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望阙台 > 第一卷 第三十七章 召见项斯远

望阙台 第一卷 第三十七章 召见项斯远

作者:冬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4: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你身上还有伤,不在好好躺着,还出来折腾。”

慈宁宫正殿,太后握着卫瑜的手,在她腰后又垫了一块迎枕,皱眉道:“那个项斯远也算是在朝为官的人了,难道祖母还能吃了他不成?你紧张些什么?”

卫瑜瞧瞧抹去额头上的冷汗,暗衬该紧张的那可不少。

就项斯远那呆头呆脑一根筋的性子,不看着一点,谁知道能说出什么话来?万一把自己小命丢了她岂不是亏大。

“才不是呢,在床上躺久人都快发霉了,昭阳不过是想陪祖母说说话而已。”

她拉着太后的手,撒娇地轻晃着。

太后哪里会不知道她的那点小心思,也懒得戳穿,一点她的额头,摇头道:“你呀你呀。”

卫瑜皱皱鼻子,知道太后就吃这一套。

为了帮项斯远跨过这道难关,她可真是操碎了心,到如今还暗自为他捏着一把汗。

要知道太后对定远侯府的厌恶根深蒂固,若非看在卫瑜的情面上,是一个眼神都不想多给,而今日他想当着太后的面亲手把这层关系斩断,实在是勇气可嘉,不知道要跨多少遍鬼门关。

只希望他千万不要在此时犯浑,能尽情发挥读书人的巧舌如簧。

太后斜睨着她忧心忡忡的神色,心中嗤笑,都这样了,还说和项斯远没有瓜葛。

“把人带进来吧。”她道。

宫人应声走出门外,不多时带来弱冠上下的年轻男子,他一身月白锦袍,袍上绣着夹银线的竹纹,头戴白玉冠,神情镇定,步伐矫健,堪称一声风姿俊逸。

单看外貌,确实是挑不出什么错的。

他稳步步走到殿中,低头端端正正行了一礼,口中称拜。

太后喊平身赐了座,暗中审视着这个年轻人。

不卑不亢,仪表堂堂,行事作风都还算大方,是大家之风,比她这些年见的许多年轻人都好得不少,可见定远侯府的那位老夫人还是会调教的。

她还算满意,口中却是笑道:“上次百花宴你写的诗哀家看了,写得不错,有些文采。”

卫瑜在背后听得只想扶额,她虽然知道太后对项斯远必然没有什么好脸色,但还是未料到这般犀利,上来就给了他一个难堪。

百花宴上的那首咏春诗他本就含了自荐之意,用心是不大光彩,以太后的眼光,这点小心思不可能瞧不出来,她出身将门,最厌恶这些弯弯绕绕的小心思,所以当日弃之如敝履,不予理睬。

此时重新提起此事,虽然笑意盈盈的,用意却没那么单纯,无疑是在臊项斯远呢。

好在项斯远还算镇定,脸皮也没那么薄,只恭恭敬敬地垂首道:“能入太后娘娘的眼,是微臣之幸,只是娘娘的夸赞,微臣实在愧不敢当。”

“哦?这是为什么?”太后挑眉,状似意外。

项斯远道:“当日那首诗,本是应太后娘娘之命,为宫宴助兴而作。微臣却只图卖弄,一味讲求深沉,文不对题,实在不敢说是佳作。”

他想凭那首诗向太后投诚,然而无功而返,如今太后夸他了,他却说那首诗写得不好,这番话听起来像在自谦,实际上却是在撇清自己,表明决心。

这话说得是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听着却有些许耳熟,这不是与当日她为了激项斯远特意说出来嘲讽他的话吗?

太后也听出了玄机,似笑非笑地道:“知错能改,你能想到这一层也算不错了。”

项斯远抱拳道:“微臣不敢,这都是公主殿下的提点。”

“哦?”太后回头瞧了卫瑜一眼,笑道:“没想到昭阳还有这本事,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对于太后认定她与项斯远有私心此事,卫瑜一直觉得一言难尽,若非怕项斯远触怒太后,她才不会硬着头皮过来。

打受伤之后她就一直被关在含章殿中养伤,也没时间同项斯远往来商定应付太后的细节,今日太后传召得突然,根本来不及提前对口供。

卫瑜让传拂晓递过消息之时,他只回过了八个字,“无需忧心,已有打算。”

原来他就是这么打算的。

“当日宫宴之后,微臣与公主于宫道中偶遇,在御花园后的沧浪亭中幸得公主的提点,微臣恰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脑中也清明了许多。”

项斯远微微朝着卫瑜一抱拳,垂下眼睛,“公主点拨之恩,微臣铭感于心,不敢忘怀。”

两人的误会本是源于那场宫宴,第一次在沧浪亭中见面也是在那场宫宴之后,太后既然将他们的密会认成私会,那如果再遮遮掩掩,只会显得做贼心虚。

他干脆大方地承认,毕竟他们的关系除了卫瑜所说的结盟之事,也没什么见不得光的,他还将私会纠正成了提点。

太后是从小看着卫瑜长大,自然知道她的脾性,项斯远虽说是提点,她却一下就能将事情的前因后果猜的七七八八。

以卫瑜的性子,提点是不可能提点的,想必是去对着项斯远冷嘲热讽了一番,事后又觉得同情他,刚好遇上淑妃碰在枪口上,她才临时想到用项斯远来顶了姜沛的官职。

如此以来,便将他于卫瑜私会之事解释清楚,也可顺势为自己向卫瑜投诚提供理由。

太后瞪了卫瑜一眼,一使眼色让宫人给项斯远奉上茶水,又笑道:“说了这半天话,口渴了吧?来,喝茶。”

卫瑜一看那端茶水的宫人竟是马嬷嬷,登时眉头一跳。

果然马嬷嬷一搁下茶盏,便笑道:“这是今春才贡上来的龙井,拢共只有这么一点,公子尝尝可还合口味。”

项斯远点头谢过。

太后抿了一口茶,瞧他不动,摇头笑道:“宫里头的茶,是没那么容易喝。”

卫瑜一听这话风,大感头疼,赶紧扯着太后的衣袖撒娇:“祖母,我也口渴了,怎么我没有茶喝?”

“龙井是苦的,你不是最讨厌苦茶,泡点香片都要兑蜂蜜么?怎么如今转了性,吃苦上瘾了?”太后转头瞧着她笑道。

转性吃苦上瘾……真是句句带刺。

卫瑜暗暗跺脚,说好的不会为难项斯远的呢!

她正要继续打岔,太后却转头对项斯远缓声道:“这茶确是好茶,不只是茶,但凡是宫中的东西,没有不好的。寻常人想要,也得掂量掂量自己配不配得上。”

太后的视线定在项斯远身上,意味深长地说道:“明知自己配不上,却还觊觎好东西的人,实在是不该,你说是不是?”

项斯远一阵沉默,缓缓地应了一句,“是。”

太后满意地笑了,“如此,哀家也就放心了。今日找你,就是怕有些不长眼的,把心思打到自己不该打的地方,那就难办了。”

“哀家手上虽然已经有许多年不见血,但若到了必要之时,也并非不能再杀一次朝臣。”

卫瑜的心都悬了起来,太后虽然避世多年,但也是曾经血洗朝堂,震慑百官的人,手下不知道有多少人命,若是项斯远表现不佳,卫瑜都不知道此事如何收场。

她余光偷瞧着项斯远的神色,他倒还算镇定,甚至有些过于镇定了,卫瑜心中暗暗盼着他千万要沉住气。

可惜天不遂人愿。

只见项斯远站起身来,走到太后的正前方,躬身一礼,面无表情地说道:“娘娘说得有理,宫中珍宝,岂是凡夫俗子能觊觎。”

卫瑜心中咯噔一声,大觉不妙,赶忙眉头一皱,低声制止道:“项斯远,你住嘴!”

项斯远对她投来一眼,眸中带了几分笃定的安抚。

他的视线落到案桌上的那盏茶上,垂下眉眼说道:“这茶既是宫中贡品,如此名贵,微臣自知生性粗鄙,实在不敢玷污,还请嬷嬷收回吧。”

太后敛了眉眼的笑意,冷哼道:“好大的气性,哀家让人奉上来的茶,你说不喝就不喝。”

顾嘉清又行了一礼,不卑不亢地说道:“微臣不敢。”

“只是微臣自知资质粗鄙,对于太后娘娘的宝物,从来只有敬意,绝无半分染指之心。”

他敛眉正色道:“公主殿下为微臣夺得官位、重返朝堂,又为微臣破除谣言、洗清污名,助微臣良多,微臣感激公主的恩典,愿意万死为公主效劳,但确实不敢心存半分肖想之意。”

“微臣知罪,私下曾与公主见面,但从来克己守礼,无半分逾越,若对公主当真有失礼之处,甘愿受娘娘责罚。”

“凤择梧桐而栖,非甘泉不饮,微臣不敢使凤凰栖于朽木,不饮甘泉而屈就山间小流,朽木之质自知并非公主良配。这是臣真心所想,而非一时意气之言,请娘娘明鉴。”

他俯下身去,沉沉地道:“太后娘娘的茶,微臣并非不想喝,而是不敢,战战兢兢、唯恐折辱,所以还请太后娘娘收回吧。”

殿中登时一静,西墙家花窗送来这阵凉风,花窗下摆着半人高的鎏金大沙漏,白沙缓缓往下流去。

太后却依然不甚满意,冷哼道:“你当哀家好糊弄么?不愿或是不敢的话哀家不想听,我只问你一句话,这茶,你喝是不喝?”

项斯远仍旧弓着身,纹丝不动。

场面一时僵持了起来,卫瑜却是听不下去了。

她今日已经够羞耻的了,今生活的这十五年,若要评一羞耻榜单,今日绝对是当之无愧的魁首!

绣鞋里脚趾头都快造出一座棹北行宫了!

“好了!祖母!!”她闭着眼睛道,“我跟项斯远之间绝对清清白白,绝无半分逾矩!”

她也顾不上腰间的伤,站起身蹦到项斯远跟前,受不了地大喊:“您不是只是问几句话么?现在是在干什么?说话不算话!”

她涨红着脸说完,唯恐太后还要为难,赶紧大声道:“项斯远,我们走!”

说着她一把扯过项斯远宽大的衣袖,拉着他快速往殿外跑去。

日光如流水倾泻,熏风送暖,拂过两人发端以及卫瑜羞耻得通红的脸颊耳根。

两人的身影迅速消失在慈宁宫金碧辉煌的大门外。

殿内蓦然一静。

西墙根儿花窗底下的沙漏流完了最后一粒细沙,太后与殿中的众位老嬷嬷相视一望,都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

“那个孩子虽然是定远侯府出来的,人却还不错,太后可以放心了。”马嬷嬷瞧着案桌上的那盏茶,静静地道。

太后摇摇头,笑道:“八字没一撇的事,都还没开窍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