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325章 朝会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325章 朝会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朝阳撕开黑幕,爬上山头,在长安洒下烈烈朝辉。

长安城一片寂静,各坊的百姓依旧不敢出坊。

这时候,金吾卫全城出动,诏令内乱已平,长安一切如故,各坊开门。

有朝廷诏令,各坊纷纷打开坊门。

街道上的尸体已经清空,鲜血已经洗净,昨夜的一切仿佛是一场梦。

只有坊门上的箭印,倒塌的兴庆宫墙,提醒着人们,那不是梦。

但大家也没多在意,毕竟长安政变不是一回两回,只要不影响大家的生活,谁管他天崩地裂。

长安城渐渐热闹起来。

李琩在寿王府休息了半夜,到黎明之时,便让沈中监传令朝廷文武官员,由于兴庆宫损毁,以后朝会改在大明宫,大唐一切军政要务,皆在大明宫处置。

天亮时分,封常清和安西北庭一众武来到寿王府。

封常清一见李琩便跪,道:“末将等有一事,请殿下准许。”

李琩有些疑惑,扶起封常清,让大家起身,道:“我与诸位将军在边境共事十几年,诸位将军有事请直言。”

封常清道:“正是如此,末将才要说。如今叛乱四起,安禄山屯兵潼关之外,末将于平定叛军,并无功劳,因此不敢领郡王爵位,还请殿下收回赏赐。”

李琩闻言,看了一眼封常清。

昨夜他和李隆基讨封赏的时候,封常清并没有拒绝,这才过去一夜,封常清便转了性。

李琩道:“封将军担得起这个郡王,况且说出去的话,怎可收回?”

封常清道:“若殿下执意要赏,等叛乱平定之后,末将立了功,殿下再赏也不迟,否则会让其他边军觉得,殿下太过偏袒末将等,于团结不利。”

李琩沉吟不语。

封常清行礼道:“末将请殿下以天下大局为重!”

“既然如此,我也不好勉强。”李琩叹息一声,“先封国公,平了叛乱,再封郡王。”

封常清道:“谢殿下成全!”

李琩看向其他诸将,问道:“你们有何事?”

诸将同声道:“末将等也是为此而来。”

李琩道:“我与诸位一同饮马吞沙十几年,亦师亦友,我不希望到了长安,反而生了芥蒂。”

李琩直言不讳,诸将大为感动,同声道:“誓死追随殿下!”

李琩露出欣慰的笑容,道:“好了,大家准备准备,该上朝了。”

“是。”诸将领命,各自退了下去。

李琩目送众将离开,转身回到屋内。

杨玉环正在看谱曲,见到李琩进屋,道:“郎君对他们倒也舍得。”

李琩道:“刻薄寡恩,如何让他们与我同心同德。”

杨玉环道:“但过宠易骄,所幸封常清识大体。”

李琩笑道:“封常清心思单纯,这事恐怕是高仙芝的主意。高仙芝心思活络,跟了我多年,深知上恩不可皆受,方可长长久久。”

杨玉环眼睛转了转,欲言又止。

李琩见杨玉环的模样,看出杨玉环的心思,道:“我们不是上下,是夫妻。”

杨玉环嫣然一笑,也不反驳,道:“是。”

说罢,起身替李琩找来朝服,替李琩更衣,道:“今日朝会,恐怕不太平,郎君多加小心。”

李琩道:“那帮文官,最多只能骂几句,不会有什么危险。”

杨玉环道:“也是,郎君自会处理得当。”

李琩道:“我让你保管的东西,你带了吗?”

杨玉环道:“带了,不过杨国忠没用上。”

“我可以用。”

李琩说着,搂住杨玉环,亲了一下。

……

大明宫,含元殿。

在京文武官员皆已经到齐,在朝堂上议论纷纷。

宫内外的禁军,已经全部换成安西、北庭士兵。

李琩身穿朝服,自南而入,穿过两道宫墙,来到含元殿门口。

众臣见到李琩,顿时安静下来。

李琩自众臣中间穿越,来到前排,一言不发。

不多久,高力士搀扶着李隆基走进含元殿,后面跟着岑参。

李隆基坐上龙椅,众臣行礼。

看着朝拜的众臣,李隆基心里五味杂陈,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李琩也不说话,只抬头看了一眼李隆基。

李隆基心中一凛,他知道,这是李琩给他体面,他也得给李琩体面。

只有他们都体面了,大唐才能体面。

李隆基让众臣免礼,转对高力士道:“力士,宣读敕旨吧。”

“喏。”高力士领命,当即宣读敕旨。

敕旨上的内容,正是昨晚李隆基和李琩商定之事,只是经过岑参的修饰,文辞变得更加华美。

待高力士宣读完敕旨,李隆基颤颤悠悠的起身,道:“以后军政事宜,皆由太子李琩处置,朕累了,需得回宫休息。”

说罢,让高力士扶着他离开。

以魏方进为首的几个忠于李隆基的官员想叫住李隆基,但看到外面的禁军,终究是不敢多说,只是道:“臣恭送圣人!”

听到魏方进的声音,李隆基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但没有说话,只是回之一笑,便和高力士走出了含元殿。

同时,宫内禁军的目光都落到魏方进身上。

气氛一时间有些压抑。

这时,王维的弟弟王缙上前,给李琩行礼,道:“下官拜见太子殿下。”

有王缙带头,韦见素、韦昭训、张均、张垍、裴冕、杜渐鸿等纷纷过来行礼,朝中官员,皆呼拜见太子殿下。

李琩正色道:“我德才浅薄,本担不起如此重任,但废太子失德谋逆,安禄山叛军就在潼关之外,值此危难之际,我作为大唐李氏子孙,有责任挑起重担,还望诸位忠良毕力,与我勠力同心。”

众臣道:“下官等谨遵太子殿下令。”

“很好,诸位都是贤良。”李琩微微一笑,接着话锋一转,道:“但总有别有用心之人,意图不轨。”

众臣闻言,神色皆惊。

现在这种时刻,他们都怕李琩搞大清洗,因此都低着头,不敢说话。

“抬进来。”李琩对着门外高声道。

众臣被李琩的声音吓了一跳,正疑惑间,只见张光晟领四名士兵,抬进来两大口箱子。

李琩道:“这箱子,是在杨国忠家里搜出来。我听说,这些年杨国忠利用职务之便,搜集了部分官员的不雅之事,我本来以为这是扑风捉影,但没想到,还真有搜出了这个。”

众官员头压得更低了,有些心虚的,背后冷汗直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