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 第84章 西川形势

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第84章 西川形势

作者:高野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2: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来人正是罗隐,他本在长安备考,上月初被征召为绵州司马。

自从出山入幕后,罗隐漫游吴越,去年又毅然辞职前来长安再战科举,一路巡游江淮荆襄,去年冬行卷柳璨得到赏识后,罗隐颓然尽去,整个人变得意气风发。

从前他的作品多反映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时不时也写些诗词暗讽皇帝和宰相,但定初元年这几个月来的诗词却有了不同,由于对柳璨极为感恩,他也不再暗讽朝政。

尽管罗隐的前半生遭遇了极大不幸,但他无时无刻不在忧国忧民。

朝廷讨伐李茂贞的时候,在长安备考的罗隐密切关注战况。

李茂贞被杀后,罗隐为恩人柳璨进献了《定初元年试岐陇五策》,从柳璨口中得知韩建不愿交出潼关后,他又为柳璨进献了《为吏部尚书柳相公进朝廷复潼关论》。

柳璨推举罗隐时把这两篇策论递上审阅,李晔阅罢大喜。

当柳璨与他见面,暗示准备推他为使官时,罗隐心领神会,秉烛挥笔写就《为今上进灭外宅残冠形势图状》和《答柳相公靖国除贼八问》,柳璨阅毕后随即转呈李晔。

前者为讨灭两川贼子献策,后者系统论述了应该如何减轻朝廷治下百姓的负担。

李晔看完大喜,於是罗隐也就顺水推舟的被柳璨任命为绵州司马了。

离京赴任那天,罗隐目睹各镇兵马奉诏入京集结待命,还看到南北二司数万禁军大张旗鼓操练,罗隐心情愉快,写下《观关内将士过赴京师待命》,抒发爱国热情。

告别柳璨后,罗隐抱着报君黄金台上意的心情,长途跋涉前往西川。

罗隐过境兴元时,在杨守亮幕府任掌书记的李巨川十分高兴。

李巨川是乾符年进士,这些年一直在关中,也知道有十不上第这号人物,在王重荣幕府任职的时候,李巨川还想过修书请罗隐来河中任职,但因为王重荣不喜就黄了。

李巨川在河中任职的时候,正是罗隐的长安五年,等到王重荣败亡,李巨川作为王重荣参佐被朝廷问罪发配到兴元府杨守亮属下时,罗隐已经离开了长安。

所以二人虽有书信往来,但并没有见过面。

如今听闻罗隐重回长安,而且被朝廷征召为绵州司马,现在还从自己为僚的地方路过去绵州上任,李巨川的心情复杂至极,直对宾客道:“备马,我要去客栈接人!”

去征得张威同意的时候,张威因为之前的事对柳璨有加,欣然同意了,命判官周云汀代为出面与李巨川一起接待罗隐,於是李巨川会同山南判官周云汀设宴招待罗隐。

后世有网友奔现,今世亦有信友奔现。

来到风雨客栈,望着面前的陌生男子,李巨川疑道:“可是昭谏?”

罗隐听到对方称自己字,再想到这里是兴元,心里也反应过来,试探道:“下己?”

李巨川重重点头,失声道:“是啊,七年了,君……”

一句话没说完,李巨川的语气就变成了哭腔,罗隐亦是又哭又笑,跌跌撞撞奔来。

四目相对,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沉默良久,李巨川只念出了这首诗。

他隆重接待了罗隐,宴会上二人推杯换盏,酩酊大醉,想起各自的遭遇,不禁都感慨万千,想起自己这些年吃的苦和长安五年的落魄沧桑,罗隐哭得很伤心。

李巨川即兴赋诗安慰罗隐,表达对他遭遇的同情和不平,柳璨作为罗隐的伯乐,当然也被李巨川借典托故狠狠夸奖了遍,李晔也被歌颂为选贤举能的圣人明君。

礼尚往来,罗隐也写了一首《酬下己兴元初逢席上与别》表达谢意。

罗隐离开兴元的时候,李巨川与周云汀一直把他送出了城。

进入西川境内后,罗隐就把心绪全部转到了正事上,毕竟杨守厚这家伙不好对付。

徐琦之所以看到罗隐会大喜过望,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因为罗隐身负皇命。

这半年来,朝廷只是五次下诏催促杨守厚入朝,除此以外再无其他行动,如今宰相突然使者绵州,而且还是素有才名的罗隐,这意味着什么?想来是西川的变故。

王建攻陷成都,流放陈敬瑄於雅州,大有圈两川为王的态势,当今天子能忍吗?

对于罗隐的到来,徐琦很高兴,但王仲先却不一样。

文人历来和宦官尿不到一个壶里,何况罗隐过往的诗词文章还明里暗里的表达了对宦官的不满,田令孜更是被他骂得狗血淋头,要不是僖宗护着,田老狗早被逐了。

虽然王仲先厌恶罗隐,但他毕竟在李晔身边效力过,在逮捕杨复恭的宫变中立下了大功,加上罗隐深得宰相柳璨的赏识,不看僧面看佛面,王仲先面上还是恭敬的。

回长安快一年了,但罗隐条件反射下还是一口吴越音,徐琦听得十分吃力,王仲先更是在心中怒骂,浙人说的什么啊,难道钱谬连杭州府都没有开设正音书院吗?

见二人窘迫,听不大明白,罗隐这才反应过来,自然的切换到国语雅音。

徐琦感激一笑,跟罗隐拉家常套近乎。

王仲先也不好不说话,但张口第一句就是道:“司马,陛下身体如何?”

罗隐虽然没见过皇帝,但嘴上还是说好好好,还跟王仲先透露说,淑妃快生了!

听到这个消息,王仲先嘴巴都笑烂,连忙打听道:“不知是大王还是公主?”

罗隐摇头,表示不知道。

但这并没有让王仲先的笑容消失,他心中暗自打算,得连夜派人回长安,让老伙计在自己的儿子们当中选几个聪明的安排到长安殿去伺候淑妃,争取抱上淑妃的大腿。

如果淑妃生个儿子,那就是陛下的皇长子。

即使生的不是儿子,也能跟淑妃结个善缘,跟日渐壮大的何家攀上关系。

拿怀孕的淑妃打开话匣子后,王仲先跟罗隐热烈的交流起来,他又询问朝廷近况,得知秦宗权夫妇与李茂贞被千刀万剐处死,李茂贞举族被诛,王仲先不禁打了个寒颤。

好狠,今上好狠毒啊……

王仲先认为李晔狠毒,李晔何尝不知道他王仲先狠毒?

说实话,李晔之所以先安排王仲先来,也是存心找借口让杨守厚跟朝廷翻脸。

如果杨守厚真心入朝,王仲先自然会礼遇他,可要是杨守厚只是喊口号,王仲先这疯子自然会他喝一壶,可没想到的是,杨守厚与王仲先和徐琦居然处的很好。

这不禁让李晔怀疑,王仲先和杨守厚勾结到一起了?

三人东拉西扯聊了一会儿,关系升温了不少,话题自然也就转到了正事上,徐琦和王仲先把西川和绵州目前的大致形势说了一遍,罗隐听罢只道:“绵州必反。”

徐琦不解道:“杨守厚虽然迟迟不动身,但待琦与中使很好,公凭何断之必反?”

罗隐冷笑道:“陛下让他兼领盐铁转运使事是为了让他放下戒心入朝,可杨守厚在绵州作威作福日久,对治下百姓敲骨吸髓得以积下千万家财,他拥有如此家业和权势,本性又好色狡猾残暴歹毒,试问二位,他为什么要效仿杨侍郎真心入朝受天子辖制?”

听到这话,王仲先直是一叹,徐琦也变得垂头丧气。

杨守厚赖着不走,他这新任绵州刺史怎么上任?

罗隐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你们说他病患缠身,但我以为他多半是装病,装病的目的也只为拖延时间,以此观察朝廷和天子的态度,如果天子默许承认,那他就会继续待在绵州当刺史,如果朝廷不许,强诏其入朝,则此贼必然举兵对抗中央。”

王仲先问道:“先生如此肯定?”

罗隐点头道:“我有八成的把握,这也是陛下让我来绵州的原因。”

王仲先笑笑,担心道:“若杨守厚当真造反,我等该当如何?”

罗隐浅笑道:“待杨侍郎荡平东川,他就要顿首号哭了,我等且看小丑跳梁。”

自从张浚以宰相身份出任陇右节度使后,以前张浚管的事就给柳璨了。

含元殿内,柳璨面容沉静,对李晔说道:“杨守厚要入朝就入朝,不入朝就不入朝,入与不入都由着他,朝廷威信何在?臣以为朝廷当趁凤翔大胜余威,移调各军入川。”

考虑到罗隐已抵达绵州,杨守亮和张威也发来了奏报,李晔便点头同意,即命承直根据柳璨建议草诏,正式下诏强征杨守厚为给事中,责令限於六月之前入朝。

先前新任的绵州刺史但因杨守厚赖着不走而没有上任的徐琦被朝廷召回待命,改由早已在兴元待命的杨守亮幕府掌书记李巨川出任绵州刺史,与罗隐合作共事。

罗隐手中无兵,但杨守亮倚重李巨川,肯定不会让李巨川单枪匹马去绵州上任。

当然,李晔知道这还不足以让杨守厚就范。

但杨守亮和张威目前都腾不出手收拾杨守厚,杨守亮正在凤翔厉兵秣兵准备跟东川翻脸,山南方面的张威亦在全力整军备战,只待朝廷攻占东川就与杨守亮分道进入西川。

按照李晔的战略,先以雷霆之势擒杀东川顾彦朗,然后观察王建反应。

如果王建畏惧,自然会把李晔明诏讨要的杨守厚交出来以换取朝廷不伐西川。如果王建不惧,悍然率兵增援顾彦朗,那么李晔还有一步棋,一步要王建性命的棋。

均州刺史冯行袭,山南东诸州及节度处置观察使崔胤。

这两人都在西川东面,如果王建率兵援东川,冯行袭可沿紫阳、太平、壁州、巴州陆路入川,沿仪陇、奉国、南部、灵山直捣王建阆州老巢,威逼遂宁、内江、射洪等地。

事实上,在李茂贞被灭后,李晔就将射洪、盐亭、遂宁、自贡、内江、威远等与山南毗邻的州县单独划出,改设威远节度使和镇南节度使,分设监军院入职。

之前李晔接到威远和镇南的奏报,无论是韩会诲还是刘道言,都没说王建向西增兵了。

房州的崔胤离得远些,不过没关系。

崔胤随后出发,可以视作控制冯行袭的棋子,也可以任命其为东面招讨,让忠义、奉义、房州、归州、夔州等地的兵马担任东面主力,从重庆沿长江上溯,从水路入川。

如此一来,留给王建的退路只有雅州方向。

雅安那边是什么情况李晔一清二楚,死在那里的英雄豪杰太多了。

当然,说这些为时尚早,眼下东川的顾彦朗和绵州的杨守厚才是首要。

截止目前,如果朝廷兴兵两川,李晔可以征召的军队超过十万。

陇右节度使张浚、陇州防御使郑延昌、山东处置观察使崔胤、凤翔节度副使杨守亮均是中央委任,天威军、左右神策行营在李晔手里,南北禁军加上中央直属藩镇,兵力就已经超过十万,这还不算能直接征调的张威、陈彻、杨守贞、杨守忠、韩建等人。

眼下该做的都做的差不多了,踢开绵州的杨守厚不说,李晔现在只等顾彦朗扯旗造反了,然后再根据王建的反应,再决定要不要出三路大军分道进讨西川。

杨守厚啊,你最好是乖乖入朝。

成都,王建如愿以偿的霸占了成都,他也按照惯例向朝廷请封,但朝廷却迟迟不下诏书承认他的地位,不过王建大度的没有放在心上,反正在他看来,他是没罪的。

陈敬瑄这种狗东西,人人得而诛之!

不过在秦宗权与李茂贞被皇帝千刀万剐处死的消息传到成都后,王建就有些坐不住了,心中震惊的同时也涌出一股恐惧,他实在不敢相信,李茂贞真就这么被杀了?

李茂贞再怎么说也是先帝信臣,当今天子竟然把他千刀万剐,这也太过分了。

如果李茂贞的死讯让王建感到震惊,那么当顾彦朗的求救信到达成都后,王建的心情就可以用惶恐不安来描述了,杨守亮和张威竟然盯上了东川,陛下就不管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