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历史遗忘的角落 > 第六章 庶民的胜利

历史遗忘的角落 第六章 庶民的胜利

作者:丘山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1: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六章 庶民的胜利

长安虽然得而复失,但经过两次北伐,黄河以南、淮水以北以及汉水上游的大片地区,都为刘裕所据。

至此,刘裕不当皇帝,都有点说不过去了。

前面说过,篡位的前置程序是加九锡。刘裕先以晋安帝的名义给自己加了九锡,又于418年12月鸩杀晋安帝。本来刘裕想立马上位,但有术士说:昌明之后有二帝。

昌明,即晋孝武帝司马曜。为不违背天意,刘裕先立司马 德文为傀儡皇帝。

一切准备就绪,就差有个由头启动程序了。

刘裕的启动程序,跟当年桓温的一样。桓温当年在宴会上说:老了,再不搞点啥,就要被司马懿耻笑了。无人接茬,很尴尬。

而刘裕:老了,没意思,想回乡下去。

异曲同工,但比桓温的逼格略高。

席间也是无人吭声,但席后一个聪明人跳了出来,此人叫傅亮,拜见刘裕:我去见皇帝,诏书我都替他写好了。

刘裕笑了。

420年6月的一天,傅亮带着写好的禅位诏书,进宫见到司马 德文:麻烦陛下照着抄一遍。

司马 德文心知肚明,欣然接受,边抄边对手下说:要不是刘裕,晋朝早就被桓玄取代了,如今能多延续近20年的国祚,辛亏刘公,我心甘情愿禅位。

刘裕顺利的登上皇位,因其世居的彭城,古代属于宋国,故其国号宋,刘裕即是历史上著名的宋武帝。

至此,偏安东南一隅,维持了104年的东晋王朝寿终正寝。历史上的晋朝,总是被姓刘的灭掉。西晋被匈奴刘汉刘渊、刘聪父子所灭,东晋被汉高祖刘邦的后代刘裕所灭,后晋被后汉刘知远所灭,晋代汉,汉再灭晋,冥冥中历史总是有股因果循环的味道。

刘裕即皇位后, 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人。

首先要杀的是司马氏。

司马 德文虽然对刘裕的篡位并无太大不满,感觉是大势所趋,但刘裕还是不想放过他。司马 德文褚皇后生下一子,被溺死,凶手是皇后的兄长褚秀之、褚淡之,刘裕的心腹。禅位后,司马 德文日夜惶恐,与褚皇后日夜共处一室。

421年9月,刘裕命琅琊侍中张伟携毒酒一壶前去鸩杀司马 德文,张伟半路上竟把酒喝光了。不是他馋酒,而是实在不忍谋害旧主,宁愿自尽。

在诡诈权谋横行、父子手足相残司空见惯的南北朝,张伟,让我们在无尽黑暗中看到了一丝丝人性的光辉。

刘裕猴急火燎,11月10日又派褚淡之假意探望褚皇后,皇后出来迎接兄长时,禁军越墙进入,将毒酒摆在司马 德文面前。司马 德文不禁苦笑:佛教教义说人凡自杀,转世不能再投人胎。还是你们动手吧。

禁军们倒也可怜旧主,没再逼饮毒酒,将司马 德文挟持到床上,用被子捂死。

当年司马 德文的父亲司马曜,因为酒后的一句戏言,被恼羞成怒的张贵人用被子捂死,没成想司马 德文也是这个下场。被子,在东晋的戏份可真足。

司马氏彻底消失在南国的史空。现在,让我们把时间的轴线拉长,暂且回顾一下这个家族的崛起和覆灭,从其前世今生中寻找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司马家的老祖宗司马卬(音同昂),原是赵国的一个年轻武将,在公司被大秦帝国吞并后,短暂的失业。在秦末群雄并起时,又敏锐的抱住了一根大腿-项羽,最后成为西楚霸王分封天下时的18个诸侯王之一(殷王,封地河内)。在刘邦、项羽PK时,司马卬再一次发挥了擅抱大腿的本色,又敏锐的观察到,刘邦虽然是个业务混子,但身边笼络了大魔王韩信、张良等一干狠人辅佐,于是以战略CBD河内郡为投名状,加入了刘混子的联军队伍。

从楚汉争霸最终结局来看,司马卬的眼光不可谓不毒辣,可是,其猜到了结局,没猜对过程。在震惊天下的彭城之战中,西楚霸王用3万骑兵诠释了什么是“你大爷还是你大爷”,把刘混子的56万联军打的“聚是一团伙儿,散是百家姓”。刘混子是跑起路来连老爹老婆孩子都不管不顾的主儿,何况新收的小弟。司马卬被原领导项羽阵斩。

司马家的第一代领导人就这样来去匆匆。后裔在河内郡温县一蛰伏就是三百多年,东汉时又出过一个人物—征西将军司马钧(司马卬八世孙、司马懿高祖父),才能出众,却窝囊的自杀了。原因?

在与羌人作战时,司马钧命令部下仲光等人收割羌人的庄稼,结果仲光们不听调度,贪功分散冒进,中了羌族人的埋伏。司马钧赌气部下不听话而不予救援,导致仲光等三千人全部战死。东汉朝廷闻报追究责任,司马钧畏罪自杀。

也许,这个家族杰出代表因控制不住情绪而身死的惨痛事实,给了司马家族极大的刺激和教训。从今之后,理智与隐忍,成为了这个家族的至高理念和至深底蕴。司马懿的爷爷司马儁(音同俊)成为颍川一把 手后,利用这个东汉帝国的文化中心暗暗积蓄力量,颍川士族集团就此伫立在帝国的背后,也为司马家族的上升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到司马儁的儿子司马防这一代,除理智与隐忍外,司马家又开发出一个新的理念—鸡蛋绝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创造多个主体陪标,只要一个中标,都是他们司马家来干。

恶霸董卓入宫后,身为首都最高长官(京兆尹)的司马防依然默默的打卡上下班,谁当老板不是当?董卓要迁都长安?跟着走就是了。

这是怂?要是一味顺从,他也生不出司马懿这样的儿子。司马防在屈从军阀董卓的同时,已在悄悄的为司马家族的命运布局。他安排长子司马朗带领一大家子人回老家,静候其变,自己则孤身一人陪伴着已成政治吉祥物的汉献帝。

意图?如果汉献帝东山再起,自己则代表司马家族赚足了忠臣的名声。如果汉献帝连政治吉祥物的资格都失去,司马家牺牲的只是他司马防这个糟老头子而已。毕竟,他司马防经过与妻妾四通后,已生出了“八达”--伯达(司马朗)、仲达(司马懿)、叔达(司马孚)、季达(司马馗)、显达(司马恂)、惠达(司马进)、雅达(司马通)、幼达(司马敏)。八个火星子,随时可以生起革命的燎原之火。

后来,董卓殒命、西凉军残部造反又经平复后,司马防陪着汉献帝平安回家。等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昌时,司马防激流隐退,他把大儿子司马朗送去许昌上班,而将已成年的二儿子司马懿摁在家里啃老待业,理由?生病。

意图?我司马防可是汉室的大忠臣,所以我是不会去许昌受你曹孟德摆布当吉祥物招财猫的,但是曹阿满你可别忘了,当年可是我举荐的你,我安排大儿子司马朗到你公司入个原始股,其他儿子在家当纯汉臣。不管你曹阿瞒赢还是老刘家翻盘,我司马家都有机会。

司马朗身在曹营心在家,一边在曹夏侯集团有限公司上班,混的如鱼得水(兖州刺史),一边暗暗保护宗族和教育弟弟们。司马懿、司马孚等人就这样在兄长的庇护下成长。

217年,也就是建安22年,“是岁大疫”,一波比新冠还猛的瘟疫带走了建安七子中的五个,也带走了家族有长寿基因的46岁的司马朗。台柱子倒了,司马家怎么办?

没关系,早在9年前,也就是208年,司马家的另一根台柱子已经竖起来了。那就是司马懿。等等,司马懿不是被父兄摁在家里韬光养晦吗?

对,但是已经养够了。208年,北方局势已经基本明朗,袁绍父子四人都挂了,曹夏侯集团公司业务蒸蒸日上,此时的鸡蛋不用再分开选篮子了。三国时当公务员虽然不用考申论、职业能力测试,但是得有人举荐,单靠司马朗举贤不避亲肯定不行。没关系,司马家在曹夏侯集团还有一个大佬级的人物可作为举荐者。

荀彧,曹夏侯集团的二把手。荀彧为何能举荐司马懿?因为,他是一个士族高门的掌门人。

颍川士族。眼熟?对,司马懿的爷爷司马儁(音同俊),当年可是颍川的一把 手。

最终,司马懿,用了43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小秘书至帝国第一大佬的蜕变,冷眼看曹家人舞舞扎扎的折腾半个世纪,然后一杆清盘。

直到贾充、成济把曹髦干掉,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还跑到大街上抱着这个青年傀儡皇帝的尸体嚎啕大哭;265年西晋代魏后,曹奂被贬为陈留王迁往金墉城时,司马孚拉着这位废帝的手涕泪横流 “臣到死那天,也是纯粹的大魏之臣”。好一个大魏的忠臣!一个在249年高平陵政变时与亲侄子司马师一道屯兵控制京师、诛杀曹氏家族曹爽的曹魏大忠臣。

过了16年了还在演?16年算什么。隐忍、面面俱到,粹炼内功、行稳致远,永远有所保留的积极付出,这就是河内司马氏、颍川士族历经三百年战火与政治斗争淬炼出的家族求生理念。

然而,这个布局能力宇宙第一的家族在达到鼎盛后,也躲不过万物守恒、盛极必衰的宇宙规律。自司马炎坐羊车公开持证嫖娼开始,司马家就在走下坡路,成为抛物线上的那个顶点,也是拐点。之后,傻儿登基、丑媳乱国、八王之乱、五胡入华、衣冠南渡、刘宋代晋……

曹魏灭了刘汉,司马家篡了曹魏,刘汉的后人刘裕再把司马家斩尽杀绝……天道循环。想想人类这种动物,真没意思。

刘裕,为何迫不及待的将从数代开始就是傀儡的司马家族斩草除根?

一是,年龄不饶人。刘裕篡位时,已57岁,在古代妥妥的暮年之人,而长子刘义符只有14岁,未成年。司马 德文只有34岁,不斩草除根,自己百年后,谁坐江山?

事实也是,刘裕杀掉司马 德文的第二年,就去世了。

二是,刘裕寒门出身,其反桓玄之所以成功,就是有赖于他的寒门身份深得广大百姓的认可,从而才一呼百应。因此,必须防范士族大家们扛着司马氏这面大旗重新整事。杀尽司马氏,可以奠定刘宋王朝寒门掌机要的政治格局,一举终结士族门阀专政的时代。

刘邦带领一帮杀狗的、吹箫的、基层政府写材料的,缔造了第一个由草根阶层建立帝国-西汉。423年后,他的已沦落为卖草鞋的第19代孙子,带着一帮杀猪的、卖水果的,缔造了蜀汉政权。又过了近200年,他的又一个沦落为卖草鞋的第22代孙子,又带着一帮草根,灭了灭亡蜀汉的晋,缔造了刘宋政权。老刘家,就是一个不断草根-至尊-草根-至尊的传承传奇,魔幻不?

诸多司马氏族人为躲避屠杀,改姓逃难,如今的司、同、仝、冯等姓氏,很多即是司马氏改姓而来。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得知,曾经的皇室大姓司马氏,如今人口只有2.8万。“游竺权逯,盖益桓公。万俟司马、上官欧阳”,就是在宋版的《百家姓》中,司马也只排在第410位,比万俟(音莫其)这个敕勒族的生僻姓氏,排名还低。

司马氏的后世名人,也已几乎看不到,什么?司马夹头?那是他的江湖浑号,他的真姓是干勾。反而司马改姓后倒有些名人,譬如,仝晓燕,原青春美少女组合成员。

在杀司马 德文之前,刘裕已经杀了5位皇帝,分别是楚国桓玄、南燕慕容超、蜀国谯纵、后秦姚泓、东晋的司马德宗,加上司马 德文,堪称“六位帝亡完”。

刘裕继位后,对新生的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很多措施都属于历史上的首创,为后世所效仿:

1、政治方面:刘裕以司马氏为前车之鉴,注重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第一刀自然是砍向诸蕃之首强、屡为祸乱之源的荆州。刘裕裁并了荆州府的辖区,限定其公务员编制,最重要的一点,他下诏收回了地方长官的军权:日后,凡大臣外出征讨,一律配以朝廷军队,征讨完后军队还交回朝廷。

这点,后世的王朝是不是也一直这么干?对,都是刘裕手段的传承。

2、经济方面:刘裕下令整顿户籍,严格登记户籍,为什么这样做?

自然有原因。当时,原东晋各世族大家均在做一件欺瞒中央的事--隐匿户口,主要目的是---为了逃税。这自然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刘裕下令,整顿户籍,厉行土断之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刘裕还创立了一项后世政府均效仿的制度---政府采购制度。政府所需物资,不准像过去那样滥行征收征用,而是由政府以钱购买。

同时,刘裕还适当降低农民赋税,废除苛捐杂令,给老百姓一个宽松得环境以发展生产、休养生息。为农民减负,也是后世政府一直效仿的做法。

另外,刘裕还有一个被人称道的突出优点,就是懂得厉行节约。

魏晋以来,直到五胡十国六国时期,每个政权的皇室无不崇尚奢华。刘裕因是孤寒出身,深知稼穑艰辛,因此登上皇位后注重清简寡欲,平时穿着十分随便,住处用土屏风、布灯笼、麻绳拂。

这点,也与我们现在提倡的光盘行动异曲同工。

为警诫后人,刘裕甚至在宫中悬挂了少儿时使用过的农具、补丁摞补丁的破棉袄。

这种警诫后人的方式,后来被当今的一个著名企业家活学活用了,他就是青岛海尔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当年,为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张瑞敏直接抡大锤将不合格的冰箱砸掉,正是这种质量意识使海尔集团从一家小型集体企业成为当今国内家电行业的领军者。为警诫后人,张瑞敏当年砸冰箱的那把大锤,现在一直陈列在海尔集团的展览馆中。

人生的赛跑,最终比的是谁最后咽气。422年5月,英明神武的宋武帝刘裕去世,年仅59岁,这是一个现代的普通人还未到退休的年龄。

363年出生,一出生差点被父亲扔到野外喂狼,得益于养母和继母的爱护,方才活了下来。成年后生活困顿,卖草鞋为生,欠下赌债连累家人,无奈从军。从军后直到36岁,才碰到孙恩起义展露头脚。然后,灭桓玄、南燕、卢循、刘毅、后秦……可谓气吞万里如虎,然而,满打满算仅当了两年皇帝即挂掉了。与西方人不同,自古至今中国人奋斗的一生基本都是为了孩子,英明神武的宋武帝的后代,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刘裕去世,长子太子刘义符继位。刘义符继位时不到十七岁,还是个孩子,此子,可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好玩的皇帝。不仅好玩,而且涉猎范围广且极具喜感。

刘裕临终前,深感太子年幼,尚不具备接班能力,专门为其安排了三名辅政大臣:谢晦、司空徐羡之、仆射傅亮(让司马 德文抄诏书那位大神)。另外,在至关重要的军权方面,刘裕安排了一名心腹高级将领予以把控,而此人,并非刘家宗室成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