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历史遗忘的角落 > 第五章 得与失

历史遗忘的角落 第五章 得与失

作者:丘山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1: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五章 得与失

留守建康的刘穆之病死了。

刘穆之与刘裕什么关系?如果拿前人做比较的话,相当于萧何和刘邦的关系。

刘穆之,才华横溢,组织管理能力一流。在内能总揽朝政,对外又能为军队提供帮助。

史载,刘穆之在办公时,来了N多人找他办事:有来申诉告状的,有来请示工作的,站满了台阶房屋。

刘穆之能眼中看着文书,手中写着书笺,耳中听着别人的申诉、汇报,口中作着应答,井井有条,且不会相互干扰。

心理学上注意的集中性理论在其面前完全失效,神人一个。

光有能力,与领导关系走的不近也不行。刘穆之是京口人,与刘裕是老乡,也是刘裕的心腹。

前文在总结桓温北伐失败的教训时,提及到,南方的枭雄要北伐成功,一个稳定的大后方是充分必要条件。刘裕率军北伐,同样需要一个稳固的大后方,于是,他选择了刘穆之代他留守建康,一是能监视朝廷动向,二是能为北伐军提供后勤保障。

“穆之死,人轻易我”。如今,刘穆之病死了,刘裕怕大后方有变,留下儿子刘义真留守长安,自己率军急回大本营。

刘义真年仅12岁,留下个孩子镇守军事政治重镇长安?刘裕不担心,因为他为儿子配备了强有力的辅佐班子,核心成员有二,一是征虏将军王镇恶,二是龙骧将军沈田子。

这两位,都是本次攻下关中的功臣。先看看王镇恶的个人档案:

姓名:王镇恶。家庭关系:爷爷王猛,前秦丞相。祖籍:北海郡剧县,也就是现在山东潍坊的昌乐县,王猛的老家。出生地:长安。

王镇恶出生在爷爷王猛任职的前秦国都,这倒不值得一提,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生日。

出生日期:373年6月11日,阴历是五月初五。

在古代,谁要在农历五月初五出生,中国的家长是要拉长脸的。

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被称作五毒日。“此日盖屋,令人头秃”,“五月不迁居,不糊窗槅”。

东汉泰山太守应劭辑录的《风俗通义》云:俗说五月初五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西汉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的古代历史笔记小说集《西京杂记》云:俗谚举(五月)五日子,长及户则自害,不则害其母。

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风俗通说中,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男克父,女克母,一生六亲不靠。

历史上有个皇帝,五月五日出生,为避晦气,改为十月十日出生,并定为“天宁节“。但,仍然国破家亡,还连累了自己的儿子及家人。

他就是宋徽宗,宋钦宗他爸,父子二人及后宫妃嫔受尽金人侮辱。

王镇恶就出生于五月初五,父母很郁结,爷爷王猛倒是很惊奇: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门矣!

所以,王镇恶就有了 “镇恶”的名字。

刘裕南归,有个人把目光瞄向了长安,他就是大夏国主,赫连勃勃。

赫连勃勃趁刘裕不在长安,派军南断青泥,东扼潼关,进攻长安。大敌当前,留守长安的辅佐班子两大支柱成员沈田子、王镇恶发生了内讧。

前秦灭亡时,王镇恶才13岁,流浪在外,一度寄居在渑池(今河南渑池)一个叫李方的朋友家里。

王镇恶对李方的收留很感激:如果有朝一日发达,一定厚报。

李方:你是丞相的孙子,德才出众,何愁不富贵。到时候能聘我为本县(渑池)的县令就足够了。

李方要求不高不低,此梦想后来也在王镇恶身上实现了。几顿饭换来一个正处级实职,堪称最佳投资。

王镇恶后与叔父王曜一起归顺东晋,客居在荆州。409年,刘裕北伐南燕,攻打广固城时,有人向刘裕推荐了王镇恶,当时王镇恶36岁,是天门郡临澧县(林伯渠、丁玲老家)县令,正处级干部。

刘裕召见王镇恶,与其交谈后,印象颇深(所谓将门有将),留在身边使用(青州治中从事史,行参中军太尉军事,署前部贼曹),随刘裕平南燕,立有战功。

前文讲过,孙恩道教起义军的首领卢循,乘刘裕北伐南燕之时,率军进攻建康。北府名将刘牢之的外甥何无忌战死,朝野震动。

北府军当时三大主力,刘裕、何无忌、刘毅,刘裕北伐,何无忌战死,抗击卢循的重任落在了刘毅的肩上。结果,刘毅也大败。

等刘裕回师击败卢循,威信则日渐隆盛,官至太尉,即主持军委工作的常务副主 席。王镇恶也立有战功,有了爵位--封博陆县五等子。

而刘毅,在朝廷的威信大降, 在刘裕的光环下,刘毅会做如何选择?

甘居刘裕之下保持一定的富贵?还是与刘裕一争东晋一哥的地位?

性格决定选择,继而决定命运。

刘毅每次读史书,读到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故事时,总是感慨不可能。

刘裕灭卢循,晋安帝在西池设宴慰劳,诏令群臣赋诗颂扬。

刘毅的诗是:六国多雄士,正始出风流。

解读出来,可以感受一股浓浓的醋味:武功算什么,文雅才是王道。

如此心胸,怎能甘居他人之下?刘毅与刘裕的火并,也就再所难免了。

412年9月初,刘毅至江陵(荆州),偶染疾病,上书请调其堂弟、兖州刺史刘藩为副手,刘裕爽快应允。

刘裕的爽快,隐含着诡诈。刘藩要从扬州去荆州,必然经过南京。

刘藩一入建康(南京),刘裕将其控制,以刘毅与刘藩共谋不轨为由,勒令刘藩自杀。

9月15日,刘裕率诸军自建康顺江南下,准备收拾刘毅。

王镇恶以振武将军身份随军,29日到达姑孰(安徽当涂)。王镇恶主动请命,与龙骧将军蒯恩率百条小船作先锋部队,昼夜兼程,经鹊洲、寻阳、河口、巴陵,10月22日,抵达豫章口(湖北江陵东南),距江陵城20里。

王镇恶一路上(实际是一江上)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在刘毅的地盘也畅通无阻,因为,他伪称是刘藩西上。

到了豫章口,弃船步行进军。蒯恩率军在前,王镇恶紧随其后,每艘船上留一两个人,对著船岸上竖六七面旗,下面放一鼓,告诉留下来的人:估计我们将到城下时,便长久地戒严,务必让人看起来好像后面还有大军。

又派出一支别动队,烧毁江津(今湖北沙市东南)刘毅的船舰,断其退路。

离江陵城不到五六里时,遇上刘毅的部将朱显之。朱率领百余人正要出江津,见到王镇恶的先头部队,一问,说是刘藩的部队。

朱显之心有怀疑,驰马到近前,问刘籓在哪儿。一士兵回答:在后面。

朱显之不见刘藩,又望见江津烟火冲天,船舰被烧,而鼓声甚盛,知道有诈,拨转马头急驰回报刘毅,让他急令关闭各城门。

城门还未来得及关闭,王镇恶已率军突进江陵城大城东门。蒯恩进东门,便折回向北,赶赴击射堂,前攻金城(今内城)东门。王镇恶则直击金城西门、南门。

刘毅在金城内共有三千余人部队,两军混战。王镇恶遣人送诏书和赦文以及刘裕的手书给刘毅,刘毅连看不看,付之一炬。

金城中混战在继续,从上午十点开始,战至下午,战况惨烈,王镇恶军少,渐有不支。

危机时刻,刘毅军中一个叫王桓的人站了出来。

此人家在江陵,以前因杀死桓谦,受到过刘裕的提拔,这时率十余人加入战团,帮助王镇恶。

下午4时左右,王桓拼了命,在金城东门北三十步地方凿开一个大洞,并率先钻进洞里,后面士兵相继而入,与刘毅官署外的亲兵部队交上了火,想来个擒贼先擒王。

都是北府兵,王镇恶的士兵和刘毅从建康带来的士兵,互相交叉有很多是亲戚,互相认识。王镇恶命令士兵火线做对方军中亲戚的思想工作。

得知是刘裕亲征,北府兵士兵在刘裕和刘毅之间,选择了威望更高的。官署外,刘毅的士兵瞬间溃散。

一更时,刘毅部署在官署大厅的军队首领勇将赵蔡被斩杀。但,刘毅的数百铁杆士兵,仍在死战。

围城必缺。王镇恶恐夜间作战对远道而来不熟悉地形的中央军不利,引军出围金城,留出南面的道路,以生机为诱饵涣散刘毅亲兵的士气。

刘毅毕竟是北府名将,恐南面有埋伏,于三更时乘夜率300余人由北门突围。

突围前,由于事出突然,当王镇恶冒充刘藩军进城时,刘毅的惯骑战马还在城外,仓促间,去儿子刘肃民那里取马。

刘肃民居然不舍得给,拽着缰绳不放手。

朱显之火了:别人要取你父亲的性命,而你却吝惜一匹马,劈手夺过马给刘毅。

危机时刻,儿子居然不如一个非亲非故的部将,南北朝的父子关系,令人喟然长叹。

刘毅骑着从儿子处抢来的马刚一出来,就遇到了王镇恶的军队,又回冲蒯恩处突围。蒯恩的士兵已作战一天,疲惫不堪,刘毅从大城东门杀出一条血路逃出。

刘毅逃到城外牛牧佛寺(在今荆沙市荆州区北),要求进寺避难,却被寺僧拒绝收留。

寺僧的话,令人无话可说:

昔日亡师收容桓蔚,被刘卫军所杀,今日实在不敢收容外人。

原来,北府军当年聚众讨伐桓玄家族时,桓蔚也投奔到牛牧佛寺,寺僧昌将其藏匿,刘毅将昌和尚杀死。

刘毅被拒,慨叹:为法自弊,居然到了这个地步。

当年商鞅逃亡至秦边境,要住旅馆。因未带身份证,被旅馆老板拒绝:按照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逃至魏国边境,也被拒绝入境,原因很简单—当年他骗擒过人家魏国的公子卬。走投无路,最终被秦惠文君诛灭全家。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刘毅没留这一线,只好去见阎王了,自缢而死。

第二天,百姓告诉王镇恶军,将刘毅斩首,其子侄也全部被杀。

王镇恶因平定刘毅之功,于十一月被封为汉寿县子,食邑五百户。之后,又于416年随刘裕攻灭后秦,获封安西司马、冯翊郡太守。13岁要饭,36岁正处,43岁正厅级,王镇恶升迁不可谓不快。

王镇恶有没有升省部级呢?升了,不过没实际享受到,因为是死后追赠的。

417年,刘裕留守建康的萧何刘穆之病逝,刘裕回军,留下12岁的儿子刘义真留守长安,巩固北伐成果,并为儿子配备了阵容豪华的辅佐班子。

参谋王修为长史,王镇恶为司马领冯翊郡太守,沈田子兼领始平太守等。

王修主政,王镇恶、沈田子主军,这个安排看似很合理。但问题很快就来了。

内讧抢功,永远是主旋律。

北伐攻占长安,王镇恶立有大功,沈田子却不服气---你攻长安,我苦战扫外围,你吃肉我喝汤。

另外,沈田子最忌讳王镇恶的,是他的身份。

王镇恶是谁,前秦丞相王猛的孙子,出生就在长安,现在是衣锦还乡。关中人对王家怀有很深的感情,这不得不令沈田子等南方人忌惮。

刘裕走之前,沈田子就去找刘裕告过状:王镇恶关中人,不可信任。

沈田子是中央军胡宗南,王镇恶虽然立有战功,但也不过是能打的杂牌军黄百韬。出于此种考虑,刘裕面对前来告状的沈田子,说了令他悔恨终生的一段话:

钟会平定蜀国后作乱不成,不是因为有卫瓘吗?猛虎不如群狐,有你们几个嫡系,不用怕王镇恶,如果他想作乱,可以直接灭了他。

人还没走,就把辅佐班子中的两大台柱子一个比作钟会,一个比作卫瓘。如果是安慰嫡系的私话,倒也不打紧,但是,嫡系中央军沈田子,却把这话一字不漏的收藏起来,锻造成了一把他想象中的尚方宝剑。

418年正月,刘裕刚走不久,沈田子竟做了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事。

他把王镇恶杀了。

大将不明身亡,长安城内赶紧紧急动员,以防不测。结果,沈田子来报告:不要慌,是我是我,王镇恶谋反,被我正法了。

刘义真和王修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开什么玩笑,杀如此大将,竟然不跟我们汇报和商量,我看你才是想谋反吧?!

二人又将沈田子正法。

刘裕还没到建康,刚走到彭城,就听说了长安城内的内乱,登楼北望,涕泪横流,跺脚长叹。

刘裕走了,长安又内乱,大夏国主赫连勃勃乐的鼻涕泡儿都出来了。我得拿回属于我的东西了,率军进攻长安。

两大军事台柱死亡,刘义真守不住长安,率军撤离。

你们这帮南蛮子,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哪有这么容易。

就这样,刘邦的少数民族外甥后代赫连勃勃(刘勃勃),追着刘邦的孙子后代刘义真,在当年刘邦发家的地盘上,一阵揍。

名将傅弘之被抓住,赫连勃勃剥光他的衣服,冻成冰棍后再斩首。其他被俘士兵,也别砍了头。赫连勃勃继续他的变态审美观,“积人头为京观,号曰髑髅台”。

刘义真热尿洒了一裤裆,躲在草丛里,逃过一劫。因惊吓过度肌肉痉挛不能走路,被部下背回了建康。

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苦战抢下的长安,还没等屁股坐热就被赫连勃勃。刘裕几乎要发疯,冲动之下要再次出兵北伐,被部将劝阻—经过这么场闹剧,再次收复长安,谈何容易。

最重要的是,此时的长安百姓,已因倚重和信赖的王镇恶之死,对刘裕失去了信任。而赫连勃勃眼光毒辣,出军时的檄文写得很清楚:军队要秋毫无犯,厚待三秦父老。

关中老百姓的感情天平完全倒向了赫连勃勃,甚至开始怀念苻坚、姚兴这些异族的仁君。证据就是:赫连勃勃大军还没到,老百姓们就拿起棍棒把镇守长安的刘裕大将朱龄石赶出了长安。朱龄石为泄愤,走前放了一把火,把长安的宫殿烧了。

你个纵火犯,非抓着你不可。赫连勃勃追回朱龄石,砍了头。

王镇恶被杀时年仅45岁,刘裕追赠其为左将军、青州刺史、龙阳县侯,谥号为壮,配享宋武帝庙庭。死后成了正部级干部,泉下的王镇恶如若有知,也算瞑目了。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后世,虽是杂牌但战斗力奇强的黄百韬,要不是奉命等中央军李延年的44军3天,早就撤往徐州了,就是这致命的3天,导致黄百韬的第7兵团覆灭于碾庄。

刘裕北伐的这一年(416年-417年),正是西晋灭亡(317年)的100周年。关中百姓从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到最后将北伐军乱棍打出迎接异族的赫连勃勃,说明刘裕北伐不仅是军事的失败,还是人心的失败。从此,南朝政权北伐方面再无像样作为,正如王夫之所言:后乎此者,二萧、陈氏无尺土之展。

人心,才是最大的政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