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历史遗忘的角落 > 第三章 刘义隆的第二次尝试

历史遗忘的角落 第三章 刘义隆的第二次尝试

作者:丘山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1: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三章 刘义隆的第二次尝试

北魏国主拓跋焘,南宋皇帝刘义隆,二人都不甘于只作偏安之主。拓跋焘的理想,是饮马长江;刘义隆,则念念不忘封狼居胥。二者注定会再次爆发一场大碰撞。

公元450年2月,北魏以狩猎为名在梁川(今河南商丘一代)集结部队,刘义隆敏锐的嗅到了战争的味道,立即向国境线上的郡县下诏:若敌兵少就登城拒守,若敌兵多就带领百姓退到淮河以南。

可惜,当时没有手机,更没有微信工作群,传到边境的消息变幻莫测,地方长官无所适从。宝贵的撤离时间一点点被浪费,2月20日,拓跋焘的10万铁骑呼啸而来,声势浩大,连下南宋数城,兵锋直指淮河北岸的一处军事要地。

悬瓠城,今河南汝阳。

这可是10万铁骑,悬瓠北方的南顿、颍川两郡长官,不知收没收到刘义隆的诏书,反正关于撤退部分贯彻的很彻底,二人毫不迟疑,立马弃城而走,将小小的悬瓠城暴露在北魏的刀锋下。

大敌当前,城中守将作何打算?

很遗憾,没有正式守将。悬瓠城虽不大,但却是豫州的州政府所在地,既然是州政府所在地,直接的军政长官应是豫州刺史。时任豫州刺史,是皇帝刘义隆的四儿子、南平王刘铄。刘铄在哪儿?跑到了淮河南岸的寿阳。

此时的悬瓠城内最高的军政长官,叫陈宪。职务?参军,还是副的,最多副团级的副参谋长。职权?奉命代理郡守。手下兵将?一千人不到。派个团附率800壮士守个仓库还行(致敬!),让他们守住一座城,天方夜谈。

拓跋焘侦得城内情报,冲淮河南岸的寿阳冷笑了一声,一声令下将悬瓠城团团围定。

1千步卒对10万骑兵,搁谁也得尿裤子,除非有马克沁重机枪。城内的陈宪,却不慌不忙,命令军民们放下手中的活儿,都去干一件事儿。

将城内门板统统拆下,充军。

众军民内心不解,都来问陈宪何意,陈宪笑笑:我自有用处。

城外,北魏10万虎狼之师开始攻城。攻城工具,主要是一种大型楼车,弓箭手站在楼车上,居高临下,向城中射箭。一时间,城内箭如飞蝗,军民行动遭受封锁。

没等陈宪解释,军民们就明白陈宪让他们把门板拆下来的真正用意了。他们身背门板在城内行走,即可挡箭雨,又可“门板借箭”,补充守城弹药。

魏军狂射一阵,发现得不偿失,停止射箭。接着,又推来了另一种大型攻城工具。

冲车。冲车可自由滑动,一头备有一个大铁钩,利用冲力将铁钩甩出后,钩住城墙,然后冲车拖拽大铁钩,可把城墙钩倒。

用了十牛三虎的力量,历时多日,北魏军终于将城墙钩倒一大块。刚要准备从缺口冲进去,可一看不对。

里面,居然还有一堵墙!

原来陈宪一边指挥守城,一边指挥人在城墙内赶工期又筑了一堵墙,另外,还建了一层木栅栏做保护。

本想速战速决,一口吞下这座小城,防止南宋援军赶到,没成想城内这点守军,还能干大工程,有施工资质没有?北魏军暴怒,祭起了聚众硬攀硬爬战术。

人肉沙包战开始了。魏军先用装满土的蛤蟆车填塞悬瓠城四面的壕沟。蛤蟆车,是一种大型平板车,顶上蒙着牛皮以抵挡弓箭,整体外形看起来像只大蛤蟆,故有此称。

城外壕沟被填平,数万魏军蚂蝗一般援城墙攀爬而上,陈宪督率军民,用弓箭、标枪、滚木雷石、热油,拼死往下招呼……,。

城外的尸体已堆积如山。城墙上军民,死者来不及抬下去,伤者惨叫连连,生者双颊蜡黄、双腿灌铅,双方都已经到了体能和心理的极限。

但,有一人例外,陈宪。史载其“锐气愈奋”,所剩守军在其感召下,个个以一挡百。坚持到悬瓠被围四十二天之后,南宋各地援军纷纷赶来。拓跋焘百战名将,自然不会以己疲兵与对方的生力军对决,撤围北还,收下了其军事生涯中的一场耻辱之战。

悬瓠城之战,是南北大战的前奏,双方都抱着试试的态度,来了个开胃小菜,类似于后世苏日之间的张鼓峰和诺门坎战斗。战后,刘义隆对此战涉及的南宋文武官员,基本都是处罚,有一人例外,那就是陈宪。

创造了足以比肩希腊波斯温泉关之战(斯巴达300勇士)、唐睢阳保卫战(张巡)的辉煌防守战绩的陈宪,从至多是副团级的副参军,一跃成为龙骧将军,第三品、正军级。同时兼汝南、新蔡双郡守,副省级,郡政府所在地仍设在他以命相守的悬瓠城。看样,古代的提拔,没有任职年限限制,也没有破格提拔最多不能越两级的规定,而是注重实绩。

悬瓠城守卫战,宋军以1000兵力防守四十余天,成功击退攻城的数万北魏军,创造了世界守城战史上的奇迹。这件事儿大大提升了一个人的信心。

刘义隆。刘义隆由此信心大振,认为所谓的北魏铁骑不如此,450年7月,他下了一道极其提振南方军民士气的命令。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这是要逆袭北魏,开始第二次元嘉北伐。

檀道济此时早已被冤杀14年,宋军缺乏统军大帅,宋文帝刘义隆对北伐大军做了如下安排:

1.东路军由江夏王刘义恭坐镇彭城(徐州),由萧斌率沈庆之、申坦等将,以王玄谟部为先锋,从江苏走水路入山东。

这个萧斌,是刘裕继母萧文寿娘家的人,善良的萧文寿把刘裕拉扯大,刘裕称帝后尊其为皇太后(这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萧太后,比辽国的早),萧家子弟也都飞黄腾达。

2.西路军由刘义隆第六子、随王刘诞坐镇襄阳,主将为柳元景,猛将薛安都为先锋,从襄阳北上入河南。

3.梁坦、刘康祖等几路偏师做策应。

西路军进兵河南,沿路中原人纷纷响应,攻城略地,进展很快。柳元景先是攻克了弘农(今河南三门峡西南),再进兵关中,以薛安都率军攻陕县。

薛安都猛将一枚,杀得性起,扔下头盔、脱下铠甲,只着短衫,手持长矛身先士卒,应者披靡,身被数创仍死战,长矛折断换矛再战,并亲自刺死魏军主将张是连提。宋军士气大振,一举攻克陕县。

河东(今运城)薛氏,历代出猛将。这个薛安都,有个六世孙比他还有名,三箭定天山、平辽东、征高丽。对,就是大唐一代名将,薛礼、薛仁贵。

陕县拿下后,柳元景军进攻潼关,北魏潼关守将弃城而逃,宋军兵不血刃拿下了这个长安的门户。

西路军进展顺利,中路的梁坦、刘康祖等军也攻下长社,进逼虎牢,刘宋北伐形势一时大好。

可是,偏偏东路军出了问题。

东路军走黄河直入山东,连得乐安等数城。主将萧斌命先锋王玄谟进攻滑台(今河南滑县东)。

王玄谟,太原王氏,早年投靠刘裕。本次北伐,王玄谟已62岁。史上出征老将做先锋的,并不少见。后世太平军的“飞将军”曾天养,年近70了还拉风的亲自单骑冲锋陷阵,虽然由此当场挂了,但证明老年人战力不是问题。然而,人随着年龄老化,往往会增加一个缺点。

贪财。人老了贪财,是民间根据生活经验总结出的规律,到底什么原因,老王也不得而知,可能是在身体日渐虚弱的情况下依靠财富的增长而增加心理上的安全感吧。

滑台城小兵少,本不难攻,王玄谟部将见滑台城内茅屋很多,建议用火箭展开火攻。但,王玄谟却否决了这个可行性极强的方案。

因为,他想进城掳掠财物,你们都烧完了我抢什么。

结果滑台攻了几个月也没攻下来。等王玄谟再想用火攻时,城中军民已经挖好了地洞,并撤除了屋顶上的茅草,想火攻也不行了。

贪财已经够拖后腿的了,王玄谟偏偏还有一个更致命的缺点,多疑。他对加入北伐军的中原义军不信任,同一族类,北伐鲜卑人,有啥不信任的?可王玄谟偏偏就是疑神疑鬼,弄得军心涣散。

450年10月,拓跋焘亲自率大军强渡黄河来救滑台。魏军兵强马壮,士气高涨,王玄谟军军心涣散,两军一相接,王玄谟即畏战先逃。宋军大败,损兵万余人,兵器粮草尽数丢失。

拓跋焘又命魏军用铁锁封锁黄河,宋军水军拚死突围,方才逃脱。

拓跋焘又顺势包围彭城,遭到宋军顽强抵抗后,拓跋焘担心重蹈悬瓠城之战覆辙,率军绕开彭城,到了盱眙城下。遭到抵抗后,又绕开盱眙,直抵长江北岸的瓜步(今江苏**),已与刘宋隔江相望。

东路军惨败,北魏军直逼江淮,宋文帝刘义隆震恐,急命西路军班师回救。西路军无奈放弃战果,回军救援。

敌军已反攻至本土,宋军拼死集结兵力封锁了长江,拓跋焘见这种对峙也没什么实际意义了,饮马长江后北返。

北魏军返回北方的途中有个小插曲。

大军经过盱眙时,拓跋焘突发娱乐精神,依仗自己兵多,派使者进盱眙城,向守城的宋将臧质索要几坛美酒,想就着美味的盱眙龙虾喝喝。

臧质欣然答应,爽快的给了使者几个酒坛子带回去。

拓跋焘拍开酒坛的封泥,正要一仰脖子痛饮,一股腥躁味直冲脑门。

原来,坛子里装的,是盱眙牌尿黄大曲。

差点被尿呛着的拓跋焘肝肺俱炸,喝令大军立即攻盱眙城。月余,未攻下,只得放弃率军北还。

上次是悬瓠城,这次是盱眙城,拓跋焘输了个别场战斗,但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可是,盱眙索尿事件虽然小,但是,老王认为,就是这次事件,直接导致了北魏帝国一个极其重要人物的身首异处。至于这名重臣的身死的内容,在后文会有专述。

宋文帝刘义隆发动的这次大规模北伐,至此以失败而告终。“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的《永遇乐》又为这段北伐历史做了最好的注解。

拓跋焘率军直抵刘宋的战略要地江淮地区时,刘义隆面对一江之隔的劲敌,看着鲜卑士兵耀武扬威的追杀宋兵,长叹一声:檀道济若在,岂使胡马至此!

机器崩溃了,才想到被辞退技术干部的可贵。此时,一代名将檀道济,已冤死14年了。

檀道济冤死706年后,一名与檀道济命运神似的战神,也被冤杀。此人就是,跃马河朔、长驱伊洛、收建康、复襄阳、克洞庭,威名战功暴于南北的民族英雄--岳飞。

纵观二人一生,有诸多神似之处:

1.檀道济所效力的朝廷国号宋,岳飞效力的朝廷国号也叫宋。

2.檀道济、岳飞保卫的国家均是偏安江南的政权。

3.檀道济、岳飞均是威名战功暴于南北,内战内行,外战打北方的游牧民族更内行,均为北伐名将。

4.二人均打过一场颇受争议的水上内战。檀道济是率水军拿下了荆州的谢晦,谢晦本是其同盟者,故此战的意义颇有争议。岳飞则是率水军在洞庭湖镇压了钟相、杨么领导的农民起义。

5.二人均被朝廷冤杀于本国首都。檀道济在建康临刑怒投帻于地,并说: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岳飞在临安临刑前激愤的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6.与檀道济同时被杀害的有檀道济的十一个儿子,及薛彤、高进之等左右心腹大将。与岳飞同时被害的,也有岳飞的长子岳云,及心腹大将张宪。

7.二人被害的原因,除功高盖主外,都有干预皇位继承的因素。檀道济是废掉宋少帝的主谋之一,岳飞则因干预宋高宗立皇储的事,触怒过宋高宗。

8.檀道济被害时,北魏诸将弹冠相庆:道济已死,吴子辈不足复惮!岳飞被害时,金国人亦弹冠相庆,庆幸宋军已不足虑。

9.檀道济被害后14年,刘宋王朝宋文帝进行了北伐,以失败而告终。岳飞被害后20年,南宋王朝宋孝宗也进行了北伐,亦以失败而告终。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历史的某种循环,又是这么的令人感慨与无奈。

刘裕英明神武一生,心狠手辣一时,光皇帝就杀了六个,堪称“六位帝亡完”,年59岁就去世了。没想到,这竟是刘宋王朝10位皇帝中最高寿的,其身后的9位皇帝子孙的寿限:

1.刘义符被废皇团所杀时,年18岁;

2.刘义隆被儿子刘劭所杀,年46岁;

3.刘劭被弟弟刘骏所杀,年29岁;

4.刘骏善终,但也不过年34岁;

5.刘子业,与北齐高洋堪称皇帝中的荒淫TOP2,荒淫程度更甚于高洋。这位小哥17岁时,就已经跟自己姑姑、阿姨、姐姐、妹妹、婶婶等一干亲属女人胡乱搞在一起,写其生平都会觉得污了老王的笔墨,所以不再详写。

史官故意夸大对其抹黑?后朝史官抹黑一个皇帝的动机,一般都是在当朝皇帝指示或默许下而为,为的是证实改朝换代的必要性。例如,隋炀帝杨广,南征南朝的战略总指挥官,可谓才华横溢、英明神武,登基后为了帝国边境的安全,常年对高句丽用兵直到国家财政被拖垮,导致民变迭起,由此死于权臣宇文化及之手。可是,取而代之的唐朝史官,却给其办理了一个杀父杀兄、淫继母、害忠良的昏君大套餐。而刘子业,不是亡国之君,后世史官没有故意抹黑他的动机,所以,其荒淫生平记载的可信度极高。万幸,此子死于刘义隆儿子刘彧之手,年17岁。

6.刘子勋,刚登基没多久也死于刘彧之手,年10岁。

7.连杀两位同宗皇帝的刘彧,善终,但也年仅33岁。其屠杀宗室的行为,最终便宜了权臣萧道成,为其建立南齐铺平了道路。

8.刘昱,登基时10岁,被萧道成宰时,只有14岁。其名字中的“昱”,与父亲刘彧的“彧”,及曾祖刘裕的“裕”,现代的发音完全一致,很有意思。

9.刘淮,萧道成立其为皇帝,仅过3年,就被萧道成所杀,年仅12岁。南宋灭亡,南齐建立。

刘裕屠灭司马氏,辛辛苦苦建立的刘宋王朝,仅存在了59年,此时刘裕就是活着,也不过116岁。其身后的9位皇帝子孙,只有两位善终,平均寿命不到24岁。

加上刘裕在内,10任皇帝没有一位活到现在普通人的退休年龄,有意思?

然而,不管怎么说,刘宋是魏晋南北朝中第一个由寒门庶族建立的王朝,这一时期出现了“寒门掌机要”的政治局面。文化上,也涌现了谢灵运、鲍照、刘义庆、范晔、裴松之、祖冲之、何承天等一干文化大家,和《世说新语》、《后汉书》、《三国志注》、《大明历》、《达性论》等经典典籍,建康文学史论也在此时期发展到巅峰。

说完南北军事对峙与冲突,我们再来看看融合的事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