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174章 闲话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174章 闲话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高将军谬赞了。”李琩摇头一笑,话锋一转,道:“对了,两位将军不必担心,父皇命我在长安等候贪墨粮饷一事的结果,有我在,查案的人不敢乱来,两位将军可在我府中暂住,畅游长安静待结果便是。”

高仙芝与封常清也不推辞,道:“谢殿下。”

客气一句后,封常清道:“末将对长安也不太熟,不知道该去哪里游玩。”

封常清这话,是想表示他行得正坐的端,不怕诬告,担忧的只是不知道怎么玩。

李琩笑道:“红月现在在长安,封将军若不知道去哪里游玩,可以让她安排。”

“如此也好。”封常清应了下来。

李琩和两人回府,休息了会儿,见了红月,便进宫去见武惠妃。

武惠妃见到李琩,先是一怔,随后笑道:“我还以为你要明日再来看我。”

李琩给武惠妃行了一礼,道:“儿让阿娘担忧了。”

“也不算担忧。”武惠妃将李琩领进屋,“你去定戎城后,几天一个奏报,石堡城的战事,传得整个长安都是,我不用收你的家书,也知道伱在石堡城的一举一动。”

李琩之前给武惠妃的家书,都是杨玉环代笔,和杨玉环分别之后,他一路匆匆忙忙,少有机会写家书回来。

因此听了武惠妃的话,有些愧疚,道:“是儿子不孝。”

“我没怪你。”武惠妃拉着李琩入座,道:“阿娘知道你的艰苦,你在外面战功赫赫,阿娘在宫中也好过。自你父皇宠幸梅妃之后,宫中人渐渐疏远了我,如今你威名在外,你父皇来我宫中的次数也多了,那些人又巴结过来。”

李琩笑道:“那都是阿娘魅力所在,与儿子无关。”

武惠妃闻言会心一笑,她没有反驳李琩,接着道:“之前你父皇还和我说,要追谥宁王为让皇帝,追谥元氏为恭皇后。”

宁王是李隆基的大哥,李琩的养父,名李宪。

文明元年,公元684年,李旦即位,册立李宪为太子,后来李旦被降为皇嗣,武则天册授李宪为皇孙。

所以一开始,李宪是很有机会当皇帝的。

后来,李旦再次登基,李宪便再三推辞,要让出太子给李隆基,李隆基也表示李宪是大哥,太子该是李宪的。

两兄弟一番拉扯,最后李隆基做了太子。

李隆基登基之后,也对李宪非常宠幸,有人谗言挑拨离间,李隆基便说:“昔魏文帝诗云:‘西山一何高,高处殊无极。上有两仙童,不饮亦不食。赐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身轻生羽翼。’朕每思服药而求羽翼,何如骨肉兄弟天生之羽翼乎!陈思有超代之才,堪佐经纶之务,绝其朝谒,卒令忧死。魏祚未终,遭司马宣王之夺,岂神丸之效也……”

从这这句话里,不仅可以看出李隆基对李宪确实感情深厚,同时,也能看出李隆基非常清楚,魏削宗室而权臣篡。

李琩想到此处,突然道:“我听说,永王最近常进宫去见父皇。”

“是啊。”武惠妃点头,“他也想和你一样,出去建功立业。”

李琩道:“父皇答应了吗?”

“正在犹豫,前日你父皇还问我该不该让永王出长安。”武惠妃说着,摇头笑道:“我观永王志大才疏,他若真出去,也不见得能立多大功业,但你父皇问我,我也不能多说,只能让你父皇自己抉择。”

李琩听着武惠妃的话,有些感慨。

只从情感上来说,武惠妃算是李隆基现在最亲近的内人,但是武惠妃并不敢向李隆基说实话。

不过,这也不能怪武惠妃。

要怪,也怪李隆基位置太高,又太自以为是,太自私,让他身边最亲近的人,都只敢顺着他的意思说。

幸好他和杨玉环不是这样。

李琩想了片刻,转问道:“阿娘身体还好吗?”

“挺好。”武惠妃微微一笑,“你家书写得少,但寿王妃可是一直没落,经常来信嘱咐我调养身体,她这么关心我,我自然要好好调养,你真是娶了个好王妃。”

“那倒是。”李琩也笑了。

武惠妃道:“不过我这样调养身体,也是因为你。”

“因为我?”李琩疑惑。

武惠妃点头,道:“元氏和宁王去世,你都没来得及瞧上他们最后一眼,我要是不调养好身体,也担心见不到你最后一面。”

“我……”李琩叹了口气,想说些安抚的话,却不知道从何说起,想了想,干脆笑道:“儿子身体差些,说不定会死在阿娘前头。”

“瞎说!”武惠妃拍打一下李琩的肩头,“你这孩子怎么嘴不饶人。”

无论他建了多大的功业,武惠妃永远都把他当做一个孩子。

李琩规矩道:“儿子知错。”

武惠妃道:“你父皇让宁王与元氏合葬于桥陵之侧,还未入葬。宁王做为你的养父,你当去为他守灵送葬。”

“是。”

李琩应下,和武惠妃聊起了家常。

次日,李琩便去了宁王府。

李琩祭拜宁王,并亲为其守灵。

宁王长子李琎一直在旁陪同,见李琩非常伤感,李琎安慰道:“寿王殿下不必太过悲伤,阿爷去世之前,便似乎有所感觉。”

“是吗?”李琩疑惑。

李琎道:“今年长安的冬天异常寒冷,凝结了霜封树。阿爷见了便说:‘树稼,达官怕,我恐怕要死了’。自那天之后,阿爷便将我们都叫回身边,去世的前一夜,阿爷还在感慨,他还有一个孩子没能看上最后一眼。”

“是我不孝。”李琩叹了口气。

李琎道:“殿下千万不能这样说,阿爷知道殿下在河陇立了大功,非常高兴,让我们务必要多帮扶殿下。”

李琩闻言,对着李宪的棺椁行了一礼,才对李琎道:“谢阿兄。”

李琎道:“是我殿下才对。圣人追谥阿爷为让皇帝,我上表恳辞,陈述阿爷之意,不敢当帝号,但圣人不许。圣人感怀阿爷的品行情义,其中就谈到了阿爷对殿下的养育。”

李琩闻言微怔。

李琩猜想,李隆基估计就是顺口一提,不过由于他风头正盛,难免就让李琎他们以为,李宪养育他,于李隆基也是大功一件。

不过李琩也没有深究,只和李琎忆起他们儿时之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