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锦衣卫养象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 第201章 他日倭患平定,你将成为抗倭暗战的大功臣。

张伯说林十三要“挟隐自重”。

林十三纠正道:“师父,错了,不是挟隐自重,而是挟隐自保。”

锦衣卫经手的几乎都是与官员有关的钦案。哪个官员没有个门生故旧、至交好友的兄弟?

故而在锦衣卫中,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得罪人。

林十三八面玲珑,也做不到每回差事都能几面讨好。

掐点大人物的把柄在手里有备无患,这是一个合格的锦衣卫千户该做的事。

刚才林十三已经说了,铁箱里的东西大都只有文字记录,没有实际证据。

即便交给上面,上面也无法坐实那些人的罪责。

掐在自己手中就大不一样了。譬如说,某天徐党的某位骨干要参劾林十三。

林十三只需找到他,说一句:听说某年某月您的家人在某地与倭寇交易了若干数额的货物?

对方也不知林十三究竟掌握了多少证据,绝对不敢冒险,参劾就得作罢,省得林十三鱼死网破。

张伯道:“挟隐自保?嗯,你这样做是对的。你愈来愈老练了。”

林十三又将打算通过北条浩二卖给倭寇假情报的想法,一股脑说给了张伯听。

张伯道:“若此事办好,东南沿海大大小小的倭寇将被明军牵着鼻子走!他日倭患平定,你将成为抗倭暗战的大功臣。”

“旁人都说你是福将。你的确有福啊!”

林十三道:“那些都是后话,为今之计,是先将那个名叫波多叶乙的暗桩缉拿归案。张网待捕吧。”

第二天傍晚时分。

一直在杭州城内活动的倭寇暗桩波多叶乙如约进了南京城,来到了文苑秀居。

北条浩二将他带到了三层舱的鸳鸯房。

所谓鸳鸯房,是姐儿向恩客展示技艺的地方。

薛阎王和两名手下一直跟在北条浩二身边。

林十三没有跟着,他没有武艺在身。若波多叶乙察觉不对突然动武,林十三在现场不但帮不上忙,反而需人手保护。

鸳鸯房内,北条浩二坐到了床榻上。榻边放着一壶芝麻油,一瓶“大力回春不倒金枪东山再起梅花三弄丸”。

薛阎王给波多叶乙搬来了一张椅子。波多叶乙坐定后,狐疑的打量着北条浩二的三个新“跟班”。

波多叶乙道:“他们三人眼生的很。我来过你这里五次,从未见过他们。”

北条浩二连忙解释:“他们是我新招募的手下。”

薛阎王朝着波多叶乙鞠躬,用北条浩二教他的简单倭语说道:“抠你媳哇,抠抠拉撒妈(你好,辛苦了)。”

波多叶乙皱眉:“这奇怪的口音。他们不是泥轰人?”

北条浩二颔首:“嗯,他们是福建的汉家海盗。”

说句题外话。史书中有句话,后世一般不怎么提,提了会很尴尬“真倭十之三,从者十之七”。

也就是说,所谓“倭寇”只有三成是倭国人,七成是跟随倭人抢掠的汉家海盗。

自汪直死后,福建的汉家海盗认贼作父,听从倭人的命令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波多叶乙颔首:“骚戴撕奶!北条君,我这次带来的情报可能是你经手情报生意以来,价值最高的!”

“我开价一万五千两白银!”

北条浩二连连摆手:“太贵了!太贵了!”

波多叶乙道:“我告诉你是什么情报,你就不会嫌贵了。”

“明国浙兵新军戚继光部十分神秘。上次洋泾浜之战,小早川镰咨部一千人,遭遇戚部新军一千人,竟全军覆没。”

“因小早川镰咨所部没有活口。故无人知道戚部新军到底是怎样的军队。”

“我这份情报,详细记录了浙兵戚部的人数、编制、火器配置、阵法、训练方式,甚至主将、副将们的出身、性格。”

“大明有句古话,叫做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我敢保证,你若花一万五千两收购了我的这份详细情报。转手就能卖三四万两,甚至五万两以上。”

“大明沿海的泥轰各部首领,一定会抢破头。”

波多叶乙一脸自信满满的样子。

北条浩二笑道:“呦西!骚戴撕奶!可否验货?”

波多叶乙从随身的褡裢里拿出一个册子,交给北条浩二。

北条浩二仔细翻看后,说:“好吧,波多君,就按你说的价格,一万五千两白银。你是要银票还是要现银?”

波多叶乙答:“干完这一票我就回泥轰了。明国银票在泥轰兑换不出来。一万五千两现银太多,不便带回。”

“你给我把银子折算成黄金九百两,如何?”

两年前,在嘉靖帝的授意下,内阁首辅严嵩推行了试开通商口岸的政策。

仅仅开了三个口岸,便使得白银大量内流。再加上这几十年走私贸易的猖獗,亦导致白银内流严重。

金银兑换比例,已从嘉靖初年的一兑十到了如今的一兑十六。

要不是户部看金贵银贱的趋势越来越严重,提高了莱州府掖县焦家金矿、招远县玲珑金矿的产量,恐怕金银兑换比会到一比二十。

北条浩二颔首:“绝对没有问题。我这就下舱取黄金。”

波多叶乙察觉到了不对:“纳尼?你的花船里怎么会准备那么多黄金?”

话刚说出口,两支袖箭已经指在了波多叶乙的脑门上。一柄短刀也已横在了波多叶乙的脖颈上。

薛阎王一声爆呵:“撕咪妈塞。我是锦衣卫。”

波多叶乙双眼圆瞪:“纳尼?你是明国的锦衣卫?北条浩二,你出卖我!”

薛阎王道:“我劝你老实点。袖箭和短刀上都抹了见血封喉的毒药。不想死就束手就擒。”

显然波多叶乙也是个日子人。他费劲巴力搞大明的情报,只是为了钱而已。

在要钱还是要命这一古老哲学问题上,波多桑果断选择了后者。

波多叶乙道:“不要杀我!我会老老实实。”

薛阎王吩咐手下:“把他捆起来。”

不多时,波多叶乙被捆成了粽子。

薛阎王朝着隔壁的鸳鸯房喊:“林千户,人犯已束手就擒。您可以过来了。”

林十三和张伯、孙越、李高、沈惟敬进了鸳鸯房。

沈惟敬惊讶:“竟然是你?都司衙门那个哑巴杂役?你是倭寇暗桩?”

波多叶乙亦惊讶万分:“沈商目,你是大明官府的人?”

林十三笑道:“怎么,你们是老相识了?”

沈惟敬颔首:“这厮装作哑巴,一直在都司衙门扫地。我有一次去都司衙门见过他。”

波多叶乙高呼:“沈商目救我!”

林十三却道:“你该称呼他为沈百户!他是我们锦衣卫南镇抚司的百户。”

波多叶乙嘴里嘟囔了一句倭国国骂:“八嘎。”

沈惟敬道:“林千户,你将此人交给我。我要审问他,弄清都司衙门内还有哪些官吏泄露情报换取昧心钱。”

林十三对沈惟敬还是信任的。不过按照锦衣卫的规矩,审问犯案官员也好,审问敌国暗桩也罢,问案人一定要有两人。

林十三转头吩咐孙越:“你与沈百户一同审问这厮。”

沈惟敬和孙越押着波多叶乙离开了。

北条浩二将波多叶乙带来的情报册子交给了林十三。

林十三边翻看这本册子边感觉头皮发麻,他自言道:“若这册子到了倭寇手中,浙兵新军会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那狗娘养的倭寇真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

张伯道:“如今册子在你手中,你尽可以编造一份假情报,由北条浩二派人卖给沿海倭寇头目。”

“譬如说,你可以谎称浙兵新军与卫所军无二。平日欺男霸女、杀人放火、折腾老百姓是一把好手。一上了战场就成了一群贪生怕死的懦夫。”

“譬如,你可以谎称浙兵新军缺乏火器。用的还是宋蒙战争时的突火筒。至于火炮全都是老掉牙的松树炮,放几炮就炸膛。”

林十三却道:“不。如果我们上来就给倭寇提供假的不能再假的情报,倭寇上了一次当还会信任文苑秀居嘛?还会再买北条浩二出售的情报嘛?”

“那不成了丢了西瓜捡芝麻?依我看,这份情报需要修改,不过不是全假,而应是半真半假。”

“其中无关痛痒的情报,我们可以给倭寇真的。最关键的情报改成假的,或者直接模糊掉。”

张伯听了林十三的一席话,感慨道:“我真是老了啊。脑子转的没你快。”

张伯是个经年老酒鬼、青楼风流翁,本就老的快,又上了年岁。在急智上,他的确赶不上林十三这个年轻人。

林十三道:“此事太大了。咱们自己做不了主。依我看,派专人去一趟杭州,询问胡宗宪胡部堂的意见。”

“文苑秀居这个情报窝子是一柄匕首。用好了,可直刺倭寇咽喉。咱们一定要慎重。”

张伯道:“派李高去杭州吧。他最近日日念叨,要去杭州西湖会那个名叫玉娘的船娘。”

林十三颔首:“好,李高,这事儿就交给你去办了。你明日一早动身去杭州。”

李高笑道:“得嘞师父。”

林十三又转头望向北条浩二:“北条老兄。咱们谈谈生意吧?”

北条浩二惊讶:“我如今唯您是从。有什么事情您尽管吩咐。我们之间是主人和奴仆的关系,不是生意伙伴的关系。”

林十三却摆了摆手:“不。我们大明有句古话,叫做亲兄弟明算账。”

“今后,我把真情报、假情报、半真半假的情报交给你。由你卖给沿海倭寇。得来的钱财咱们二八分成。”

“你二,锦衣卫八。如何?”

自古无钱不聚兵。情报暗战更是如此。无论是搞情报还是反情报,都需要海量的钱财。

说句题外话,后世鹰酱某任大肿痛削减CIA经费,逼急了的CIA甚至不惜遥控贩卖白货搞情报经费。

林十三来南京,京师锦衣卫只给划拨了袍泽们安家的费用。却没给划拨办秘密差事所需的海量钱财。

林十三只能想法子搞钱。

通过北条浩二这个双面暗桩,卖给倭寇假情报。既能牵着倭寇的鼻子走,又能赚取倭寇的钱。呵,倭寇做的是无本买卖,很有钱啊。

这真是一举两得,一石二鸟。

北条浩二如今已成了林十三的砧板鱼肉,有两成可分已经极为难得了。

他当即答应下来:“我还是那句老话——全凭林千户吩咐。”

林十三道:“你好好替我办事,我是绝对不会亏待你的。如果干得好,我甚至可以上报京师锦衣卫,给你一个锦衣卫的员额。”

“若你成了锦衣卫的人,你这些年积攒的那些家产便统统都能够保全。”

“到时候啊,你就成了一个堂堂正正富得流油的大明官员。”

“你的后代无需回倭国去,再经受什么内乱之苦。”

林十三给北条浩二画了好大一张饼。

北条浩二眼神中流露出对日后美好生活的憧憬。

他想多了。

自古以来,双面间谍都没有好下场。喜欢背叛的人,终究会被所有人背叛。

林十三的想法是:你北条浩二这些年给倭寇提供的情报,酿成了多少血案?导致了多少大明军、民丧命于倭寇之手?

你现在有利用价值。我可以留着你。

等到你没有利用价值那一天,我定会杀你,让你为之前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李高快马赶到杭州,将事情始末原原本本的讲给了胡宗宪听。

胡宗宪对此事十分重视,专门派他的心腹幕僚徐渭来了一趟南京,与林十三商议这件事。

大长干街林宅堂屋。

徐渭风尘仆仆的走了进来。

林十三恭恭敬敬的拱手:“我恭候徐先生多时了。”

徐渭虽没有官身,却是江南第一才子,浙直总督府首席幕僚。林十三对他十分恭敬。

徐渭笑道:“听闻你在南京城捡了个宝啊!”

林十三道:“惭愧。若无邵大侠指路,我到现在还是两眼一抹黑呢。”

徐渭收敛笑容:“李高跟胡部堂说了你的想法。我跟你想法一致。”

“那个文苑秀居是一张好牌,就像是打马吊一样,好牌要留到十三幺自摸时做将。”

“不能让文苑秀居上来就给倭寇假情报。”

“我已考虑好了。你缴获的那份浙兵新军情报中,与头等机密有关的一律删减掉。”

“加一些真实但又无关紧要的情报。譬如,主将戚继光惧内;千户吴惟忠爱赌钱;千户陈大成好喝酒一类。”

“用这些无关痛痒的真情报,换取倭寇对文苑秀居的信任。”

林十三颔首:“对。这就叫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