保农耕安全,保证绝无匪类流贼干扰春种。”

“三日之内,京城没有十万人回归务农,朕便从劝返人数最少的吏员开始杀!”

尽管如今天气异常寒冷之后,春种的时机稍稍后移,但是照样是耽误一天,就少一天的耕种机会。

为了确保城外农田有足够人手耕种,崇祯直接给那些吏员们下了死命令,直接将刀悬在了他们的头顶上!

闯贼虽然杀到了京城,但是到底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前,周遭的百姓就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所以,在闯贼攻城阶段,被闯贼杀死的应当不是很多。

绝大多数,都是逃到了各处城池之中,其中,京城内的估计便能有十多万甚至更多。

现在之所以没有多少人,主要还是战争刚刚结束,大多数的百姓都不知道情况,不敢回去。

若是平时还能慢慢劝导,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危机解除之后再回,但是现在农时将误,赶都要赶去把田种好,大不了之后崇祯给些补偿。

“传朕军令,调山海关一万士卒,前来京城,要求一切从速!”

京城内的百姓回归农家之后,自然大部分土地都不会再荒废,但是也必然还有很多的田地无人耕种,这样的情况下,以新军将士前往耕种,便是不得以之下的最好办法。

京城中没了闲余的将士,山海关那四万将士完全可以调动部分,反正经由太祖强化之后,哪怕是一两万人镇守边军,也比原本的四万关宁军更强。

有了他们到来,再加上灵活调动京城周边的百姓种地,京城的郊区农田应当没有问题了。

但是,命令并不是到此就结束了,等这条军令盖章筹备走完流程,他便立刻接连下达了十多条新的政令。

“下旨,昌平所属将领,即刻开始......”

“下旨......”

......

这些命令,仍然条条都与农耕相关,只不过,不再是针对京城,而是针对处于新大明控制下的其他城池。

此前,唐通、邓文明两位大将,带领军中诸多将领纷纷出京光复诸多城池,如今不少城池已经在他们的控制之下。

这些地方,自然也绝对少不了田地与农业。

既然已经是农时,那哪怕是刚刚光复,甚至还在清理乱贼的城池,也必须赶紧将春种放在第一位。

不然到了来年,不知道多少百姓得倾家荡产,甚至卖儿卖女维持生计了。

只有让这些城池的农事赶紧忙活起来,来年的时候才能有收成,只要有收成,不管是收到百姓手上,还是必然会被崇祯清理掉的贪官劣绅手上,到时候时候百姓们都定能吃得饱。

于是,针对这些城池,崇祯同样下旨,要求城中守将必须即刻保证各处城池恢复生产,确保所有田亩全都被种上庄稼,哪怕用上手段逼迫。

如果有人阻挠或者影响春种,那不管是什么身份,或者是否犯法,都第一时间击毙!

崇祯还特地给两名大将去旨,重点讲了农耕之事,要求他们必须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新的大明,前前后后所有与农事扯得上关系的地方,崇祯全都下了赶紧务农,不得误时的命令。

等到所有旨意都撰写到位,崇祯才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前去传令的全都用上新军骑兵。农时不可误,一人双马,不必吝惜马力,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将朕的旨意传递到位!”

崇祯催得急,将士们自然也都行动迅速。

所有的政令与圣旨,都在崇祯下令之后,被迅速传递。

而这之中,反应最快的,自然便是京城中的吏员了。

他们今天收到的东西可当真不少。

安排下来今天新的工作的政令就不说了,所有的吏员,都收到了崇祯下令传下来的砍头抄家吏员名单,上面记载的,便是昨日懈怠懒惰,不理政务的吏员。

尽管这一批被抄家砍头的只有十多个,但是这些人可全都和他们一批的吏员,身份与他们完全相同!

这样一群人,因为工作不努力而被干掉,别说原本用心程度不高的吏员了,就算是昨天就积极工作的吏员,当下也立刻如同被戳了一针一样,变得更加慷慨激昂。

之前不少吏员见到自己都被查出死罪了,结果皇上竟然还不处罚他们,反而许下干得好可以升官的好处,心中暗戳戳以为皇上这是离不开他们。

但是这个名单一出,立马全都老实了,显然,皇上不仅离得开他们,而且还能送他们离开。

有了这个名单的刺激,收到崇祯‘干不好就去死’版劝农旨意的那些吏员,立马一个个即刻行动。

有帮闲的拉着帮闲,没帮闲的自己拉着家里人,那是挨家挨户敲门,一个个问询。

但凡有人家是周边农户或者有农户亲戚投奔,便飞快宣讲政策,甚至半强迫地要求他们搬回村落好好种田。

也就是有正气凛然的新军将士在旁边跟着,否则怕不是不少吏员能在这上面都搞出点冤假错案出来,生生把城中住户给赶到乡下种田去。

而在吏员这般的努力之下,效果自然也不会差。

崇祯的命令是辰时末(上午九点左右)送达,等到巳时(九到十一点)时,便已经有不少农户背着行礼往城外赶路。

随着时间流逝,出城的人流也愈发地多,多亏守城与巡查的新军将士维持秩序,才得以保证安全。

小半天的时间,出城的百姓,便能达到万数。

虽然多是拖家带口,有老有小,但是其中的青壮也能有数千了。

按照这个效率,三天出城十来万人必然不会有问题。

这个消息,等崇祯午膳吃到一半,便已经由城中的锦衣卫传到了他的耳中,让他心中沉甸甸的担忧一下子扫空大半。

“哈哈哈,好,就要这样的效率!”

“嗯,待会从抄家的将士中,抽一千人出来,陪同保护这些出城的百姓,一定确保他们安全到家。路上遇到扒手强盗之类,都可以当场击毙!”

百姓们既然能够大量回村,开始农耕,那么安全上他们定要照顾到位。

此前战争期间,便有歹徒试图趁机烧杀抢掠,此刻这么多百姓出城,扒手强盗定然不会少。

现在的农夫就是崇祯的宝贝,谁敢对他们动手,崇祯便直接要他们的命!

“还有,通知国库,朕加派一百将士前去帮忙,农具及粮种的整理,山海关新军到来前朕必须看到结果。”

“吏员中不是不少不想当教书先生,想去实际干活么?选取其中与百姓打交道多的吏员,给他们搭配两个新军将士,今天便安排到村子里去。下令让他们好好了解春种情况,百姓缺乏的东西即刻上报,一定确保不误农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