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273章 求情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273章 求情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南熏殿里。

李隆基半靠在龙椅上,张凌之垂首站在下方。

“十八郎身体如何了?”李隆基问道。

张凌之道:“回圣人,还是老样子。这些年臣翻遍医术,用尽办法,都只能保得寿王殿下病情不加重,这根治之法,臣还未找到。”

李隆基望着张凌之,故意感叹道:“十八郎比太子争气多了,如果他身体无疾,朕到想让他做这个太子。”

张凌之神情丝毫没有变化,道:“即使寿王殿下身体康健,他也不能做太子。”

“这是为何?”李隆基问道。

张凌之道:“无论是长幼有序,还是德才,当今太子都是最合适的人选。而且寿王殿下也曾不止一次对臣讲过,他毕生之愿,便是为大唐安边守土,如果能攻克吐蕃,他死了也愿意。”

李隆基微怔,道:“十八郎是个好孩子,这些年,辛苦你照料他,你是功臣啊!”

张凌之道:“臣才微德弱,并没有治好寿王殿下,不敢言功。”

李隆基点点头,挥手让张凌之先退下。

张凌之躬身退了出去,不一会儿,辛云京进来拜见。

李隆基先问辛云京这些年的公务,辛云京如实回答。

辛云京这些年,不是打仗,就是在屯田戍卫,基本都规矩行事。

李隆基耐心的听着,时不时的问一些细节,待辛云京陈述完,李隆基幽幽道:“这些年,十八郎对你重用有加,想必已经十分信伱。”

辛云京道:“末将作战还算勇猛,因此得到寿王殿下赏识。”

李隆基道:“那他是否安排过你做一些逾矩之事?”

“从未有过。”辛云京笃定回复。

李隆基道:“照你的意思,十八郎在碛西这么多年,都在一心为公,毫不谋私?”

辛云京道:“末将看到的便是这样。”

李隆基道:“朕欲废太子,另立十八郎,你觉得如何?”

辛云京闻言大惊,忙行礼道:“此事关系重大,末将不敢妄言。”

“朕让你说。”李隆基道。

“这……”辛云京愣了一下,道:“太子殿下并未有过错,圣人若是废太子,恐怕会引起朝局动荡,请圣人三思。”

“嗯。”李隆基沉吟片刻,“你是个忠臣,你的话,朕会郑重考虑,你先退下吧。”

“喏。”辛云京退了下去。

不一会儿,边令诚匆匆进来。

李隆基直言问道:“寿王在碛西可有可疑之处?”

边令诚收了李琩不少钱,便照他所见回道:“回圣人,寿王殿下奉公自守,并未做过逾矩之事,不仅如此,别的节度使或多或少都养有幕僚门客,但寿王殿下并未私自豢养一个。”

李隆基点点头,摆手让边令诚退下,沉思半晌,问一旁的高力士道:“十八郎是不是太干净了些?”

“正是。”高力士先认同李隆基的话,顿了顿,才转道:“圣人功盖千古,是古往今来第一贤明圣主,寿王殿下深受圣人恩宠,继圣人之德,且寿王殿下如今已是最有权势的皇子,寿王殿下若没有……没有登龙之心,确实也不需要谋私。”

高力士的话,李隆基听了十分受用。

李隆基会心一笑,道:“你对朕夸赞过高了,如今大唐四周强敌环视,吐蕃更是屡屡犯边,若十八郎真能承朕之志,吐蕃便交给他来打。”

高力士道:“圣人是想让寿王殿下长期掌管河陇地区?”

“正是。”李隆基点头,“与吐蕃的战事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只有让十八郎长管河陇,才能彻底征服吐蕃。”

高力士道:“可是如此一来,寿王殿下便会拥兵过半,若是寿王殿下与太子发生矛盾,恐怕……”

李隆基道:“朕自有分寸。”

“喏。”高力士没有再说。

……

几天后,王忠嗣回到长安。

王忠嗣刚到长安,便被送进了监狱,由三司官员一同会审。

朝廷前脚刚拿了户部侍郎杨慎矜,后脚又将前四镇节度使王忠嗣下狱,一时间,朝廷内外人心惶惶。

李琩府里。

李琩问红月道:“太子那边,有没有什么动静?”

“没有。”红月摇头,“原以为以太子和王将军的交情,他怎么都会上书保王将军一次。”

李琩道:“王将军的罪名,是意图扶立太子,如果太子要保他,只有一条路。”

“什么路?”张光晟问道。

李琩道:“放弃太子之位,只有不做太子,我三哥才能为王将军求情,不然反而做实了王将军的罪。”

“那太子怎么会舍得。”张光晟道。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太重位置,并不是好事。”李琩说着,站起身来,“太子不舍得,那就我来,我得进宫一趟。”

张光晟忙道:“殿下,您要为王将军求情吗?”

“是的。”李琩点头。

张光晟道:“王将军现在已经是众矢之的,殿下如果贸然为王将军求情,恐怕会受牵连。”

“我知道。”李琩叹了口气。

王忠嗣所的事,非一般人可以比,李琩这次也不确定自己能否全身而退。

不过,无论如何他都必须得赌一把,因为只有这把赌对了,他才能维护好他的人设,才能长久经略河陇。

李琩呆立片刻,毅然决然的去了兴庆宫,直到沉香亭。

此时,梅妃正在沉香亭里跳舞,李隆基在一旁望着梅妃的舞蹈,似有所想。

高力士给李隆基通报后,将李琩请进了亭子。

李隆基打量了一眼李琩,直言道:“你是来替王忠嗣求情的?”

李琩一怔,道:“儿正是为此而来。”

李隆基给高力士递了一个眼色,高力士便去取来一封文书递给李琩。

李隆基道:“你先看看,再决定要不要替他求情。”

“喏。”李琩接过文书。

文书里的内容,是关于王忠嗣的审理情况。

其中三司官员举了多条证据。

比如,王忠嗣从小和李亨关系比较好,他有扶立李亨的动机,李亨又曾经给王忠嗣送过好几次礼,中间他们有过往来,而且王忠嗣当年是支持李亨做太子的主要人物之一。

如此种种,虽然算不上实证,但奈何三司官员众口一词,都觉得这些坐实了济阳别驾魏林的状告。

李琩快速看了一遍,道:“父皇,要说关系亲近,王将军从小被您养在宫中,您才是他最亲近的人。至于送礼往来,王将军和太子亲如兄弟,他们之间互赠礼物,也是情理之中……”

“你还是决定为他求情吗?”李隆基打断李琩。

李琩道:“儿只是如实禀告。”

李隆基望着李琩,道:“那你能证明他没有反心吗?”

如果抛弃疑罪从无,那想要证明一个人无罪,基本是无解的。

李琩明白李隆基的意思,他不再争辩,跪了下去,道:“儿愿意用自己的爵位、官职,替王将军赎罪。”

“哦?”李隆基一惊,站起身来。

正在跳舞的梅妃听到这话,也顿了一下。

一旁的高力士连忙道:“寿王殿下,雷霆雨露,莫非天恩,您的爵位官职,都是圣人恩赐,您怎么能用来替别人赎罪。”

李隆基听了高力士的话,走到李琩跟前,俯身问道:“你能告诉朕,你为什么非要保他吗?”

“儿与王将军还算熟悉,儿相信他不会行悖逆之事。”李琩先表达了信任,再接着道:“王将军南征北战,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他若真有反心,又怎么会辞去河东、朔方的职务?况且现在边患严重,朝廷正是用人之际,王将军精通兵略,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是这样吗?”李隆基语气平静,“朕还以为,你保他是为了拉拢人心,为己所用。”

“儿绝无此心!”李琩叩头,“赏功罚罪,都是父皇的天恩,儿萤火之光,怎能在父皇日月之辉下影响人心。”

“朕同你说笑的。”李隆基微笑着扶起李琩,“你用爵位官职给王忠嗣抵罪,失去了爵位官职,你拉拢人心又有何用呢?好了,你去监牢看看王忠嗣,如果他认罪悔过,朕愿意给他一个活命的机会。”

“多谢父皇。”李琩给李隆基行了一礼,退了下去。

李隆基望着李琩离开的背影,对旁边的高力士道:“你觉得十八郎是认定朕不会削去他的爵位官职才这么说,还是他真的愿意舍弃?”

高力士道:“换了别人,奴婢会怀疑他的用心,可寿王殿下行事向来如此,他若是没有这番魄力,奴婢才会觉得奇怪。”

“不错。”李隆基认同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