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历史遗忘的角落 > 第一章 废皇团成员们的命运

历史遗忘的角落 第一章 废皇团成员们的命运

作者:丘山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1: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九部 碰撞与融合

第一章 废皇团成员们的命运

此人姓檀,名道济,中国璀璨历史名将录中的一员。檀道济,刘宋王朝的开国元勋,精武略,功勋卓著。

我们常说的“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即与此君有关---(《南齐书·王敬则传》载: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

托孤大臣中,尤其是管军事的,不是宗室成员自家人的,很少。然而,刘裕就这么安排了。他就这么自信?不怕军事权臣趁机篡夺刘宋江山?不怕,刘裕的自信的根源,体现在其死前与刘义符的对话中。

“檀道济虽有武略,但并无大志,不足为患。至于徐羡之和傅亮,无二心。”

可见,刘裕深知檀道济的性格特征---擅武略而无大志。即其虽有军事才能,但是无政治野心。这点类似于后世的国民党桂系大帅白崇禧,“健生不懂政治”。

被戴上不懂政治帽子的人,一般都是业务突出的业务型干部,这类人不懂政治,更多的是不屑于太懂政治。一个人若某项技能特别突出,心理上就会为此引以为傲,不由自主的刻意强化这一强项,自然而然的就会弱化对其他方面的追求。

某次,大学时有个同级不同班的同学,突然给老王打来电话,由于多年不联系,这位仁兄自报了三遍名字,老王也没记起他是谁,最后仁兄急了:“我就是大学运动会上跑400米和800米很厉害那个。”很厉害那个?我也记不起来了,因为我对这两项运动不感兴趣自然无印象,但对他来说,这不仅是他引以为傲的技能,而且已不由自主的在心理上予以强化直至作为自己的标签。

有次跟某地的城建局局长坐在一起交流,其说到手下的一些市政管理业务干部时,大摇其头:这些人把自己的市政工程专业当成了世界上最重要、最神圣的事儿,你问他们混凝土凝固时间与强度,他们能说的头头是道,但你让他们保证一条路什么时候建成开通,完成政治任务,他们一定会从专业角度强调任务的艰巨性,甚至直接拒绝。

这位局长是秘书出身,在他看来,这群一身扑在专业上的手下,往往是不讲政治的人。而其手下,却认为他不懂专业瞎指挥,混凝土凝固强度不够,通的什么车?!

孰是孰非?所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好深度评判。

但是,能踢好足球的人,往往不是那些一直低着头看球、运球的人,而是那些抬起头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细察场上发展形势从而指挥若定的人,譬如意大利球星、“绿茵场上的达芬奇”皮尔洛。檀道济只低头抓业务,不抬头看政治,会有怎样的结局呢?这点后叙。

顾命之重,是人主的最大信任,人臣的最大殊荣。刘裕逝世后,谢晦、徐羡之、傅亮三人忠心耿耿辅佐刘义符。然而,刘义符的所作所为,却很快让他们失望了。

少年皇帝刘义符,虽天资聪慧,甚至可说文武双全,有膂力,善骑射,还通晓音律。但其自幼娇养失教,继位后,从宫外找来些非主流少年,一起整日游戏无度,丝毫不将政务放在心上。

而且,越玩儿越过份。

某日,紫云殿前出现一个巨大的铜缸,缸中有无数蛇、蝎、蜈蚣等五毒虫,或蜿蜒,或吐信。

一些死囚不断被从牢中提出,剥光衣服丢入缸中。看着犯人们在缸里惨叫挣扎,一帮少年烂仔在缸边又跳又笑。众大臣听见凄厉无比的惨叫无不胆战心惊,但无人敢劝。

领头的,自然是刘义符。

又一日,刘义符在紫云殿上打瞌睡,忽然一块漆皮掉在他眼皮上,火冒三丈,命内侍敲响景阳钟召群臣上殿。

群臣不知皇帝哪根筋又跑偏了,慌慌张张的到了殿上。结果,刘义符宣布:限你们三个月内拆掉紫云殿,建个比紫云殿大4倍的殿。

傅亮劝谏道:现在国库空虚,北方北魏大军压境,不如过几年,等国库富足,再大兴土木不迟。谢晦、徐羡之也支持傅亮的意见。

刘义符一听,面目阴森狰狞,金銮殿上一时气氛极度紧张。

幸亏三顾命大臣德高望重、人缘极佳,有一不知名大臣及时为三元老解了围,解围方式也很特殊。

在静悄悄的金銮殿上放了一个响屁。

此屁放的及时有效,刚要发火的刘义符气极而笑:谁如此大胆,敢在金銮殿上吹口哨,给我斩了!

众大臣一听,知道皇帝气消了,纷纷跪地,请皇帝开恩。刘义符笑着指着谢晦、徐羡之、傅亮道:留着你们的狗头也行,来人,脱下他们的裤子,用手绢将他们屁股上的那个眼儿给我堵上。

众大臣哭笑不得,仍然跪在地上为三大臣求情,刘义符只好道:算了,饶尔等一回,但明天开始拆紫云殿扩建,不从的话,还得斩了你们三个。

扩建?得有钱才行,刘宋王朝不过是偏安江南,北方异族虎视眈眈,军备不需要钱?后世的慈禧过60大寿要修颐和园,大清户部尚书、理财专家阎敬铭可是冒着被砍头的危险死顶硬刚的,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没钱啊。

被“神屁”救下来的三大臣,曾追随刘裕东征西战,深知艰难创业之不易,加上年来又与北魏开战,外患当头,深恐有负先帝托付之恩,便与南兖州刺史檀道济、江州刺史王弘一起商议,作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决定。

刘义符如果再不着调,直接废掉,另立新君。

这是一个附条件的决定。刘义符还能不能继续坐在金銮殿上作威作福,取决于他的日后表现。没想到,没过多久,这个所附的条件就成就了。

424年5月的一天,天气酷热,傅亮等人找刘义符奏事,左找右找找不到,等寻到宫中华林园(今南京鸡鸣寺一带)时,忽见人来人往的非常热闹。

仔细一看,此皇家华林院中不知何时造了一排商店。

这是谁跑到皇宫里来开了家红旗超市?这又不是前苏联,有红墙内的特供商店。正疑惑间,傅亮忽然见一个穿小衣巾、汗衫短裤的少年在卖豆腐,讨价还价、切割称斤两、包装送客,一套流程极其娴熟。由于此人还戴着一顶大斗笠,傅亮看不清其面目,正疑惑这是谁呢,走近一看。

居然是刘义符。

此老兄身为帝国掌舵者,在玩过家家呢,三顾命大臣肺都气炸了。按古人的观念,皇帝主持宫市,学习引车卖浆之流,通常都是亡国之兆。

废帝条件已成就,马上启动程序。

次日凌晨,檀道济引兵开路,徐羡之等随后继进,从云龙门入宫。众大臣已事先安排中书舍人刑安泰说服了皇家禁卫军,一路畅通,无人出来阻挡。

刘义符还没有起床,军士已经闯入。刘义符大叫谁敢谋反,命令身边仅有的两名侍卫护驾。两名侍卫很快被砍了脑袋,撕扯间刘义符的手指也被利刃所伤,瞬间知道,这帮人可不是来闹着玩儿的。众人将放弃抵抗的刘义符扶持出东阁,收缴了印章(玉玺)和绶带。

就这样,刘义符,跟后世的赫鲁晓夫一样,在黑海休了次假,回来就被勃列日涅夫等人强迫在退休通知书上签了字,赶出了克里姆林宫。

毕竟曾经是帝国至尊,文武百官向刘义符叩拜辞行,由军士将他送回到他的故居---太子 宫。之后,三大臣将刘义符送到吴郡(今江苏苏州),软禁在金昌亭。

三大臣又碰了次头,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

由徐羡之派中书舍人刑安泰,去将刘义符彻底**灭绝,为新皇的即位彻底扫清障碍。

刘义符虽然贪玩,但却有一身官二代中少有的好功夫,堪称南宋西门庆。这次,他意识到这帮人不是来降他级的,而是来要他命的,立起格斗,拼死反抗。众刺客将其团团围定,其却能且战且退,最后竟然突围而出。

情急之下,一名刺客捡起门闩当标枪扔出去捶击,刘义符被击倒,邢安泰赶上前一刀,一代玩帝就此game ove

,年仅19岁。

除掉刘义符,按顺序继位的应是庐陵王刘义真。刘义真,就是在西北被赫连勃勃吓的屎尿齐飞、肌肉痉挛不能动,被部下背回来那位仁兄,这样的人怎能是一个真正的合格帝王。干脆,一块儿除掉吧。徐羡之等又派人杀死了流放在新安的刘义真。

就这样,刘义符只因一个“玩”字,玩掉了皇位、玩掉了江山,还玩掉了自己的性命。

除掉刘义符、刘义真后,诸臣拥立宜都王刘义隆继承皇帝之位,是为宋文帝。

史学界有一种说法,废皇团成员们的真实动机和目的,是想重现东晋士族豪门与皇帝共同分享权力的格局。然而,老王我更相信他们是为了报答刘裕的知遇之恩,根据?

一是,除谢晦是谢安的重侄孙外,其余都是草根或者底层士族出身。徐羡之的父亲仅是个处级干部—东晋的上虞县令徐祚之。傅亮家乡陕西铜川耀县,父亲最高做到厅级-安成太守。檀道济家乡山东济宁金乡县,平民出身。

二是,他们再次拥立的刘义隆是刘裕的第三子,是按照刘义符、刘义真的顺序拥立,要知道刘裕可是有七个儿子的。

三是,刘义隆时年已16岁,在古代已经成年,且不是草包。史载其身材魁梧,博览群书,擅写隶书。东晋时就历任徐、司、荆三州刺史。杀掉两个顽劣的,拥立一个英明神武的,有这样“分享权力”的?

四是,看看刘裕临终前遗言--“檀道济虽有武略,但并无大志,不足为患。至于徐羡之和傅亮,无二心。”老刘,可是摸爬滚打出来的开国皇帝,看人能不准?

然而,不管出于什么动机,什么目的,杀了前皇和一名重要宗室成员,废皇团成员内心也是不安的。但是,比起他们,有一个人更不安。

刘义隆。

424年7月,傅亮率行台到荆州治所江陵迎刘义隆入京。刘义隆自江陵东下,一直战战兢兢,随行的荆州官员都严兵自卫,中兵参军朱容子,更是在行程数十日内一直抱刀在船舱外守卫,不让傅亮的行台百官接近。

进入建康,徐羡之率百官到新亭迎接,不无得意的问傅亮:怎么样?我们选的人还行吧,宜都王可以与谁人比拟?

傅亮:行,当然行,他是晋文帝、晋景帝之上的那种人。

徐羡之:嗯,这样的明主,必定能够明白我们的赤诚之心。

傅亮苦笑着摇了摇头:我看不一定。

因为,一路上,傅亮不仅看到了刘义隆的如临大敌,还听到他在船上干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事儿。

嚎哭。直哭的傅亮心如万鼓擂,两腿发抖、冷汗直冒……

新领导到任,基本都是先雨露再雷霆。宋文帝即位后,对废皇团成员优抚有加,徐羡之为司徒,傅亮散骑常侍、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檀道济属于军事技术干部,外放任南兖州刺史。

然而,在谢晖的任命的讨论上,耐人寻味。

废皇团们希望任命谢晖为荆州刺史。这一要求隐含的信息量很大,如前所述,荆州是南宋王朝最核心的战略要地,兵马也是南朝精锐中的精锐,谢晖出镇荆州,可以为防止宋文帝事后对他们动手,以防不测。

废皇团们提出这一要求后,心里是不停打鼓的,宋文帝聪慧无比,岂能看不穿我们这点儿伎俩?

然而,宋文帝却欣然允许了,顺利程度超乎废皇团们的想象。原因?

因为,谢晖出镇外地后倒出的位置,至关重要。

中领军,禁军首脑。以曹魏政权为例,担任过此职的人有:夏侯渊、曹休、曹真、夏侯尚等。全是宗室成员且是心腹中的心腹,没办法,在皇宫内带刀带枪的,不是自己人不行。

废皇团们开了个碰头会,逐渐琢磨出味道来,他们猜测,宋文帝可能要令心腹到彦之接替谢晖担任中领军。

那就先把彦之派到雍州任刺史。这下,宋文帝坚决不同意了,坚持将到彦之调入京城,就任中领军的位子,掌管了禁军。

其余核心位置,也全由宋文帝原荆州的僚属们所占据。

皇帝说废就废,说杀就杀,我能安心吗?刘义隆布好局后,雷霆之幕开启。

426年,徐羡之、傅亮和谢晦留在京城做人质的谢晦长子谢世休,均被斩杀。

傅亮死前,接到了刘义隆的诏书,诏书写的还算是有人情味:你罪不可赦,但以你在江陵接驾时表现的忠诚,你的儿子们都会安然无恙。

傅亮长叹一声:我本是平民,因先帝(刘裕)眷顾才得顾命之重任。废黜昏君而立明君本是为社稷而做,强要加罪,何患无辞?

对啊,你本是平民,因为领会刘裕意图,写好禅位诏书逼宫司马 德文从而获得提拔重用,政治投机极其成功。然而,仅过6年,就从位极人臣到临刑罪犯,此时,对司马 德文可有悔意?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收拾完京城里的,接着就是驻外的谢晦了。刘义隆接着又下诏历数谢晦罪状,亲率大军沿江西上,兵锋直指荆州。

皇帝老板家谁继承家业,是皇帝自己的家事,徐羡之、傅亮、谢晦非要舍命于家国情怀中。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儒学随着衣冠南渡,仍然深刻影响着南中国。这要是在儒学已失去魅力的北方,顾命大臣废掉一个皇帝,定然不是再抬一个同姓的上去,而是直接**灭绝,取而代之。

为了家国情怀而成为罪人的谢晦,为保命起兵抵抗,刘义隆一时攻不下,焦虑而无可奈何。这时,刘义隆想到了一个人。

檀道济,废皇团的成员之一,当刘义隆需要技术干部时,又想到了他。

刘义隆传旨对檀道济网开一面,令其戴罪立功,攻杀谢晦。

檀道济擅武略,天下皆知,至于其眼光?他隐约感觉刘义隆这人对他有卸磨就杀驴的可能,但又不确定。怎么办呢?

不管他了,领导说我业务好,我不能不干。接到刘义隆的命令后,檀道济披挂上阵。业务精湛就是业务精湛,几仗下来,檀道济打得废皇团的盟友谢晦找不着北,全军溃败。

谢晦就此被擒,押至建康斩首,年仅36岁。

帝王御座之下,从不缺名臣枯骨。千秋民生,大不过帝王家事。主子家的家事儿,少掺合为妙,切忌把自己看得太高,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不过是人家的一个打工仔而已,如果摆不正位置强行乱联系,到头来除了收获点自我感动外,可能脑袋都保不住。

想想后世东北军中有经天纬地之才的杨宇霆和常荫槐,以托孤元老自居,杨宇霆更是动不动就直闯张学良的卧室,替去世的张大帅教训他儿子:你已承父业,如今如此懈怠,还干不干了?结果,老虎厅清脆的两声枪响,杨宇霆与常荫槐,“杨常而去”……

教训。至此,三大废皇团成员被他们抬上台的主子杀掉,檀道济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