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393章 茶道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393章 茶道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继德三年五月。

雕版印刷术在官府和商人的竞争下,得到了初步推行,知识开始进一步下沉。

外敌方面,李琩前面扣押了回纥的使者,回纥果然没有妄动刀兵,回纥大汗反而派其子叶护亲自入长安,与大唐谈判。

叶护态度恭敬,主动提出,只要大唐同意他们的两个条件,他们就从三受降城撤兵,继续向大唐俯首称臣。

第一个条件,是继续扩大双方的互市规模。

回纥所处的漠北,气候恶劣,条件艰苦,他们十分缺少大唐所拥有的丝绸、瓷器等。

李琩本来就有心发展工商业,因此对回纥的这个条件没什么意见,只附加了一条,平等互市。

第二个条件,是希望大唐能赏回纥一些东西,以奖励他们协助大唐平叛。

对于这一条,李琩也没什么意见,毕竟别人过来确实出了力,给点钱,也不为过。

李琩基本同意回纥的条件,然后具体事宜,交给封常清去谈。

李琩从政事堂谈完回纥的事出来,太监来禀,说李腾空求见。

李琩好久没见过李腾空,立刻接见了她。

李腾空带来一個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

这男子长相一般,眼睛鼻子嘴巴像是抢什么东西似的,全挤在中间,乍一看,甚至可以说有些丑陋,但举止得体,颇有雅士之风。

李琩知道,李腾空故意把这男子带进宫里,肯定有其用意,不过他也没主动问。

李腾空与李琩寒暄几句后,主动介绍身后的男子,道:“陛下,此人姓陆名羽,婴儿时便被父母遗弃,后被龙盖寺主持收养……”

听完李腾空的介绍,李琩便知道面前这男子,便是以后被人称为“茶圣”的陆羽。

陆羽与佛颇有缘分,而李琩打压宗教已有一段日子,李腾空带陆羽来的目的,不言自明。

李琩心知肚明,也不点破,只附和道:“身世凄惨,也是个可怜人啊。”

李腾空道:“陛下喜好饮茶,这陆羽精通茶道,因此腾空特地带他来,为陛下煮茶。”

“是吗?”李琩装作惊讶的模样,道:“那朕就尝尝。”

得到李琩的允许,陆羽便去后厨煎茶。

不多久,陆羽煎好茶,经过尚食局的人查验过后,陆羽将茶呈给李琩。

李琩品尝了一口,果然十分美味,道:“不错,罕见的精品,陆先生是如何做的?”

陆羽道:“回陛下,魏晋之前,茶的做法是用茶叶末混着米浆搅拌均匀,然后添加葱姜、橘皮调味。到魏晋时,出现了清茗,也就是少放了些调味之料,但依小人看来,依旧不能称为上佳饮品。因此小人将其修正,采茶、制茶、煮茶都做了相应研究。今日小人所煮之茶,先前腾空真人也进献过给陛下,之所以味道和宫里的不同,是因为煮茶的区别。”

陆羽一边说,一边用余光观察李琩的表情,见李琩没有厌烦之色,接着详细说道:“小人煮茶,先用火炉将水煮沸,第一次水沸,加盐提鲜,第二次水沸,舀出一瓢水,搅动水形成漩涡,将茶放入漩涡之中,第三次水沸,将刚刚舀出来的水重新倒入,避免水老。”

李琩笑道:“光煮茶,就既要提鲜,又要避免水老,如此精益求精,难怪味道极好。朕喝了你的茶,你想要什么赏赐,说吧。”

陆羽看了一眼李腾空,见李腾空冲他点头,他壮着胆子,伏地叩拜道:“小人斗胆,请陛下开恩,饶智积禅师一命。小人若不是得智积禅师收养,恐怕早已经化为尘土。”

李琩没有立马答应,问道:“这智积禅师犯了什么罪?”

李腾空怕陆羽说错话,接过话头,道:“官府说智积禅师窝藏叛逆,腾空请人查过,智积禅师只是收养了一个被叛军裹挟的士兵的孩子,那孩子只有两岁。智积禅师收留他,便如同当初收留陆羽一样,他绝没有谋逆之心,请陛下明鉴!”

李琩想了想,让陆羽先退下,才对李腾空道:“你是希望我饶了智积禅师一人,还是饶了所有教会之人?”

李腾空连忙起身,行礼道:“腾空斗胆揣测,陛下清扫佛寺道观,既是因为想清除叛逆,也是想收回土地,增加劳动人口,现在政策已经推行了近三年,各教该还回去土地人口已经还得差不多,叛乱也已经平定,腾空以为,对各教的清扫,也应该结束了。”

李琩望着李腾空,也觉得万事过犹不及,确实应该收手了。

李琩正欲说话,李腾空又道:“并非所有修道之人,都是借修道掩藏奸诈,陛下不应该赶尽杀绝。”

“赶尽杀绝?”李琩叹了口气,笑了笑。

对于这些修道之人,李琩并没有杀他们,只是收回土地,让弟子还俗,同时限制他们用重金属塑神身。

但是在李腾空嘴里,他还是成了赶尽杀绝的屠夫。

李腾空注意到李琩的情绪变化,忙道:“腾空失言,请陛下责罚。”

李琩道:“修道之人,只拜心中的神,不拜世俗的君王,不知腾空真人修到了几分?”

李腾空一怔,道:“若是陛下想要腾空还俗,腾空愿意,腾空只希望自己是陛下强令还俗的最后一人。”

李琩道:“还俗了,然后呢?”

李腾空道:“若陛下不弃,腾空愿意侍奉在陛下左右。”

在李腾空的心里,她觉得李琩也如其他帝王一般,心里想的无非就是男女那些事,而她自己姿色才华都不错。

李琩明白李腾空的意思,起身来到李腾空跟前,李腾空闭上眼,静等李琩上手。

但李琩并没有上手,反而哈哈一笑,道:“腾空真人修的虽然是道家,但现在心里想的应该是释家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李琩回身坐下,道:“我听你的,明日就下令不再追究各教观窝藏叛逆之事。”

李腾空大喜,道:“多谢陛下!”

李琩道:“这三年,你年年给我献茶,我以为你是念着我们的朋友之情,但没想到,你是为了让我下这道敕令。如今,你想要的已经如愿了,以后也不必再做这些谄媚讨好的事,也不用再见伱讨厌的人。”

李腾空明白李琩的意思。

李琩这是让她以后再也不要给他献茶,也不要再见他。

李腾空之前确实有这样的心思,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听到李琩这样说,她没有觉得高兴,反而有些失落。

她开始怀疑,她说的愿意侍奉在李琩左右,不是想牺牲自己,而是心中所求。

不过,李腾空虽然有此怀疑,却并没有反应。

或许是因为修道的缘故,她性格比较冷淡,思想也比较偏理性。

她觉得,如果李琩不这么说,她以后大概率和李琩也见不到几面,那时候,她的情感会淡到自然而然的很少想起李琩,但是李琩这么说,让“再也不见”这个情绪一直在她心头萦绕。

李腾空怔了好一会儿,冷静道:“腾空误会了陛下,以至于糊涂的利用了和陛下的交情,腾空有罪。”

李琩道:“你做自己觉得对的事,我不怪你,你走吧。”

“喏。”李腾空给李琩行了一礼,抬头看了一眼李琩,缓缓退了下去。

等在宫外的江采萍看到李腾空失魂落魄的出来,以为是事情没成,急切问道:“陛下没有同意吗?”

李腾空道:“同意什么?”

江采萍微愣,道:“同意不再追究各教窝藏叛逆之事?”

李腾空反应过来,道:“同意了。”

江采萍大喜。

一旁的陆羽跟道:“智积禅师有救了!腾空真人果真厉害,能让陛下同意如此大事。”

江采萍高兴之后,更加好奇李腾空为何情绪低落,道:“陛下既然同意,你还如此闷闷不乐,难道是……”

江采萍放低了声音,接道:“陛下让你进宫侍候他?”

李腾空摇摇头,怔了许久,道:“陛下不同于以前的任何一个君主。”

说罢,缓步离开。

江采萍望着李腾空离开的背影,一脸疑惑。

陆羽则追了上去,问道:“腾空真人,究竟发生了什么?”

李腾空没有回答陆羽的问题,只道:“陆先生精于茶道,若是能壮大茶业,对大唐的茶税也是好事,以后还请陆先生多多尽力。”

陆羽道:“在下本就喜好茶道,这是自然。”

李腾空点点头,兀自回到道观。

在道观住了一夜,第二天,李腾空看到了朝廷不再追究各教窝藏叛逆之事的敕令。

李腾空撕下角落里的一份告示收起来,然后收拾东西,离开京城,四处游历,一边游历一边行医济世。

……

继德三年六月,卓筒井投入使用,同时河北、青海又开发了几个盐场。

产出的盐变多,盐的价格下降,朝廷盐业税收也相应增加。

七月,马璘、李晟和阁罗凤谈判,谈判没有结果,姚州争议选择搁置,但双方都没有军事行动。

八月,岭南有门阀因为朝廷清查田亩谋逆,朝廷一月内平叛。

九月,在幽州的颜真卿听从李琩的命令,准备对契丹进行下一步的动作。

契丹在天宝年间,设计了一个比较优秀的制度,李琩称其为双核心制度。

定型者是遥辇氏的权臣耶律涅里和契丹可汗迪辇组里,但起源还得从遥辇氏的可突于说起。

大唐一开始认定的契丹皇族,是大贺氏,并且赐大贺氏姓李,但大贺氏被遥辇氏架空,不过双方始终没有撕破脸皮。

这种情况,持续到开元年间。

开元年间,遥辇氏的契丹权臣可突于率众向大唐进贡,遭到了宰相李元纮的“怠慢”。

于是,可突于回去后,举兵反唐,杀了不愿意和他一起造反的首领,大贺氏的李邵固。

但是,虽然推翻了大贺氏,可突于也不敢自己当皇帝,于是他心生一计,扶持了自己部族遥辇氏的屈列做首领,当替死鬼。

开元年间的大唐武德,并不是谁都能碰瓷的,可突于和他的傀儡屈列轰轰烈烈造反,却先后被信安王李祎和张守珪打得灰头土脸。

其中,打可突厥时,张守珪手下的猛将,就有安禄山。

契丹战事不利,内乱就来了。

可突于的副将李过折杀了可突于和屈列,请求归附大唐。

李隆基同意了,让李过折做契丹老大。

不过,李过折刚刚回去,就被遥辇氏的耶律涅里杀死。

耶律涅里杀了李过折,知道自己闯祸了,便想去投靠突厥。

契丹玩横跳这套很熟练,和大唐翻脸就投靠突厥,和突厥翻脸就投靠大唐。

但是这次,耶律涅里失算了,因为他不知道,突厥这时候已经被大唐打没了,漠北草原的新霸主,是回纥。

回纥作为一个新生政权,和大唐关系正处于蜜月期,不敢为了契丹和大唐翻脸,耶律涅里只能灰溜溜的回来,低头向大唐认错。

李隆基接受了耶律涅里的认错,再建松漠都督府,再把自己的外孙女嫁过去,再赐李姓。

不过,耶律涅里没有接受,因为他不是契丹可汗。

耶律涅里把可突于那套玩熟了,他也立了自己部族的另一个叫迪辇组里的人为可汗。

李隆基对此没有过分关注,既然迪辇组里是可汗,那官位、外孙女和赐姓,都给迪辇组里。

迪辇组里自此,改名叫李怀秀。

李怀秀和耶律涅里,都不是无能之辈,他们合力定型了契丹的双核心制度。

他们都觉得,单核心制度,像大贺氏那样,容易被其他部族夺走权利,因此应该让遥辇氏的两个势力统领契丹。

这两股势力,就是权臣和可汗。

他们两人,将契丹重新化分为八部,权臣耶律涅里掌管强大到占契丹三分之一势力的迭剌部,李怀秀掌管剩余的七部,并且设立南北二府,统管七部。

这样一来,如果有权臣架空可汗,迭剌部就会出手,如果迭剌部出了问题,可汗也可以帮助解决迭剌部问题。

这套设计,有点类似于郡国并行制。

耶律涅里是分封的诸侯王,李怀秀是皇帝。

李怀秀以耶律涅里这个诸侯王为倚仗,保证自己不被权臣篡位,同时自己的整体实力能压制耶律涅里。

耶律涅里自己独立建国,只需履行拱卫可汗的职责。

这套制度,对一盘散沙的契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但对于知道历史的李琩来说,他一眼就能看出里面的致命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