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从乡行 > 4、四年、佣书和病情

从乡行 4、四年、佣书和病情

作者:饮水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7: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这不知不觉间四年时光,已经过去。李中明的九经已经全部学习完了,不仅仅是经文,还包括疏义。在这四年里,他的学习速度和学习苦工,即使是朱夫子也连连叹服。

四年中,李中明不仅每日都会将朱夫子教与的新学内容,熟读背诵,还要将学过的内容接续连贯,每日都要原原版版将其中的一章,一节,一篇,包括疏义,都要默写诵读出来。

四年里,每日都不间断,为了珍惜时间,即使是睡觉前都要手划笔录,重默经文。

为什么李中明这么疯狂呢?

一是随着下定决心,对着经义学习深入,李中明发现九经内容繁杂,如果按照他之前的学习速度和进度,即使是学习十年,都不见的九经全通。更不要说,要在贡举中,及第取名。

二是随着学习,在读书上的花费是一日胜于一日,在他按照最低标准进行计算,发现那也是一笔很大的钱财。看着母亲每日在织机上的时间是愈来愈长,即便他多番规劝也是无用,而且在这四年里,母亲的面容也在日渐消瘦。此外,家中的积蓄也在肉眼可见的速度下去,日见日少。

想到这种种情形,李中明又怎能漠不关心呢?虽然他脸上从未表现出急切之情,可是他的心里却已是急切万分。

可是,学问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如果他不能全神贯注,用尽十分心力来学习,又怎能缩短学习时间呢?可以说,这些种种因素,都在逼迫着李中明,要加紧速度学习。

尤其是,随着李中明下苦工,他的字也是越来越有风度,甚至直追师兄朱旭,使得朱夫子连夸他在书法上有灵气。后来,为了让李中明补贴家用,还将一次给人佣书的机会里,加上了他的名字。

所以在这四年,虽然李中明读书读的艰苦,可是他的内心却是越来越恬静满足。因为他能感到自身的学问每日都在增长,经义也越来越显纯熟。虽然离考取功名还远远不够,可是他却能无悔的说,他没有浪费时间,他无悔于这段岁月。

如今,李中明在私塾内,除了向朱夫子求学问疑,便是和师兄朱旭一起佣书,每三日佣书一日。他佣书的内容不仅有九经,还有各种诗文,史赋,甚至道经佛书,也会出现。

虽然现在雕版已经很是发达,可是雕版印刷出的书籍,文墨总有不均,更是易有错漏。此外,雕版对于个人诗赋和孤本私藏之类的书,成本巨大,耗费不菲。而佣书却是无有上述缺点,书法良好的士子,抄佣下的书籍,笔韵连贯,错漏可筛选后,重新抄写。更为重要的是,相对于雕版,有些书籍佣书的成本也要低的多些。

所以,对于那些豪富藏书之家,都以请人佣书为荣。同时,请人佣书,在能获得资助寒门学子美名之外,还能从中筛选出良秀之才。

这样一来,从中挑选出才华横溢之辈,或结亲,或结交。这种提前投资,成本较小,却收益巨大,还风险较小。对于家族传承来说,不仅是有益无害的,还是家族长久强盛的良法。

此时,李中明刚刚随同师兄朱旭完成了朱夫子对两人帖经墨义方面的考核,对于这种考试,他也渐渐已经习惯了。因为师兄两人,学习内容相同,朱夫子从县学中求来了州学、县学各项公试、录试方面的考题,并且参照着,每两日都会向师兄弟两人出题考核。

虽然在开始时,李中明确实是落后较多,可是在朱夫子的轮番开始之下,敏感的神经,也早已锻炼的稳定安静了许多。

进步也是肉眼可见的进步了许多,即便依旧常常不如师兄朱旭,可是却已经能够跟随了他的脚步,甚至在九经中有些方面,还能更胜一筹。

这使得朱旭从一开始常常会对李中明安慰开导的情形,很快变成了自己父亲对自己在疏忽大意下的训诫。虽然每次都还是师兄弟两人,可是他却能感觉到自己师弟在不知不觉中的进步。这使得朱旭不仅紧张起来的时候,在背经诵书的时候也更加刻苦仔细起来。

看到儿子的学业、态度也在日益往好的方面发展,这使得朱夫子心中在对李中明满意的同时,也更加上心起来。毕竟,两人能够互相砥砺,互为楷模。在你追我赶中,学问更易增长。那么,考取及第的可能性才会更大。

通过多年的相处,李中明更能明白,师兄朱旭是一个什么人。他是一个事成士人君子。虽然平时默然少语,可是心地却很纯良。他总能在他人贫困之际,助人以乐。所以在刚刚开始自己帖经墨义考核不良时,不仅为自己差错释疑,还安慰自己。

而且私下里,自己贫困艰难时,还会尽自己的努力资助自己。有好几次,李中明束脩难以凑足之时,都是师兄偷偷借于自己钱财。而且佣书的机会,也是他劝说朱夫子将自己的书稿传于要佣书人的。后来,自己才能得到机会佣书赚钱。

放下脑海中的种种,等到朱夫子将两人的考卷批改后,便针对自己的错漏之处,李中明便开始查漏补缺起来,翻阅经书后,再将疑难向夫子求教。

在这一番功夫下,也慢慢到了结束的时辰。向夫子行礼告辞后,收拾完书籍等物,李中明迈着脚步向着家里走去。

走在回家的道路上,今日李中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手画心诵经义,而是不由想起了母亲的身体,更是想着朱夫子最后告诉自己的消息。

在这四年中,为了凑足束脩费用和平日里的纸墨耗费,母亲不仅加大了纺线织布的时间,也为了节省粮食,更是常常只以稀粥度日。于是,身体终是病倒了。

即便如此,母亲也还是隐瞒了好一阵子,如果不是一日下学,李中明发现母亲昏倒在织机上,他竟还浑然不知呢!

后来,李中明强行让母亲休息了一阵子,可是身体还是没有完全修养恢复回来。前一段时间,更是卧床不能起身。所幸,李中明通过连续佣书积攒了一些钱财,师兄朱旭又借了一些给自己。他才能从县城医馆中请来一位医师,下乡诊治。而经过医师的诊断,也留下了药方。

即便医师告知李中明,刘氏目前并无大碍,只是身体亏损的严重,虽然现在还能通过休息和补养来恢复。可是如果稍加不注意,身体会亏损的更加严重,甚至会伤及寿数。

得到医师的交代后,李中明便开始按方抓药,近来更是日夜照看母亲。随着一天天的照顾,李母的身体也好了很多。但是仅仅旬日,这家中的财物便已花费大半。

思及日后的医药费用和日常花费,真真使得李中明忧心重重,头疼不已。

今日还是朱夫子托别人捎话,让李中明定要来私塾,有事告知。虽然来了之后,便是一番考核测试,余字丝毫不提。

但在测试结束后,朱夫子却是告诉自己一个消息,原来今年的县学录试即将到来,他准备让师兄朱旭参加。而思及李中明多年的学习和近期的测试,再通过今日的考核,朱夫子发现李中明的学业即使在家照顾母亲也未退步。更为重要的是,朱夫子说,他认为李中明参加县学录试,是有机会考取的。所以询问李中明,是否要参加。

同时,朱夫子还说,县学中的教授前几日问他,能否推荐一位士子为人伴读?思及他家中的状况,想来近日花费定是不菲,故而询问他,是否愿意为人伴读?

此外,还告诉李中明,虽然还不知是什么人家,可是却已表明薪俸优厚。此外,还要求无需文采飞扬,才思敏捷,但要熟读九经,全通经义,更是要尤善帖经墨义。

所以,朱夫子告诉李中明,如果他不怕士群讥讽,流人非议,愿意入户伴读,且能在县学录试中,成绩良好,即便未能考取。他都有措辞和机会,向教授力荐,给他争取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