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七十四章 深宫

万历新明 第七十四章 深宫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暮春时节的夜晚,正是温度舒适的时候。

百禄宫暖阁外,孙隆和魏朝带着伺候皇帝的相关人等在外等候,数十男女,不闻一声。

在静谧中等了太久,魏朝无话找话对乾清宫总管太监孙隆道:“陈厂督已进去半个时辰,真是圣眷优隆。”

孙隆笑了笑,对魏朝道:“你这猴崽子眼热?”

魏朝叹口气道:“我才多大岁数?若能像陈厂督这般,三十六七岁干到秉笔、厂督,我做梦都能笑醒。不然如张诚般独当一面,也算是光宗耀祖。”

孙隆叹气道:“你我无根之人,还谈什么光宗耀祖。只恨家贫,才走了这条路。但凡有两亩薄田守着苦日子,也比没了根强些。”

魏朝听了,触动心事。叹气低声道:“总管,咱伺候皇爷时间长,总憋不住尿,怎么办?虽垫了两块纱布,下了值都透了。”

孙隆道:“轮到你的班儿,提前一个时辰就不能喝水、进食。若忍不得饿,就揣两块糖,头晕时吃一块儿。”

这些常识其实魏朝都知道,因要巴结孙隆,故懂装不懂。听孙隆有关照之意,他顺杆爬道:“谢谢总管提点,咱扫了两年地,才被干爹推荐到皇上跟前。俺干爹常常不在宫中,这里却没个疼俺的。”

孙隆听他有拜干爹之意,笑道:“你这小子不知足。张鲸公公御前红人,有了这么扎实的靠山,你还乱寻思什么?再说我是总管,你是伴当,不能胡拉乱扯。”

这常识魏朝也懂,但这般说,仍是表露巴结之意,见目的达到,就顺坡下驴了。

......

此时殿内,朱翊钧已经跟陈矩交代完了东厂裁撤诸般事项要求。此次东厂裁撤,是朱翊钧对宫廷做的第二次大手术。

和前次改制不同,此次涉及到陈矩的下一步安排,朱翊钧很是慎重。

经过深思熟虑,陈矩只能重用,不能黜退。在此次谈话中,朱翊钧先是对陈矩接手东厂一年来的工作先给了些空泛的表扬,话题一转,就东厂内索贿、敲诈诸事重重敲打了几句。

待揉搓完了,陈矩自度自己最好的结果是回司礼监仍做秉笔时,朱翊钧总结道:“一年来,朕见你心不在东厂,力主安静,对厂内关押犯官多有保全之意,不是个擅长情报刺探方向的人。”陈矩听了,跪下请罪。

朱翊钧摆手叫他起来,接着道:“朕不是在批评你。只是见你一直关注政情、经济,常发些经世济民的议论,自身也能廉洁自守——你是文官的料子。”

陈矩听了,头上渗出了密密的汗珠。他于嘉靖二十六年入宫,当时年方九岁。在宫里耳濡目染,也知道些世宗、穆宗如何使用臣下的手段。

今日被年方十二的皇帝一顿揉搓,深深体会到在一个明察秋毫、果决明断君主手下为官作宦之不易。他跪地颤声道:“皇爷不以奴愚钝,置奴要害之处,奴却未......”

朱翊钧摆手打断,笑道:“不必惶恐。朕还是要大用你。张宏老迈,你却年富力强,此际不可灰心。”陈矩听了这一句,心里怦怦乱跳。

朱翊钧道:“朕欲成立侍从室,设宫廷大臣一名,并属意英国公。英国公年岁更大,如何处理繁杂之事?将来,这副担子你要帮他挑一半。”

陈矩听了,涕泪交流。哽咽道:“奴婢必竭尽心力,死而后已!”

朱翊钧听了,哈哈大笑道:“汝把侍从室视为龙潭虎穴不成?朕焉能用你赴汤蹈火?朕的想头是,将来内、外官,凡大用的,都要在侍从室,被朕调教几年。你作为内廷代表,将来在侍从室协助朕厘清内宫,其责不小。嗯,朕取你做事谨慎,有矫正时弊之心这一条。”陈矩听了,唯有叩谢皇恩而已。

朱翊钧待他从狂喜中冷静下来,接着道:“宫廷大臣之下,朕要设内廷行走大臣一名。你按照朕的想法,先理出内廷行走大臣的职责边界,侍从室和司礼监之间的协调沟通甚或折冲樽俎,细细思量了,拿出行文、办差之条例。明日开始,你就可以琢磨这件事了。”

......

待朱翊钧交代完自己对侍从室的整个职能定位的构想,时间已是戊正。

陈矩记了十来张笔记,最后总结道:“皇爷设立侍从室,分了司礼监和内阁的权柄,以居中调和、折冲樽俎、混一政令为主要目的,臣已明白了。真是圣聪天纵,臣望尘莫及!”

朱翊钧听他完全理解了自己的意思,点头道:“宫中要找忠心的,容易。忠心又明白事理的,不易。你好生做来。”陈矩又跪下,恨不能剖开胸腔,把一颗红心拿出来给朱翊钧看。

讲完了政事,朱翊钧问道:“奇妃罹难之事,可有可疑之处?”其实,朱翊钧内心中已经有了答案,此时问出,不过是测试陈矩的忠心。

陈矩沉吟一下,方回奏道:“皇爷,奇妃遗体,臣亲自带着熟手检查过了,确是钝器打击致死。但应该不是凝萃殿顶琉璃瓦打的。”

朱翊钧见不出自己所料,面上没什么波动。淡然点头道:“你继续说。”

陈矩道:“臣当夜接到皇爷暗示,在凝萃殿细细检查了一遍。太妃玩双陆的长榻,有移动的痕迹,因被殿顶碎瓦灰尘掩盖,非细细查找,难以发现。只此一条,即为有心者为之。”

“凝萃殿地面,太妃和宫女血液喷溅之处,与遗体伤口方向,一寸未偏。但臣翻过长塌,发现榻脚底部有一处血迹,周边却无血——有此两条,太妃罹难非为意外,而是被害,可谓确凿。”

朱翊钧听了,面上现出苦笑、感伤之色。低声道:“我朝如何能出武瞾之事?母后也太小心了。可怜叶氏,竟真是死于非命!”

陈矩历事三朝,耳闻目睹这深宫之中血腥之事不少。但此前他不是当事之人,这般事他当初只当热闹看。

此际这内宫惨事与他有了牵扯,方知自家前辈经历多少血雨腥风。他冷汗涔涔,生怕卷入皇帝和太后之间争斗,死无葬身之地。

朱翊钧见他脸色苍白,笑笑道:“朕当日不该多言,建议仁圣太后带着奇妃来西苑。因朕的偶然关心,竟然让母后心中起了疑心——不杀伯仁,伯仁竟因吾而死。”把来西苑前一天慈庆宫的事儿讲了。

陈矩长吐一口气,猛跳的心脏才缓和下来。劝道:“皇爷,依奴婢之见,这后宫之人个个对主上青睐极端敏感——奇妃蒙皇上青眼,应力辞来西苑游玩之事。她应该知道,慈庆宫只找世宗时妃嫔来西苑之缘由!”

“皇上侍奉两宫游玩,只带了两个穆宗时的嫔妃——奇妃宁不自惧乎?此自取其死,皇爷不必伤怀。”

朱翊钧听了这番歪理,哪里能解开心结,面上却不得不做出被安慰的模样。定了神问道:“你可知此为谁所为?为何不在宫内行事,却这般大费周章?”

陈矩把宫中人想了一遍,心内已有答案。嘴上却回奏道:“不经查实,臣猜不出来。不过主事之人必然知晓西苑修造内情,费些事又堵了他人嘴。一石三鸟——倒是个忠于国事之人。”

这暗示相当到位,朱翊钧听了,淡淡道:“主事者是有些忠心,提前暗示了朕。毕竟受命而为,朕也不怪他。——你退下吧,朕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