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九十九章 扩土(上)

万历新明 第九十九章 扩土(上)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万历二年九月末,蓟辽总督刘应节和辽东总兵李成梁等,在抚顺大会女真诸部。

在会场之上,明廷将昔日一统诸部的女真首领王杲千刀万剐,清算了其万历元年开膛破肚残杀明军三百的罪行。

在王杲的惨呼声中,刘应节出示圣旨,要求女真各部立即放归汉人和朝鲜奴隶,并在明年二月二之前一律蓄发,衣改右衽,与汉人同。

当时在场的哈达部图伦城城主尼堪外兰接旨后,直接请参将李如松为其剃辫,并解衣右衽。因右腋下无扣子,尼堪外兰以马鞭围腰,以示对朝廷之忠。

刘应节见之大喜,赐其汉服并赏金珠一对,茶六百斤。

在他的带动下,王台、觉昌安、纳林、塔克世等女真大酋,都纷纷剃发解衣,换上汉服,以示并无反抗朝廷之意。

当时只有两个女真部略有异议,浑河部兆嘉寨主理岱和嘉哈部长苏库,两人因迷信萨满,跪地恳请刘应节,表示换衣完全没问题,但拒绝当场落发,要回去问自家萨满再说。

宁远伯大怒兴兵,派将两员,各带骑兵二千。在尼堪外兰派出向导的带领下,直取二部落,杀了两家萨满,并屠尽老幼,将其部落青壮置于马后拖行。

三日后,骑兵返回抚顺时,身后拖行的数百女真青壮已经全数死亡,大部分尸首下身只剩少许腿骨。

而此时的王杲,才在刘小刀边治疗边切肉的酷刑之下,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这条自浑河到抚顺之间的血路和王杲的惨死,彻底震慑了白山黑水。女真各部民乃至鞑靼牧民闻之,无不震怖。李成梁之名,在帝国东北真能止小儿夜啼。

这一事件影响超过了数百年。本时空的黄河以北的广袤领土上,各地一直流传着不同版本的“吃小孩的李老豹子”这一民间鬼物。而给无数人带来童年噩梦的李老豹,据闲的蛋疼的历史学家考证,就是李成梁。

......

女真各部酋从抚顺回去后,凡有萨满反对剃辩蓄发的,一律被杀。至十一月中旬时,李成梁派骑兵在各部顶风冒雪,巡视检查,发现所有女真已经全数右衽,头发最长的已经长到了两寸。

朱翊钧览报后,心说自己穿越的时机不错。王杲虽然初步统一了女真各部,但并未像后来的努尔哈赤那样给女真灌输了民族意识。

此际的女真,虽然有些金国文明残留,但已经在恶劣的环境中消散了绝大部分。原时空努尔哈赤统一各部后,设立了八旗制度,立下了各项文法,才最终统聚了人心。

在女真各部一盘散沙的现在,始终在饥饿中求存的部民,心中并无民族大义。因此朱翊钧的蓄发令落实的很快,效果也出乎他的意料。

既然女真已经杀服,且盐场拍卖事已经完成,腰包鼓鼓的朱翊钧为了牢固的统治东北,跟着使出第二招,改土归流。

成祖曾经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作为羁縻女真各部的统治基础。

到了明中后期,朝廷统治仅限于边墙之内,奴儿干都司虽然还在,但除了给各部堪合敕令时能用到些地名之外,早已经失去了实际意义。

王杲的覆灭和抚顺的大会改变了整个东北的局面,此际,按照皇帝的意思,明之疆土从图们扎萨克图汗的地盘中间穿过,和成祖所设奴儿干都司并在一起,要在东北共设立四省。

极北偏北,从黑龙江以北直到冰原,设北山省,面积为帝国十七省之首,最近处距京师也超过二千六百里,包括苦兀岛(库页岛)在内,都为其辖地。

因此地大部为北山女真野人所居,汉民此时尚未开拓到此,因此暂时纸面上占领——此朱翊钧为未来计。

北山省设巡抚驻地为永宁(奴儿干城),此城堡早已湮灭,唯有成祖时名宦亦失哈所建的永宁寺遗址尚在,为占据大义,朱翊钧将奴儿干城改名永宁。

自黑龙江向南,朱翊钧按后世大致位置,将东北分为三省,分别为黑龙江、泰宁、辽宁。三省巡抚驻地分别为黑龙江城(瑷珲),大宁(长春),沈阳。

除了辽宁之外,其余三省汉人极少,加起来尚不足万数。因此朱翊钧决定,北山省巡抚暂不就位,仅派兵五百,抽调辽东汉民五百户,到永宁慢慢建城。

黑龙江、泰宁两省,巡抚身兼总兵衔,统兵驻扎黑龙江城和大宁城,招募汉民垦荒,并负责建城事。

整个东北的政治、经济中心,放在沈阳。朱翊钧拨银百万,拟将沈阳中卫扩建成大城,内设北方都督府,统辖四省之地。待统治稳固后,向西拿下图们扎萨克图汗和喀尔喀蒙古,彻底解决帝国北方边患。

......

朱翊钧提出的这扩土数千里的大计划,初期投入就到了一百万两,遭到内阁的激烈反对。

张居正和吕调阳都认为,女真部已不成帝国之患,朝廷守住辽东根本,最远扩土至松花江流域的泰宁,依托辽东多建几组城堡,施以改土归流,足以解决东部虏患。

如今虽然朝廷有了一笔大钱,但内部仍将鼎沸。此际花大笔银子迁民、建城到黑龙江流域,得不偿失。

朱翊钧对此的解释是,施政天下,不能一味守成。全面掌控东北,为解决帝国痼疾的一把金钥匙,施政者必须见此。

一者东北之地肥沃,河流纵横。最适合大规模玉米,成为帝国大粮仓。玉米的亩产量比小麦略高,且秸秆高大,既可用于牲畜过冬草料,又可做柴薪,最适合在东北种植。

从今年辽东推广种植玉米的结果来看,自给自足绰绰有余。朝廷此后再也不用往辽东转运粮食,虚耗国帑。——当然,此不全是玉米推广之功,李成梁以粮食换东珠的贸易被切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农业是国家根本,其重要性无可争议。朱翊钧穿越过来,掌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锦衣卫收集天下粮种信息。

玉米在嘉靖中期即已传入中国,万历元年在北方六七个省内都有种植。尽管玉米和小麦比,有诸多优点,但没有官府推广,成效完全两样。

今年春季,朱翊钧就让户部抓总,在北方推广玉米种植——尤其是辽东,朱翊钧让刘应节高度重视此事,必须落实。现在结果出来,让张居正和吕调阳无话可说。

朱翊钧认为,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各流域的肥沃土地,包括这三江汇聚处的大平原,若都利用起来种玉米和小麦,其收成当不下于帝国湖广之稻米产量。

若此事能成,朝廷可开一个北漕——东北粮食运输先用江河,而后海运直送天津,将全面缓解朝廷北方的缺粮问题。仅这一处之利益,朝廷投入这百万两银子就值得。

书阅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