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望阙台 > 第一卷 第三十八章 刺杀事件的眉目

望阙台 第一卷 第三十八章 刺杀事件的眉目

作者:冬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4: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卫瑜拉着项斯远发足狂奔跑出慈宁宫,一直到跑出宫门口才觉出累,气喘嘘嘘地停了下来。

门外的拂晓等人早迎在门口,见卫瑜还敢大跑大跳着出来,都唬了一跳。

“殿下,您怎么能跑动呢,要是扯到伤口可怎么是好?”拂晓大惊失色。

卫瑜此时却没有空管这个,她此刻正羞耻得浑身不自在,一出了宫门就放开牵着项斯远衣袖的手。

项斯远放下手臂,藏在广袖的手指节微勾,无言的尴尬在两人中间蔓延开来。

卫瑜心中暗骂一声,尴尬得脑袋发麻。

这都是什么事儿?明明清白得不能再清白的两个人,偏偏还要费尽力气澄清,凡事但凡涉及男女,果然都是这样麻烦。

“咳。”她清咳了一声,佯装镇定地道:“你今日算是过关了,祖母应当不会再为难你。”

项斯远瞅着她通红的耳根,也觉出了局促不安,站开一步远的距离,低声道:“方才语出冒犯之处,还请殿下不要见怪。”

虽说被冷嘲热讽威胁了一通的人的他,险些小命不保的也是他,但才刚当着正主的面义正言辞地婉拒了她的亲事,再怎么说也称得上失礼。

这本就是商定的说辞,卫瑜自然不会跟他计较这个,这一节算是就此揭过,她摆了摆手道:“宫中不可逗留,你该出宫了,本宫送你一程。”

项斯远顾忌她身上还有伤,本想拒绝,还没开口便瞧见她投来意有所指的一眼,知道她定然是又有正事要交代。

他也就没有推辞,只是迎着拂晓不断使来的眼色,劝道:“殿下伤势未愈,不宜久动,还是坐辇轿吧,我跟着殿下。”

卫瑜看抬轿子的也是熟面孔,便点了点头。

两人沉默着往前走进一段无人的回廊,日光璨耀,落在卫瑜鬓边的琉璃珠花上,在大红宫墙上映射出一片光斑。

“本宫遇刺的事,有眉目了吗?”卫瑜的眼睛瞧着前方,声音有些发沉。

项斯远蹙眉道:“进展不是很顺利,那些刺客是江湖中的一伙绿林草莽,专为人做些杀人越货的亡命勾当,留下的几名活口都只是受上峰要求拿钱办事,其他一概不知。”

“日前刑狱有一名刺客受不住重刑招了供,提到与他们接头的上峰,说那人就住在平康坊中。”

他说着一顿,蓦地又想起那日在平康坊中遇到的那位顾将军,晃晃脑袋继续道:“然而微臣带人前去缉捕之时,那宅子已经人去楼空,桌上的茶水都还是温热的,可见是官府中有人走漏了风声。”

卫瑜缓缓地问道:“依你看,是五城兵马司还是锦衣卫?”

稽查她案件的就是这两个衙门,那人跑得那样迅速,走漏消息的恐怕也就是这两个衙门中的人。

项斯远沉吟道:“锦衣卫由孟统领管辖,又是直属皇上,而五城兵马司人员庞杂,若说走漏风声,定是五城兵马司之中概率更大,微臣无能,已经派人去细查,只是如今还未有结果。”

“五成兵马司的乱由来已久,你才上任多久,哪能怪到你的头上?”卫瑜斜睨了他一眼,捻弄着袖口的绞边刺绣,目光沉沉,“你猜那幕后主使是谁,又是为何想要本宫的命?”

刺杀她的人既能通晓她的行踪,又有路子买通江湖人士,还能将手伸到官府之中,皇宫、朝堂、草野,都有他的眼线,真可谓手眼通天。

这样的人在京城中恐怕也是屈指可数,为的什么要布下一个如此庞大的局,招买了那么多人手来杀她呢?

项斯远道:“幕后主使是何人微臣如今还不敢断言,只是能够买通如此众多人手便已经要价不菲,寻常的官员恐怕难有此财力。”

“殿下仔细想想,近来可还得罪过什么人么?”

卫瑜的脑中依次划过几张面孔,却又逐个否定。

她在这个年纪,被护在成帝与太后羽翼之下,久居宫中甚少见什么外人,虽然脾气不佳,但与各方都无甚关键利益冲突,一些口角矛盾,顺势而为的明枪暗箭或许不少,但花那么大力气来杀她,却着实难以猜测。

最近得罪的,唯有姜家,说得更深一些,还有怀王。

卫瑜一早怀疑过朝中早有官员已被怀王收买,若是这些人之中有人知道她就是冲着怀王而去,那却是有最直接的作案动机。

但回想她重生之后所做种种,扶持项斯远、指使周氏大兴谣言、间接使得孟澈查抄姜沛私宅、顺势给自己中毒扳倒淑妃,挑起清流与勋贵争斗打击姜家。

桩桩件件,都只冲着姜家而去,而且事事都为自己找好了遮掩,丝毫未曾将矛头对准到怀王身上,谁能猜得到她针对的其实是怀王呢?

“我能想到的,唯有姜家。”她思索了半天,摇头道。

可是真的可能是姜家么?

淑妃才刚因给她下毒之事被成帝处置,姜嵩也被迫离朝半月,若是说下毒之事姜家只是顺势而为,那随后在那个时间杀她,岂不是将自己推上风口浪尖么?

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

卫瑜实在百思不得其解。

项斯远也道:“幕后之人应当不太可能是姜嵩,刺杀殿下的拿伙江湖人惯常四散在各地,想要集结这众多人马至少得一个月,背后之人只怕在一月之前就已经决定要对殿下下手了。”

他提醒道:“一月之前,京城中才开始盛传殿下与微臣的谣言,殿下、微臣与姜家还未成死敌。”

既是如此,那究竟是谁……

卫瑜越想越觉得朝廷是一湾深不见底的潭水,四周人人都可能在背后刺来一刀,实在防不胜防。

“此事既然已有眉目,终有一天能水落石出的,殿下如今人在宫中,有皇上和太后娘娘庇护庇护,不会再有性命之忧,殿下不必忧心。”项斯远看她脸色不大好,宽慰道。

卫瑜勉强一笑,但愿如此吧。

说话间,两人走至甬道尽头。

牵头的垂花门遥遥走来几名衣着鲜亮的年轻宫嫔,卫瑜平日多在慈宁宫、乾元殿处活动,甚少与宫中的妃嫔来往,瞧着觉得甚是眼生。

拂晓在她耳旁缓声提醒道:“殿下,这是杜嫔娘娘及几位美人小主,杜嫔娘娘是杜相爷家的长房长女,才入宫不满一年,她生性喜静,平日不大爱出来走动,殿下也许没见过。”

杜相爷乃是寒门出身,凭着一己之力从耕读小户做到了当朝宰辅执掌内阁,不可谓不传奇,前世元帝登基之后他携家眷辞官退隐,为人城府极深,但对大殷还算忠心。

但卫瑜向来不好与宫中妃嫔来往,既然无甚接触,也无意过分客气寒暄,只让人稍稍一躲让过,并未下轿。

杜嫔走近过来,见了她,却是笑盈盈地主动打了招呼,她年纪瞧着不过花信年华,看向卫瑜柔声询问时不像宫妃,反倒像关切弟妹的长姐。

“听闻公主近来受了伤,不知如今可好些了?”她眉目温和,笑容可掬,看起来倒不像拂晓说的那样是个喜静淡泊的性情。

卫瑜心中莫名觉得一阵别扭,也不欲与她深交,只在轿辇对她草草一附身,回答道:“多谢娘娘关怀,并无大碍。”

杜嫔的目光又扫过项斯远,看上去颇为意外地道:“这位是?”

项斯远抱拳道:“微臣项斯远,见过各位娘娘。”

杜嫔手中轻摆的团扇一顿,脸上的笑容却是不变,轻声慢道:“哦,原来是项四公子。”

宫中出现项斯远这样的年轻男子,却是有些少见,更况且还与卫瑜走在一起,便更叫人浮想联翩。

杜嫔脸上倒还寻常,可她身后那几名年纪尚轻的美人就没有这份好涵养了,纷纷露出些许异样的神色。

卫瑜眉头一皱,但又顾忌着两人名声,不想再招惹流言,便解释道:“他今日是应召随着项夫人入宫,陪祖母说话的,项夫人如今还在慈宁宫,诸位娘娘若是不信,大可去慈宁殿瞧瞧。”

杜嫔听了,面上做出一副恍然的模样,淡笑点头道:“自是如此。”

卫瑜没了继续应付这伙人的耐心,“娘娘见谅,我还有事,先走一步。”

说着她也不管杜嫔如何回答,一使眼色让人起轿。

几名美人纷纷对她的傲慢面露不满,唯有杜嫔面上仍带着得体的浅笑,“要事为先,公主请。”

卫瑜点点头,才刚走出几步,便听来背后传来隐约的说话声。

“如此张狂,皇上和太后娘娘也不管束管束。”

杜嫔的无奈的声音响起,“慎言,这可是陛下和太后娘娘最疼爱的昭阳公主,淑妃的前车之鉴还不够么……”

跟在卫瑜身边的宫人纷纷沉下了脸。

辇轿有走出了一段距离,项斯远才犹豫地蹙眉道:“那位娘娘似乎对殿下心怀恶意,殿下为何……”

卫瑜懒懒地道:“这些许小事本宫若还要管,可不要累死自己。”

后宫嫔妃宫人众多,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像杜嫔与那几味美人这样的嫔妃面甜心苦之人,她不知道遇见过多少。

她们这样几句闲言碎语都算小儿科了,成帝冷待后宫,卫瑜儿时也时常碰到有宫嫔想向她示好、还哄着她让她在成帝面前代说好话、甚至还有对她下手再在成帝面前将她治好借此邀宠的。

这些人,大多只在人前对她和颜悦色,一旦到了人后,便立刻像是换了一个人一般,变得急躁又不耐,当时她们都以为卫瑜年纪小不知事,其实卫瑜记事很早,都看在眼里。

后来有几名妃嫔被她抓住戏弄了几回,在成帝面前露了真面目彻底失宠,就再也没人利用她来邀宠了,她顽劣刁蛮的名声也从此传开。

长大一些她不肯安静读书,气走了好些夫子,性子又不吃亏,任谁让她不高兴都当场发作,不应付人情世故也不顾忌旁人脸面,宫中的风言风语更是没断过。

当然也并非所有嫔妃都是如此,但非亲非故,哪有人会对着一个面都没见过几回的孩子如何发自内心亲近呢?

莫名而来的热切,一般都带着其他目的,卫瑜从小就晓得这个道理,所以从来不会轻信旁人。

卫瑜一路送他到甬道的尽头,正待留步向他告别返回含章殿,远远瞧见定远侯夫人携着大批仆从招摇过市从宫门外走过,样子活像一只开屏的孔雀。

她一时来了精神,朝前方一扬下巴,笑容有些幸灾乐祸,“如今,你该先担心担心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