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七十三章 究问

万历新明 第七十三章 究问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居正闻言吃了一惊,看向朱翊钧。朱翊钧道:“奇太妃意外罹难,两宫震怒,是慈圣太后在此。”

张居正闻言,对着屏风五拜三叩:“臣张居正叩见太后。臣等行事孟浪,惊扰慈安,罪莫大焉。”

李太后除了在裕王府时偶然见过张居正几面,再就是穆宗宾天那天见过张居正。

穆宗宾天之初,有几件重大国事,两人以屏风相隔,当众进行过几次交谈。

朝局稳定后,两人之间的沟通都通过冯保来回转述。冯保被逐以后,太后也惰政了。张居正已经很久没有就某件事请示过慈圣。

此际听张居正请罪,李太后在屏风后面道:“先皇在时,与吾说过太祖、成祖宝训,不得议立丞相。大臣若有言之,立诛。先皇其时遗憾,以为高胡子、张先生等做丞相事,却没个名分。”

“今日皇帝如何这般说?岂不是违背祖宗家法。”

朱翊钧笑道:“母后,太祖宝训不得开海,先皇把海也开了。洪武十七年立铁牌‘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今日司礼监掌印俨然宰相。”

李太后闻之哑然。想了一会儿,怯生生道:“皇帝若有主张,吾不干涉。然不可操切,弄起了朝争。”

朱翊钧称是,回道:“太后放心,儿子必不操切的。”又看了看张居正,目光大有深意道:“朕打算着,待过个几年,先给老先生一个‘总理内阁大臣’的名义,再徐徐图之。”

张居正听了,心中又是一跳。平台召对时,朱翊钧已经流露出要变法的意思。什么是‘变法’?变‘祖宗家法’耳!

自己当时声情并茂的把皇帝劝住了,但两人磨合了一年,张居正不再怀疑皇帝的性格——其心性坚毅之程度,本朝唯太祖有之。

故张居正曾跟戚继光说过“今上类太祖,眼里揉不得沙子”等语,确是由衷之言。

听此时皇帝的意思,“过几年”应该是大婚之期,那时必昭告天下,太后退养,皇帝从法理上亲掌大政。

今日皇帝相当于给出承诺,待亲政后给自己“总理内阁大臣”的名头,到时候确实离丞相一步之遥。皇帝用这大饼吊着,到时候谁要是建议皇帝大婚晚几年再说,自己非跟他玩命不可。

张居正放飞思绪,心说这官名虽不见于会典,但皇帝这心思咋那么巧,起名甚是好听。

届时混一政令,丈量土地,推广“一条鞭法”,必能兴国强兵,真可谓“壮志得酬”也。大丈夫当如是!

心思定了,张居正奏言道:“禀太后,臣蒙三代皇恩,谋国必先忧天下,而忘己身。请太后放心,臣必不操切为之。”

李太后在屏风后听皇帝和张居正都这般说,放下了心。又问道:“东厂之设,历来如此,裁撤了可有不便?”

张居正听了,忙高声道:“回太后,成祖设东厂,为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初立时还能谨慎自守,勿枉勿纵。然则自成祖以后,完全背离初衷!”

“彼辈百年来罗织罪名,诬赖官民,敲诈勒索。且用酷刑拷掠官吏,诬杀大臣,冤死者相属,恶行罄竹难书。举朝野命,一听宦竖之手,天下苦之久矣!”

“今日主上欲裁撤之,为成祖以来最大的德政!而太后之慈恩,也必然泽被天下!至于锦衣卫独大之忧,一者将来设立监察局,有皇上亲领;二则都察院兴革后也能制衡,臣等也能遏制其势,请太后放一万个心。”

张居正作为文官之首,生怕太后反对裁撤东厂,连“慈恩泽被天下和放一万个心”这话都说出来,朱翊钧听了在一旁心中暗笑。

李太后在政事上并无多少经验和主见,轻易被张居正说动,心道:“张先生如此激动言说,东厂还是裁撤的好。”就说道:“既如此,皇帝和张先生做就是了。”朱翊钧和张居正都应了。

见她答应,张居正松了口气。等了一会儿,朱翊钧见李太后没继续问话,就问起各部五年规划的事情,张居正开始做汇报。

李太后听了一会儿,心中嘀咕道:“这政事有何趣味?这两个却讲的兴头,真是怪哉。吾不听了,还是麻将去。”

在屏风后插言问道:“奇妃罹难,如何料理?”

张居正听见了,心说刚才都说了“就事论事”,闹半天你没听懂。只好重复道:“臣以为还是‘就事论事’,穷追责任,按律重处。另兴革都察院,为防患于未然也。”

李太后听了道:“如此吾不见朱衡了,皇帝和老先生自行处置罢了。”说完从屏风后站起身,张居正耳听椅子响动,并传来一阵香水特有的香气。忙俯身叩拜,不敢抬头道:“恭送太后。”朱翊钧也起身,口中恭送母后。

此前朱翊钧已经屏退了殿内内监,此时高喊一声,进来几个内官,服侍慈圣太后从正门出去了。

张居正听脚步声渐远,这才抬起头来。朱翊钧道:“老先生起身罢。”张居正心说皇帝今日兴革内廷,裁撤东厂等大事,混在奇妃薨逝这件事里一说,因自己在场,太后也无置喙之处,省了回宫再废口舌。这小小年纪,心肠如何生的,却这般弯弯绕绕。

......

当日,朱翊钧仍陪同两宫住在西苑。因昨夜出了事,司礼监今天白天将西苑每个宫殿都检查了一遍,又查出近百处偏殿材料朽烂,漆皮脱落,步道坑洼等等情弊,都报了送东厂。

钦差总督东厂办事太监陈矩亲自在东华门外的辑事厂坐镇,令掌刑千户带人把王利、杨松等百余名西苑修造官吏、差役拷打一天。

这些官吏家中都有浮财,见自家顶梁柱被抓进了东厂,各个求亲靠友,使钱捞人,此最为东厂番役乐见。

工部员外郎杨松头面广阔,家中兄弟托了人,找到固安伯陈家,跟司房百户郑如打了招呼,第一笔即送赤金百两。

郑如虽知干系重大,但东厂中人见了金子,如同苍蝇见血,哪能放过。趁着把整理好的笔录递给陈矩的功夫,低声禀道:“厂公,杨家愿出赤金千两买杨松在东厂活命。”

陈矩听了,将眼睛上下翻动,打量着郑如。郑如见势不妙,扑通跪地,一边咚咚磕头,一边用力扇着自己的嘴巴子。每一掌都势大力沉,没几下皮破血流。

陈矩见状,先冷笑几声,随后又叹了口气,只是说道:“还不滚出去!”郑百户如蒙大赦,竟在地上爬出门去。

陈矩先翻看笔录,又看了结论,见西苑贪污案链条清晰,证据确凿,就拿上卷宗,到西苑请见。

朱翊钧翻开卷宗,就看见目录之前夹了一张纸,上写:“奇太妃确系钝器击颅而亡,未中毒、未有其他外伤。臣矩。”点了点头。

当着殿内内监的面,朱翊钧道:“你去将今日的审讯结果报太后,夜间到朕处来,朕有话跟你说——事关东厂裁撤事,你先想想利弊。”

朱翊钧要裁撤东厂,早就跟陈矩谈过了。此时陈矩听他这般说,脸上没有任何波动,只高声应道:“老奴遵旨。”

ps:书友圈活动在书架本书右侧三个小点内进入详情,再进书友圈之第一次书友圈活动。奖励为前十名每人五百起点币,欢迎大家踴跃参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