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296章 群臣的叛变,崇祯的愤怒

三条重载铁路。

海川铁路,从海港城出发,途径扬州、南京、合肥、武昌、荆州、夷陵、忠州、重庆最后到终点站成都,全长约2000公里,平均每公里的建设成本预计为10万银元,许家庄承担一半建设费用,故发行1亿银元的海川铁路投资债券。

海京铁路,从海港城出发,途径兴化、宝应、淮安、徐州、济南、河间、天津、唐山到终点站京城,全长约1500公里,沿途大多地势平坦,每公里建设成本约6万银元,许家庄承担一半,故发行4500万银元的海京铁路债券。

海山铁路,从海港城出发,途径泰州、凤阳、亳州、许昌、开封、洛阳、泽州、太原到终点站大同城,全长约1800公里,经过平原居多,唯山西境内地势崎区,每公里建设成本预计8万银元,故发行7200万银元的海山铁路债券。

而这些铁路投资债券一经推出。

抢购。

真的是遭到了非常疯狂的抢购。

因为许家庄描绘的铁路建成后,带来的商业效益前景,实在是太好了,每年最低10%的投资分红,只要手中持有债券,这个分红就能年年拿,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债券持有多久分红就拿多久,实在不行也能转手把债券卖掉,甚至是加价卖出,可以说是稳赚不赔,风险为零。

就以投资潜力最大的‘海京铁路’为例,虽然这条铁路规划,与京杭运河近乎平行,两者存在严重的竞争关系,质疑反对声音的其实很大,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阻止这条铁路建成的强硬声音也有,但‘海京铁路债券’正式发行后,短短三天时间,就卖出超过3000万银元,眼看着就要卖完,进而引发踩踏式的购买,生怕错过这个投资机会。

……

二月二十日。

京城,皇宫中。

这几天收到不少消息的皇帝朱由检,有点坐不住了。

其实许家庄的重载铁路规划刚出来的时候,朝堂之上,朱由检跟文武百官们探讨了一番,商量如何应对。

刚开始百官们的态度,自然是反对声一片,喊打喊杀声一片。

有提议必须要采取强硬措施制止的。

有的认为海京铁路一旦建成,每年十亿吨的物流运输能力,超过十条京杭运河之和,运输成本也更低,一旦开通,将有数十万漕工失业,成为不稳定的因素,乃至危害大明的江山社稷。

有的官员认为海山铁路路过了凤阳府,很可能会惊扰皇陵,破坏龙脉,认为许家庄居心叵测,定有阴谋。

还有一些武将认为,许家庄介绍的那种蒸汽火车,每个时辰能跑320里,若用于调兵遣将,只怕两天之内,就能将数万精锐大军汇集到京城之下,或许根本做不出反应,京城就被拿下,大明江山易主……所以铁路绝不能修!

朱由检顿时感到了巨大的焦虑,认为这些大臣们说的都非常有道理。

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的,阻止这些铁路的修通。

然而正要与文武官员们,进一步探讨具体应对之策的时候。

第二天的早朝之上,关于许家庄要修铁路一事,朱由检发现,今天就这个话题表示忧虑认为必须强硬制止的大臣,人数减少了一半还多,就是那些还在表示反对的,不知道怎么回事,一个个态度变温和了不少,且大多避重就轻。

“陛下,许家庄想修铁路,必须得事先与朝廷商议一番才行,可许家庄却无视朝廷,总是单方面的宣布,我们应就此事表示强烈的不满。”

“不错,许家庄所作所为,眼中毫无朝廷,极为不敬,况且铁路线要如何修,如何进行规划,我们也有意见,除非双方达成一致,铁路才可开工。”

“许家庄发行债券,短短数日,就收上了几千万银元的民间资金,这笔钱给朝廷交税了么?许家庄能保管好这么多钱么?我看只有把这笔钱交给朝廷,才能保证专款专用,不会被贪渎挪用一分。”

“另外铁路得绕过凤阳皇陵,不得破坏龙脉风水,再上交5000万银元的保证金给国库,确保不严重损害被征地百姓的利益,只有答应这些条件,铁路才能开工。”

听到这些说辞。

朱由检有点懵了,昨天文武百官们都在喊打喊杀,态度极其强硬,今天的意思,似乎许家庄只要答应一些条件,铁路就允许修了,问题是朕说过同意二字么?

到第三天的朝会,朝堂上的氛围更诡异了,群臣们像得了集体失忆症般,没一人开口提许家庄修铁路的问题,而是商讨了些杂七杂八的事情。

在朝会即将结束的时候,朱由检实在忍不住问道:“诸位爱卿,许家庄修铁路一事,尔等可有更好的应对之策?”

“无有无有。”

“陛下,不过几条路罢了,跟许家庄之前修的公路没有区别,我们不必过于担忧重视。”

“许家庄财大气粗、态度强势,朝廷目前奈何不得,且让他再嚣张几年,日后定会有报应加身。”

“不错,对于许家庄这样的势力,硬碰硬是不智之举,只能坐观其衰败,陷入众叛亲离之境后,再一举灭之。”

“大明江山广阔,重要之事众多,我们不能花太多时间在几条路上,这个事该过去了。”

“陛下,老臣累了,就先下朝了,有什么要事明日再谈。”

这位大臣干脆找个借口离开下班了,并带动更多大臣跟着下朝。

“你、你们——”

朱由检惊到了,这怎么回事?群臣们的态度变化怎么这么大,前两天还在喊打喊杀,誓言不惜代价阻止的他们哪里去了?怎么才两天过去,他们连谈都不想谈这个问题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感到无比疑惑的朱由检,只得派出锦衣卫,暗中进行一番调查,想知道文武百官们态度转变的原因。

很快。

锦衣卫完成了任务,将一份表单递到了朱由检的手中。

而看到表单内容,他浑身颤抖,几乎要气的吐血。

首辅温体仁,购买铁路投资债券155万银元。

次辅张至发,购买铁路债券73万银元。

户部尚书程国祥,购买铁路债券50万银元。

兵部尚书杨嗣昌,购买铁路债券33万银元。

吏部尚书谢陞……

等等等等。

表单上大臣重臣的名字,有上百位之多,他们购买的铁路债券总额加起来,超过了一千万银元。

“难怪他们一个个都不反对许家庄修路了,好臣子,他们都是朕的好臣子啊……”

朱由检恨的咬牙切齿,瞬间就明白了一切。

他当即发出中旨,罢免了温体仁、张至发、程国祥这几个投资额度高的重臣,包括担任了三年多首辅的温体仁在内,当即引发朝堂格局的剧烈震动,但没办法,虽然温体仁经常顺从皇权,用起来非常顺手,但这次是真的踩到他朱由检的底线了,这个人不能再用了,告老归田,好好的当他的投资商去吧!

清洗一番朝堂之后。

接下来该怎么办?

要不要继续让百官们表态并统一立场,反对许家庄的铁路计划?

摇了摇头。

没用的。

许家庄的铁路投资债券销量火爆,恐怕朝中大小每位官员都购买了,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是不可能真心去反对的,哪怕提拔新的官员上位也是如此。

面对这样的滔滔大势,哪怕他是皇帝,也不可能阻止得了!

又想到铁路债券的投资价值确实很高。

既然反对不了,那就只能加入了。

于是他派人找到蕲春年,将他召进宫中,在东暖阁内,跟他交涉了一番。

坐软椅上,朱由检品了口茶,澹澹的道:“许家庄要修铁路,朕早就知道了,本来朕与百官都是坚决反对的,但皇室跟许家庄是盟友,朕又欠许远两个人情,正因为想到这些,朕才没有表态反对,还压下百官们的意见,让他们不再反对许家庄修路……朕力排众议,以这种方式支持许家庄,这可以抵消许远的一个人情了,朕现在只欠一个了。”

“另外朕内帑还有闲散资金300万银元,打算用于购买铁路债券,不知能不能买到?”

噗~

蕲春年忍不住噗嗤一声,差点一口茶水喷出,发出噗噗的笑场之声。

“蕲代表,你这是何意?是想要讥笑朕么?”朱由检将手中杯子重重往手边茶几一放,脸色铁青的喝问。

“没有,我没有这个意思,只是想到一些有趣的事情罢了,陛下勿怪。”蕲春年连连摆手。

“哼!你个混账,朕还不了解你?反正朕这次让步了,抵消一个人情,再买300万的债券,若许家庄想维持好与皇室的关系,就同意这两个小小的条件。”朱由检黑着脸道。

“陛下,买300万银元的铁路债券没问题,海川铁路债券还有不少,但抵消人情的话,我真做不了主,这得问庄主大人的意见,他说能抵消就抵消,他要是说不能,那我也没办法。”蕲春年摊摊手道。

“呵呵,你在朕面前不是很牛么,连这点主都做不了,看来你不过如此!”朱由检嘲讽道。

“陛下说的没错,在庄主他老人家面前,我就是个小角色小喽啰罢了,地位没那么高,只敢在陛下您面前跳脱一些。”蕲春年笑道。

“你——”

朱由检气急,只得道:“算了,朕懒得与你斗嘴,先把铁路债券卖给朕,抵消人情一事,你再汇报给那许远。”

“好,没问题。”

蕲春年点头。

……

二月二十五日。

四川,石柱宣抚司,马府内。

大客厅内。

摆在地面上的一口口大箱子内。

有的装了一捆捆的银元、一枚枚的银锭。

有的装了一块块的金锭。

有的装满了价值等于100文的铜元。

还有一个箱子,装的全是天下通银行发行的大额汇票。

合计182口的箱子。

全部货币价值加在一起,数额为2188.755万银元。

以上的这些金银钱财,就是石柱土司在这十来天的时间内,通过代为发行许家庄的‘海川铁路’的投资债券,然后收获到的总销售额。

而石柱马家手中的铁路债券,还剩312万银元不到,估计很快就能卖完——就算卖不完,也能自己持有,反正不可能会亏。

秦良玉看着这一口口宝箱里的金银财物。

又想起过去的这些天,得知四川境内,只有在石柱才能买到铁路投资债券,于是重庆的商人、成都商人,四川各地的商人,都马不停蹄的赶到石柱,送上了大把大把的金银财物,只为买到铁路债券。

连不少没多少余财的普通百姓,也掏空家底,或几户合凑个50银元,只为购买哪怕一股的债券(每股50银元)。

可谓极其踊跃,生怕购买不到,错过这个发财机遇。

最终就是摆在眼前的这些成果。

“扶、快扶我一下,老身感到头晕。”

或许是金银发出的光芒有点晃眼,秦良玉感到一阵眩晕,头重脚轻,手脚发抖,似乎要倒下来。

“娘,您没事吧?!”

旁边的马祥麟与张凤仪夫妇,吓一大跳,连忙一左一右,搀扶住了她,马祥麟更无比紧张道:“娘,您可不能出什么事啊,四川两千万的百姓,都指望着您把铁路修出来呢。”

“娘,万万不可激动,这些钱财不重要,您的身体最要紧。”张凤仪道。

“没、我没事。”

秦良玉站稳住脚跟,定了定心神,摇头道:“看到这么多的财物,老身只是觉得肩上的担子太重了,四川商民对我秦良玉的信任太大了,我不能辜负他们,所以在铁路修好完工前,老身绝不能倒下!”她一脸的坚定。

秦翼明走过来道:“姑姑,铁路哪有您的身体重要……不过我觉得这些钱财已经够了,剩下那些债券就别卖了,我们自己包了,等以后铁路通了,能拿到的分红不是少数,也就是说,出售债券,筹集资金的任务完成了,我们可以开始大量招工,立刻着手修路了。”

秦拱明点头道:“没错,我们赶紧开始招人吧,优先招募石柱青壮劳动力,白杆兵也至少派五千出去,维持工地治安,并且要多领一份工资……许家庄分配给我们的招工名额,是足足10万人之多,这意味着石柱每个家庭,都能派一个壮劳力,参与到铁路建设中,拿每月六七块银元的高工资,再加上石柱大量女工,也在工厂上班,说不定石柱今年就能实现全面小康了!”

“不行,我只打算从石柱招1万劳工,另外9万劳工,要从四川各处招募,能吃苦耐劳者优先,家境贫苦者优先,远道而来以求湖口者优先,若还有多出名额,再考虑石柱劳工。”

秦良玉板着脸道:“四川两千万商民都在看我,老身岂能做损公肥私之事,一定要公平公正,问心无愧!”

“这……好吧。”

“姑姑说的对,确实是要公正,不然难以服众。”

“姑姑一片公心,令人敬佩。”

“反正早些把路修出来,我们服饰公司,就能不受限制的发展,就能有更好的前途了。”

众人纷纷点头道,其实他们内心是不以为然的,只要把活干好,多招点石柱劳工有何不妥?但秦良玉的意志,他们哪敢反对和忤逆,只能是纷纷赞成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