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 第85章 绵州大乱

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第85章 绵州大乱

作者:高野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2: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建冷静沉思良久,最终分析出两条答案。

一是,朝廷虽然赦免了外宅郎君,但并不能实际控制杨守亮和张威这些人,所以对于杨守亮对自己和顾公的报复行径,朝廷根本不能制止。

杨守亮一向视王建为眼中钉,在王建看来,在凤翔战事告终的情况下,杨守亮这狗贼当然会带着张威对跟他穿连裆裤的顾彦朗下手,结果只在朝廷能不能约束杨守亮和张威。

如果朝廷管不了杨守亮,那他王建指望谁也没用。

如果朝廷管得了杨守亮,那这事其中就大有玄机。

管得了,朝廷也可以装作管不了,然后借杨守亮和张威的手灭掉顾彦朗。

若杨守亮袭击顾公是朝廷幕后指使,自己出兵就会得罪朝廷。

现在该怎么办,去不去援助顾公?

到底赌不赌?

在山南军与东川军小规模冲突的时候,王建也陷入了沉思,不过最终还是说道:“新麦子收了,咱们现在的粮食很足,马儿也肥壮,我看将士们都闲着,不如找些事做,那咱们就遛遛马,一面等迎朝廷使者,一面护顾公周全,让狗贼杨守亮滚回凤翔去。”

周庠听到这话,慌忙起身劝阻道:“主公不可!”

王建心中不快,但因为对周庠等人比较尊敬,所以面上没有发作,问为何。

周庠答道:“杨守亮入朝之前,天子命朝臣途中迎接,入朝当天,又遣宰相刘崇望与吉王出城十里迎接,是夜天子宴群臣,执杨守亮手入席,讨伐李茂贞的时候,杨守亮担任岐州东面招讨使,每战无不身先士卒,这是君臣惺惺相惜到极致了呀主公!”

牙将张虔裕也附和道:“以此度之,杨守亮伐东川必是朝廷在幕后指使,所以属下认为主公不能贸然插手,还是先派人去梓州了解情况,然后再做下一步决断。”

王建陷入沉思,又问綦母谏道:“你也这么看吗?”

綦母谏苦笑道:“唐统式微不假,然百足之虫断而不蹶,连关东河朔河东河南诸道强藩都奉长安天子为主,西川又怎能不服朝廷管束?李茂贞的先例在前啊!”

王建不说话,还是不想罢休,綦母谏无奈,只得又拱手劝道:“主公刚刚扫平成都,三军将士疲惫,治下人心不附,何以与朝廷争雄?若主公选贤举能,善待西川父老,尊奉大唐天子占据大义名分,朝廷看到主公治蜀有功,自然就会下诏册封承认主公了。”

王建不满道:“万一朝廷真正的目的是图谋西川,那顾公灭亡之后,朝廷下一个对付的人就是我了,杨守亮和张威做梦都想杀了我,你们又不是不知道。”

话说到这个份上,也只得周庠出面再劝了。

他径直走到大厅中间跪下,王建不知何故,急忙让他起来,但周庠却不起来,直是道:“庠还有话说,但所言有犯上之过,故而先行跪地请罪,任凭主公责罚,庠甘愿伏法。”

王建叹气道:“我待你们如手足,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说吧。”

周庠拱拱手,环视在座众人道:“主公扫荡成都不臣,流放陈敬瑄五百里,又逮国贼田令孜禁於碧鸡坊,如此赫赫之功,试问在场诸位,朝廷有什么理由不封?”

张虔裕附和道:“主公入成都,封闭府库,严肃军纪,遣将守关备盗贼无赖出入滋事,劳苦而功高如此,朝廷却不行使,窃闻今上神武睿识,必不坐视,主公再等等罢。”

王建道:“天子若真想为我正名,中使早就到成都了,还用等到今天吗?”

张虔裕又开解道:“也许朝廷还在犹豫,主公不如再上表天子催促。”

王建面有不快,摆手道:“东川必救,我要做两手打算,只要打败杨守亮,中使必至!”

周庠心中一惊,慌忙又道:“主公要是与杨守亮交战,岂不是自予朝廷问罪西川的口实吗?万一惹得天子震怒,主公凭何自立?如果朝廷怪罪下来,主公就不怕吗?”

这话一出口,众人面面相觑,官邸大厅的氛围也一下子变得古怪起来。

听到这刺耳良言,王建的心情非常复杂,不过最终还是冷静了下来,毕竟他给自己立的人设就是尊重人才、知人善任、从谏如流,以先帝信臣自居,自诩大唐忠臣。

冷静下来后,王建审时度势做出了三个安排。

一是立即遣使长安拜见天子,替换西川进奏院中由陈敬瑄和田令孜任命的官吏。

二是命牙将张虔裕率一万军前往铜官山,监视梓州方面的动向,同时写信安慰顾彦朗。

三是向中央进献钱粮,请输刺史,请求朝廷下诏处死陈敬瑄和田令孜。

西川初定,人心躁动,东川被伐,朝廷又不给他正名,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王建才想出了帮助顾彦朗以逼迫朝廷承认的主意,但手下人以种种理由反对,王建只得作罢。

其实张虔裕等人出的主意也是惯例做法,就像关东藩镇那样做,给朝廷面子。

咱们表态,输两税,请刺史,求监军,入进奏使,摆出臣服的姿态,只要姿态足够低,朝廷自然就承认了啊,至于到时候上不上税,接不接受流官,还不是他王建一句话?

王建的表章到长安后,李晔笑道:“非常好,封!”

定初元年五月十七,朝廷正式下诏承认王建自立的西川节度留后,节度留后是代理节度使,而西川节度使的名号则有宰相柳璨遥领,这是一个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王建得到了他想要的名分,朝廷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面子。

将来打起来,这个名分和面子是极佳的借口,是李晔制造事变的最佳理由。

李巨川也终于抵达绵州重镇,杨守亮的确不放心他单枪匹马去绵州上任,命牙将柳长晖率五千精兵护送,随着李巨川的到来,随行的新刺史府班子官员开始抢班夺权。

谁都有亲戚亲信,可是从来只有新人笑。

杨守厚难受,杨守厚也知道。

当属下来问的时候,杨守厚哀叹道:“朝廷强征我为给事中的诏书已经抵达,我不日就要动身去长安了,你们跟我这么多年,我也不愿意看到这一幕,可我已不是绵州刺史,我也没有办法为各位谋差啊,李巨川和罗隐自有想法,我爱莫能助……”

“五儿,你从长安逃到绵州,要饿死在街上的时候,是谁给你的饭吃和衣穿?是谁收你进挽强拿高饷?你娶的妻子是谁给你的?你能活到今天,靠的是谁?”

“是杨公。”

“多良哈,你被人从西域卖到长安为奴,是谁买下你,又是为你除去奴籍的?”

“是杨公。”

“张历,你一介大盗,在梓州杀人全家,又是谁保住了你的脑袋?”

“吴校尉,不用多说了,就说大帅要咱们怎么干罢!”

“兄弟们!”

被唤作吴校尉的男子站起身来,对站在院中的四百挽强士说道:“大帅给咱们大把钱花,给咱们女人让大家伙不当和尚,对我们就像对亲儿子一样,咱们这四百人有谁没受过大帅恩惠?如今朝廷强征大帅入朝,李巨川和罗隐要赶走他,咱们能答应吗?”

“当然不能,横竖一条命,你就说怎么干,我这手痒得厉害!”

吴校尉点点头,招手笑道:“走,大帅让我们去吃肉。”

李巨川和罗隐骑马向刺史衙署走来,柳长晖率兵跟随,见街上空无一人,王仲先莫名感到一阵不安,小声对李罗二人道:“我看杨守厚不会轻易走人,二位切切小心。”

李巨川不语,罗隐与平日无常道:“且放心,晾他翻不出手掌心。”

进入衙署,里面一切正常,但办事官吏全都看不见,只院子正中用三角叉架着一口大锅,底下堆着的干柴烧得很旺,大锅里的开水翻滚着,王仲先一愣。

青烟水气缭绕,刺史府一片寂静。

柳长晖凝神屏气,拔出佩剑走到李巨川身前护着。

王仲先咽着口水,悄然靠向罗隐,一双小眼四处扫视。

罗隐神色如常,叱责道:“是谁把锅摆在刺史衙署的?太不像话了!”

“是我。”

一个冷冷的声音从后院传来,接着走出一个牛高马大的带甲武士。

罗隐循声望去,那人却是杨守厚的挽强士统领吴自在。

吴自在一双虎眼打量着罗隐一行,李巨川和王仲先等人也隔空看他。

李巨川指着锅,询问道:“吴衙使,这是为何?”

“大帅将要离任,五院子弟伤心,所以特意在此煮肉为大帅践行。”

王仲先冷声道:“这是刺史衙署,你们在这里煮肉吃酒,太不讲规矩了罢?”

“中使勿忧,吃完就走。”

王仲先怒道:“你这锅里什么都没有,我看你是存心率部滋事罢!”

“如公公所言,正是!”

吴自在双手一拍,数百甲士立刻从后院呐喊着涌来前堂。

“李巨川何人?擅主绵州军政!”

挽强士将整个院子站满,王仲先勃然变色,失声道:“二命在前,尔等欲何为?”

吴自在诡异一笑,答道:“当然是煮肉为大帅践行,上!”

话音落地,冲出三个猛士,不由分说拽住王仲先,将其放倒后就举着往大锅走去。

王仲先害怕,凄厉大叫道:“我是中官,贼子不敢害我!”

可哪里由得他?

士兵将其投掷进去,只听一声惨叫,锅里就溅起了滚烫的水花。

“退后!”

柳长晖大喝,拉着李巨川和罗隐撤到屋檐下,外面的山南牙兵闻声涌来护卫。

挽强士往锅底加柴吹风,有士兵拔出刀挑割王仲先衣裳,然后将其分开,王仲先很快就熟了,吴自在夹起一块排骨,蘸了褐色黄豆酱,笑嘻嘻问李巨川道:“尝尝?”

李巨川目瞪口呆,罗隐身体打颤。

闻声赶来的防将苟鼎上前喝止,却被士兵们抓起扔到锅里煮。

吴自在笑道:“咿,没卵儿好,皇帝老儿尝得,今天咱们也尝了。”

李巨川的手微微颤抖,转头冲柳长晖喝道:“集结随行将士,杀光这群祸害!”

宅院外面开来一队士兵,为首者正是杨守厚,他几个箭步冲入宅院,冲四百挽强士喊道:“儿郎们这是干什么?你们这样做会害死我杨守厚啊!快把王公公捞出来,快!”

“我们先走!”

罗隐回过神来,拉着李巨川的手往外奔。

回到城外军营,李巨川立即召集诸将议兵,准备用绵州用兵。

柳长晖担忧道:“这并一定是杨守厚指使所为,末将贸然攻陷绵州,恐怕会……”

罗隐皱眉道:“后院子弟煮杀了王公公,中使命丧刺史衙署,杨守厚不反也得反,这些后院子弟是逼着杨守厚造反啊,眼下回长安请旨来不及了,先拿下绵州再说!”

李巨川亦责问道:“尔不见魏博先事乎?魏博牙兵烹杀从训子将,他乐从训要不是跑得快,也得牙兵烹杀在锅中,如今不能犹豫,要是我们去晚了,杨守厚命休矣。”

“无诏动兵……”

李巨川大怒,叱责道:“天子授我与昭谏便宜从事之权,圣旨你也看过了,你这般优柔寡断只会误了绵州大局,一切听我安排调度,休要再多言,速速整军!”

李巨川深受杨守亮倚重,柳长晖哪里敢得罪他,一想起杨守亮暴怒时的脸色,柳长晖不禁打了个寒颤,当下见李巨川发怒,只得喏喏连声称是从命,官大一级压死人啊!

何况李巨川和罗隐还带着天子的圣旨?

什么叫便宜从事?若遇非常之事,持者决断即如大唐皇帝圣裁!

定初元年五月廿一,绵州兵变,烹杀中使王仲先与官邸防将苟鼎,逼迫杨守厚反,杨守厚不从被囚,吴自在即拥杨守厚幼子杨子初为刺史,矫文上表称将士哗变。

廿三,李巨川攻吴自在,杀六百人,绵州大乱。

看完李巨川和罗隐的奏报,李晔大为吃惊,急诏武成策领四千神策军先行入川。

“立诏杜让能、刘崇望、柳璨入宫议政,去延英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