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九十八章 明示

万历新明 第九十八章 明示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万历二年的十月廿八,辽东已经下了第一场雪。尽管这雪花飘落下来,还没有存下就化了,但凛冽的北风已经告诉所有居住在这土地上的人与野兽——凛冬将至。

抚顺马市的大榷场,再也不见昔日满地的牲畜粪便和穿着皮毛,散发着阵阵膻味的女真、汉人商贾。此时站在榷场周边的,是一队队盔明甲亮的明军。

长杆高挑的大旗立在榷场中间新修的木台之上,旗上用洪武体绣着:兵部右侍郎、蓟辽总督刘;宁远伯、辽东总兵李;蓟镇总兵王等等,共十余面在北风中招展,发出猎猎之声。

高台之西侧,立着一个刑台,木制的台面,上面搭着一个架子,横杆上绑着两根绞索。绞索前方,还立着一根直径一尺多粗的木桩子,边上堆着一片渔网。

高台的东侧,铺着一大块暗红色的毡子,此时上面站满了厚毛为衣却依然左衽,珠玉为饰扎着小辫的女真人。

包括海西王台、叶赫部纳林、辉发部拜音达哩、建州左卫觉昌安、塔克世、苏克素护河部尼堪外兰、浑河部理岱等等在内的百余名女真大小各部首领,在十月二十就到了抚顺。

因这些部落之间,杀父之仇所在多有,地盘争端无日不发,因此抚顺城备御将他们都分散在各处居住,且严令不得出门,有在城中斗杀者,立斩。

今日典礼,这些人才走到了一处。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一个依附于哈达部的小部族叫栋鄂部,其部长阿海在进入榷场大门时,看到了仇人完颜部的部长逊礼,当即抽刀要打杀他。

李成梁长子李如松,因功升参将衔,此际兼任宁远伯勋卫。今日他负责弹压会场,见阿海抽刀,立即派亲兵将阿海在会场门口闹哄哄的女真人群里面抓出,一声斥骂,挥刀取下阿海人头,命人高悬在大门之上。

放在一年前,李如松的行为足以引发边墙上延绵的战火,而在今天,包括能集兵五千的王台在内,无一人对李如松抗声。

随即李如松宣读蓟辽总督钧令,命所有参会女真人解刀入场。若再有斗殴等情,一律擒斩。众酋凛遵,和自家侍卫一起纷纷解下佩刀,在明军的引导下进入榷场,在东侧红毡之上,依照部族人口势力,排队站立。

在冷风中等了半个时辰,听榷场外一声号炮响,随即马蹄声如奔雷一般远远而至。

又过了盏茶时间,身穿飞鱼服,挎绣春刀的锦衣卫同知李三泰骑在一匹白马之上,带着一队红色甲衣的锦衣卫骑兵呼啸而来。

骑兵们进入榷场后分成两列,中间留出一丈宽的过道。然后一起拔出腰刀,用刀背敲打刀鞘,整齐划一。

在拍打声中,榷场内的一小队明军解下腰间号角,齐齐吹响。号角声中,一名锦衣卫旗官高喊道:“钦差大臣,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总督蓟辽军务兼理粮饷事,刘大人到!诸军敬礼!”

场内明军一起大喊:“参见督帅!万胜!万胜!万胜!”

榷场门前红影闪动,牙旗四面先入,随即刘应节在勋卫护持之下,骑马进入会场。

随后旗官依次唱名,宁远伯李成梁、辽东巡抚张兆,蓟镇总兵王臣等都骑马鱼贯而入。

重臣大将进入榷场之时,女真众酋都在东侧仰着脖子看。除了李成梁等武将他们见过以外,刘应节、张兆等文臣大员都是首次在女真酋长前露面。

只见这些文臣或身穿红色蟒袍,或飞鱼服、或斗牛服,一水儿的玉带围腰,袍子上面的花纹刺绣令他们目眩神迷。高高的乌纱帽下,脸色端凝,气度雍容,汉官威仪尽显,一些没见过世面的虏酋见了,心中不由得起了自惭形秽之感。

一番礼仪过后,刘应节在木台上居中,李成梁居左,辽东巡抚张兆居右,众汉官武将分别在管帽椅上坐定。蓟辽总督刘应节身后设一高桌,其上是六尺五寸高的大令旗,旗下为一尺九寸宽的木制卧虎令符,此即为可立斩四品以下的王命旗牌——赫赫威仪压制的满场鸦雀无声。

蓟辽总督刘应节今年五十八岁,虽然年长,但戎马经年,身强体壮,声如洪钟。

见场中安静下来,他清清嗓子,朗声道:“诸军、卫及女真各部!建州都指挥使王杲,本为东虏之民,不听朝廷声教。胆敢兴兵,犯我边城!自恃勇武,而杀朝廷备御、探马、边骑若干,事后不自刭请罪,却仍裹挟部众,抗拒天兵。本帅要问,朝廷百战之兵,带甲百万——区区建州,何以当之?”

“祸福之机,唯其自招。辽阳一战,王杲万兵俱死,仅以身免。随即古勒城中,妇孺兼有,而玉石俱焚。其种类在辽东绝矣!”

“今日,本帅受朝廷之命,召集诸部来此。为申明天恩所覆,皆皇帝赤子;明示你等祸福之机,开尔等自新之路!”

这段话说完,场中仍是一片寂静。女真贵人圈内,有不懂汉话的虏酋,身边也有通译将刘应节的讲话低低翻译了,说给他听。能听懂刘应节话中之意的,个个脸色苍白,双腿战栗。

刘应节见众虏脸色灰白,已被夺志,心中暗爽。他摸摸唇上短须,一声大喝道:“将王杲父子三人,押上刑台!”

锦衣亲兵听令,将王杲父子三人押上了榷场右侧的刑台。刘应节道:“奉旨!”

所有虏酋在李如松指挥下齐齐跪在紅毡之上,随后李如松和场内众军都单膝跪地,听刘应节宣旨。

“皇上口谕:王杲剐刑,其二子绞!在抚顺榷场示众三月,并令诸部首领观刑——此为明示天道。若再有不服声教者,则罚及尔身,悔之莫及!”

众人听了,先喊遵旨,后齐呼万岁。

在李如松指挥下,众虏酋移步向西,遵旨在刑台之下观刑。众人见王杲父子三人被五花大绑,每人被两个明军压着脖子,垂首跪在刑台之上。

曾经叱咤辽东的女真首领,此际嘴巴被衔木勒住,头顶的小辫早就散乱成一团,哪里还有一点号令诸酋,尊称玛法时候的威风?

有平时被他欺压的,心里有点暗爽;有尊敬王杲的,敢怒而不敢言;至于觉昌安、王台两个和王杲熟悉的,想起自家孙女儿和绑缚阿台送京的事,心里五味杂陈。

按照处刑的流程,锦衣卫军先将阿台兄弟两个拽起,双臂后面绑绳不松,脖子套入绞索。在他们脚上各绑了一个沙袋后,最后取下他们口中的衔木。

未等这哥两个跟王杲说什么,一声号炮响,隔板向下一落,沙袋拽着身体向下落去,绞索一下子将他们颈椎勒断,立即气绝。

见众虏脸上露出恐惧之色,在那里交头接耳。李如松在旁边心中暗道:“好戏还在后面,看着吧。”

又一声号炮响,从京师被外派出红差的刽子手刘小刀带着两个徒弟,身穿红衣走上刑台。

刘小刀打开随身包裹,露出了众虏见都未见过的各般刑具。随即命徒弟将王杲衣服脱去,绑在刑台的木桩子上头。

等将赤身的王杲绑好了,两个徒弟捡起地上渔网抖开,将王杲脖子以下用渔网围住,在木桩后收紧——随着渔网越收越紧,王杲身上的肌肉便从网眼中涨出。

刘小刀见徒弟把准备工作做完,右手即把自己最趁手的小刀拿起,在王杲嘴上衔木下探入,左手随即握住绑衔木的皮条往下一拽——众人只觉得眼前一花,小刀已将王杲舌头从其口中剜出。

王杲疼的啊啊大叫,张大嘴惨呼。刘小刀此时已经接过了徒弟递给他的药粉,一把扔在王杲嘴里,给他止血。

随即刷刷两下,众人没看清他如何动作,王杲的眼皮又被割下——那圆圆的眼珠子,在眼眶中带着淋漓而下的鲜血,暴露在所有虏酋面前!

书阅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