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儿郎 > 342:存在的意义

大宋好儿郎 342:存在的意义

作者:史小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7: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黄河改道,事在人为。

可经过秦为这么一折腾,赵祯又动摇了想法,便下旨先派人探查清楚横陇河道的积於情况后,再行定夺。

这下更让那些支持黄河改道的官员恨不得弄死秦为了。

挡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

你秦为自己装清高也就罢了,反正你也有钱,但你挡着我们挣钱,这就不能忍了。

什么仇、什么怨?

这回要是不弄你,枉我们当了这么多年的官。

无数的言官御史开始摩拳擦掌,更有甚至连祸国殃民这种词汇都用上了。

范仲淹坐在御史台的衙门里,看着手下众多磨刀霍霍的小弟们,唯有苦笑摇头。

从秦为入朝开始,他对此子的看法就保持了欣赏的态度,虽然没有过多交集,但明里暗里也算为他挡下了不少御史台的弹劾。

这已经是范仲淹在能力范围之内做的最大的帮助了。

毕竟不能人人都是王臻,人人都对他秦为视作子侄。

就算有当年秦丰的同窗情谊在,这么多年也快淡得地差不多了。

尤其是在此刻大势所趋的势头下,范仲淹又作为天下言官御史的主导者,他能做到不捧不踩就已经很难得了。

“中丞大人,此事您不准备谏言一下吗?”

大堂里游昌道坐在下首,他现在已经被贬谪成了令御史,以前和老范平起平坐,现在却只能仰头拱手称其为上司。

这种落差很难让人不膈应。

而这一切的境遇,全都拜秦为所赐。

之前因为郭家游昌道不好发作只能隐忍,现在他报仇雪恨的机会终于来了!

秦为等死吧!

范仲淹也知道他和秦为之间的仇怨,却皱眉道:“落井下石不是大丈夫所为。”

大丈夫?

他秦为当初弄我的时候,手段可比现在狠辣多了。

那个时候你怎么不说‘大丈夫’该如何?

游昌道冷笑了一声没说话,范仲淹却淡淡的看了眼他,道:“黄河改道本就是逆天而行之事,先不说改道之后能否得到预期,就说这满朝臣子支持改道,他们真的只是为了家国大事么?”

游昌道笑道:“可此事已然是群情激奋,下官也不过是随波逐流罢了。”

范仲淹却皱着眉头,冷声道:“为官者,清明处事才是正途,什么时候‘随波逐流’成了常态……”

游昌道没管他脸上的那抹嫌隙,只是起身拱手后,淡淡的道:“罢了,言尽于此,下官告退……”

有些话不能明说。

官场的潜规则自古都讲究一个知而不宣。

谁敢戳破这层规矩,谁就要承受来自天下官吏的群起而攻之,不分忠奸善恶!

就像秦为此番言论的后果,二者极其的相似。

不论是何种立场的官员,都不能容忍一个敢说‘不死何为’的官员,这种人混到最后只能是孤家寡人,没朋友……

秦为不缺朋友,但他的朋友却大多不能成为他官场纷争的助力。

就比如赵允让这样的。

大家做朋友就好,一旦牵扯到朝政、党争或是权贵、皇权,那就最好各自回避为好。

有时候不帮忙,才是真的帮忙了。

否则很可能就是帮倒忙。

赵允让今天就是来帮倒忙的,一进门就窜进了厨房,吓跑了春杏过后,又举着两个猪脚大摇大摆的去了书房。

秦家人少,所以赵允让来了没几个人在旁伺候,反正都是朋友,他更不在乎这个。

和秦为俩人一人一个猪脚蹲在书房门口啃着。

“你这事儿做得过了……”

赵允让含糊不清的吐掉嘴里的猪骨头。

秦为眨巴着眼睛,同样含糊不清道:“这事儿……我要说是无心之言,你信吗?当时真的是有些激动说秃噜了。”

“信!”

“容易冲动,口不择言,这才是你的作风。”

赵允让啃完最后一块骨头,随手仍在了院子里小树下,嗦啰着手指站起来。

秦为也随手扔了,笑着道:“所以你今天是来劝我以后出言要谨慎吗?”

“不劝,我是来帮你的。”

“怎么帮?”

赵允让的神色凛然,这一刻连秦为都要为他的义薄云天而感动。

可秦为的感动方式有些特别。

“别不是什么带领宗室权贵们出言劝谏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大可不必……”

二人进了书房,秦为回头冲着他笑道,“你要是不想我真的英年早逝,最好安分点儿,什么都不做,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了。”

这事儿本来就已经闹得沸沸扬扬。

若是连宗室也再牵扯进来,那就真成了外间说的那样……秦家结党了!

而且结的还是宗室权贵,这可比黄河改道严重多了。

赵祯很可能就会破防。

卤猪脚有些偏咸,两人吸溜着凉茶,赵允让得意的道:“你说的这叫什么话,我有那么蠢么?我只是找了几个闲汉,学你那般宣扬舆论,就说黄河改道乃是逆天之举,谁要是做了,就是与老天作对。”

靠!

这哪里是蠢,这是蠢到家了好吗?

秦为骂道:“你是不弄死我心有不甘啊!”

“你瞧不起人!”

赵允让放下茶杯,胡乱抹了把嘴角的茶水,瞪眼瞧着他。

秦为却叹了口气,喃喃的道:“我只是就事论事罢了,可你这么一闹,去让咱们之前抨击神论的结果化作泡影……”

赵允让一愣,这一点他还真没想到。

当初秦为破解了天狗食月之说,满朝文武虽心有不服,却也无法反驳。

可赵允让这么一闹,那些人定会再翻出此事做文章。

万一今后再有什么天生异象,这些人还会拿出上天赐责的说辞,到时作难的可就是赵祯了。

“此事不能这样,不能啊!”

赵允让坐在他的身边说道:“此事你孤掌难鸣,若是君臣都同意了,就算你再怎么阻止也没用,大不了等他们建成了,等祸患发生了,到了那时……”

到那时他们当初怎么抨击秦为的,就会多么打脸。

甚至满朝文武都要在这个少年面前从此抬不起头来。

可就为了和那群垃圾较劲,从而断送无数百姓的生命和活路,秦为若真的这么做了,那才真是良心难安。

他不是那种烂好人,也不是什么救世主性格。

可明知会害人,他却也不能如此的心安理得。

赵允让也知道秦为八成是不会这么做的。

见状就轻声道:“罢了,你若是要弄,那我便陪着你闹一场,大不了再被陛下呵斥一通就是了,只是太后那边……”

赵祯可以看在宗室外加童年伙伴的面子上宽恕他,可这事儿一旦闹起来,惹怒了刘娥……她恐怕不是那么好说话的。

“他们疯了!一群只知道朝堂争锋的,他们哪里真的管这百姓们死活……”

秦为无奈的叹了口气的道:“没办法,拦不住……”

赵允让叹道:“此事是拦不住,不过多找几个帮手吧。”

“不可,此事我已是众矢之的,再有人进来,只是徒增麻烦。”

……

李仲昌作为‘首席专家’参与了改道大业。

所有人都说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但只有秦为知道,这事儿非但不靠谱,而且是离了那个大普了。

而原因也很简单,他也和赵祯说得很明白了。

黄河目前的河道有两百步宽,可六塔河只有四十步。哥,那么多河水涌入狭小的六塔河,它过得去吗?

这他么不是硬逼着小蛇吞大象,撑不死你才怪!

这是最直观的感受!

可就是这么浅显的道理,竟然就没人懂,这特么……真是无语他妈给无语开门,无语到家了。

因为大宋君臣对辽人南下的恐惧早已战胜了他们所谓的直观感受。

汴梁需要黄河天险!

动手吧!

然后历史上的他们,真就这么动手了。

那次工程很成功,一切顺利的让人不敢相信。

当故道被堵塞成功时,黄河成功的改道六塔河。

欢呼吧!

庆功吧!

大家完成了一向壮举的同时,腰包也跟着鼓了起来,这不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儿么?让你们那些反对人再哔哔!

一时间朝堂上全是欢呼声,首倡者们热泪盈眶,立即派出快马去京城报信。

六塔河到汴梁的距离也不算太远,快马加鞭的话,第二天绝对能把好消息送到。

到时大伙儿该升官的升官,该青史留名的青史留名。

所以那一夜很是嗨皮!

——然后……

当晚六塔河就被黄河冲破了。

黄河浩荡,一路冲刷下去,河北路几乎变成了泽国。

灾难过后,曾经是重镇和富庶之地,也是抵御辽人第一道防线的河北路就这么被毁掉了。

没有亡于辽人之手,而是被自己人,被专家给毁掉了,被自己吓自己给毁掉了。

这就是有名的第一次回河工程,也是历史上有名的自废武功的工程,堪称是千古笑柄。

事后李仲昌被充军,可却无法挽回浸泡在泥沙里的那些良田,以及无数百姓……

如今欢呼声再度传来,君臣的笑声回荡在皇城内。

唯有秦为不想让历史真的重演,若如此……那他来到这个大宋的意义是什么?就是为了换个时代重新苟活一回吗?

那倒不如直接躺平,反正他现在的收获,依然足够秦家几辈子富裕不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