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287章 各有部署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287章 各有部署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吐蕃,逻些城。

大昭寺里金碧辉煌,佛像庄严,吐蕃赞普赤德祖赞站在佛像面前,手里拿着念珠,念念有词。

恩兰·达扎路恭站在殿外,看着里面虔诚的赤德祖赞,若有所思。

过了半晌,赤德祖赞念佛完毕,把恩兰·达扎路恭招进殿里。

赤德祖赞道:“之前金城公主病逝,许多大臣都说,这是金城公主召来佛教僧人所得的报应,并且把丢石堡城的罪过,一并算在金城公主身上,我拗不过他们,把金城公主请来的僧人全部赶向西方。可是现在,石堡城又丢了,他们又该把罪推到谁的身上呢?”

恩兰·达扎路恭知道赤德祖赞之所以这么说,是想搞一波大清洗,但恩兰·达扎路恭觉得,如今唐军在李琩的带领下十分强势,现在并不适合搞大清洗,因此道:“回赞普,石堡城丢失,主要是大唐寿王太过狡诈,出其不意突袭所致,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尽快调兵防御,以防止唐军进一步蚕食吐蕃土地。”

赤德祖赞道:“你觉得唐军还会进一步侵占吐蕃?”

恩兰·达扎路恭道:“大唐寿王节制四镇,大有吞并吐蕃之志,打石堡城只是开端。”

“那你觉得我们应当怎么办?”赤德祖赞道。

恩兰·达扎路恭道:“末将有四步。”

“哪四步?”赤德祖赞问。

恩兰·达扎路恭道:“第一步,增兵大非川和莫环川。虽然石堡城丢失,但是大非川和莫环川地势险峻,唐军想要越过这两地,也没有那么简单,若我们能提早设防,必能阻敌于此,甚至大败唐军。当年唐将薛仁贵,便是折戟大非川。”

恩兰·达扎路恭这一步听起来像那么回事,但言外之意,便是默认吐蕃转攻为守,放弃夺回石堡城,只在大非川和磨环川以逸待劳。

这对有雄心壮志的赤德祖赞来说,无疑是一种刺痛。

但赤德祖赞并没有发火,他强压着情绪,平静道:“第二步呢?”

“第二步,便是求和。”恩兰·达扎路恭偷偷望了赤德祖赞一眼,斟酌词句,道:“寿王节制四镇,位高权重,若是能求和避其锋芒,用不了多久,唐皇便会撤了他。到时候,我们只需静待时机,便可再次夺回石堡城。”

“第三步呢?”赤德祖赞道。

“合纵连横。”恩兰·达扎路恭思索着,“大唐如此强横,周边的国家必定心生忌惮,这时我们应当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盟友,比如南诏,回纥,葛逻禄,突骑施,以及西域诸国。”

赤德祖赞听到这儿,终于正视了恩兰·达扎路恭,道:“第四步呢?”

“加大对吐谷浑等部落的监视和控制。”恩兰·达扎路恭神色忧虑,“大唐这次取下石堡城,吐谷浑等部落难免惧唐威而离吐蕃,他们很可能生乱叛变。”

赤德祖赞沉吟片刻,道:“你这是谋国之言,明日朝会,伱把这番言论当着众人讲明。另外挲悉笼还缺个老师,你以后便做他的老师吧。”

挲悉笼便是以后的赤松德赞。

恩兰·达扎路恭非常高兴,道:“末将领命。”

……

长安,兴庆宫。

李隆基收到战报,当即要举行盛宴庆祝。

李林甫进言道:“禀圣人,寿王殿下一战功成,夺回石堡城,是否要让寿王殿下回京,圣人亲自嘉奖,宴席也等寿王殿下回京再办。”

李林甫这话听着像好话,但实际上,是在暗示李隆基及时把李琩的权利收回来。

“暂时不必。”李隆基当即拒绝了李林甫的建议,道:“石堡城虽然夺回,但是吐蕃军事力量并未消减多少,若此时让十八郎回京,吐蕃极有可能卷土重来,亲自为十八郎庆功不急于这一时,先等他修筑防线,戍卫石堡城万无一失,再让他回京。”

“喏。”李林甫也不再多劝,当即按李隆基的意思准备盛宴。

李隆基与高力士一起向武惠妃的宫殿走去。

路上,李隆基道:“力士,说起来你的名字还是则天皇后所赐,按理说,比起太子你应该更亲近十八郎,怎么当时举荐东宫之主时,你推太子,而不是十八郎。”

“奴婢自景龙年间便追随圣人,奴婢唯一亲近的,只有圣人。只是……”高力士顿住了。

李隆基道:“只是什么?”

高力士道:“只是近来奴婢的风疾越来越严重,恐怕伺候不好圣人,还请圣人准许奴婢还乡。”

“你想回潘州吗?”李隆基停住脚步,望着高力士,“右相独掌朝政,你便以退为进,劝谏朕天下大柄,不可假人。如今又提还乡,是否有什么话要说?”

“奴婢该死,奴婢绝无半分胁君之意。”高力士连忙行礼请罪。

李隆基道:“朕也没怪你,还乡的事你不必再提,有什么话尽管直说。”

“喏。”高力士恭敬回复,“如今朝廷内有右相,外有寿王,右相与寿王自然才能卓越,公忠体国,但毕竟利器在手,杀心自起,我们是否应该提早预防。”

李隆基道:“具体如何预防?”

高力士道:“这奴婢便没主意了。”

李隆基想了想,道:“王鉷做事得体,颇有才识,朕想升他做户部尚书,另外田仁琬在河东呆得够久了,又曾在十八郎之前做过安西节度使,便把他调到河陇,担任河陇粮草转运使吧。”

李隆基这样安排,是想升王鉷牵制李林甫,让田仁琬掌握河陇粮草,牵制李琩。

不过让田仁琬过来牵制李琩,也不是李隆基一时兴起,而是安禄山的举荐。

目前大唐军力最强的两个地方,是西北和东北,因此李隆基有让西北军和东北军相互调动、彼此制衡的习惯,之前李隆基让夫蒙灵察去东北,也是这个原因。

而安禄山抓住李隆基这个习惯,推荐现任河东节度使来牵制李琩,自己好有机会节制河东。

高力士道:“若把田仁琬调到河陇,那河东那边该由谁节制好?”

“你觉得呢?”李隆基反问。

高力士想了想,道:“韩休琳可任。”

“好,那便依你所言,你放出风去,让别人举荐。”李隆基虽然定下了人选,但还是走了一招“政不由己出”的套路。

“喏。”高力士领命。

李隆基道:“十八郎奏书所请,朕是否应当准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