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历史遗忘的角落 > 第四章 气吞万里

历史遗忘的角落 第四章 气吞万里

作者:丘山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1: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四章 气吞万里

桓玄之乱平定了,但是南方的乱局并未消停。从409年开始,刘裕率领北府军,开始了一系列的征战,对手,个顶个的强悍。

第一节 文雅的土匪

南燕,后燕分裂出来的一个小割据政权,鲜卑贵族慕容氏所建,疆域为山东济南以东、枣庄以北至渤海之滨,大体相当于现在山东和河南东部的一部分,以广固(今山东青州)为都城。这种胡族小政权,即使有再多的部队,其在乱世存活的几率也很小,为何?

因为,这种胡族小政权,一般既无开明的政治,又不发展经济,只有封闭式的割据统治与压榨。谁当政不是当?谁不想搞个大一统活跃一下经济提高一下生活水平?辖区百姓早对这种山大王式的管理模式厌烦。

南燕与东晋接壤,两国屡次发生摩擦。 409年,刘裕亲率大军北伐,水陆并进。因民心所向,“华夷大悦”,连破燕军。

410年2月,刘裕在围攻广固城8个月之久后,广固城方破。南燕至此灭亡,国主慕容超,被押至建康,斩于市,年仅25岁。

在刘裕北伐南燕时,后院起火。

前文说过,道教的孙恩起义兵败身死后,当时当政的桓玄,对孙恩旧部卢循大加安抚,封其为永嘉太守。

卢循的祖上,是东汉著名的大儒卢植,出身士族,为何却参加了五斗米教徒的起义?一是因为信仰的力量,二是因为身份,他是孙恩的妹夫。

孙恩兵败自杀,残部推举卢循为首领,继续跟东晋朝廷对着干。当时执政的桓玄,却封卢循为永嘉太守,大加安抚。为何?因为卢循毕竟士族出身,本人神态风采清秀雅静,擅长书法,多才多艺,与一般土匪不一样。桓玄认为他是一个合格的安抚对象和合作伙伴。

卢循虽然接受任命,却没有消停下来,他其实跟桓玄一样,是个有极强政治抱负的人。402年5月,卢循从临海进犯东阳,桓玄派刘裕带兵剿匪,卢循兵败,逃亡永嘉。404年,卢循派部将徐道覆再次进犯东阳。

徐道覆,道覆,你个道教起义军,收纳有这么个名字的人,能吉利嘛。没办法,徐道覆不仅是卢循的部将,还是他的姐夫,什么道覆道兴的,将就着用吧。

结果,徐道覆再次被刘裕击败。不仅如此,刘裕乘胜追击,一拳捣向卢循的老窝永嘉,把卢循从浙江打到了福建晋安。赶到福建就行了?不行,刘裕紧追不舍,又接连一阵组合拳,把卢循打的绕着绳圈跑,最后没办法,逃到海上去了。

干革命没有根据地哪行?404年9月,卢循攻打广州(南海郡),广州刺史、廉吏吴隐之率军固守,没想到文雅的土匪卢循鬼点子挺多,通过夜袭攻陷广州,活捉吴隐之。

战争是残酷的,卢循攻打广州时正值夏天,数万遗体发出冲天臭气,混杂着岭南的瘴气,环境极度恶化。怎么办?卢循下令,将数万遗体集中起来焚烧火化,集中安葬在洲上。这点,比动辄就搞万人坑的那些屠夫们对保护环境贡献更大,也更人性化。

卢循自此自称平南将军,坐镇广州,开始控制岭南。当时,刘裕们正在与桓玄内讧,顾不上收拾卢循。405年4月,卢循派遣使者赶往东晋都城建康,进献贡品。这是干嘛?

且看贡品。卢循给刘裕的贡品是什么?一大筐大粽子。

这可不是一般的粽子,而是岭南地区的特产,称益智粽,用益智拌米做的。卢循这是什么意思?

占有即具有公示效力,乱世之下,军阀凭武力占据地盘,就相当于成了那块地盘的主人,中央无力平叛,就只能接受既有事实。刘裕,以你的智商不会不知道我什么意思吧?如果不知道,我就给你添点儿智力值。卢循,这是向刚剿灭桓玄成为东晋朝廷新的话事人的刘裕要任命文件来了。

4月21日,东晋组织部正式下文,任命卢循为征虏将军、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承认卢循武力占据地盘的合法性。同时,刘裕也给卢循回了一道礼品。

续命汤。

续命汤是干什么的?中医方剂名,由人参、甘草、姜、芍药、杏仁、黄苓等组成,具有调和六腑,安五脏之功效。更具意义的是,这个药方是主治大风、风邪入心的。

你可以坐镇广州,控制岭南,我承认,但是……

在中国,如果没点儿文化,想当个文雅的土匪都难。

410年,刘裕北伐南燕,首都建康防备空虚,只有何无忌、刘毅等部将在四周驻守。卢循心思又开始活跃起来,但是有些犹豫。但在好姐夫徐道覆的极力劝说下,方下决心。

只有突然起事、搞突然袭击才更具破坏力。而起事需要大量战船,如何秘密的大量制造战船而不被发现?似乎不可能,因为,大量砍树、修木、造船这一系列流程,不可能瞒过中央的眼睛。怎么办呢?

怎么办?卢循有中国好姐夫,始兴相徐道覆。

徐道覆派人到辖区的南康山中大量砍树,干嘛?对外宣称要到长江下游城中贩卖。砍完后,又对外宣称,不行啊,劳动力短缺,运不出去,就在始兴当地便宜卖掉吧,价格?比市面上便宜好几倍。

还有这等好事儿?当地老百姓纷纷出资购买便宜木材,有的甚至是卖掉衣物换钱买木材。买了后,赣江水段水流急且石头多,出船难,木材一时运不出去销售,就在老百姓家屯集起来。

某日,始兴当地官府突然出动大批工作人员,拿着收据,挨家挨户的收集木材,不准隐瞒不报,否则严惩。于是,这些木材又回到了官府手中,接着,连日造出了大量的战船。

原来,这是拿自己的百姓家当临时仓库用的。

410年,卢循从始兴出发进犯长沙,徐道覆进犯南康、庐陵、豫章。3月20日,东晋镇南将军、刘裕的好战友何无忌兵败,阵亡于豫章郡。5月,卢循与徐道覆在巴陵会师,顺流而下,一时战舰千艘、劲卒十万,军势浩大。

5月初7,卢循与刘裕的另外一个好战友刘毅在桑落州摆开战场,一战将刘毅打的只剩下几百人,刘毅狼狈的逃到岸上,跑路。

徐道覆想趁胜追击,卢循却又一次犹豫起来。因为,他从俘虏口中得到了一个他不想听到的消息。

刘裕北伐回师了。

卢循闻言脸色大变,想退到寻阳,攻克江陵,固守。徐道覆极力反对:一个消息就把你吓得打退堂鼓?现在应该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两人激辩了好几天,卢循才不情愿的接受了徐道覆的建议。

5月14日,卢循大军抵达秦淮河口,直逼建康。徐道覆请求从新亭进军白石,烧掉战船登陆,围攻建康。卢循?太冒险了吧,在船上观察观察再说行吧?

徐道覆急的直跺脚,每次行动都要跟这个小舅子来次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这次辩论的结果?徐道覆苦笑着摆摆手:罢了罢了。我终将被你小子耽误,事情一定会搞砸。如果我有幸为一位英雄卖命的话,天下早就平定了。

文雅的土匪毕竟是土匪,格局也就这样了,至此,战局已经基本决定。卢循最终兵败身死。中国好姐夫徐道覆,逃回始兴,城破后,被晋军团团围定,数十支长矛贯身……

一个单位,领头人的格局至关重要,否则,部下再强,也终究是一把好牌打个稀烂。

广州的卢循败亡,刘裕讨伐桓玄时的几个战友心理又不平衡了。当时我们几乎平起平坐,现在你小子凭什么坐在台上吆五喝六的?这,就是组团造反成功后团伙内部人的心态,一如得知自己要被派去山海关继续出力的刘宗敏对李自成发出的那句灵魂拷问:大家都是做贼的,为何你在北京城左拥右抱,老子却继续出去卖命?

当时是平起平坐,但现在我就是话事人。刘裕继续马不停蹄,陆续击败了心理不平衡的江陵的刘毅,成都的谯纵,襄阳的司马休之。

至415年,南方归为一统,权力集中到中央,实际被受封为相国、宋公的刘裕握在手中,东晋司马氏政权已名存实亡。

内战内行,外战也不怂。刘裕,还是一个令北方胡族闻风丧胆的汉人英豪。因为,他灭掉了北方胡族建立的国家,而且,一灭就是两个。

一个是南燕,前文已述,另一个?

第二节 却月大阵

北灭南燕6年后,刘裕又把目光瞄向了关中的一个割据政权。

后秦,羌族贵族姚氏所建,疆域大体相当于现在陕西、甘肃和河南西部,以长安为都城。多足鼎立的政权,自然不是什么友好政权,互相拆台是常态,后秦也与东晋接壤,桓玄、谯纵等人的叛乱,都得到过后秦的支持。

灭掉了慕容超的南燕,刘裕也积累了对付北方骑兵的一些经验。416年,他兵分五路,开始进攻后秦。

次年正月,刘裕亲率水军从彭城出发,三月,水军自淮水、泗水入清河,准备逆黄河西进。

这时候,晋军遇到一个问题:黄河以北,那可是北魏的领土。逆黄河西进,晋军可随时登岸,攻击北魏的城池。北魏也可以随时打击黄河里的晋军。为此,刘裕就派人去跟北魏明元帝拓跋嗣谈判,谈什么?

借道。哥们儿要去收拾后秦,北魏兄弟借条路走走,仅借道,谁也别找事。

拓跋嗣一听有些懵逼,正在权衡利弊、犹豫不决时,一个汉臣出来给拓跋嗣打了一剂强心针:让他去,等他进入关中,我们再把他东归的路堵上!(假之水道,纵裕西入,然后兴兵塞其东归之路)

这个汉臣,是北魏重臣崔浩,关于其,后文还有详细介绍。这条计,可谓妙计,更可谓一条毒计。

然而,拓跋嗣的格局还是有些小。

拓跋嗣担心刘裕大军逆黄河西进途中,忽然北上进攻北魏,派遣10万大军驻扎在黄河北岸,严密监视刘裕的一举一动。

这种借道法,相当于东西借出去了,还时时盯着人家怎么使,谁使起来也不安心。

刘裕强压怒火,继续率军西进。

行进途中,忽然发现了后面有个大尾巴--拓跋嗣派遣数千骑兵,尾随刘裕的军队,还不断袭扰。晋军南岸拉纤的士兵,有被激流冲至北岸的,都被魏军杀伤。

妈的,老子想安安稳稳的吃个饭,几只苍蝇嗡嗡的转能吃下?刘裕立即下令,部队登上北岸,一顿板子,把北魏的牛皮癣骑兵给赶跑了。

大军继续西进,走着走着,北魏的尾随骚扰部队又跟上来了。

这样纠缠了十几天,刘裕彻底清醒了—不把北魏这些牛皮癣彻底清除,灭后秦的计划只能推迟。

上岸,迎敌!

四月,刘裕观察好地形后,派700晋军士兵先登上黄河北岸,随之登岸的,还有战车,每辆之上设7名士兵。在距离黄河百来步的地方,按照弧形的形状,车车相接驻扎。两端靠着河,战船抵近支援,中间突出,河岸为弦,类似新月一般。

主将丁旿在阵中竖起一根令旗,指挥调度。

对面魏军目不转睛、全身贯注的看着晋军舞扎,居然忘了趁晋军立足未稳,数万骑兵一阵风上去将这一股晋军再扫道黄河里去。

趁魏军迟疑期间,刘裕马上派宁朔将军朱超石带着2000步兵登岸,携带百张大弩,每辆战车上又增设了20名士兵,并在车辕上张设盾牌,战车就成了装甲车。

弧形大阵摆好。朱超石先令手下百名士兵用普通弓箭射向魏军,弓松箭弱。

本来看着晋军煞有介事的列阵还有些狐疑、紧张的魏军,见刘裕舞扎了半天就搞了这个,见惯了大场面的北魏骑兵,不禁放松了下来,集结了3万骑兵围了上来,准备一口吃掉这些不知死活的2700多步兵。

进攻!战鼓狂擂、军旗狂舞、战马狂嘶,黄河北岸顿时一阵喧腾。当魏军接近时,突然,一阵强劲箭雨铺面射来。

朱超石鸟枪换炮,将之前的普通弓箭,改换强弓硬弩,而且单箭改为集束箭,一顿狂射。

集束炸弹现为联合国所禁用,集束箭可没人管。北魏先锋部队顿时纷纷落马,有的被硬弩当胸贯穿,有的被当场爆头,黄河北岸的沙土顿时黑红一片。

我在哪儿?我是谁?北魏先锋部队顿时懵圈。更令他们懵逼的是,晋军阵型是弧形的,这就保证了火力是交叉的,杀伤几乎无四角。

甭管你是谁,压根就顶不住强弓硬弩的猛烈攻势,再加上阵型是弧形的,几乎没有死角,魏军的三路大军全部损失惨重。

不管咋说,魏军始终人多势众。即使死伤再多,依旧顶着压力逼近了却月阵。这个时候朱超石立刻改变战法,他将带来的一千多张马槊,截断成了三四尺长。

干什么用?槊杆减短,韧性加强。魏军抵近战车盾牌时,人叠人。晋军用槊顶住魏军士兵,用大锤击发,一根断槊都能洞穿三至四名魏军。

相当于扶住钉子,用锤子往里钉。一串一串的魏军士兵倒毙在河滩上,升把火,弄点孜然,可烤串了。

长戟、马槊、战车、盾牌,河里战船上弓箭的火力支援,攻守兼备。弧形迎击面小,魏军越向前,所受杀伤越大。而且,从物理学角度讲,拱形是最坚韧的,生鸡蛋可以敲破,但你手劲再大也握不破。拱形门洞可以不用过梁,隋代赵州桥至今已屹立千余年。

这个大阵,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却月阵”。是刘裕身经百战后在战火中淬炼出的奇阵,在灭南燕之战中逐渐成熟,在此战中大显神威。白起、卫青、李世民、岳飞、杨秀清、毛爷爷、彭德怀等,从未上过军校,但却在个个战火中淬炼成一代战神。理论,来自于实践。

此战的结果,魏军“一时奔溃,死者相积”。魏军主将阿薄干阵亡。朱超石不依不饶,追杀魏军至畔城,大破之。刘裕也不依不饶,令振武将军徐猗之率5000士兵上岸,攻击骑城,途中遇魏军包围,徐猗之用长戟结阵抵抗,朱超石赶来增援,魏军又大溃。

道,不是借来的,而是打来的。明元帝拓跋嗣挨了当头一棒,宣布放刘裕大军西进。与后秦的唇亡齿寒,如今也顾不得了。

刘裕于417年8月攻破长安,将后秦王室全部就地处决,仅留国主姚泓押送往建康,亦斩于市。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南燕、后秦,刘裕连灭两大胡族国家,连砍两大胡族国主的脑袋,这是自永嘉之乱以来,汉族人北伐取得的最大成就。

进占长安,刘裕本想就地休整,巩固一下北伐关中的成果,但,有个消息突然传来,使他再也坐不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