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锦衣卫养象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 第225章 林十三是世宗留给皇上的一柄利剑

林十三仅凭“暗桩举发”四个字,就要去抄一省巡抚、一省副臬的家。

锦衣卫千户们个个耳目灵通,皆知徐泽明、许浮远乃是高拱一方的人。

六大千户中资格最老的何千户当即反对:“三掌柜,您说暗桩举发,敢问是哪位暗桩?可有实证?”

“若无实证,就要去查抄徐部堂、许副臬的祖宅?未免太过儿戏了吧?“

“锦衣卫的确有超越三法司的职权。即便如此,办案也要讲究证据。”

另一位姓金的千户附和:“没错。咱们总不能跟朝廷里那些聒噪的言官乌鸦学,仅靠风闻办案子。”

“何况高阁老与徐部堂、许副臬”

六大千户皆认为,林十三刚刚做了北镇抚使便反了水,倒向了徐阶一方。

白天一群言官刚刚参劾徐泽明、许浮远贪污纳贿。晚上林十三就要去抄他们的家?明摆着是打了勾手。

何千户道:“若要抄他们的家也行。起码请示一下大掌柜、二掌柜吧?”

说完何千户给金千户使了个眼色。

金千户心领神会:“我这就去大掌柜、二掌柜府上请示。”

林十三面色一变:“怎么,你们要借机给赃官家眷们通风报信嘛?”

“我是署理北镇抚使。锦衣卫的家法,上司钧令大如天。我命令,司里值夜的所有人立即分头围住徐泽明、许浮远的祖宅。”

转头林十三望向徒弟,副千户孙越:“我带一路人马去查抄徐泽明的祖宅。你带另一路,先去围了许浮远的祖宅。”

孙越拱手:“得令!”

北司值夜的人有五百多。在林十三和孙越的带领下,他们兵分两路,浩浩荡荡前往徐、许的祖宅。

两刻之后,徐泽明的府邸大门前。

徐泽明的老父亲徐宽快步来到林十三面前。

这徐宽八十来岁,在京做过礼部右侍郎,外放做过山东巡抚。不过他已告老十几年,一直在家里颐养天年。

徐宽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他朝着林十三一拱手:“林镇抚使,这深更半夜,贵司兴师动众,这是要做什么?”

林十三将徐宽拉到一旁,耳语了一番。

徐宽颔首:“原来是这样。那林镇抚使请.抄我的家。”

林十三一挥手:“弟兄们,给我细细的搜!”

徐家世代为官,谈不上多贪,但也着实积了不少的家财。

锦衣卫翻箱倒柜的抄家,至子夜时分共抄出金、银、珠宝首饰、房契、田契等物,折色约白银七万两。

对于一个官僚世家来说,七万两银子的家财并不算多。

这几十年来,海上走私贸易导致大量白银内流。恐怕一个中等府的知府光收收陋规银子,一任三年所得都得有个七八万两。

林十三发迹这十来年,家财累积都不止十万两了。

徐府这区区七万两家财,只能说徐泽明是个好官,他爹也是个好官。

所有财物都对放在了后院。

林十三吩咐何千户:“徐府的这些财物,由你先行运往咱北镇抚司的司库内。”

随后林十三拿出一张纸,高声念道:“查抄福建巡抚徐泽明祖宅财物清单——银八十九两;铜钱四十四贯;田契十二亩;房契总计十八间;光板无毛虫蛀鼠咬破烂衣衫上百件;镀银包铁、铜刷金漆女人首饰十余件。”

何千户听了这份所谓“清单”先是大惑不解。他望向了捋着白胡须,淡定自若的徐宽。

片刻后,何千户恍然大悟:“三掌柜,您高,实在是高啊!简直就是高深莫测!”

“言官们不是参徐部堂贪赃枉法嘛?您干脆来一招深夜抄家,以证徐部堂的清白。”

“横竖锦衣卫抄家的财物清单摆在那儿呢。祖宅里就这点家财,那还不是清官?”

林十三笑道:“事情紧急,我没法向弟兄们解释。大家心照不宣就是了。”

林十三转头望向徐宽:“徐老部堂,贵府财物先放在北镇抚司的司库中保管。等这场风波过去,我定如数奉还。”

徐宽颔首:“多谢了。”

随后林十三又去了许浮远的家,如法炮制。

寅时二刻。林十三“抄”完了许浮远的祖宅,正要带着袍泽们回北镇抚司。

三顶官轿来到了许府大门前。

阁员高拱、锦衣卫指挥使朱希孝、指挥同知刘守有气势汹汹的下了官轿。

高拱怒视着林十三。他刚刚听闻林十三抄了徐、许二府。跟何千户一样,他第一反应是:林十三这小子反水了,倒向了徐阶一边。

这场误会赖高拱的学生齐康。

本来上半夜林十三将自己的计策说给了齐康听。齐康去高拱府邸禀报。可管家却告诉齐康,高阁老已经入睡。

齐康一贯是尊师如父的。不忍打搅恩师休息,便回了府。他打算明日御门听政前百官于金水河前会集时,将此事说给恩师听。

然而,高拱的耳目却在半个时辰前紧急进入高府,托管家叫醒了高拱,将林十三抄家之事告知高拱。

高拱是个炮筒子脾气,一听这事儿火了。连夜喊上了朱希孝、刘守有来找林十三兴师问罪。

朱希孝怒道:“林十三,谁让你调集北镇抚司人马抄徐泽明、许浮远的祖宅的?”

“别忘了,你只是署理北镇抚使。上头还有我和刘副堂!”

刘守有也质问道:“抄一位封疆大吏,一位一省副臬的家,你有实证嘛?北镇抚司的确大权在握。但权力怎可滥用?”

高拱懒得跟林十三这个“首鼠两端的小人”说话。斜着眼看着林十三。

林十三快步走到三位大佬面前:“禀高阁老、大掌柜、二掌柜。徐泽明、许浮远的祖宅属下已经查抄完毕!”

“属下有罪哇!听信了宵小之言!三位猜怎么着?嘿,这不抄不要紧,一抄吓一跳。原来徐泽明、许浮远是一等一的大清官呐!“

朱希孝疑惑:“怎么说?”

林十三将两份抄家清单呈上:“三位请看。徐泽明祖宅财物,折色不过白银二百三十两而已。”

“许浮远祖宅财物,折色不过白银一百八十两而已。”

高拱和朱希孝、刘守有面面相觑。

大家都是明白人,都晓得二人祖宅里的财物绝对不止这一丁点儿。他们又不是海瑞。

不过三人都是官场里的老狐狸、洞庭湖里的老麻雀、隔了年的兔爷老陈人儿。他们立马领会了林十三的意图。

好一个林十三,这是先下手为强。直接利用抄家反向证明了言官参劾徐、许贪赃枉法不实!

高拱道:“十三。你这事做的漂亮。但能不能提前给我们打声招呼?”

林十三疑惑:“我让齐康齐主事向您禀报了啊。”

一旁伺候的高府管家想起了什么:“阁老。齐康上半夜的确来过咱们府上。听说您睡了,就说明日早朝前再跟您禀报一桩重要的事情。”

高拱骂了声:“这糊涂车子。得,这么一闹腾,咱们都别睡了。找个地方吃个早点吧,等卯时去皇极门候朝。”

御门听政(早朝)是祖制。

但嘉靖帝数十年不上朝,且把听政地点奉天门改名为皇极门。

隆庆帝登基后,恢复了御门听政。每日都到皇极门前与百官议事。

天刚蒙蒙亮,日头还没打东边出来。百官陆续在皇极门前的金水河会集,站成文武两班准备进入皇极门前广庭。

林十三如今已是从四品的署理北镇抚使,有资格参加御门听政。

卯时正刻,众官进得御门前广庭。

不多时隆庆帝也来到前广庭,坐到了龙椅上。司礼监秉笔孟冲、少监冯保一左一右伺候着。

孟冲尖着嗓子喊了一声:“议!”

首辅徐阶手下的那群打手言官立马蹦了出来。

御史詹仰庇道:“禀皇上,昨日都察院参劾福建巡抚徐泽明,广东按察佥事许浮远贪赃枉法。二人所奏通关开海之事绝不可采纳!”

给事中胡应嘉道:“禀皇上,臣以为应立即从都察院派员前往福建、广东,详查徐、许二人劣迹!”

给事中欧阳一敬道:“禀皇上。应先行将徐泽明、许浮远罢官夺职,戴罪侯审。”

徐阶代表的朝中保守派目的很明确。谁提出通关开海,我们就搞死谁。

看今后还有哪个敢跟我们对着干!

好家伙,通关开海?这是要砸我们的饭碗子!走私贸易这碗饭我们几代人吃了一百年了。换了个新皇帝就变了天了?

谁断我们财路,我们就得断了他的生路!

武官班中的林十三站了出来:“禀皇上,臣有事启奏。”

隆庆帝看了冯保一眼。冯保高声道:“奏来!”

林十三高声道:“昨日臣接到暗桩密报,徐泽明、许浮远贪污纳贿、横行不法。”

“锦衣卫有监察百官不法情事的职责。故臣连夜带北镇抚司袍泽,抄了徐泽明、许浮远的祖宅!”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徐阶心中有些洋洋得意:我华夏有句古话,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林十三不愧是在世宗时出了名的圆滑世故,看来深谙此理啊!

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抄了徐泽明、许浮远的祖宅,这明摆着是来给老夫送投名状。

好一个林十三,真是个妙人。

徐阶手下的一众打手见状纷纷出班狠夸林十三。

欧阳一敬道:“林镇抚使做事果断,嫉恶如仇。用北镇抚司的特权及时查抄了徐泽明、许浮远的祖宅,真是尽职尽责。”

御史辛自修道:“林镇抚使办案果决。真给我们三法司做了榜样。”

詹仰庇道:“林镇抚使在世宗时,便因精明强干深受世宗器重。他真是世宗留给皇上的一柄利剑啊!”

林十三心中暗笑:你们先别急着夸我,等会你们便要恨我恨的牙根痒痒了!

林十三道:“禀皇上。抄家之后,臣自感罪孽深重。”

隆庆帝开了金口:“哦?何出此言?”

林十三道:“徐泽明祖宅财物,折色总计白银二百三十两。许浮远祖宅财物,折色总计白银一百八十两。”

“这点银子,尚不够一些地方官一场酒宴的花销。却是他们多年为官积攒所得。”

“此二人,简直就是一等一的大清官!”

“暗桩所说、言官所奏,皆不属实!”

此言一出,如石破天惊!徐党官员们全都傻眼了!

隆庆帝会心一笑:“哦?这么说来,险些冤枉了徐、许二位爱卿。”

詹仰庇大喊一声:“禀皇上,林十三是奸臣!与徐泽明、许浮远内外勾结”

高党的齐康立马站了出来:“詹御史,您刚才不是还夸林十三是世宗留给皇上的一柄利剑嘛?”

“怎么改口改的这么快?”

詹仰庇哑口无言:“这,这”

新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张居正的学生于慎行出班道:“禀皇上,官员清也好,贪也罢,查抄家财都是分辨清、贪的绝妙法子。”

“臣听闻锦衣卫抄家的本事精妙绝伦。孝宗、武宗时的锦衣卫指挥使常风便是以抄家见长的。其徒子徒孙如今皆效力于北司,专办抄家事。”

“北司抄徐泽明、许浮远的祖宅,一定是不遗一文!”

“故而,锦衣卫上报的徐、许家财数额,足矣证明二人之清廉!”

一群高拱党羽纷纷出班附和:“徐泽明、许浮远是清官!”

“既他们是清官,他们所提通关开海之事,理应交由公议!”

“禀皇上,通关开海利国利民!徐泽明、许浮远所奏,臣复议!”

通关开海事关国策。自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议定的。

早朝之上,开海派和保守派又是一番针锋相对。

退朝之后,林十三没回北镇抚司,而是去了黑山,去见在黑山闲居的司礼监掌印、舅舅吕芳。

吕芳老态尽显,提着一个水洒,给一盆花浇着水。

林十三则在一旁帮他修剪着枝芽:“舅舅,外甥今日虽帮了开海派的忙,却无法决定大局。”

吕芳在一旁道:“这是自然。通关开海是大事,明枪暗箭、你来我往不知还要多少个回合呢。”

林十三道:“舅舅,我有个想法。其实有些事说难办,也好办。”

“徐阶的田产就摆在松江呢。外甥去查实,将数目公之天下。徐阶就算当三百年首辅,恐怕也积不下二十几万亩上好良田。”

“只要扳倒了徐阶,通关开海还不是水到渠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