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九鼎风云志 > 第二卷 相见欢 第八十四章 食君之禄忠君事

杨熙惊讶地回过头来,见身后立着一条大汉,头戴武士巾帻,身穿蓝布短襟,身材魁梧,红脸黑须,另见他背着一张长弓,腰间包裹鼓鼓囊囊,手中牵着一匹雪青马儿,一看便不是什么善类。

那人见杨熙回头看来,双目炯炯,怒目瞪了他一眼道:“看什么看?小心爷爷戳瞎你的眼!”

杨熙大怒,方欲同他理论,不想王获在旁,悄悄扯住他的衣袖。他转头一看,只见王获微不可查地向他摇了摇头。

杨熙心中疑惑,但也只好压下怒气,不去理会那人。那汉子见他们默不作声,哈哈一笑,趾高气扬地去了。

王获带着杨熙一边向京兆府内走去,一边对他解释道:“这人一看便是个无赖游侠儿,这种人好勇斗狠,最是争一口闲气,一言不合便能拔刀相向,何苦要去惹他?便是延嗣在官中任职,也要留意这干人等,小心他们惹出什么事来。”

杨熙气闷道:“我当然知道这等不法之徒。他们私携刀枪,聚众饮酒,不将朝廷禁令放在眼里,又欺压良民,横行街市,难道我就不能将他们都拿了么?”

王获笑道:“这帮游侠儿虽然喜欢闹事,但市井之间却又少他们不得。若是乡间闾里,有那三老、宗族长便可维持秩序,轻侠之类便算是不安定因素。但在市井之内,人流混杂,外来者甚多,乡间规矩行使不得,便需轻侠豪士以武力、名声加以镇压,如有龌龊纠葛,往往一名侠士出面调停,比闹上官府还要有用。”

说话间,两人走到京兆府门口,就见两名皂隶拦住去路。王获递上名谒,守门两人一看,竟是尚书官署来人,顿时毕恭毕敬将两人迎进府内。两人穿过衙堂,走进堂后客舍,自有从事奉上茶水,陪二人闲坐。

一会功夫,便听外面传来脚步,两人起立相迎,就见一个年轻官员从外而来。此人头戴鹊尾之冠,身穿玄色深裾,长眉星目,面皮青白,杨熙看见此人,总觉得有些眼熟。

这人笑着对两人一拱手道:“在下京兆尹别驾吴原,幸会幸会!”

杨熙这才想起,此人不正是去年初来长安之时,奉翟相之命前去迎接他与先生的那位主薄吗?他怎么到京兆府来了?

王获拱手回礼道:“有劳吴别驾亲自相迎,生受了。”

两下见礼已毕,王获突然发现杨熙面色有异,但也不知是什么回事,索性也不去管他,向吴原介绍道:“这位是杨熙杨延嗣,得了天子金口亲擢,到京兆府充任五官曹掾,差引内已写得清楚,我这便与别驾交割分明。”

自古以来任官,都是官员自己拿着尚书署的差引,自行去任所上任。只不过这京兆尹距离城内较近,杨熙这官职又是圣上亲赐,所以才派人将他送到任上,不过倒也免了验明正身等诸般麻烦。

那吴原定睛一看,脸上也是微微变色,回忆起那天跟着翟相去迎接若虚先生的经历,他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那时他被若虚先生用神通控制了全身,那种身不由自主的难受感觉,岂是那么容易忘记?

吴原嘴角一抽,但还是很好地掩饰住了自己的失态,拱手笑道:“延嗣少年英杰,竟得天子青睐,实在令人羡慕。”又向王获道:“王使君请放心,我与杨功曹曾有一面之缘,一定多多关照。”

王获大喜道:“那就有劳吴别驾,在下身上还有些公务,这便回署复命去了。”说罢与杨熙作别,径自去了。

一时间,屋内只剩了吴原与杨熙二人。那吴原看都不看杨熙的差引,眼睛直盯着他看,好似要从他脸上看出一朵花来,看得杨熙全身发毛,一动也不敢动弹。

吴原欲言又止数次,才低声道:“杨延嗣!你为什么会来京兆尹做官?”

杨熙一脸无辜道:“回别驾的话,我也不知道天子为何要擢我到此处为官。倒是别驾也来京兆尹任职,在下却真是没有想到。”一句话出口,杨熙突然惊讶地发现,自己面对高位之人,再也没了以前的那种惶恐和紧张。

在认识了形形色色的官员吏民,经历了种种变故,见识过朝堂之上的风云突变之后,杨熙的内心终于变得强大了起来,不再是那个离开先生身边,便不知所措的乡下少年。

吴原没料到他竟如此说话,顿时有些语塞,脸上升起一股怒意。他恨恨地啐了一口,道:“那你就好好做官,别忘了我现在是你的上司就行!”

说完,他便一拂袖子,头也不回地走出门去。

杨熙叹了一口气,没想到刚来上任,便顶撞了上司,真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还能不能过得顺利。但是那吴原吃过先生的苦头,早有戒备在前,不管自己说什么话,他都会对自己警惕非常吧。

如今之计,便如那王获所说,先持中庸之道,熟悉这京兆府内环境再说吧。

不多时便有一个皂隶来找杨熙,带他走到衙后廊房,一位年近四十的主薄功曹在堂内相候。

这位主薄名叫侯申,长得也瘦瘦小小,像只猴儿,双眼之内却闪过狡黠的光芒。

通过姓名之后,那侯申哈哈一笑,道:“杨功曹初来乍到,便与那吴别驾吵了一架么?”

杨熙苦笑道:“延嗣哪有那个本事,敢跟上司吵架?这府里的风言风语传得也太快了吧。”

侯主薄笑道:“没事没事,吴别驾出身相府,也是初到这京兆府时间不久,还有些水土不服,对谁都是这般态度。”

与这主薄谈笑几句,杨熙才知道这吴原也是个倒霉之人,本来他跟着翟相,有大好的前程,不想去年相府惊变,翟相莫名其妙一命呜呼,他的前程也没了着落。天子即位之后,迟迟不选定新的丞相人选,这相府之中的从事、主薄、令丞等等属官群龙无首,只能各显其能,寻找出路。

这吴原家中并非大族,朝中也无甚臂助,托庇了好几层亲友,才与那京兆尹薛严攀上一点关系,托庇在他的门下,做了个京兆府别驾。但他原为相府官员,此刻硬插到这京兆府中,挡了同僚的晋升之路,所以这满府的主薄、功曹、祭酒、掾属,对他皆有不少意见。此时见到来了个钦点的杨功曹,也是刚到任便与吴原生出龌龊,不由得都是大生知己之感,将这事儿四处传说。

听他这一解释,杨熙倒觉得这吴原有些可怜,宦途莫名其妙地折在半道不说,在这官署之中还被众人排挤,见自己来上任,心中都是疑神疑鬼,真是可笑可悲。

于是他也不再管这吴原的闲事,就在侯主薄处登记了姓名,领了腰牌印信,问明办公之所,便信步向后院走去。

这京兆府里甚是宽敞,路径倒不复杂,一跨进后院,便有两个员吏走上前来,叉手向他问好,看来是已经提前听说他要到来。

他跟着两人走入后院,只见后院分为数间小房,每间房内陈设不一,有的空空如也,有的便像一间卧房,有的里面堆满书卷,像个书房,又像库房,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有的房内无人,有的房内却有人坐在案前写写画画,看见杨熙前来,皆是抬头微笑致意。

又走了几步,一个员吏停了下来,指着一间空荡荡的小屋道:“杨功曹,这便是你的房间了。无论办理公事还是要在此居住,全凭功曹处断。若是有甚需要,便让从史前去采买。”

在这京兆府中,不是每一位功曹、从事都有房间可以歇脚,有些人便要在那厅上办公,有些人常年在外公干,有的人则是轮班应卯,这杨熙是京里派下来的官员,这才单独给他安排了一间房舍,也算是额外优待了。

杨熙见屋内什么家什都无,不由得皱了眉头,正待询问,突然看见院外一个瘦高文士急急奔来,在他面前一揖到地,口称:“在下五官从史吕节,拜见功曹大人。”

所谓从史,便是诸位功曹的副手,看来这吕节,便是杨熙的副手了。这五官曹掾不常设,时有时无,若没有正曹之时,这个副手理应暂代功曹值司。杨熙见他不在衙中,显然是得了自己上任的消息才匆匆赶来,顿时心中有些不喜。

但他初来乍到,凡事还要“中庸”处之,便压下心中不快,与他见过了礼。

这吕节身为从史,从入院以来,便一直在察言观色,揣摩新上司的脾性。他见杨熙与他见礼之后,便只看着这空屋子若有所思,便试探道:“功曹可是要置办些什么东西?若有所需,只管告诉小人便是。”

杨熙道:“是要置办一些案几桌台,并笔墨竹卷之类,也好办理公事。如此便有劳吕从史了。”

那吕节见他没有什么架子,胆子不由得又大了几分,建议道:“功曹的值司,还要禀过京兆尹薛大人,才能最终确定下来。不过如功曹这般京中下来的官员,应该不会安排您什么苦活累活。您若是觉得这小室气闷,也不必拘在府中,可以在左近寻个小院,既能办公,又可安歇,若有相召,再赶来府中也是可以的。”

“哦?”杨熙脸上似笑非笑,“那么吕从史方才便是在左近的小院里么?”

那吕节脸上一红,道:“不怕功曹笑话,小人确实有一处院子。若大人不嫌弃,可搬到那处居住。”

杨熙知道,这霸陵县中地皮虽然不比长安城里寸土寸金,但地处三辅中央,京兆府的所在地,在这县城中心买个院子,也并非易事。他不经意地问道:“吕从史有多少俸禄?”

吕节一愣,但还是下意识地回答道:“小人微末官职,只是比百石俸禄,月谷十又五斛。”

杨熙笑道:“吕从史月入六贯足钱,这霸陵县里,一个小院至少也是二十万钱,买下这个小院需要你不吃不喝存钱三年,我怎能随便占去?”

这吕节一听此话,全身冷汗涔涔流下。靠着俸禄,他哪里买得起这府衙旁边的小院?还不是从那乡间大族、百姓处讨来的油水?这少年功曹软绵绵几句话说出,不仅婉拒了他的讨好巴结,更是对他旁敲侧击,警告于他,他久在衙门,怎会听不出来?

想到这里,吕节顿时收了对这功曹的轻视之心,知道他不是为了求财而做官,再也不敢对他随意试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