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九鼎风云志 > 第二卷 相见欢 第八十二章 一入宦海深几许

礼官大夫杨若虚的宅邸,便在长安城清平门内。

曾几何时,此处也曾门庭若市,请求拜访者络绎不绝,如过江之鲫。但是如今却已门庭冷落,鞍马稀少。

往日众人皆知这杨大夫是先帝的心腹重臣,所以极尽逢迎讨好之能事。但是先帝崩殂,新皇即位,一切却发生了改变。

那一夜里,杨若虚入宫勤王,挡下大发凶性的狂徒,本是立下大大功劳,但不知为何,新皇对他却毫无赏赐,甚至于夺了他“侍中”的值司,不许他再进宫随侍。

现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位老臣,已经是失宠了!

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既然已经失势,无人问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但这杨若虚却丝毫不见烦忧,反而乐得清闲,每日也不到官署,只是四处闲游,偶尔心情好了,才到太学去讲上一两堂课。

因为这杨若虚久不在朝中,在太学之中的名声也并不显耀,比不上那些学问渊深、名气冲天的大儒,偶尔讲课,听讲者也是寥寥无几。只有岑规、王愈等杨熙的好友,每次都来听讲不辍,虽然感觉这位博士与其他大儒所讲大相径庭,其古学今学杂糅混合,且不拘于一家之言,不由得倍感怪异,但课后与往日所学验证,又惊觉受益无穷。

那王巨君之子王宇,听说杨大夫在太学开讲,便也来听过一次,但不知为何,他听完课后,既未觉得诧异,也未感到惊喜,只是若有所思,沉默了许久,此后便再也没有来听过讲课。

今日若虚先生正在府上闲坐,突然听见外面人喊马嘶,有人高声唱道:“天子诏到!”

圣旨?若虚先生也是微微诧异。本以为那一夜之后,这新皇必然不会再来理他,为何又有圣旨降下?

须臾府门大开,有两名谒者走进堂上,对若虚先生一拱手道:“老大人,圣上的诏书,是给您的弟子,延嗣公子的。”

若虚先生心中疑惑更甚,但面上不动声色,只是叫到:“熙儿,出来接诏罢!”

只听堂后一个清亮的声音答道:“是!”然后就听脚步声响,一个未冠少年从后转出。

少年身穿玄色长裾,进退颇有礼数,向两位谒者行礼道:“问二位大人安。”

这少年自然便是杨熙。他来到长安已有一年,在这杨府之中,可算是养尊处优,饱餍膏粱,再不似从前在山野当中的清苦生活,加之年岁渐长,学识渐丰,身量渐高,终于不复刚来长安之时的黑瘦病容,即使不算风流倜傥,也算眉目疏朗可亲,尤其是那一双眸子宛如璨星,极有神采,让人见之忘俗。

一名谒者瞥了他一眼道:“你便是杨延嗣公子?跪下听诏罢。”

杨熙依言拜倒静听,那谒者道:“今圣天子临朝,王化大行,黎民安泰,欲求贤才于地方,岂能舍高弟于学府?杨氏延嗣,品令高洁,学识通达,特命之京兆尹,任五官曹掾一职,盼尔不忘圣恩,忠于职守云云。”

诏书洋洋洒洒写了一张锦帛,但其中只有一句是重点,那便是命杨熙到京兆尹,担任五官曹掾!

皇帝要让他去当官了!

杨熙听闻喜讯,心中又惊又喜,顿时呆在原地,不知该如何是好。还是先生在旁提醒,才忙不迭地叩头谢恩。

那谒者笑道:“从今往后,延嗣公子便也是个官身了,下官们在此先行祝贺。”这五官曹掾乃是京兆尹的属官,本来这属官之流,与那宫中黄门谒者,均是二百石俸禄的小官,但这京兆尹地处京畿,各级官员都要高上半级,算是比三百石,这谒者自称下官,倒也没什么问题。

杨熙连忙谦道:“熙何德何能,却得天子这般青睐,倒要谢谢两位大人传来喜讯了。”

谒者拱手道:“好说好说,明日便请延嗣公子去那尚书官署,领了差引印信,便去赴任罢,莫要误了时光,反而不美。”说罢便双双去了。

杨熙骤然得了官职,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不由得偷眼去看先生。那若虚先生眉头紧皱,良久方才叹了一口气道:“这事有点奇怪,天子要擢你为官,为何不让你进那郎官署中,以候叙用,却直接让你去京兆尹当什么五官曹掾?”

杨熙心中也觉奇怪,道:“天子为什么会特地下诏来擢我为官?难道天子是要回报先生的救命之恩?”但他转念一想,又觉得哪里不对,“那时拯救天子于水火的,明明是先生才对,天子要赏我,也得先赏赐先生才是,为何先生没有丝毫赏赐,却赏给我一个官职?”

这也是他一直以来都觉得奇怪之事,但先生却从未向他解释原因,此刻借着这个机会终于问出口来。

那一夜,他在最危急的关头,将神念化为真气,挣脱了张逸云的束缚,但是仍被那凌厉无匹的“八极剑”扫中,肩颈等处皮开肉绽,身负重伤,养了一个多月方才恢复。但对杨熙来说,皮肉之伤还是其次,他的神念几乎被逸云榨干,心脉寒气反噬,差点要了他的小命,事后若虚先生花了无数工夫,寻来不少灵药,才将他的性命拯救回来。

所以,挨了逸云一剑之后发生的事情,他一概都不知道。等他重新恢复了意识,已是十几天之后了。此时新皇已经顺利即位,先皇已成为了太庙中的“孝成皇帝”,天下却一如往常,似乎什么都没有变化。

杨熙向先生询问后来发生之事,若虚先生却一直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让他先养好身体,不用管其他。

后来,杨熙身子渐渐恢复,但朝堂之上变动频频,有功之人皆得到明里暗里的各种封赏,先生却不知为何,没有得到任何赏赐。杨熙心知有异,也不敢再继续询问,直到今天,方才旧事重提。

若虚先生脸上慢慢露出笑意道:“也罢,告诉你也没甚么。天子那天已经许给我足够的赏赐,自然不会再另行赏赐于我了。”

“已有赏赐?”杨熙奇道,“赏了什么?我怎么不知道?”

若虚先生笑道:“我向天子讨要的赏赐,就是饶那张逸云不死!”

什么?杨熙双腿一软,差点跌倒在地。

张逸云这个名字,已经成了他的噩梦。只有亲身暴露于那人的杀气之下,成为他击杀的目标,才会知道此人究竟有多么可怕。杨熙那时虽然强运化虚之法,用尽神念之力,在逸云一招之下逃得性命,但他也真切感受到,张逸云是真的想杀他!

这也是他百思不得其解之处。为何逸云初时想要杀那嗣皇,最后却将凶刃对准了他这个无关之人?先生明明与之针锋相对,为何又要舍了拯救新皇的天大功绩,不惜触怒新皇,却要保他活命?

到了此时,就算杨熙是个傻子,也知道其中必有重大隐情,但先生却根本不想对他解释,只让他蒙在鼓里。

杨熙定了定神,嘴唇颤抖,最后只吐出一句话来:“那...那张逸云现在何处?”

若虚先生叹了一口气道:“那逸云纵是神勇无比,也难以抵挡无穷无尽的兵士,最后不得不束手就擒。现在么...也许被关在天牢?我也不知道。但想来天子金口许诺,应该是尚未杀他。”

杨熙只觉心惊胆战,自己那夜昏死过去,之后还不知经历了怎样血腥的大战,才能将那张逸云最终擒住。他犯下刺君之罪,便是先生以护驾之功,换了他一个活命,现在可能也要被百般拷打折辱,可能比死了还要痛苦百倍。

“先生...为什么要救他活命?”杨熙低声问出最大的疑惑。

若虚先生默然良久,心中知道若是说出原因,难免要告知杨熙的真正身份,他能不能接受还是其次,却是违背了他与那人的约定。

那一夜,那人看着昏死的杨熙,对他说了一句话:“我知道他究竟是谁,但是我不希望他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若你向他坦白,那我也便向新皇说出真相。”

若说这世上除了张逸云,还有什么人能令若虚先生忌惮,可能第一个就是这人了。

也正是因此,若虚先生需要张逸云活着。

这些话,却都不能对杨熙吐露,否则他一切的谋划打算,皆要付诸流水。

于是若虚先生岔开话题,道:“这缘由不说也罢,以后你自然会晓得为师的苦心。今日天子这封诏书,肯定不是要奖赏我的功绩,而是另有玄机。”

杨熙见先生仍不正面回答,也不便再继续询问,只是静静倾听。

若虚先生继续说:“你这个五官曹掾只是个比三百石的小官,往往由尚书曹自行安排即可,何用天子下诏?我听闻昨日那刘秀被召入宫中,与天子彻谈一夜,怕不是此人给天子出了什么主意,借着给你个官职,要由你及我,让我办些为难的事情了。”若虚先生随口分析,竟猜了个**不离十。

杨熙奇道:“刘秀是何人?”

若虚先生笑道:“便是那刘歆刘子骏。他的名字与今上名讳同音。现在新皇即位,这刘子骏为了避讳,自然要改个名字,便称作刘秀了。此人去年丧父,今年改名,也真是倒霉至极了。”

杨熙才知这“刘秀”便是那夺走地宫中疑似禹鼎之物的中年文士。此人心机阴沉,为了前程欺师灭祖,从先生手中逼讨神物,此刻又得了圣眷,一路高升,日后还真要小心他才是。

又听若虚先生道:“不过也不必过于担心,就算天子有什么安排,我一概接着便是。你便安心去做你的官,好好积累一些官场历练。”

杨熙一惊,这才想起先生为张逸云乞命,已是触怒了天子,现在于朝堂之上,必然过得甚是艰难,此时此刻,竟还是为自己着想,让自己安心去做官,不由得心中感动异常。

自己从小便托赖先生庇佑,在这艰难时刻,也该担起责任,锻炼自身,反过来帮助先生了!

想到此处,杨熙肃然向先生拜下,道:“请先生放心,熙一定谨小慎微,心怀黎民,绝不辱没了先生教诲!”

若虚先生听了这话,不禁噗嗤一笑,道:“还谨小慎微,心怀黎民,你这五官曹掾只是个绿豆小官,只需本分履职,不愧俸禄便是了,等你日后官儿做的大了,做到...做到那万人之上,再说心怀黎民吧。”

杨熙脸上一红,也跟着笑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