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隐士 > 第二百六十一章 归家

东晋隐士 第二百六十一章 归家

作者:昔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王凝之,回来了!”

站在城外的小土坡上,王凝之意气风发。

丢掉累赘的长袍,离开憋闷的马车,重新用自己的双腿,站在这高处,俯瞰世界,那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

这片生我养我的大地啊,你最亲爱,最骄傲的孩子回来了!

就让这山间的鸟雀,为我高歌,让这秋日里的轻风,为我拂去这一路的辛劳,让这个世界,仔细聆听我的声音!

“你又作什么妖呢!不赶紧下来回家!”谢道韫没好气地站在山坡下头,瞪了一眼。

临近山阴,大家都心里高兴,也就懒得坐马车了,纷纷步行而归,至于马车则让护卫们拉着在后头跟着,虽然还是那些熟悉的风景,却让人有不同的感受和期待,尤其是在京城过了一段儿紧张的日子以后,能有这样的轻松时刻,尤其显得珍贵。

不过再珍贵,再高兴,你也不能动不动就爬上土坡去,像个土著一样嗷嗷乱叫吧!

这都已经能瞧见城门口了,也不怕给人看见了,传什么‘王凝之疯了’之类的话,对于丈夫这种率性而为,谢道韫也是又爱又恨。

王凝之从土坡上下来,笑呵呵地走近,“这其实也就是大半年时间,却让人觉得过了好久啊,以前我总是觉得待在会稽烦闷,花花草草都看厌了,只想去远处走走,现在却觉得,还是家里头好啊。”

谢道韫也笑了笑,“世上千般万般好,总不如家里好。”

边走边说,远远就瞧见那边一行人迎面而来,跑在最前头的,正是王献之,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让王凝之急忙后退。

这小子向来就不是个什么省油的灯,这么莫名其妙地献殷勤,怎么看都很不对劲。

谢道韫虽然疑惑,但也没多想,等到王献之跑到跟前儿来,笑眯眯地问道:“七弟,这是怎么了,着急忙慌地?”

王献之大大地行了个礼,说道:“二哥二嫂一路辛苦了,小弟王献之,特来迎接!”

和丈夫对视一眼,谢道韫虽然不明白王献之这是打的什么主意,但看得出来,丈夫是要让自己去应付,于是牵起王献之的小手,一边走着,一边问话:“七弟,最近家里可还好?”

王献之小脸皱了起来:“家里是挺好的,就是我不太好,谢玄也不太好。”

谢道韫微微一怔,“怎么不好了?”

这边,王献之在苦哈哈地向谢道韫表述着最近他和谢玄所遇到的巨大问题,另一边,王凝之已经抱起小妹王孟姜,顺便给王徽之弹了个脑崩儿,又将徐有福递过来的糖塞到王操之的手里,向兄弟们询问起最近会稽的新鲜事儿来。

“二哥,听说会稽王,已经在给他儿子找夫人了,好多家人都在等着看情况呢,最近街上那些姑娘们都快把那些胭脂铺子,绸缎庄都抢光了,还有还有,前几日,兰渚山上,几个会稽的官员,喝大了……”

“这里头没有老爹吧?”王凝之紧张地问。

“没有没有,爹爹最近很少喝酒了,日子过得很不舒心。”王徽之笑得开心。

“为啥?”王凝之愣了一下,这天底下,王羲之大人最爱的两件事儿,一是酒,二是书,还能有什么拦得住他喝酒?

“师公来啦!我们都陪着爹娘去拜会过,后来听说是师公觉得爹爹这几年笔力长进不足,需要控制一下饮酒才行。”

王凝之耸耸肩,自己倒是把这一茬儿给忘了,这天底下,还能让老爹这么听话的,当然是卫夫人了!

不过她老人家总算是到了会稽,日后也就能过些好日子了。

“你三哥四哥呢?”

“三哥还没回来,四哥如今就在家里头守着呢,大哥不在的时候,他就要负责家里的安全。”

“家里还能有什么不安全的?”王凝之愣了一下。

“哪儿有什么不安全!”王徽之撇撇嘴,“还不是大哥,大嫂生产日子越近,他就越是紧张,生怕出什么意外,就连娘都说他过犹不及了,搞得好像我们都要暗害大嫂一样,四哥还被他选出来,每天他出门以后,负责家里的安全。”

“到现在都快一个月了,家里最大的事故就是那天后院儿里的小猫从墙头上跳进他院子里,别的啥也没,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居然说我是个不安生的,直接就不让我出门了!而且娘居然还答应了他,真的把我给禁足了!”

“要不是二哥你回来,我今儿都出不了门!”

“大哥确实有些紧张过度了,这样不好,会带的大嫂也紧张起来的,孕妇嘛,还是要在一个宽松,轻松些的环境里头,心情才能好。”王凝之皱了皱眉,说道:“这样吧,我去找大哥聊一聊,让他放松些,别这么紧绷着。”

“没错没错,还是二哥明事理,现在也只有你才能劝得动大哥了,不然我们……”王徽之大点其头,正在表达自己的赞同,王凝之就又补上了一句话:

“不过,把你关禁闭,这是很有必要的,我会跟娘说,以后就算是有事儿,也不能放你出来,你三哥回来的时候,你就别想出来了。”

王徽之的笑容僵在脸上,整个人愣愣的,站在那里好久都没动弹,而前头那几个人,也好像根本就没注意到他,已经越走越远了,最后,带着一副哭丧脸的王徽之只好自己追上去,又挨了一顿批评:

“大嫂生产在即,王家马上就有下一代了,我和你二嫂也回家了,你这么一副丧气样子给谁看?能不能喜庆点?”

王徽之很想大吼一声:“我原以为你是回来主持公道的,谁知道你居然是个叛徒!”但是看见王凝之似笑非笑的神色,又及时闭上了嘴。

没关系,一个来月自己都忍了,徐徐图之,徐徐图之!

不过王凝之现在也顾不得他了,瞧了瞧一直都在自己袖口里翻翻捡捡的小妹,揪了揪她的小辫子:“小妹,找什么呢?”

“二哥,怎么什么都没有啊!你去了建康,就没弄点好玩的?”王孟姜抬起头来,一双大眼睛里满是渴望。

“怎么能没弄呢!忘了二哥教你的话?”

谷撿“雁过拔毛!”王孟姜扑闪着大眼睛回答。

“没错!”王凝之满意地点了点头,“后头的马车里,有一筐子京城那边的新鲜玩意儿,回家了你先挑,然后给他们发。”

听到这边兄妹之间的谈话,谢道韫很是无奈地丢了个白眼过去,总算是明白王孟姜那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是哪里来的了,但也懒得管,现在还有别的事儿要自己主持呢。

“所以,你和谢玄是造反失败了?”谢道韫眯了眯眼,脸上露出一个古怪的表情,声音很低,就只有自己和王献之能听到。

“什么造反!”王献之一个惊吓,小脸上很是惊恐,‘造反’这种词,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我们就是想为了自由而抗争,做一只骄傲的雄鹰!”重新表述了一次自己的意图。

谢道韫‘呵呵’干笑一声,“你们这才多大呀,就打算占山为王了,那然后不就是要攻打会稽郡?然后展开如火如荼的大业?”

“不不不,现在还只是筹备阶段,没有实施呢,而且我们也没打算去干什么,就是想学那故事里头的侠客,先要有个……”

谢道韫并没有听王献之急赤白脸的辩解,转过头,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容,“夫君啊,你知道自己那些故事,已经给家里的孩子们都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吗?”

王凝之转过来,一脸的惊喜:“真的吗?他们已经决定好好读书,已经也能像我一样有文采,写出这些故事吗?”

“嗯,怎么说呢,虽然有点儿差别,不过,嗯,你听七弟给你仔细讲讲吧。”谢道韫走过去,把王孟姜抱到自己怀里,将丈夫换了过去,同时吩咐一声:“去个人到谢府,告诉二妹,到王家来见我,还有,把谢玄给我绑过来。”

听到这话,周围几个人都面色各异,孩子们当然是知道关于谢玄和王献之浩浩荡荡的行为被打压的事情,但一听二嫂这话,啧啧,和往日里那种温和大不相同了。

“先生,你现在越来越像二哥了。”王孟姜趴在她怀里,低声说道。

闻言,谢道韫倒是愣了一下,然后笑了起来,刮刮她的鼻子,“你倒是个聪明的,看人也独出心裁啊,难怪你二哥这么喜欢你。”

而另一边的王凝之,当然是听到这句话了,对于妻子要怎么处理谢家的孩子,自己当然是没有意见的,不过在他听来,妻子突然来了这么一句,那就是在暗示自己,对于接下来王献之所说之事应该有的态度了。

夫妻这么久了,对于各自的习惯,早就了然于心,谢道韫很清楚,就王献之说的这种事情,丈夫绝对是相当感兴趣的,要是再给他年轻几岁,说不定还会参与进去,但这可是在孩子们面前,坏榜样做不得。

瞥了一眼,看见丈夫正经严肃起来,便知道丈夫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于是就懒得管后头的事儿了,抱着王孟姜就往城里走去。

而在听过王献之的诉说之后,王凝之瞪大了眼,还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江湖代代有人才啊!

这种天杀的主意,都想得出来,可真是,太他娘的有才了!

就是不知道给那些真正的江湖人知道了,会不会笑掉大牙。

一路进城,引起了路人们的频频侧目,王凝之刚打算挥挥手,来几句即兴演讲,就被谢道韫以眼神制止,只能摆出一副严肃的模样,让众人纷纷低语,这平日里浪荡不堪,没个靠谱样子的王凝之,如今居然也能正经起来,看来建康确实是个锻炼人的地方啊!

只有那些平日里还算是多少有些交情的公子们,杵在楼上,仔细观察考虑之后,才得出结论,王凝之肯定是在故作严肃,因为那一双眼睛贼溜溜地到处乱转着,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于是,这双贼溜溜的眼睛,很快就盯上了他们,王凝之冲着楼上的几位挑挑眉,顿时就让那几个身影消失了。

“怎么感觉大家对我的归来,不是很热情呢?”王凝之皱眉说道。

谢道韫在旁冷笑一声,“这还用吗?谁愿意看到一个本来和自己差不多的纨绔子弟,突然摇身一变,成了有官身的大才子呢?”

“唉,世上之事,原就如此,有些人走着走着,也就掉了队,不再能是朋友了。”王凝之叹了口气。

谢道韫瞥了一眼,倒是惊讶,“你还能有这样的感慨,不像你啊,这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王凝之嘴角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或许我们需要一些新朋友了。”

听出来丈夫话里的意思,谢道韫也只能叮嘱一声:“可别太过火,咱们待不了多久,惹得众怒没必要。”

“明白明白,我们是回家来看小侄儿的,别的都不打紧。”王凝之笑容满满。

再回到王家,徐有福和绿枝忙着去收拾东西,王凝之夫妻二人则到了后堂,来拜见母亲郗璿。

行礼之后,郗璿吩咐两人坐下,问了问这大半年的情况,对于豫章的事情很是感兴趣,听到最后,也是叹了口气,“阮氏多年居于山野之间,就算阮永衣先生想要做些改变,怕是也很难。”

谢道韫点了点头,回答:“阮氏之荣,便是阮氏之困,想要改变,不伤筋动骨是做不到的,可这也是他们最后的机会了,阮永衣先生若是都做不到,恐怕阮氏的没落,也无可避免。”

听着她们婆媳二人说了半天,都没到关键地方,王凝之忍不住开口:“娘,你就不想知道儿子在京城,干了多少大事?我如今可不一样了……”

郗璿一瞪眼:“谁想听你那些有的没的,没事儿干就去后头把你爹昨儿写的那些整理一下,然后给你师公送去,别在这儿碍事!”

王凝之瞠目结舌,着实没想到,如今已经算是发迹了的自己,会受到这种待遇,还试图挣扎一下,就被老娘的眼神逼退。

瞧着王凝之走了,郗璿这才叹了口气:“孩子,难为你了,跟着他总是要提醒吊胆的。”

谢道韫回答,“还好,夫君办事儿很有一套。”

“太后相召,必有要事,不该说的,切记跟谁都不要说,我不担心你,担心他,那种爱吹嘘的性子,你可要多加管教。”

“娘,您放心。”

紫笔文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