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锦衣卫养象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 第200章 这下可抄着了

杨金水在杭州时与林十三曾有交集。再加上吕芳这层关系,他真心将林十三视为自家人。

有关织造局云锦用银的事已经谈完,三位皇商告辞。

林十三来到二层茶围厅。

杨金水笑骂道:“十三,你这兔崽子到了南京任职,也不知去镇监衙门拜会我?”

“我好歹是南京的镇守太监,地头蛇。你多拍拍我的马屁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你小子倒好,来了南京我都没见着你的影儿。”

林十三拱手道:“哈哈,杨公公,晚辈这不是来找您老,给您老请安了嘛!”

杨金水冷哼一声:“你小子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一准是有事情求我。”

林十三笑道:“我也不知是否有事求您。”

杨金水指了指椅子:“坐老子身边来。”

林十三坐定。

杨金水压低声音:“义父之前给我来过信。他说你小子这趟来南京,看似是被贬,实则是为协助东南抗倭而来。”

“你来办抗倭的差事,没说的,我一定鼎力支持。有任何需要,你尽管跟我提就是。”

“我这个镇守太监,上马管兵,下马管民。在南京城里的权力不比徐鹏举小多少。”

林十三道:“杨公公是自己人,我无需瞒着您。”

他将这两天发生的事一股脑的说给了杨金水听。

杨金水嘴里喃喃道:“邵芳,邵芳这名字怎么如此耳熟。”

“哦,我想起来了。半月前,镇监衙门的巡防千户所在城外夜巡,查扣了五百石私盐,抓了四十几个人。”

“有个叫邵芳的江湖游侠为了那批私盐的事来拜见我。我给他吃了闭门羹。”

“哦,我明白了。他替你查秦淮河上的倭窝,条件是你得出面,从我手里把那五百石私盐要回去。”

林十三颔首:“没错,应该是这样。请杨公公您高抬贵手。”

杨金水道:“江湖游侠的面子我可以不卖。你的面子我得卖。无非是我一句话的事。”

“至于邵芳这人.着实有趣。我对他倒生了几分好奇心,想见上一见。”

林十三道:“杨公公,不,从舅舅那边的辈分算,我该尊您一声大哥。”

“杨大哥,今日我还有倭寇暗桩要捉,就不陪您喝酒了。”

杨金水问:“你手下的人够使嘛?不够你可以找我借兵马。多了不敢借你,几百上千不成问题。”

林十三道:“人手足够。杨大哥,告辞。”

杨金水起身:“嗯。好走。我就不送你了。”

“来啊,把那几个姐儿给我喊上来。钱都花了,弄不成实在事儿,搂搂抱抱看看亲亲抠抠也是极好的。”

看来杨金水以前没少在秦淮河的花船上过干瘾。

林十三出得藏春斋。目标已经明确了,最后一条花船“文苑秀居”就是倭寇的情报窝子。

林十三对薛阎王道:“动手吧,将文苑秀居全船的鸨母、姐儿、茶壶、小厮、厨娘统统抓捕。”

薛阎王颔首:“成。弟兄们,准备好兵刃登船。”

要说密捕,薛阎王是行家里手。尽管交给他去做便是。

两刻之后,文苑秀居上的二十六人全部被押下了船。其中还有三个嫖客。

抓人之时,有个两个小厮持刀反抗,被就地正法。

林十三吩咐:“把这群人全都押回大长干街去,连夜审讯。”

薛阎王拱手:“遵千户命。来啊,押走。”

林十三正要离开,跟众人返回大长干街呢。

邵芳突然出现在了林十三面前。他拱手道:“这么快就将倭寇的暗桩一网打尽。林千户果然精明强干,神勇无敌。”

林十三苦笑一声:“你就别笑话我了。全靠你出力,我怎敢贪天之功?”

“放心。你替抗倭出力,这功劳我替你记下了。”

“玉娇红那事全包在我身上。杨公公那边我也打了招呼。明日你便可去镇监衙门把那批私盐运出来。”

邵芳拱手:“多谢林千户。”

林十三道:“有件事我得问清楚。你是如何查出这文苑秀居乃是倭寇的情报窝子?”

邵芳道:“小人别的不多,就是朋友多、耳目多。具体是谁给我透的消息,林千户就不要再问了。”

林十三道:“嗯。我先回去审讯他们。改日请你喝酒。”

众人回到了大长干街,将林家新宅的堂屋当成了审讯大堂。

怕吓着孩子,林十三让碧云、芸儿带着虎儿、福儿、王小串去了李高的宅子暂住。

抓到的二十六人中,不知谁是倭寇暗桩,谁又是无辜。

事情紧急,文审无用,便只能武审。

所谓武审,即锦衣卫的古典审问法,一力破万法,除了打来就是打。

整整一夜,哀嚎声响彻大长干街的夜空。

翌日清晨,林十三端坐在大堂上。连夜审出的倭寇暗桩头目——文苑秀居的大茶壶跪倒在他面前。

这大茶壶五十来岁,一夜折磨让他遍体鳞伤。

林十三问:“姓名。”

大茶壶答:“赵二。”

林十三正色道:“我问的是你的倭国姓名。”

大茶壶沉默。

林十三轻笑一声:“呵,我们大明有句古话,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

“我想,昨夜的那些酷刑,足够敲开阁下的嘴。”

“难不成阁下还要缄口如金?那我就得让你吃二茬儿苦,遭二遍罪了。”

“薛阎王,给他再上刑!”

大茶壶显然昨夜已吃够了苦头,他抬起头气息微弱的说:“不要再给我上刑了。我叫北条浩二。是泥轰国大阪人。”

林十三道:“这就对了嘛。北条浩二,你潜伏南京多久了?为谁效力。平日里转递的那些情报又都给了谁?从实招来。”

北条浩二答:“我潜伏南京已有五年。为我自己效力。平日里传递的情报谁出的价高我便卖给谁。”

林十三皱眉:“为自己效力?”

北条浩二从实招来:“买卖、买卖,有买就有卖,有需就有供。”

“我们泥轰人在你们的沿海抢掠已有百年。最近二十年抢掠的规模越来越大。”

“登陆抢掠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精良的火铳、大筒,不是锋利的刀,而是情报!”

“一个关键的情报,不知能少死多少人,多抢多少金银财宝。”

“故而,泥轰的大小海盗头目,在买情报的事情上一向是不吝钱财,一掷千金。”

“我是大阪人。天生就会做生意。但苦于本小,胆也小。做不了一本万利的抢劫生意。”

“五年前我灵机一动。既然大小海盗头目对明国情报如此渴求。我为何不来大明,专做情报生意?”

林十三打断了北条浩二:“你这五年凭着这桩生意赚了多少银子?”

北条浩二答:“大约三十万两左右。”

林十三咋舌:“真是日进斗金,财源滚滚啊。”

孙越插了一句嘴:“得来的银子呢?都让你藏哪儿了?”

北条浩二的回答让众人惊讶:“银子全部被我换成了贵国内陆的良田。另外置办了一些别的产业。”

林十三疑惑:“你一个倭国人,在大明赚了银子不带走,反而在大明置业?这是何道理?”

北条浩二答:“泥轰国自唐朝起便仰慕泱泱华夏。华夏无论是出产还是文字教化都远胜于泥轰。”

“如今泥轰藩主大名林立,连年内战,民不聊生。”

“留在大明,远胜于返回泥轰。即便为了我的后代,我也绝不回泥轰。”

林十三道:“看不出,你还有此等见识。”

北条浩二开始求饶:“我知道,我犯的是贵国的死罪。我愿交出所有产业,将自己所知之事统统告诉您。”

“只求您饶我一命。”

林十三问:“你那条船上,有三个姐儿、四个小厮、两个厨娘外带鸨母是你的人,即倭寇暗桩。其余人都是无辜的,对嘛?”

北条浩二答:“是这样。”

林十三又问:“最近有人从杭州带出了有关浙兵戚继光部的情报,准备到南京交给你。有这回事嘛?”

北条浩二答:“有这回事。带出情报的人名叫波多叶乙。是长期给我供应情报的人之一。”

“浙兵戚继光部是贵国新组建的军队,十分神秘。有关他们的情报炙手可热。”

“情报还未到手,大海盗头目之一的武藤环已经给了我七千两的预付银。”

“情报在盐城沿海交割后,另有八千两的尾银可收。”

林十三追问:“波多叶乙何时进入南京城与你接头?”

北条浩二答:“按照约定,他会在明日傍晚时扮作商人上我的花船。”

林十三道:“你拿到情报后,如何跟盐城沿海的倭寇交割?”

北条浩二如实供述。

林十三心中有了一个顺理成章的想法:将波多叶乙抓捕后,不如顺势将真情报掉包,给倭寇头目武藤环提供一份假情报。

想到此,林十三道:“北条浩二,我可以饶你不死。但你要与我好好配合。”

暗桩,潜伏者也。要冒着杀头的风险待在凶险之地。

暗桩敢冒险,无非四个原因。钱、理想、女人、被要挟。

北条浩二潜伏南京只是为了钱。

如今事情败露,林十三让他干什么他就得干什么。

北条浩二当即表态:“我愿好好配合!哦,我还有一件东西要交给您!这样东西一定对您大有裨益。”

林十三问:“哦?什么东西?”

北条浩二答:“贵国有许多高官,家人都在跟泥轰海盗做生意。”

“这五年来,我搜集了不少与此有关的情报。泥轰海盗是不要这些情报的,我只能藏在南京城的一处地方。”

林十三打断了北条浩二:“你是说,你有大明官员通倭的名单?”

北条浩二道:“不止名单,还有他们与泥轰海盗交易的一些详细状况。”

“按照你们明国的官衔。上面记录的正四品以上官员便有十多位。四品到七品的四十几位。”

这下可抄着了!

林十三和身旁的张伯对视了一眼。

张伯问:“东西被你藏在何处了?”

北条浩二答:“花牌楼门大街宝护胡同东首第一座四合院,四合院内有一棵石榴树。就埋在石榴树下。”

林十三吩咐张伯:“这事你带人亲自去办。”

张伯起身:“好。我这就去花牌楼门大街。”

林十三道:“想不想照旧在秦淮河上开你的文苑秀居,继续做你的情报生意?”

北条浩二连声道:“不敢,不敢。您能饶我一命,我已是感激不尽。哪还敢做非分之想?”

林十三却道:“不!文苑秀居我让你继续开下去。情报生意我让你继续做下去。只不过嘛.”

“你今后只能将我提供给你的‘情报’卖给沿海的倭寇头子们。”

北条浩二是聪明人,当即领会:“您是说,卖给他们假情报?”

林十三是这样盘算的:既然已经把倭寇的情报窝子寻到,直接掀了岂不可惜?

不如让它继续存在下去。为倭寇提供假情报。待到关键时刻,一份假情报甚至有可能左右抗倭的全盘战局!

当然,平时也要投喂给倭寇头子们一些无关痛痒的真情报。

林十三道:“你是聪明人。只要你听我的,我保你今后平平安安活在南京城。”

“只不过,文苑秀居的姐儿、老鸨、小厮、厨娘等等,全部要换成我的人。”

北条浩二有何不愿?当即表态:“我全听您的吩咐。”

过了大半个时辰,张伯回来了。他手中拎着一个铁箱:“十三,东西我取回来了。”

林十三吩咐左右:“你们先将北条浩二,哦不,赵二赵大茶壶带下去。没我传话你们不得再进堂屋。”

众人离去。堂屋中只剩下了林十三和张伯。

张伯把铁箱放在桌上。林十三打开。只见里面是厚厚一沓纸。

林十三仔细翻阅起来,时不时发出一声惊呼:“他?他?还有他?我的天,连满口仁义道德的他也通倭!”

“什么?他浓眉大眼。看不出这厮竟也在跟倭寇做生意!”

张伯在一旁看的目瞪口呆:“我的天。这一箱子东西若公之于众,朝廷恐怕要大变天!”

林十三放下手中的纸:“这些都是风闻记录。没有实际证据。若公之于众,不但扳不倒任何人。你徒弟我的脑袋反而要不保。”

张伯问:“你打算处置这铁箱?交给皇爷?”

林十三却道:“不。我打算自己留着。”

张伯惊讶:“你要挟隐自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