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274章 认罪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274章 认罪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理寺监牢。

殿中侍御史卢铉命令管侦缉逮捕的小吏枷锁王忠嗣,用手拉住脚,把木头按在双脚之间,准备让王忠嗣尝尝“驴驹拔撅”的滋味。

这时,罗希奭匆匆跑了进来,道:“卢御史,快停止用刑。”

卢铉道:“罗御史认为这刑具不够重吗?”

“不是。”罗希奭叹了口气,“寿王要用自己的爵位官职给他抵罪,圣人开恩了。”

“什么?”卢铉大惊。

重伤的王忠嗣也猛的抬起来头来。

卢铉愣了会儿,看了一眼王忠嗣,道:“煮熟的鸭子都能给飞了。”

罗希奭道:“寿王马上就要来了,若是让他进来看到这种情形,恐怕会对你不利。”

卢铉叹气,摆手让小吏将王忠嗣送回监牢。

刚到监牢没多久,李琩便走了进去。

王忠嗣看到李琩,迎头便拜,道:“罪臣拜见殿下。”

李琩连忙扶起王忠嗣,打量了王忠嗣一眼。

昔日纵横沙场意气风发的悍将,此刻身穿囚服,浑身是身,目光黯淡,整个人看起来十分萎靡。

李琩道:“王将军有伤在身,为何还要对我行如此大礼?”

王忠嗣虎目含泪,道:“若不是殿下求情,臣现在还在受刑。殿下身份尊贵,竟然愿意用爵位官职替臣抵罪,大恩大德,臣今生无以为报。”

“王将军言重了。”李琩扶王忠嗣坐到草席上,“雷霆雨露,莫非天恩,父皇心里是心疼你的,只是你这次错误犯得有点大,父皇不得不对伱审问查办。”

王忠嗣闻言一怔。

因为他完全是被诬告陷害,他知道以李琩办案的能力,不可能看不出来,但是李琩居然也咬定了他有罪,他一时间有点懵。

与此同时,监牢外跟着来偷听的太监,却满意的点了点头。

李琩见王忠嗣错愕的表情,拍了拍王忠嗣的肩膀,给王忠嗣使了个眼色,道:“父皇圣明烛照,宽仁为怀,只要王将军能认罪悔改,父皇愿意给你一个机会。”

王忠嗣听着李琩的话,仔细分析,开始有点明白了。

李琩说李隆基圣明烛照,这是在暗示他,李隆基知道他现在没有“欲扶立太子”,但还是把他抓了起来。

那这是为什么呢?

在李隆基的视角里,他从小和李亨交好,中间和李亨有往来,当初也支持立李亨为太子,这就足够说明,他具备足够扶立李亨的动机。

实力方面,他之前兼着四镇节度使,虽然辞去两镇,但是辞去那两镇里也有他的人,这四镇不仅兵马众多,而且对关中形成俯瞰合围之势,只要他真的起了反心,拿下关中轻而易举。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关键是他不愿意打石堡城。

当然不愿意打石堡城,只是表象,其本质是他的思想越来越偏向于守土,而非开边。

这与李隆基开疆拓土的追求背道而驰。

不一样的理念,不仅会阻挠李隆基的步伐,还会加深他们之间的矛盾,而当矛盾扩大到一定程度,李隆基就不敢保证手握重兵的他,会不会完全倒向李亨。

王忠嗣之前高估了自己在李隆基心里的地位,如今经历牢狱之灾,加之李琩的点拨,他瞬间想通了一切。

然后,他背后的冷汗冒了出来。

如果抛开忠孝仁义,只从利益的角度考虑,他和李隆基易地而处,也会做出和李隆基一样的选择。

王忠嗣暗暗叹气,接着思考李琩的后半句话。

如果他认罪悔改,李隆基真的会给他一个机会吗?

他觉得,李隆基应该会给的。

因为李隆基要的,是收回他的权利,切断他和李亨的联系,他要是认罪悔改,就等于给了李隆基明光正大的理由。

一个获罪被免职的无权之人,李隆基饶他一条生路,不仅没有威胁,反而会获得一个“宽仁为怀”的美名。

可是,这莫须有的罪名他一旦认了下来,千秋万代、煌煌史册会怎么评价他?

王忠嗣觉得自己一生求直,宁愿死,也不能认这个罪。

于是他给李琩叩了一头,道:“臣谢殿下的好意,可是……”

“王将军。”李琩察言观色,知道王忠嗣想说什么,于是立即打断,正色道:“松树长得直,是为了让别人夸赞它挺拔吗?”

“啊?”王忠嗣一愣,不解道:“请殿下赐教。”

李琩见王忠嗣一时间转不过来,干脆直言道:“王将军虽然是一名武将,但从小也饱读诗书,《管子·法法》中有一句话:‘钓名之人,无贤士焉。’这话,王将军想必熟悉吧?”

王忠嗣就是再笨,也听懂了李琩的意思。

李琩这是在骂他沽名钓誉,只想着以死求名。

王忠嗣犹豫了。

李琩接着道:“如今边疆战事不断,王将军一身本领,如果你真的是忠良贤士,便应该杀敌报国,就算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也好过籍尸闹市。”

李琩原本可以说得更直白,但是外面站着旁听的太监,因此李琩只能点到这里,如果王忠嗣一意孤行,他也没什么办法。

王忠嗣看着李琩,沉默良久,再度叩头,泪目道:“末将认罪,领罚!”

“嗯。”李琩扶起王忠嗣,道:“将军请先休息,我回去呈奏父皇。”

王忠嗣道:“谢殿下!”

李琩点点头,走出了监牢。

来到监牢外,李琩目送过来听审的太监离开,转对旁边的卢铉道:“卢御史,你的手段本王有所耳闻,杨慎矜一案,你严刑拷打了张瑄,又拷打杨慎矜的小妾韩珠团,那本谶书便是在韩珠团那里找到的吧?”

卢铉没想到李琩对这些事这么清楚,心中惊讶,道:“瞒不过殿下,早闻殿下精于刑狱之事,今日下官受教了。”

李琩道:“王忠嗣将军的事,父皇已有圣谕,本王按父皇圣谕行事,劳烦你们照看好王将军,从现在起,若是他少了一根毫毛,我拿你是问。”

“下官定会照料好王将军。”卢铉连忙给李琩行礼。

李琩凝视卢铉一眼,出门而去。

……

李林甫府。

罗希奭等人都沉默的望着李林甫,等着李林甫发话。

但李林甫却平静的煎着茶,一副无事发生的模样。

罗希奭忍不住感叹道:“这次搬倒太子的计划,又落空了。”

“是啊。”卢铉跟着附和,“太子被废,对寿王也是好事,也不知道寿王怎么想的,突然以自己的爵位官职来换王忠嗣生路,让我们有点措手不及。”

李林甫头也不抬,道:“没有寿王,也牵连不了太子,这事从头到尾,圣人就没想过把太子扯进来。”

罗希奭道:“圣人不知为何如此信任太子。”

李林甫抬头看了一眼罗希奭,没有说话。

李隆基与其说信任李亨,不如说是他对李亨比较放心。

如今的东宫卫队,就是一个空壳,李亨基本没有利用东宫卫队发起政变的可能,而李亨笼统的文臣武将,又被他搞得死的死,贬的贬。

李亨成了一个十分弱势的太子,但正是他的弱势,成了他的保护壳。

不过无论怎么弱势,太子始终是大唐名义上的储君,只要李亨能平稳的从李隆基手里接过权利,那又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罗希奭见李林甫不说话,又道:“王忠嗣虽然能保住命,但很难再拥有以前的权势,我们又少了一个政敌。只是寿王能在这事上获利,寿王的权力越来越大,我们要不要给寿王设个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