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隐士 > 第二百六十章 家有喜事

东晋隐士 第二百六十章 家有喜事

作者:昔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会稽山阴。

这几天以来,气氛很有些凝重。

原因很简单,大名鼎鼎的王凝之夫妻,这就要回来了。

这就让会稽的公子哥儿们,都很不开心。

大家都是一样的人,小时候一起玩泥巴,大了些一起打架,后来各自学习,怎么就短短两年时间,你就跟我们不一样了呢?

如今,王凝之这个名字,那是愈发的响亮了,什么能在钱塘和道尊相问,什么能得到太后垂青而入宫任职,什么深受皇帝的信赖。

年纪轻轻的,名头这么响亮,这着实让人很不爽,毕竟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大家都有的心理,以前,都是些纨绔子弟,谁也不比谁强,可如今人家摇身一变,飞上枝头了便凤凰了,那就让这些还在地上打架斗殴的公鸡们受到了一种摧残。

尤其是,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说:“看看人家,看看你,看看隔壁王叔平!”

“都是一样的人,怎么你就差这么多?人家已经是天子眼前的红人了,你还是那个青楼姑娘眼前的红人,这么多年的学习教育,都读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他不过就是走了狗屎运!”一位被老爹追着满地跑的公子哥儿,趴在墙头上怒吼。

“那你也去走狗屎运啊!又没人拦着你!”老爹更加怒气勃发,发誓要将儿子狠狠打上一顿,去去他身上这些臭脾气。

这样的事情,随着王凝之每一次地位身份的上升,都会在会稽展开一次,这两年来,各家的公子哥们已经是‘谈王色变’了,如今又听说王凝之夫妻即将归来的消息,心里更是胆战心惊。

不用说别的,就说他一回来,按照这位小爷的个性,那是必然要大张旗鼓,在会稽山阴宴请众位朋友的。

而到时候,对比不是就更明显了,回了家一定会被揪着耳朵‘你还有脸去跟人家吃饭,你看看你……’之类的长篇大论。

而不去,那是不可能的。

不给王二公子面子,那就是给自己找麻烦,对于王凝之这种虚荣的家伙来说,当众落他的脸,绝对是要展开报复的。

还记得许多年前,就因为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儿,王凝之就硬是在山阴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打群架行为。

虽然最后他也被王羲之大人揪着耳朵带回家了,但那位被报复的公子哥儿,据说是至今都不能听到‘王凝之’这个名字。

而这个人还有一个特点,相当的与众不同,那就是大家一般都随着年纪越大,心态会越来越平和,待人接物也会越来越和善宽容,但王凝之就完全不同了。

年纪越大,心眼儿越小,去年读书回来,还没几天就把许闻越给逼得跳了楼,作为一个受害者,居然还要去他家里道歉,至于山阴著名公子之一的贺元礼,到现在都还在禁闭之中。

更何况以前他还是个年轻人,闹出事儿来,不管是他大哥,还是他爹娘,总会收拾他的,这也是他最担心的,可如今人家已经成婚大半年了,就算是王玄之,恐怕也不好教训他。

再加上他如今不仅仅是琅琊王氏的二公子,还是陈郡谢氏大小姐的夫婿,谁还能有他的底子硬,谁还敢跟他对着干呢?

唯一一个可能让他收敛点儿的小王爷,还没从京城回来呢。

面对这种凶神恶煞的归来,整个会稽的公子哥儿们,那都是面色凄苦。

可就算如此,还是需要苦中作乐才好,否则的话,又如何能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接下来的事情呢?

于是乎,整个山阴城,这两天就突然热闹了许多,多的是公子们四处挥霍金钱,只为了能舒坦几日。

而各家的闺秀们,对于王凝之夫妻的态度,则要比公子们隐深许多。

和王凝之少年时不同,谢道韫的少女时代,可以说是光环加身,却依然谦虚谨慎,在闺阁之中,也算是大家的好友,虽然姑娘们对她也有些羡慕,甚至嫉妒,但因为谢道韫友好的态度,而往往只是感叹一声:“令姜有此般贤名,那也是表里如一,令人钦佩。”

不过在一件事情之后,大家对谢道韫的想法,就多少和往常有些不同了。

那就是谢道韫的大婚。

几乎是所有人都以为,谢道韫居然会嫁给王凝之,可见其一琅琊王氏底蕴之深厚,即便是陈郡谢氏,也不敢不从,只能把女儿送到火坑里去。

其二则是谢道韫虽贵为有名的才女,却也难逃这命运,尤其是从二人成婚前,王凝之与谢道韫便交情很好,便能看出来,她虽有才,却没有一双睿智的眼睛,来为自己辨别这世上男子的嘴脸。

“可见,人命自有天定,不论是谁,都是如此,有好便有坏,谁也做不了那上天的宠儿。谢姑娘才貌双全,文武皆备,却独独缺了这份儿运气。”

这是当时闺阁之中,大家常说的悄悄话,虽然有些幸灾乐祸的嫌疑,但事情都已经做了,还怕人说吗?

等着看谢道韫婚后悲伤的,也是大有人在。

然而,成婚当日,王凝之那一首催妆诗,彻底击碎了少女们对谢道韫的一些隐隐嫉妒与幸灾乐祸。

别的不说,能有个这样的男子,一辈子忠心不二地对你,这已经是多少姑娘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了。

更何况,这位公子,可是琅琊王氏的二公子啊,人是差了点儿,但身份,该有的才学,那都是有的。

尤其是在公子们里头,传扬的一句话‘都是因为那谢道韫秀外慧中,才能让王凝之都浪子回头啊!’更是让一众姑娘们眼红得不行。

这也是人之常情,面对这样一桩美事儿的时候,公子们往往会以夸赞谢道韫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王凝之的不满,而姑娘们则是以王凝之的角度出发,认为是谢道韫好运,嫁过去的时候,人家已经是在外求学归来的有志之士了。

可毕竟这样的事情,是让大家心里不平衡的,尤其是在他们成婚之后,那夫妻俩居然在豫章,钱塘都出了名,甚至还得到太后的赏识。

心里的不平衡,渐渐有些压不住了。

尤其是当听到那些公子们,都觉得王凝之这样的人,还能娶到这么好的姑娘,真是好运,就让各家闺秀们更加不爽了。

难道我们就比谢道韫差很多吗?还不是你们自己不如王凝之!

就这样,随着那两人在外头越来越出名,会稽的公子们和姑娘们就展开了暗地里的较劲儿。

谷筙公子们推崇谢道韫,觉得如果自己能娶到这样的好姑娘,也能改过自新。

姑娘们推崇王凝之,觉得如果自己能遇到这样的好公子,也能成为下一个谢道韫。

可惜还没等他们之间的互相暗讽争出个结果来,那夫妻俩,就要回来了。

一时之间,所有人心里,有有些不是滋味儿。

现在这两口子,甚至都已经不能说是同辈之人了,毕竟,在公子们还忙着吟诗作赋,喝酒赏景,姑娘们忙着打扮自己,赏花赏月说悄悄话的时候,人家已经有官职在身了。

虽然只是个六品官,从事中郎将,看上去不怎么样,但大家都是世家子弟,谁还不明白其中的含金量?

天子近侍啊!

禁军将军啊!虽然是虚职,可人家身份就摆在那儿了!禁军将军,那可不是外地兵里头的将军能比的。

而且那六品官,放在京城之外,怕是要比一些五品都贵重,京官啊!还是天子身边的官职,再往上一步,那就是实权的将军,如同典易一般了。

人家再怎么着,那也是官身,反观自己,甭说在这些酒肆乐坊中有多大的名头,也不过是个文人罢了。

可以说,王凝之的这层身份,甚至可以让他和各家世族中的长辈坐而论道了,毕竟,这些长辈们也未必有他的官职实在。

一想到未来,王凝之夫妻俩坐在上首,而自己则和其他的公子姑娘们一起坐在底下被人家训斥教育,整个会稽的世家子弟们,无不扼腕叹息。

没办法,这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谁让那是王凝之呢,他要是不炫耀一番,那就不是他了。

嫉妒总是会让人面目全非。

在一股暗流涌动的默契之中,整个会稽的世家子弟们,居然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同仇敌忾。

抵制,一定要抵制这夫妻俩!

和外头的气氛不同,王家倒是一片喜意,何仪手里握着一个小小的蒲扇,坐在院子里,满意地摸摸自己的大肚子,眼里满是期待。

这几日她都很少会出院子了,这还是丈夫王玄之特意嘱托的,就是怕家里的小孩儿跑来跑去,万一冲撞了她可就麻烦了。

而且,为了让妻子能安心地保养,王玄之禀明了母亲,郗璿亲自出面,请了会稽的几位有名稳婆,已经都住在王家了。

郗璿甚至连自己身边的几个上年纪的老婆子都派到这里来,就是为了无时无刻地照顾着何仪。

如今,二弟,三弟都在往家里头赶,等着看自己的侄儿或侄女儿,而四弟王肃之,接受了大哥王玄之给交代的任务,每天在王玄之上衙门之后,便会搬着个凳子,拿上一卷书,坐在王玄之的院子门房那里读书,为的就是不让人进来打扰到嫂子。

而最是活跃,最是让人头疼的老五王徽之,现在已经被禁足在兄弟们的院子里,不许随便出门了。

用郗璿的话来说,那就是‘你要不老老实实待在自己院子里,要不就给我到乡下去,如果你敢在这时候惹事儿,冲撞了你大嫂,看我不扒下你一层皮’在这样的恐吓之下,王徽之只能安分了。

而老六老七,王操之和王献之,还有小妹王孟姜,则是三天两头地过来,也不敢随便惊动,只是偷偷瞧一眼。

整个王家,对新一代的到来,都严阵以待。

何仪笑了笑,冲着门房边招招手:“四弟,让他们几个过来吧,自己的家里,不敢进门算怎么回事儿?”

王肃之站了起来,“大嫂,他们还小,又爱动爱跳的,还是先别进去了,大哥也说……”

“好啦,别什么都听你大哥的,七弟,小妹,你们不会闹的,对不对?”何仪笑了笑。

王献之站在门房,手里还捧着些果子,急忙点头,大声:“大嫂放心吧,我们就是过来给您送些新鲜的果子来,娘说让您尝尝,但不能多吃。”

小妹王孟姜则已经趁着王肃之不留意,一溜烟儿跑了进来,然后在何仪面前停住,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大嫂,你看,这是我给你们画的。”

树下的石桌边,王孟姜小心翼翼地把手里头的画卷展开,里面的内容正是现在这个院子,就连树都一模一样,而树下则是王玄之和何仪,以及一个被何仪抱在怀里的孩子,虽然是在襁褓之中,却露出一截儿小小的胳膊来。

何仪瞧得满眼都是爱心,喜滋滋地把小丫头拉过来亲了一口:“这个孩子能有你这么好的姑姑,那也是他的福分。”

相比之下,王献之捧着的果子就有点儿不上台面了,这让他很不爽,急忙打包票:“大嫂,我也在准备给小侄儿的礼物了,到时候绝对比他们的都好!”

“好,他一定很期待。”何仪笑呵呵地回答。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一个丫鬟急匆匆过来,在王肃之耳边说了几句,王肃之点了点头,转过头来:“七弟,小妹,二哥二嫂要回来了,已经到城外了,还不去迎接?”

瞧着两个孩子又风风火火地冲出去,王肃之皱了皱眉:“对了,老六呢?”

“六哥被五哥抓了,让他陪着读书。”

“哼,估计又是陪着他玩牌吧,”王肃之哼了一声,“去把他们也带过去,省的在家里头不安生。还有,去给谢府也说一声。”

“知道啦!”王献之一边答应着,一边灵活地扭了过去。

瞧着他们几个都走了,王肃之这才回过头来,语重心长,“大嫂,大哥已经吩咐过了,这几日你不能和这些孩子们这么玩闹,咱们可不敢有万一啊。”

何仪无奈地点点头,答应下来,这王家兄弟们里头,就属这个老四沉稳,年纪轻轻的,说起话来,居然有些老爷的风范。

感受到肚子里的一丝动静,何仪又露出个微笑来,孩子啊,看看家里头对你是多么期待,你可要快些到这个世上来。

新生命的到来,是这世上最美好的事情了。

紫笔文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