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儿郎 > 341:‘此可笑者、不死何为?’

大宋好儿郎 341:‘此可笑者、不死何为?’

作者:史小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7: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项工程从投建开始。

便会伴随着贪腐、瞒报、以次充好……这一点无法避免,就算是放到任何一个时代,也没有谁能做到一个工程从建造伊始到结束没人不贪的。

人上一百,手艺齐全。

有那会贪的不会贪的,不想贪却不得不贪的,还有想贪却不敢贪的。

但凡有一人开这个头,便会是一个穷无止境的循环。

这就是秦为对这多数大宋朝臣的评价,他们之中也许不缺乏忠骨者,但忠骨和贪欲那是两回事儿。

这不是他一厢情愿的主观评价,而是切切实实存在的事情。

正史曾记载,仁宗年间,李仲昌谏言黄河改道六塔河,群臣复议、遂此事成矣!

这是一项耗时几十年的大工程,期间耗资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劳民伤财咱就不说了,就说这最后的结果……

六塔河河道终究还是太窄,最终承受不住黄河流量的强灌和冲击。

坑爹的工程一夜之间付诸东流。

他们妄想堵住北流的口子,放开东流的脚步,从而达到他们河水东引的目的。

客观的说,大家这个想法是好的。

可他们却没有一个人,去切身实地考察过,更无人了解过黄河流域的现状如何。

好吧,就算现年间大家对水利的知识不那么了解。

可你总要测量一下地势海拔,计算一下流量流速,弄个可行性评估啥的吧?

完全没有!

整个大宋朝堂上,无数的朝臣官吏们,大家就看着地图划线,草图画了一堆又一堆,然后再互相打打嘴炮。

就事儿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但仅仅一天,总结表彰会还没开呢,六塔河就决口了。

史书曾记载:“溺兵夫、漂刍藁不可胜计”。

死人也就算了,曾经富庶的河北路也因此被狠狠地祸祸了一把。

现如今大宋所有君臣的都知道,河北路最重要的军事重镇,定州也就是折家如今镇守的府洲诸地。

这些地方的兵额加起来足有十万之重!

可就是因为这次的决口,等到五十年后的宋神宗时期,重新审核兵员额度的时候,只剩下两三万了。

当地百姓的人口也下降很严重。

这就是当初仁宗时期黄河改道的全部过程,又可笑、又辛酸。

到底是一群多没脑子的人,才能想出这种办法来。

反对的声音也不是没有……

当年最先提出反对声音的人,就是当代大文豪欧阳修!

可也许是因为秦为的出现,历史也出现了细微的偏差。如今的欧阳修还乖乖的待在国子监里,嗷嗷待哺等着秦为传授知识。

原本十年后才会发生的黄河改道一事,竟也提前了这么久便上了日程。

但除了时间线有些偏差外,发生的许多事情却都和当年的情况差不多。

赵祯果然还是接受了群臣的提议,决定疏通横陇河道,从而引流黄河改道六塔河。

所以这一项提议放到现在,就更没人来阻拦了。

就算有,这些人也会让赵祯‘听不见’。

所以……秦为来了!

大文豪不是什么水利专家,秦为也不是真的天才什么都会。

但他至少还有千百年来中原风貌变化的知识记载脑子里,这对现在的大宋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他开始苦口婆心的与赵祯分析此事。

“陛下,就以现下距离汴梁最近的黄河一段来看,改道之事实属愚蠢之极的提议!臣在来之前便找当地的长者,和多位通晓地质的学者也深入研究了……”

赵祯收起了笑容。

他看得出来,秦为是真的为此事上心了。

“如何?”

秦为认真且坚定道:“改道不可为!”

不管秦为的谏言是什么立场,但至少这是一个肯干实事儿,并且真的为大宋着想的忠臣。

而那些跟风觐见的官员呢?

他们可能私下考察过黄河水利?可曾有货真价实的数据来为改道之事研究?

这事儿赵祯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不可能!

若大宋的臣子都能像秦为这般兢兢业业,那这大宋绝不会是今日这番景象。

赵祯坐着了身子,严肃道:“你详细说说。”

这是想听听秦为的观点如何。

行不行,你总要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吧?

秦为的观点很朴素,“陛下,臣问过许多地质方面的人后得知,黄河开封段河面大约宽两百步左右。而六塔河才多少?五十步!……这样的比例一旦改道,决堤就是顷刻间的事儿……到时整个河北路都会遭殃,连带府洲大片的土地都会变成泽国!”

许是情绪有些激动,秦为豁然起身,朗声道:“欲以五十步之狭,容大河之水?‘此可笑者、不死何为?’!。”

就这种昏庸的官吏,都该死!

还是那个毒辣的人啊……许茂则抽了抽嘴角,心想这话要是让那些赞成改道的官员听见了,少不得又是一场朝野纷争。

赵祯也被这话弄得有些皱眉。

他承认秦为的能力,但却不能赞同的说法。

这话必须斥责,否则群臣就会诟病他这个皇帝任人唯亲。

尽管许茂则已经在秦为说出这话的第一时间内,就把周围的那些个内侍宫女全都用眼神警告了一遍。

可赵祯知道,这话迟早会传出去。

就算能压下,依着秦为的脾气,也迟早会再闹腾起来。

“你……诋毁朝臣,回去思过半月,罚奉一年!”

秦为也有些后悔。

这番话虽然在理,但却不能在朝堂上说,行为的确有些恶劣了。

所以对赵祯的惩罚,秦为没有抵触,反而有些感激。

小皇帝还是够意思的,这话若换做旁的官员来说,恐怕这会儿早就在流放的路上了。

……

诚如赵祯猜测的那样。

秦为的话没过半天就传遍了朝堂,无数主张改道的朝臣们怒目圆睁,恨不得去司事局和他拼命去。

就连那些少部分反对黄河改道的官员,也开始因此事弹劾秦为。

这根本就不是黄河改不改道的问题,而是你秦为的心态想法有问题。

大宋朝臣繁多,观点多有不同,这本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你秦为不同意改道,大可上奏就是。

可这‘此可笑者、不死何为?’却是有些太尖刻了些。

合着我们赞成改道就该死么?

难不成这大宋就只有你一人是能臣?我们都是蠢猪?

这是这就是佞臣啊!

当初丁谓不就是因为行为跋扈嚣张,才被弄得晚节不保么?

现在……你秦为还不是宰辅呢就如此尖刻,若你真做了宰辅,还有我们活的份儿么?

所以满朝文武都爆发了,一个个发了狠的准备弹劾秦为。

那些本来就与秦家有仇的,更是暗暗发誓,一定要将此人彻底铲除,让他永绝于朝堂!

那势头之猛,比当初秦为大战张士逊等清流一派时还要很上三分。

只是等他们写好了奏章,准备递上去时……

朝中忽然传了消息,说是秦为肆意妄为、言论偏激,陛下已经罚他禁足半月,罚奉一年!

在大宋不杀士大夫的大环境下,这样的惩罚也算是严重了。

但大家却没想因此放过他。

禁足半月看似是赵祯发怒了,若秦为因此仕途止步也就算了。

权当是大家出了口恶气。

至于要不要报复,反正没了仕途的秦家,那不是擒等着他们捏圆搓扁吗?

可明眼人却都知道,赵祯这看似惩罚,实则却是想要保护秦为。

官职、爵位、荣称都没变,这叫惩罚?

什么禁足半月,倒不如说是给他放了半个月的假。

至于罚奉一年,所有人都忽略了这项惩罚……秦家还缺这一年的俸禄吗?

“娘子这话怎么说的?咱家怎么就不缺钱了?”

秦家后院儿,堂屋里秦为正在狗叫着,宣泄着对惩罚的不满。

而刘姝则是哭笑不得的坐在一旁摇头,边做女工,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和他聊着。

至于‘娘子’这个称呼。

刘姝害羞的同时,心中却满是甜蜜。

毕竟如今他和秦为已经算正式定亲了,换个称呼就是‘未婚夫妻’,叫声娘子也不算过分,反正在自家外人又听不见。

“好了,你在朝堂上那般说话,多少朝臣恨极了你,陛下不过是罚了你禁足和薪俸,这是在保护你呢,可不能再发牢骚,免得被陛下听到,对你声了嫌隙呢。”

刘姝哄孩子似得从桌上拿了一枚果子,笑着塞进秦为嘴里。

秦为却摇着头,含糊不清道:“我的傻娘子呀,你可知为夫身兼多少官职?司事局、火器坊、国子监、直学士……再加上我平阳侯的爵位,你知道一年俸禄有多少钱么?”

这么多官职么?

刘姝眼中闪过一阵小星星。

自家夫君才二十岁就已身兼多个要职,更是贵为侯爵。

这样的夫君难道不是女儿家梦寐以求的么?

如今他已是我的了……

刘姝笑得越发甜腻,点头道:“那的确不少,加起来每年少说一千多贯呢!”

一千贯对秦家不算什么,但对任何一个朝臣,就算是宰辅,也是笔不小的数字。

要知道,这年头就算是文官的待遇再好,就算是贵为宰辅,每年也不过千贯薪俸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