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历史遗忘的角落 > 第一章 萧衍的手段

历史遗忘的角落 第一章 萧衍的手段

作者:丘山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1: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一部 决战钟离

第一章 萧衍的手段

时移事易,中华北方的庞然帝国北魏在历经建国、征讨、改革、动荡时,南方汉人政权也在发生巨变。

公元479年,刘宋大将萧道成篡位,建立齐,为与北方的北齐区别,史称南齐。刘宋的建立者刘裕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后裔,而萧道成,则是西汉开国宰相萧何的24世孙。

刘邦、萧何二人当年通力合作而夺得天下,关系形同莫逆。刘邦无赖出身,除了会用人、泡妞,其余能力平平,却一跃成为至尊。而萧何才华横溢、功劳显赫却低调侍主,为了躲避刘家清洗还得主动自污。没想到在600多年之后,他们二人的后代你来我往,先是刘裕建立刘宋,再是萧道成篡宋建齐,似乎是为当年萧何的低调做补偿。历史,冥冥中总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因果循环。

南齐的统治范围,大致相当于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各省。到第六代皇帝萧宝卷时,国内大乱。

南朝偏安江南,人心浮动,王朝更迭频繁,本属正常。刘宋王朝也不过历经8位皇帝,南齐在第6代皇帝任上出现政局不稳乃至亡国,也实属正常。

然而,权臣篡位或夺位后,在历史课本上不给废帝或前任搞个弱智变态的评价,如何能证明自己推翻前朝的合法性?譬如杀兄弟、绝子侄、霸弟媳的李世民大帝,不仅把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搞成了善妒、乱 伦的弱智变态,还不忘替老爸李渊着想,给前朝废帝、表叔杨广办了个弑父、淫 母、杀兄、幽弟的昏君大套餐。史官不允许?想想太史公司马迁,再想想陈寿,什么就明白了。毕竟,历史终归是胜利者书写的。

萧宝卷作为南齐末代皇帝,在史书上的评价自然也好不了多少。且看《南齐书》中关于萧宝卷的记载:

萧宝卷之父萧鸾,系以阴谋手段篡夺的帝位,篡位后滥杀前任皇帝齐高帝、齐武帝的子孙以巩固统治,临死之时还不忘传经送宝,教育儿子萧宝卷:作事不可在人后!

意思是:当人看到你成功的光芒时,就会忘记你手段的黑暗。 所有让人佩服你的,是你的实力,而不是你的人品。记住,这就是人性。

萧宝卷读书不行,却将父亲的这碗毒鸡汤喝了个干干净净,吸收了个彻彻底底。对手下大臣,稍有不如意,立即加以**灭绝。

此君除了对杀人感兴趣外,还对另外两件事儿感兴趣。

一是,喜欢将宫殿当成市场,让太监们当屠夫,在宫殿里杀猪宰羊,宫女当售货员,卖酒卖肉。这点与刘裕儿子刘义符在皇宫里开超市有些像,二人都是商贸爱好者,当皇帝不大行,干个市场监督局局长绰绰有余。

萧宝卷还挺谦逊低调,让自己的宠妃潘妃当市长,自己当副市长。当然,这个市长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市长,而是市场管理员(市令)。

就这样,太监、宫女、皇帝、皇妃一帮人,乱哄哄的在诺大的皇宫里搞起了市场经济。

萧宝卷喜欢做的另一件事儿,更令人无语。

某天夜里,南齐京师建康某富人家里来个小偷,偷完东西往外走时,被主人发现,小偷一刀将主人砍死。

按照当今刑法,在实施盗窃时,为逃匿、抗拒抓捕或隐匿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应转化为抢劫罪。抢劫致人死亡的,更是要处以极刑。

然而,该案犯不但没被追究刑事责任,还把地方官吓了个半死。因为,这个小偷不是别人,就是当朝皇帝萧宝卷。

萧宝卷盗窃、抢劫成瘾,一月中能有20多天要外出干这勾当,“入富室取物,无不荡尽”,他又不愿被人看见,谁遇上就要被砍头。

最后,南齐出现一奇观:专门有地方官猫在宫门附近,一见萧宝卷出宫,立即跑回自己辖区奔走呼叫驱逐百姓,“皇偷来了,皇偷来了”

这通喊,比现代的喊“城管来了”更好使。顿时,道无行人,铺存空屋,一时“工商莫不废业”。

《南齐书》对萧宝卷的这个描述,符合现代《犯罪心理学》理论。这属于偷窃癖,系一种意志控制障碍范畴的精神障碍,外在表现是反复出现的、无法自制的偷窃行为。

具有偷窃癖的人,大多有性格缺陷,如自幼倔强、好强、自私狭隘、报复心强。此癖的养成与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有萧鸾这样心理阴暗还不忘给儿子传经送宝的老爸,萧宝卷能成长成这样,也就不奇怪了。

萧宝卷昏暴,南齐内乱不已,始安王萧遥光、太尉陈显达、大将崔景慧等先后叛乱,但都被萧宝卷镇压。

平定叛乱后,杀大臣上瘾的萧宝卷,环顾左右杀无可杀。不杀人,心里又难受,干脆再杀个过过瘾吧,杀谁呢?

杀那个平叛最得力的大臣吧,他叫萧懿。

萧懿,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萧道成的族弟,故其称萧道成为伯父,而论辈分其应是萧宝卷的族叔。萧懿时为当朝的尚书仆射,接连率兵平定了裴叔业、崔慧景等人的叛乱,又被提拔为尚书令,由副总理转正为总理,又是部队的参谋总长。

什么参谋总长,我才是。萧宝卷杀人瘾一犯,把萧懿给赐死了。不分良莠乱杀无辜,总归自取灭亡。萧懿有个弟弟叫萧衍,为兄报仇发兵进攻建康。萧宝卷顺利领了盒饭,南齐篇,基本剧终。

萧道成英明神武建齐,传承仅23年,亡于不肖子孙、弱智变态的萧宝卷。一切似乎是那么的顺理成章,符合朝代更迭的逻辑。这段历史记载,出自《南齐书》,主要是卷七的《东昏侯宝卷》。萧宝卷被宦官所杀时年仅18岁,被贬为东昏侯,谥号为炀,跟杨广一个待遇。然而,大家可仔细想想,一个继位时年仅14岁、在位仅4年的孩子,能泛起多大风浪?

能泛起多大风浪,取决于《南齐书》的作者如何写。该书作者,萧子显,齐高帝萧道成的孙子。以前朝宗室身份撰写前朝历史,在二十五史的众多作者中独一无二。萧子显作为南齐皇族,怎会抹黑自家历史?

因为,南齐灭亡时,萧子显只有12岁,还是个孩子。另外,取代南齐的萧衍,不仅是新朝的皇帝,还是萧子显的堂叔,血缘虽然有些远,但新朝的皇帝也姓萧,这令萧子显奉命黑起前朝来还是减轻了很多心理负担。何况萧衍待萧子显并不薄,萧子显在南梁也混的是风生水起,最高官至侍中领吏部尚书,妥妥的副国级。

萧衍用近一年的时间推翻了萧宝卷,但也仅仅是控制朝政,并未马上登基,而是改立萧宝卷的弟弟、萧鸾的第八子萧宝融为帝。毕竟饱读诗书,脸皮再厚,也得找个理由登基才能显得更道德不是?

这个理由很好找,但是也得其他人提出、自己再推脱一番才就范,方显得更更道德。会不会演过了没人能意会呢?这点萧衍很放心,因为他知道,在揣摩领导心思方面,中国的文人集团若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萧衍的手下,至少有三个人看穿了老板的心思。这三个人是,大司马咨议参军范云、骠骑将军司马沈约和记室参军任昉.

三人虽官职貌似是军方的,其实本质都是文人。譬如,这个沈约,虽然官职是骠骑将军司马,可其人却堪称南朝的文坛领袖。中华文化浩瀚博大,源远流长,学问渊博、精通音律的人如星云集,为何沈约能被推崇为南朝的文坛领袖?

因为,他创作了永明体,促进中国古代诗歌从原始自然艺术的产物“古体诗”,开始走向人为艺术的“近体诗”。永明体,是近代诗形成的前奏,而其产生的基础,是所谓的“四声八病”。

“四声八病”,是声律的要求。声律,是诗歌的灵魂之一,也是诗歌在民间得以口口相传的传感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早在先秦、春秋时期的诗歌,就知道声律的重要性。

魏晋时期,中国声韵学受印度梵音学的影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汉字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沈约则根据汉字四声和双声叠韵的特点,来研究诗句中声、韵、调的配合,指出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八种五言诗应该避免的弊病,称为“八病”。

沈约发现的这八种病,对普通文学爱好者来说实在难以挨个去推敲,对老王这种打油诗大师、声律大盲来说,更是基本不可能掌握,所以也就不一一分析了。老王只知道“天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五言绝句的平仄感、声律感挺好的。

能推敲出“四声八病”这种严苛声律规律的沈约,自然心思缜密程度异于常人,他早就揣摩出了萧衍的心思。而且,就算其他人不为萧衍当篡位的进言器,他沈约也要当,原因?

因为,萧衍起兵推翻萧宝卷的过程中,他寸功未立。如今,改朝换代只是个时间问题了,只有主动向萧衍提出禅代,才能成为佐命功臣,在新朝里占据一席之地。

沈约先是含蓄地对萧衍提及禅代之事,萧衍未表态。想必是对沈约的含蓄不太满意。沈约回家琢磨过味儿来,跑回来正式对萧衍提出这个动议,萧衍这才表示勉为其难的接受。

沈约长舒一口气,这下至少可立下拥立之功了吧。沈约出宫后,萧衍又将范云召来商议,范云与沈约一样,在萧衍起兵时未立下战功,岂能放过这个机会?连声表示萧哥您早就应该成为真命天子了。

萧衍一拍大腿:哎你们这些马屁精……啊不是,是精英,看法竟然如此一致?(智者所见,竟如此一致)。明早可带着沈约一起前来。咱们再一起研究研究。

范云出宫后,将萧衍的指示转达给了沈约。沈约一听,隐约感觉范云这小子想抢功,赶紧说:明早你一定要等着我一起进宫。范云点头表示一定、一定。

孰知,翌日一大早,沈约却不等范云,抢先入宫。萧衍见沈约先来,就让他现场起草禅让诏书。

现场起草?那范云那小子不早打车赶来抢功了?老子昨晚一晚没睡,早加班写好了。沈约胸有成竹的从衣袖中拿出了早已写好的各类文稿,甚至新朝的人事安排都已起草妥当,交给萧衍过目。

萧衍没想到沈约这么上道儿,大喜,看后几乎没有做什么修改,就下令照此下文。

不一会儿,范云也满头大汗的来到了殿门外,估计是发现被沈约忽悠后一路狂奔来的,却被侍卫拦住:里面正在议大事儿,您老稍等。

范云只好焦急地在殿外徘徊,连连跺脚∶怪事!怪事!。其实,怪啥怪,怪就怪老范你名字起的不好,范云,不正是犯晕吗?

等沈约走出大殿,范云气不打一处来,也不顾上斯文了,冲上去直指要害的质问∶快说,给我安置了个什么职位?!

沈约笑而不言,只是伸出左手。范云也真是个大才子:左手?尚书左仆射?

嗯……沈约意味深长的点点头。范云立即心领神会,一路上积攒起来的无限愤懑一扫而光,不禁大笑∶ 哈哈,没让我失望!够哥们!

尚书左仆射,这可是常务副总理的职位,范云当然欣喜若狂。而沈约,不但被任命为尚书仆射,行政一 把手,还被封为建昌县侯,食邑千户,可谓职务职称都有了。这还不算完,沈约很快又在散骑常侍的基础上兼任领军、加侍中,这是又兼任了萧衍的秘书长和禁军统领。妥妥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范云毕竟也来了,萧衍召见他,并感慨道:平时与沈约相处,没有觉得他有过人之处,今天见他才气纵横、见识高明。我起兵以来已经三年,各位功臣诸将,确实有很大功劳,但成就我帝业的,却是你们两位!

这件事儿告诉后人:干的累的不如干的精的,你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喊打喊杀的,比不上为大领导喊到点子上的。另外,给领导干事儿,不要等、不要靠,汇报要早到。

决定下来后,萧衍加快了篡权的步伐,说是加快,其实过程繁琐的令人生厌:

一月二十五日,萧衍让宣德太后给自己晋封为相国、总百揆、扬州牧、梁公,备九锡之礼,位在诸王之上。经过一阵装模作样地推辞、群臣反复劝说后,于二月二日接受任命。

二月三日,萧衍宣布齐明帝萧鸾的侄儿、湘东王萧宝晖谋反,将他及其两个弟弟江陵公萧宝览、汝南公萧宝宏兄弟三人全部诛杀。

二月二十七日,宣德太后又下诏晋封梁公萧衍为梁王。萧衍照例“推辞”到三月五日才接受。

三月六日,宣德太后又给萧衍发了顶帽子,什么颜色的史书没写,但写了准许萧衍在该帽上可以像皇帝那样悬挂十二条穗子。同时,准许仪仗队打起天子专用的旗帜,出入要净街,乘坐天子车马,可以演奏有六十四人参加的广场舞。

三月十三日,萧衍又下令将萧宝融的三个弟弟邵陵王萧宝攸、晋熙王萧宝嵩、桂阳王萧宝贞处死。

萧衍诛杀齐明帝萧鸾的子侄们,既有为哥哥萧懿报仇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萧衍诛杀萧宝攸等人时,也派兵包围了鄱阳王萧宝寅的府邸。而萧宝寅,却不见了。去哪了?后文再说,继续看萧衍篡位的进程。

腥风血雨中,萧宝卷的长兄萧宝义却躲过了萧衍的屠刀。是萧衍突然有了恻隐之心?有恻隐之心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篡位者了。萧衍之所以不杀他,那是因为他不值得动刀。

萧宝义是个残疾人,哑巴。在萧衍诛杀三王的同月,庐陵王萧宝源也去世了,死因不明。至此,齐明帝萧鸾的儿子们仅剩下齐和帝萧宝融、萧宝义和萧宝寅三人了。

三月二十八日,名为皇帝的萧宝融自江陵到达姑熟(安徽省当涂县),在这里,他下诏向梁王萧衍禅位。

四月三日,宣德太后发布诏书,派遣兼太保、尚书令王亮等人将玉玺送给萧衍。萧衍又照例不受,南齐819名官员、梁国117名官员同时上书劝进,太史令蒋道秀又历数64条天文预兆劝说,萧衍这才“被迫”答应。

一边举屠刀杀尽人家子孙,就差明抢万年公章传国玉玺了,一边又扭扭捏捏、惺惺作态、勉为其难的接受玉玺。萧衍同志,你不累那近千名官员也累啊。

四月八日,萧衍在建康南郊正式登基即皇帝位,改元为天监元年,是为梁武帝。至此,南齐正式灭亡,共存续23年,历7位皇帝。

四月九日,梁武帝萧衍下诏拜废帝萧宝融为巴陵王,在姑熟就地修筑宫室。木偶发牌器宣德太后,这时也不再是太后了,而是成了齐文帝妃。

对萧宝融这个废帝、族侄,萧衍本来是打算将南海郡(广州)划为巴陵国,让萧宝融居住的,毕竟他才14岁,还是个的孩子。然而,大才子沈约却建议:不可慕虚名而处实祸。

这句话不是沈大才子自己创造出来的,而是有原著作权人,他叫曹操。沈大才子活学活用,用来劝谏新主人对前主人家人来个斩草除根。萧衍又“勉为其难”的答应了,派遣亲随郑伯禽前去姑熟,任务是送东西萧宝融吃。吃的东西很贵重--金块。

14岁的萧宝融倒是洒脱:要我死哪还需要浪费金块?只用美酒即可。遂喝得烂醉如泥,在醺醺然中被郑伯禽杀死。

齐明帝萧鸾(萧道成的侄子)的儿子们被屠殆尽,但萧道成次子萧嶷一支却意外地保留了下来,并在梁朝受到重用,他们主要是指在齐明帝时期侥幸活下来的萧嶷的儿孙们。

萧衍把萧嶷的后代找来,温情脉脉地说:咱们虽然出五服了,但都是还是兰陵萧氏一家子嘛,只要你们听朕的话,一样可以得享荣华富贵。

萧嶷的儿子们一听,乱世之下,最没难度的事儿就是当顺民,哪能不答应?其中,萧嶷的儿子萧子显,前文提到过的《南齐书》的作者,在该书中极力夸赞爷爷萧道成和父亲萧嶷,却把堂叔萧鸾和堂兄萧宝卷骂的犹如畜生。

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得,至于写得是不是真相,已经无所谓了。因为,真相在“胜王败寇”文化盛行的国度,无足轻重。

史载,即位后的梁武帝萧衍生活简朴,衣食简单,注重选拔廉洁的官员,在其倡导下,梁朝官场上逐渐形成了一股廉洁之风。梁武帝为了解民情,还专门下诏,在皇宫门前的谤木、肺石两边各安置了一个举报箱,百姓有什么建议意见都投到谤木旁边的举报箱内;如果有冤情的,投到肺石旁边的举报箱里。一副勤政爱民、品德高尚的圣人君主形象。

杀兄弟、绝子侄、废老爹、霸弟媳的世民大帝,在史书上,也是这副形象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