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锦衣卫养象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 第226章 釜底抽薪

林十三所说是一招狠棋。

混迹朝堂近五十年的吕芳却有些不以为然:“你能想到的,高拱难道想不到?”

“为何高拱没有在徐家田产上做文章?“

林十三拱手:“还请舅舅赐教。”

吕芳苦笑一声:“说到底还是‘颜面’二字。前朝内阁首辅严嵩是巨贪,如今新朝新气象,新帝让自己的帝师担任首辅。这位帝师在朝中久享贤名”

“然而突然有一天,有人告知天下,帝师贤相的田产有二十多万亩,是嘉、隆两朝的第一巨贪?”

“那当今皇帝的权威就要受损。今上登基仅仅两年,算登基之初。最需要的就是权威。”

林十三沉默不言。

翌日御门听政,又是一场争锋相对的口水仗。

一位朝中重量级的老臣终于亮明了态度,支持通关开海。

此人便是吏部尚书杨博。

杨博出将入相,论战功、资历、政绩,朝中无人能出其右。他如今又担任六部之首的天官,虽不是阁员,但论在朝中的影响力丝毫不逊于阁员。

杨博道:“昨日臣去兵部调阅东南抗倭的账目。自嘉靖初年起,四十八年来朝廷为抗倭已累计投入白银两千万两。”

“以至于九边军饷因东南巨耗压缩到了最低。“

“朝廷为平倭投入了这么多的财力、人力、物力。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靖平海路,使我大明货物远销域外嘛?”

“这就好比一个老农起五更爬半夜,辛辛苦苦的松土、下种、浇水、施肥、灭虫。”

“好容易到了收获的季节,却死活不去地里收庄稼。眼睁睁看着粮食烂在地头?”

徐党“骂神”欧阳一敬当即崩了出来:“杨老部堂这话说的不对。”

杨博道:“哦?倒要请教,哪里不对?”

欧阳一敬还是老一套万金油说法:“封关禁海乃是太祖爷留下的祖制!祖制不可违!皇上刚刚登基两年,便要擅改祖制,天下人会怎么看?”

杨博正要反对,万万没想到另一个人站了出来,替他反驳欧阳一敬。

这个人是整个大明的道德楷模——海瑞。

海瑞道:“敢问欧阳给事,太祖爷为何要施行封关禁海?”

欧阳一敬哑然:“这个嘛”

海瑞道:“你不愿说,我替你说。大明开国之初,福建叛贼陈友定的残部逃亡海上。与不愿随方国珍归降大明的浙东海盗合流。”

“太祖为防这些叛匪余党、海盗与倭寇勾结,侵扰沿海。这才下令封关禁海。“

“然而至今日已过去了近两百年。陈友定、方国珍残部早就灰飞烟灭。世宗在位的最后几年,朝廷又平定了东南倭患。”

“这条所谓‘祖制’,已失去了继续施行的必要。”

“欧阳给事,你们六科廊和都察院的言官常说什么祖制不可违。”

“我送你们一句王安石的话‘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此言一出,满朝愕然。

以前大家都以为清廉如水的海瑞海刚峰是保守派。

万万没想到,他是正儿八经的革新派。

其实,在海瑞看来,自己既非保守派,亦非革新派。

只要对黎民百姓有利的,他便支持。对黎民百姓有害的,他便反对。

杨博道:“禀皇上,海瑞所言甚是。太祖封关禁海的初衷是为防海盗、倭寇勾结侵扰海上。”

“到了本朝,事情则反了过来。继续封关禁海,则可能导致倭患死灰复燃。”

“通关开海,则可杜绝倭患。”

郭朴跳了出来:“禀皇上,奸臣已经自己崩了出来。杨博算一个,海瑞算一个!”

“海瑞竟说祖宗不足法,杨博身为天官竟支持他的言论。这是古往今来第一大奸之言啊!”

郭朴是徐阶的死党,见徐党的言官打手们镇不住场子,自然要蹦出来以阁老之尊镇场子。

隆庆帝开了金口:“御门议政要让人说话。议政就是议政,众卿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不要动不动就往谁忠谁奸上面扯。”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保守派和革新派的官员们一通口腔体操,吐沫星子乱飞。口水把皇极门前广庭的青石板都给打湿了。

身在武官班中的林十三有些发急。

御门听政有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锦衣卫身为皇帝近臣,不得擅言。除非事关钦案。

林十三灵机一动,出班道:“臣,署理北镇抚使林十三有事禀奏。”

御史詹仰庇道:“林镇抚使身为皇家缇骑,在御门听政时最好多听、多看、多学,少说。”

林十三笑呵呵的看着詹仰庇:“詹御史所言甚是。但今日林某启奏之事有关钦案。”

隆庆帝道:“奏来。”

林十三朗声道:“禀皇爷。应天巡抚柳元升贪污纳贿、横行不法一案,北镇抚司已查明审结。”

“柳元升担任应天巡抚两年间,敛财竟达三十八万两之巨。”

“现柳元升已被北镇抚司由应天押来京师。”

“臣以为,应天巡抚管辖应天、承天、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太平、池州、徽州、宁国、安庆十一府以及广德一州。”

“这些都是大明最为富庶之地。占每年朝廷财政收入的一成还多。”

“故,应天巡抚的指派,需为清廉如水、清名满天下之人。“

林十三是在暗示杨博。你杨天官管着天下官员任免,何不来一招釜底抽薪?

徐阶的老家松江乃是应天巡抚的辖地。

如今朝中称得上是“清名满天下之人”只有一位,那便是海瑞海刚峰。

不如你让海瑞去当这个应天巡抚,管徐阶的老家。这就等于在保守派的后院烧了一把火!

不得不说,林十三的这个法子狠,太狠了!

杨博是多聪明的人,当即从林十三的话音中听出了深意。

老杨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起笏板,高声道:“禀皇上,臣举荐左通政海瑞升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外放应天实补应天巡抚一职!”

徐阶傻眼了,郭朴傻眼了,一众保守派官员全都傻眼了!

应天十一府一州,是大明最为富庶的地方,也是世家大族最多的地方。

不光徐阶的老家在应天巡抚辖区内。许多保守派官员的老家亦在那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