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儿郎 > 343:大河向哪儿流?

大宋好儿郎 343:大河向哪儿流?

作者:史小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7: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历史上大宋前赴后继的想把黄河改道。

第一次废掉了河北路,第二次就是王安石作死。

导致黄河多次决堤……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之后的宋哲宗,又特么有人提出改道,偏偏这些个大宋君臣还就同意了,全然忘了前两次的惨痛教训。

怕辽人怕的把自己房子都要拆了,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结果三次改道的后果就是——河北千里萧条,再无人烟……连修在高山之上的大禹庙都在那次洪水中被淹没了。

水势之大,哀嚎千里。

当年治水三次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恐怕怎么也没想到,若干年后自己的庙宇会被自家子孙给放水冲垮了。

世上还有比这更加让人无语的事情吗,堪称是大宋史上最黑色的笑话。

可怜的河北人民,被这大宋君臣们接连嚯嚯了三次,满地荒芜人眼,河北路再无任何生机可言。

等到金军南下时,本该是第一道防线的河北路,俨然成了金军的跑马地……

秦为不禁骂道:“都是一群吃饱撑的!”

“没错!都是一群畜生!”

王臻来了,脸色格外冷肃,胡子无风飞起颇有几分不怒自威的气势。

秦为笑着行礼,又苦笑道:“王公……不畏权贵!不过这话却得小声些,免得那群疯狗来咬您。”

也只有刚直不阿的王臻敢这么骂了,畜生……骂得好啊!

老王发飙了,马上就在秦家写奏疏,那言辞之激烈,秦为和赵允让看了也都自愧不如。

奏疏被送出去了,王臻又说道:“官家怕是不会看。”

“尽力而为吧。”

秦为叹道:“黄河能挡住北面的敌人,这也是他们最欢喜的一点。”

“没办法了!”

王臻的精神头下去了,满头白发看着格外的沧桑。

这事儿只要赵祯同意,宰辅们大部分同意,那就是板上钉钉了。

至于疏浚横陇河道,这只是个借口。

只要横陇河道疏浚成功了,以后寻机就可以提出黄河决口改道。

东流吧黄河。

秦为想起了一首歌:大河向……

秦为摸着下巴问道:“王公,某怎么觉得支持的人有很多呢?”

王臻一拍大腿,冲着秦为说道:“老夫就知道你小子没别好屁,否则以你的性子,这些日子岂会任由那些言官御史弹劾而不反击?快说,你想到了什么法子……”

长者当面,秦为自然懂得规矩。

“人一多,就会乱……王公恐怕也清楚,这些上奏弹劾小子的官员,恐怕有一多半儿都是为了升官敛财……”

那些人哪里会关心黄河走哪头,他们只关心自己能不能上下其手。

这就是官员和商人的一次盛宴!

王臻冷冷的道:“弄几个?”

说完,又丧了口气……

他现在是枢密使,却不好动手了。

秦为是司事局承旨,但是最近司事局早就处在风口浪尖上,这个时候让他出手,那只能是火上浇油,万一些人群起而攻,秦为弄不好就会被赵祯猜忌,从而赶回家去。

帝王心难测。

尤其是秦为这样的宠臣,风光时比谁都风光,可一旦皇帝不信任你了,倒台也是眨眼之间。

万一真闹到这个地步,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就像赵允让说得,秦为现在只能冷眼看人作,等他们作死了之后,秦为的风光时刻也就到了。

王臻咬牙道:“老夫要进宫!”

这种为国为民的精神可嘉,可秦为却知道王臻之所以出面,只是为了不让自己露头而已,所以他决定扛起这件事儿。

“您现在恐怕进不去了。”

赵祯既决定要考虑,那这个意思就是,他准备听从李仲昌那帮人的建议了。

这个时候任何反对的声音都会让他膈应。

王臻微微昂首,淡淡的道:“那老夫便扣阕!”

皇帝不见臣子,而臣子非要觐见,那就只有一条路……扣阕!就是跪在宫门外,给天下百姓说道说道此事。

你们看啊,小皇帝听不进忠谏啊!

他不见老夫,就是昏庸……就是不明是非。

如果王臻真这么做了,赵祯也许会迫于压力暂缓改道,但这样的代价也是极其惨烈的。

秦为只是淡然笑道:“王公莫急,刚小子不是说了嘛,这事儿人太多了,所以要对付这些人,人多是不管用的。”

“那你准备如何?”

他的脾气王臻很清楚,所以有些担忧的看着他。

秦为笑着说道:“小子准备从两个方向下手,双管齐下……”

王臻的眼睛一亮,问道:“那两个方向?”

“查!”

秦为手中的权利看似很多,但这些却都是基于皇帝的信任之下,若没了赵祯的撑腰,那就另当别论了。

“如何查?”

王臻皱眉,那么多人,怎么查?就算查出来,陛下会信吗?

秦为笑着道:“改道工程量巨大,总要提前准备好物资、资金,还有招募人手的工钱从哪来……”

“好!”

王臻赞道:“这个法子好,直接扇他们耳光,让他们看看支持改道的都是些什么人!”

哎!

秦为觉得这个执拗的老汉眼界还是不够开阔。

既然都查出了脏腻,那就要果断下手,杀一儆百!

他叹道:“第二……用事实说话!”

“怎么用,何为事实?”

秦为胸有成竹道:“那些人别看这会儿叫得欢,但恐怕没一人知道该如何计算黄河流量的。”

“流量?”

这是一个新鲜的词汇,王臻没听过,却大致明白他的意思。

“对!”

秦为傲然道:“那些人不是总说杂家学术无用么?还说我整日蛊惑学生不学无术,还有人竟然说……我那三个学生被荣官是我在背后讨好了陛下……呵呵!”

冷笑声让王臻不禁皱了下眉头。

他太清楚秦为的做派了……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必诛之!

王臻摇头道:“老夫虽不知你想做什么,但还是要告诫你一句,凡是不可做太过,要留有余地,才能活得长久……”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

王臻这是在教他为人处世之道。

可秦为却摇头笑笑道:“王公说的道理晚辈都明白,可如今我所处之位,却是不能有半分圆滑。”

“好钢易折,但不易折的还叫好刚吗?陛下要的是一把能削铁如泥的宝剑……至于这把剑会不会折……陛下只关心它能不能砍得动。”

王臻不再劝了,只是沉默少许后,幽声道:“大河不能改小河,那样会溃的……”

“晚辈明白!”

秦为认真的点点头,喊道:“乔风、段玉!”

“郎君!”

秦为狞笑道:“某知道汴梁城中有个专门倒腾泥沙砖石的商人,张勇已经把他今近日的动向都摸清了,想发国难财……也不怕生孩子没屁眼儿?现在跟我去将他控制,老子要掰不过来这股子歪风邪气,这个官儿不做也罢!”

……

宫中殿内,赵祯在等着结果。

下面臣子们正在热议着疏浚横陇河道的美好前景。

他们知道这事儿会有失败的可能性,但依然要做……什么商议,分明就是已经决定了,不过是还要研究怎么实施罢了。

“陛下,王臻求见!”

王臻还是来了。

这老头儿执拗的狠,明知结果却仍义无反顾。

用他的话来说,朝廷怎么折腾他管不着,但天下百姓却是无辜的……这些事儿总要有人来做,却不能让一个少年孤身迎战。

他既待我如叔、父,我岂能不护着他?

没那个道理!

张之白笑道:“他来的正好,让三司那边算算这次疏通横陇河道需要多少人工,枢密院到时候也好筹措。”

有事儿厢军上,厢军用完了才轮得到民工上。

毕竟厢军本来就拿着俸禄的,不用白不用。而民工不仅要再给一份工钱,闹不好还会引来不满。

赵祯觉得正该如此。

他听了秦为的建议,暂缓了黄河改道之事,但李仲昌的话也不无道理。

咱们总不能事事都指望着老天爷吧?

所以疏浚横陇河道的必须要做,他等不得什么大自然的自行疏通了。

天知道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万一在这期间,又有其他地方决口了呢?难不成也要接着等着?

只是他真的只想疏浚河道吗?

这就只有赵祯自己心里清楚了。

北面的契丹一直以来都是大宋的椎骨之刺,这才是李仲昌提议改道六塔河所仰仗的最大底牌。

陛下,你要是不想哪天被辽人打过来,那就改道吧!

趁着现在大宋修养的差不多了,国内外也没有什么大的忧患,此事不干,等到辽人真的来了,那就晚了……

“王臻在枢密院行事严正,下面的官吏都服他。”

赵祯难得夸赞这个连皇帝、太后都敢谏言的老倔头儿。

可见他今日心情之好。

宰辅们也微微而笑,王臻喜欢得罪人,那就让他去吧。

“……陛下,疏浚之后需得沿途安排人手看防,若是有决口之像,当即上报,然后马上封堵……”

张之白正在侃侃而谈,眼角就瞅到了什么东西飞来。

王臻快步冲上殿来,连官帽上的双翅都给震飞了一个。

赵祯在上面看得愣神,然后脸色不悦道:“王卿这是作何?如此慌张成何……”

成何体统这种话是皇帝用来教训臣子的。

但王臻是老臣,面子还是要多给些的。

这种近乎于斥责的话,刘娥或许可以,但他不能说。

宰辅们站在边上,王尧臣劝道:“有话好说!这慌慌张张的作甚……”

张之白也被吓得不清,毕竟他已经六十多了,忽然被人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吓了一跳,没心肌梗塞,已经很给赵祯面子了。

否则今日的朝堂可就热闹了。

也不知道赵祯会不会扶,他赔不赔得起……

宰辅们看着气喘吁吁,在那里扶膝喘息的富弼,不禁都笑了。

他有些惊魂未定道:“五十多的人了,怎么如此冒失,这里是金殿不是你枢密院的衙门……”

你在自家衙门里作威作福我不管,但你在大殿之上如此,老夫可就忍不了了。

何况你还险些吓到老夫。

张之白不是个记仇的,但此刻脸色也难看之极。

等王臻喘息这站定,宰辅们都摇头笑了,好了,现在能说正事了吧?

“陛下想做亡国之君吗?”

王臻喘息着问道,他的双拳紧握走上前,让许茂则不禁前行一步,准备在他动手时充当盾牌。

赵祯不悦的道:“何出此言?”

大宋好得很,至少比前面几位帝王在位时更稳固。

尤其是这几年里,大宋的gdp何止翻了一倍,这里有大家的功劳,但功劳最终还是要归咎于皇帝的身上。

作为皇帝,赵祯完全有骄傲的理由。

可王臻却问道:“为何要疏浚横陇河道?等河道疏浚了,陛下是否还想改道?”

原来是为了这个啊!

张之白抚了抚心脏的位置,然后苦笑道:“就为了此事,你竟然险些吓得老夫魂飞魄散?至于么……”

王臻怒道:“怎么不至于?横陇河道本就是正常的黄河古道,而且多放证实根本不用清淤,只要任其发展就是了……你等热议疏浚,不就是为了改道作准备吗?横陇河道若是疏浚了,水流量顷刻间就会保障,倒时就算不改道也不行了,是这个意思吗?”

呃……

满朝文武心照不宣的事情,终于被这个倔强的老头给点破了。

就连当时进宫劝谏的秦为,都没有把话说得这么直白。

偏偏这老头就给挑明了……

这个有些尴尬啊!

大伙儿是想着先疏浚横陇河道,毕竟这事儿耗费的钱粮不少。

至于改道,那就看横陇河道的流量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若是流量巨大,改道自然迫在眉睫,没钱凑钱也要弄。

但若是流量没那么大,那便将改道之事慢慢地提上日程,说白些就是攒一点儿咱就修一点儿。

什么时候修好,什么时候再说。

反正辽国那边近几年也不会打过来,而等他们打过来,改道差不多也就弄完了。

到时候天堑横断南北,辽人只能望河兴叹……想想就美滋滋啊!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被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