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九鼎风云志 > 第二卷 相见欢 第八十一章 汉家朝堂起苍黄

日月流转不歇,转眼便是七月时分。

未央宫中树木葱茏,各处殿宇繁花锦簇,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只有那被烧成焦炭,垮作一堆的通明殿,仍然像一座倒掉的纪念碑一般,记录着那场惊天浩劫。

新皇站在永延阁上,面色阴沉地看着那通明殿的废墟,只想尽快将其清理干净,也好让自己从那时不时袭来的噩梦之中清醒过来。

那一日过后,新皇登上大宝,先皇灵归太庙,天下安定如常,似乎没有多少人记得那夜长安城和皇宫内的骚乱与大火,可是每当夜深人静,新皇想起那犬牙交错的红莲魔火,想起那向自己袭来的大逆狂徒,心中仍是恐惧不已。

所有与那记忆相关之物,新皇恨不得全部将其清除殆尽,落个眼不见为净。但没想到他虽然身为天子,但连重建宫室都要拿到朝上廷议,各位大臣各抒己见,总是莫衷一是,实在让他头痛不已。

若是先皇在时,可能就一言而断了吧。但是自己立志要做一名贤君,却不能如此草率为之。其结果就是,直到现在,那被烧成废墟的通明殿,仍然矗立在明渠之畔,就像是巨龙身上难看的伤疤。

不过身为天子,他终于知道了为何先皇总爱在这永延阁上独自凭栏,因为从这阁顶,看不见那乌烟瘴气的西宫前殿,只能看见建章宫内草木葱茏,花鸟繁茂,心中可得片刻安息。

“皇上,刘先生来了。”身后响起一个清越的男音。

天子转过身来,只见来者面如冠玉,脸如桃花,长身玉立,白衫清朗,正是那长安第一美男董贤。

这董贤得翟义推荐,与时为太子的刘欣结识,被擢为太子舍人。又在那惊魂一夜当中,陪伴太子左右,不离不弃,奋不顾身,实在是立下了大大功劳。太子即位后,立刻将其擢为黄门侍郎,与那大儒扬雄是一般官阶。这不过三个月时间,又要迁其为驸马都尉。

新皇即位不过三月,竟要连续擢升这样一个无根无底的外臣,朝上群臣不禁大哗,进言反对者有之,出言讥谤者有之,只有几个肱骨大臣才明白其中就里,只是不发一言,暗暗默许。

天子因此事大为恼怒,很是申饬了几位臣子,终究还是让那董贤任了驸马都尉一职。但也因为此事,渐有风言风语传开,都道这新皇登基之后,不是要修宫室,就是拔擢佞幸之臣,大汉的帝王,是一个不如一个了。

不管是黄门侍郎,还是驸马都尉,皆是皇帝近侍,得以自由出入宫禁。虽然朝上大臣多对这董贤的升迁颇有微词,但在外人看来,却实在是一步登天,煊赫至极了。

却说那中垒校尉刘子俊本应在孝中,但其实早在新皇还没即位,甚至还没成为太子之时,他便被接到夕阴街的定陶王旧宅当中,替他运筹划策,图谋江山。在他的指导下,定陶王如愿得到先皇认可,被立为太子,又机缘巧合,得以这么快即位称帝,功劳若有一斗,这刘子骏当独占八升。

但是这些功劳,只能藏在新皇心中,却无法宣诸于口。他借口朝中缺少人才,命那刘子骏脱孝归朝,擢之为骑都尉、侍中。在旁人看来,也是天大的恩宠,可是哪里有人知道,这点子恩宠官职,甚至不能抵得过他的真实功劳之万一。

今日刘子俊领了新职,已在朝上谢恩,天子又将其留下,在朝会之后,让他来永延阁叙话,亲厚之意毫不遮掩,让朝臣艳羡无比。

此时只听脚步声响,一个高冠文士身着朝服,慢慢走上阁来。这刘子俊今日上朝领旨,自然是正服大装,此时未及更衣,便又被召至永延阁中叙话。只见他无喜无悲,一脸淡定之色,进得门来,口称:“吾皇。”倒身便欲下拜。

天子急忙奔上前去,用手搀住他的手臂,急道:“私下场合,先生无须行此大礼,快快请起!”

刘子俊见天子如此情真意切,脸上露出微微笑意,站起身来,沉声道:“如此,臣便生受了。”

见他站起身来,那董贤眼疾手快,帮他搬来一个绣墩。现在这董贤与刘子俊皆为都尉,官职相仿,但董贤自知这刘子俊在天子心中地位特殊,怎敢与其平辈论之?当下只是持晚辈之礼,甚是恭敬。

刘子俊也不推辞,慢慢坐在绣墩之上,向着上首的天子问道:“天子今日召臣来此,是要问何策?”

天子略一沉吟,突然双眉一轩,道:“自然是要问治天下策!”

刘子俊脸上笑意更浓,赞道:“好!天子不愧是一代明主,果然有魄力!但治天下也太过宽泛,天子要从何治起?”

天子不假思索,接口便道:“靖朝堂,重民生,固国本,开太平!”

天子能毫不犹豫,说出这些话来,可见他已经在脑海里想过了无数遍。此刻他问刘子俊治天下策,可能只是为了将心中的话说出来罢了。

刘子俊笑道:“如何靖朝堂?”

天子立刻答道:“除外戚,重儒臣,唯才是举!”

刘子俊脸上笑意更浓,道:“除外戚?天子是说除王氏外戚吧?”

天子脸色一变,沉吟片刻,道:“当然是王氏外戚。”

所谓外戚,便是天子的母族。先皇的母族便是王氏,这王氏外戚势力之大,可谓权倾朝野,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兄弟在朝中皆任要职,当年太皇太后的兄弟们一日之内五人封侯,真是前无古人,震动朝野,王氏外戚势力,可见一斑。

此刻天子即位,欲展宏图,第一件事便是要铲除这王氏势力。但方才刘子俊说了那话,却是在提醒这位新皇帝,现在你的母族丁氏、傅氏,也是外戚了!

若要除外戚,不仅要铲除王氏势力,更要防止自己的母族趁虚而入,趁机坐大!

若无这种魄力,只不过是让外戚换个姓氏罢了。

听了天子的回答,刘子俊心中暗暗叹息。他似不经意道:“听说日前王莽也升了官?”

王巨君已经身为三公,官职本已加无再加,但他在那惊魂一夜中,不动一刀一枪,独力化解一场干戈,将新皇救出厄难,可谓居功至伟,不得不赏。

于是天子便在他的大司马之上加了个“录尚书事”,这“尚书事”就是负责百官给天子的表章,是整个朝廷最要紧、最有实权的职司,又加食邑两千户,方才稍偿他的功劳。

但是,王巨君也是外戚出身,此刻不得不给他加官,这铲除王氏外戚势力,自然也倍加困难了。

一腔热血固然是好事,但要想革除故弊,哪有那么简单?刘子骏只是寥寥数语,便让天子全身冷汗涔涔,复又冷静下来。

只听刘子骏悠悠叹道:“天子欲要大展宏图,自然是大大的好事,但万不可将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说句大不敬的话,世人都觉的先皇耽于淫乐,是个庸君,但世人哪知为帝之难处?先皇有如此功业,已是难能可贵了。”

天子默然无语,心中却不得不赞同先生的这番话。在即位之前,他也认为先皇慵懒,不理朝政,也想象自己登基之后,能够有一番新作为,让世人刮目相看。但是真正当了皇帝,才知道这千丝万缕的事情,不是想想就能明白,也不是想到就能做到的。

先帝虽然不如孝武、文、景,但是在位二十余年,亦有重视农桑,广开太学之功业,群臣虽然怒其不勤政事,但最后也只得议上一个庙号曰“成”,这已是了不得的评价。自己百年之后,后人却又如何评价自己呢?

刘子骏见天子满脸煞白,不知他想到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心知自己方才的话有点太重了。这新皇心机深沉,可不要钻了什么牛角尖才好。想到此处,他便岔开话题道:“皇上,那件物事,您可有好好保存?”

那件物事?天子呆了一呆,意识到刘子骏是在说那能食金铁的怪球。他连忙道:“那件物事煞是奇异,不论多少金铁等物,均能吃得下去,但重量大小却分毫不变,不知道那么多的金铁,却是吃到哪里去了。”

刘子骏见他竟在董贤的面前提起那件神物,不由得微微蹙眉,但是天子却道:“先生不必疑虑,圣卿救过我的性命,万事皆无需避着他说。”

听了这话,刘子骏才知道,原来这董贤,已经被天子当做了心腹。虽然他只觉董贤是个无能之辈,但天子既然已经明言,他也不便置喙,便坦言道:“那可能是禹王九鼎之一,虽然不知其功用,但也不可等闲视之,须要好好保管。”言外之意,这如果是九鼎之一,说不定还要赖它的气运,才可保得国泰民安,皇位稳固。

天子点头道:“朕不敢轻忽,已将其锁在石函内,令其不能接触金铁之物,放在了一个隐秘处所,还请先生放心。”

刘子骏又问道:“听说这宫中本来就有一尊禹鼎,天子可曾见到?”

天子眉头一皱,有些迟疑地回答道:“那尊禹鼎,我未曾见,但听说是放在这明渠水下了。”

刘子骏仿佛没有意识到天子的失态,又道:“若是将两尊禹鼎放置在一起,是否会有什么变化?天子还是早日试一试的好。”

天子更加吞吞吐吐道:“那尊禹鼎锁在明渠水下机关之中,这机关却要以传国玉玺为钥,才能将其升起,令那鼎重见天日。那玉玺...现在太皇太后手中。”

“什么!?”刘子骏拂袖而起,一脸震惊。传国玉玺落入太皇太后手中,这事他也是第一次知道,镇静如他,竟也忍不住大惊失色。

天子脸色涨红,道:“那一晚上,朕正在操办先皇大礼,突然遭遇那等变故,实在管顾不及,竟让太皇太后她...她派人将传国玉玺偷偷取去,藏在了长信宫中。我也去讨要过一次,但她只道我刚即大位,要替我保管玉玺,说什么也不肯给我,我又有什么办法?”

这传国玉玺虽然不是天子身登大位的凭证,但没有玉玺,总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味道。这要被天下人知道,又要怎么看待这位皇帝?而且这玉玺在太皇太后手中,天子想要铲除王氏外戚,又何其难也!

天子看着刘子骏脸色青黑,更觉满心烦忧,只是问道:“先生可有什么法子,能将这玉玺讨要回来?”

刘子骏长叹一声,只是摇头不语。

董贤在一旁沉默许久,此时突然出言道:“臣有一法,不知行不行得?这大司马王巨君是太皇太后的亲侄儿,他方得圣恩赏赐,若圣上有所托付,他必定不敢推辞。能否请他出面,将那玉玺讨要回来?”

刘子骏冷笑一声,道:“孺子果然没甚见识!太皇太后把持玉玺,便是为了挟制天子,不得对付王氏外戚!这王莽怎会将他们家族的救命稻草拱手讨还?”他对这董贤殊无好感,是以言辞激烈。但不知为何,他对那王巨君也是毫不客气,甚至直呼其名,毫无礼貌。

天子听了这话,却愀然不乐,道:“圣卿纵然说得不对,先生也无需如此讥讽呵斥,毕竟他也是一片好意,在为我思想办法。”

刘子骏听出天子对这董贤满是回护之意,心中又是一阵叹息。但就在这时,他突然想到一人,不由得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皇上,您是否还记得,那一夜里,跟在王莽身边的那个少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