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288章 驳回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288章 驳回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琩所奏请的事,除了和何锦的婚事,另外还有三件。

第一件,为将士们请功。

第二件,在石堡城重新设立一个军。

在石堡城重新设军,并不是李琩突发奇想,或者别有用心,主要是为了战事需要。

开元十七年,信安郡王李祎攻下石堡城后,便在石堡城设立了振武军,后来石堡城陷落,振武军编制便被打没了,历史上,直到哥舒翰重新攻克石堡城,又在石堡城设立神武军。

李琩只是走历史上别人走过的路。

第三件,是关于接下来和吐蕃战事的作战方略。

这其中,李琩特地阐述了三点,分别是缓进、远交近攻和挑起吐蕃其他部落的矛盾。

高力士想了想,道:“赐婚,赏功和设军三事,奴婢以为可以同意,至于作战方略一事,最好能交于右相领朝廷各部商议。”

李隆基若有所思,道:“你觉得十八郎的作战方略不妥?”

高力士道:“奴婢不通军事,不知道寿王殿下的作战方略是否妥当,不过奴婢知道,再好的方略,也需要有人去执行,若是右相和朝廷各部有意见,导致寿王殿下的方略执行不力,则必生祸端。”

高力士所担心的,其实是李隆基权衡的代价。

李隆基要让李林甫和李琩相互制衡,则必生矛盾,矛盾一起,难免离心。

李隆基点点头,道:“那便依你所言,赐婚、赏功和设军三事照准,作战方略发到各部,由右相带各部商议。”

“喏。”高力士领命。

两人边走边说,来到武惠妃的宫殿。

这次,李隆基没有再试探武惠妃,只是和武惠妃一起聊了家常。

……

鄯州。

朝廷的敕令送到了李琩手里,李隆基如和高力士商讨的一般,准了他前三个奏请,而第四个作战方略,则驳了回来。

另外哥舒翰也跟着敕令一起到了鄯州。

李琩的作战方略,首先是缓进。

李琩想缓进,有三个原因。

首先是大非川和莫环川地势险恶,又是吐蕃长时间控制的土地,唐军陌生,吐蕃熟悉,如果贸然进军,容易遭到埋伏,甚至围剿。

其次是后勤补给,唐军最重要的后勤基地,是兰州、凉州。其次才是鄯州,从凉州和兰州补给后勤到大非川和莫环川,补给线长,且难度大,很容易被吐蕃截断。而吐蕃的后勤基地,是青海湖和黄河九曲之地城池,补给线短,且难度低。

最后是海拔和气候问题,吐蕃海拔高,气候寒冷,唐军士兵既要应付高原反应,又要应对气候问题,唐军最好打吐蕃的时间,是夏天,最好能夏天攻,冬天守,缓缓推进。

李琩有李琩的理由,李林甫也有他反驳的道理。

李林甫觉得,李琩明明可以高歌猛进,但却选择缓进,明显是想养寇自重,而且要维持长时间的前线作战状态,需要极大的物资消耗,李琩这是要把大唐都绑在他的战车上。

李琩作战方略第二条,是远交近攻。

所谓远交近攻,便是联合西域诸国、大食、回纥、南诏,甚至再南边的印度,对吐蕃形成合围之势,一步步消耗蚕食吐蕃。

对此,李林甫也做出了反驳。

李林甫认为李琩这样做,第一是拖延时间,推脱责任,毕竟想要联合这么多势力,耗时长,难度大。第二是养大其他势力,给自己建立新的对手。

至于作战方略第三条挑拨吐蕃内部矛盾,李林甫则认为很难办到,依旧是李琩养寇自重的把戏。

李隆基认真思索了李林甫的建议,觉得李林甫说得很有道理,如今天险石堡城已经拿下,唐军正应该横扫吐蕃。

于是他召集群臣,让众臣推荐能快速推进战线的将军。

李亨连忙推荐了哥舒翰。

哥舒翰原本想拒绝,可转念一想,觉得这次如果再不出面,以后还有战事,就没人推荐他了,他必须得抓住这个机会。

于是,他领了命,打算先打点战绩出来再说。

李琩拿着敕令,看着哥舒翰,只觉得一阵头大。

纵观历史上哥舒翰的成败史,他成名于石堡城,身败于潼关。

王忠嗣不打石堡城,他打了,高仙芝和封常清要死守潼关,他出关了,他的一生,像是在夹缝中下注。

哥舒翰见李琩神色不太对劲,陪笑道:“殿下让末将身体恢复之后,便来投效,末将这是遵殿下之令。”

李琩无奈一笑,道:“朝廷让哥舒副使什么时候进军?”

哥舒翰道:“回殿下,在春初。”

“这么早?”李琩怔了怔,召来陇右各将,问他们的想法。

众将先是沉默,然后王思礼站了起来,道:“苟利国家,何惧生死!朝廷既然让我们春初进军,末将便领命而行。”

接着便是高秀岩,张守瑜等哥舒翰的心腹部将表态要打。

这些人说完,中间势力的管崇嗣也站了起来,道:“军队之所以战无不胜,关键在于上下一心,既然朝廷已经定下政策,末将便只能执行。”

管崇嗣一带头,其他中间势力的火拔归仁、苏法鼎、李武定等都纷纷跟上。

一时间,只有李琩带来的安西部将,以及高适、马璘和李晟没有表态。

李琩有点明白了,原本跟着哥舒翰的人,想和哥舒翰一起搏一搏,而中间势力的,则想着建功立业。

李琩的大局出发和战略定力,在他们看来,是阻挡他们建功立业的绊脚石,这时候他要是再坚持缓进,那就不仅是抗上,还是压下。

李琩默默叹了口气,剧烈咳嗽起来,张光晟立刻上前,给李琩顺气。

李琩道:“近日我这身体越发不适,需要修养一段时间,你们商量着办吧。”

说罢,起身离开了议事堂。

张光晟跟着走了出来,高仙芝、岑参、李嗣业、来瑱等安西将领也一道同出,最后安思顺也跟了出来。

高适、马璘和李晟也想走,但他们毕竟是陇右的将领,想了想,还是选择留下。

来瑱一出议事堂,便狠狠踹了一脚大门前的狮子,骂道:“操!”

李琩闻言,不由看了一眼来瑱。

来瑱出身将门世家,但是有很严重的边军习气,历史上他数次抗过李亨的命。

高仙芝也听到了来瑱的话,笑道:“来将军生这么大的气做什么?”

来瑱道:“上次殿下夺回石堡城便被召回,这次倒是没召回,但却派了哥舒翰过来接手,这也罢了,关键殿下与我们定下的方略明明最优,可朝廷为什么偏偏不用?”

高仙芝道:“可能是石堡城天险已破,我们又赢得太多,朝廷以为吐蕃是一群乌合之众,一碰就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