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289章 放长线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289章 放长线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琩没有接高仙芝和来瑱的话,转对安思顺道:“哥舒翰若有需要河西协助的地方,安将军尽力去办,以免落了口实,我能做的,也只有尽量配合他。”

“是。”安思顺领命,接着问道:“殿下还有什么别的吩咐?”

听到安思顺这话,高仙芝等人都望向李琩,静等李琩的命令。

李琩扫视众人一眼,道:“暂时没有,诸位回去各守本职吧。”

众人面面相觑,同声领命,道:“是!”

李琩回到府邸。

府中,杨玉环正在命人筹备送往何府的聘礼,见到李琩惆然若失,便走上前来,挽住李琩的手,笑道:“哪有纳妾还不高兴的?”

李琩回之一笑,叹了口气。

李琩惆怅,并不是因为纳妾与否,而是在担忧陇右将士的性命。

春季进攻,准备时间仓促,大非川冰雪未化,吐蕃完全占据了天时地利,这种情况下,大概率要输。

但他能怎么办呢?

李隆基让哥舒翰领陇右副节度、兵马使,担任前线主帅,田仁琬任粮草转运使管理后勤,陇右将士又立功心切,他无能为力。

杨玉环以为李琩是因为失去陇右权利而不高兴,安慰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郎君已经做了自己该做的,这就足够了,大不了我们再回安西便是。其实龟兹也挺好的,臣妾在那里反而感觉自由自在。”

“暂时是回不去了。”李琩摇头。

杨玉环疑惑道:“这是为何?”

李琩预料哥舒翰大概率失败,哥舒翰一败,就能证明他的策略是对的,到时候李隆基只能相信他。

而且哥舒翰的失败,会削弱陇右军的实力,那时又要更多时间重新整军练兵。

因此他将会在陇右呆很久。

单从利益的角度讲,这事对他是有利的,只是代价是无数鲜活的生命。

李琩沉思片刻,觉得没必要把这么残忍的利益告诉杨玉环,因此摇摇头,笑道:“因为我在哪儿,你就要在哪儿。”

“一言为定。”杨玉环嫣然一笑。

……

冬去春来。

李琩在这个冬天与何锦完成了婚礼,哥舒翰则忙里忙外的筹备着与吐蕃的战事,然后在春初,开拔五万大军,挺进大非川。

战事初期,还算比较顺利,哥舒翰领军轻破莫离、莫门、树敦三城,然后北进,准备翻越大非岭,取下青海湖周边的城池。

此时虽然时令已经是春天,但高原上依旧寒风刺骨,同时超过三千五百米的海拔,让不少唐军起了高原反应。

唐军主帐内。

王思礼将士兵冻死及重病(因高原反应)的情况汇报给哥舒翰。

底下的马璘听罢,进言道:“节帅,我军战力已经折了三成,粮草乏力,不如先罢兵回去。吐蕃逐水草而居,待夏秋水草茂盛,我们再进军不迟。”

哥舒翰道:“敌军的粮草必然屯于青海湖周边城池,只要我们取下青海湖周边城池,便能补充粮草,现在胜利近在咫尺,如何能放?”

“节帅言之有理。”高秀岩附和,“自鄯州入吐蕃最难攻克的三座城,第一当属石堡城,第二是树敦城,第三才是青海湖边的伏俟城。如今石堡城和树敦城已经取下,伏俟城又何足挂齿,末将愿意先锋,将伏俟城献于节帅。”

“很好。”哥舒翰满意的点头,“既然如此,便以高将军为前军将军,马璘、火拔归仁为副将,领兵两万,直取伏俟城。张守瑜为后军将军,管崇嗣,苏法鼎为副将,领兵一万,抵挡积石山的敌援,其余人等,随本帅坐镇中军,随时听调。”

“是。”众将领命。

另一边,吐蕃军中主帐里。

恩兰·达扎路恭坐在帅椅上,尚绮心儿贝拉和韦论莽支拉略坐于下首。

尚绮心儿贝拉和韦论莽支拉略对年轻的恩兰·达扎路恭完全看不上眼,因此趁着前方战事失利,大肆发泄着不满。

尚绮心儿贝拉道:“赞普调大军前来支援,若是死守树敦城,唐军三月也不见得能取下,但大帅却弃守树敦城,让唐军长驱直入。”

韦论莽支拉略跟着道:“若大帅您不敢战,末将愿意死守。”

恩兰·达扎路恭也不生气,笑问道:“二位将军觉得,我们可以守树敦城三月,那么三个月后呢?”

尚绮心儿贝拉道:“能守一月是一月,难道因为守不住就拱手相让?”

“攻城略地,固然是猛将心之所向,但有时候也不必太在乎一城一地之得失。”恩兰·达扎路恭站起身,“我这一计请君入瓮,本来是为寿王而设,但没想到寿王不来,却来了个哥舒翰。”

韦论莽支拉略道:“请君入瓮若做不好,便是引狼入室。”

恩兰·达扎路恭一笑,道:“这些年,我自南诏、剑南、河陇之间游走,确认了一个现象,我们吐蕃人夏天到中原,容易生病,而唐人冬天到吐蕃,也容易生病。因此有时候最好的防线,不一定是城堡,而是时令。”

恩兰·达扎路恭只是基于经验,因此并没有把气候问题和高原反应区分开来,不过他知道这个现象,就足够他用了。

韦、尚二人听了,觉得有些道理,便没有反驳。

恩兰·达扎路恭接着道:“树敦城并不能决定成败,迟早要丢,因此不如保住有生力量,把唐军拖进大非川。这样一来,可以让时令消耗唐军战斗力,二可以延长唐军补给线,三让唐军不知道我们的部署,敌在明,我在暗。”

韦论莽支拉略摆正了态度,认真问道:“大帅以为,在哪里开始反攻合适?”

恩兰·达扎路恭幽幽道:“就在大非岭。”

……

大非岭下。

高秀岩、马璘和火拔归仁领前军开往伏俟城。

高秀岩道:“马将军可知伏俟城的来历?”

“略知一二。”马璘回道,“伏俟城在北魏时,便是吐谷浑的都城,当年李卫公领兵直取伏俟城,伏俟城的吐谷浑部落投降,归附大唐,之后吐蕃扩张,与大唐争夺此地,再后来平阳郡公兵败大非川,伏俟城便从此被吐蕃掌控。”

高秀岩一直以为马璘只是个莽夫,因此听了马璘的话,有些惊讶,道:“没想到马将军如此熟悉,真是文武双全啊!”

马璘察言观色,心想:“寿王殿下与我们商讨作战方略时,对各城各地、之前发生的战事,都做了详尽的分析,你这算什么问题?”

不过马璘虽然心里吐槽,面上还是恭敬道:“高将军过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