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161章 蕞尔一小国,西南一蛮夷!

“司马昭?”刘禅皱眉。

而刘禅身边,关兴、赵广诸将皆呈不悦之色。

手扶尚方斩马剑的护羌中郎将赵统斥道:

“区区黄口孺子,以何身份,有何资格面见大汉之天子?

“依我看,分明是伪帝曹叡冥顽不灵,欲以此子辱我大汉!直接轰出去则已!”

赵统所言不是没有道理,曹叡不派三公九卿持节而来,其他人有何资格面见一国长君?

更别提,你曹魏还是战败一方。

于是麋威、关兴、赵广,及宗预身侧的冯虎等人,面上忿忿之色愈发深重。

刘禅倒是咂摸出了点别的味道,忽然想嗤笑一下,却因某些历史原因不方便笑:

“除了欲『末使出小国』自欺欺人外,恐怕还有另外一个缘由。

“当年曹操死,先帝闻之,遣军谋掾韩冉奉书以吊,并致赙赠之礼。

“曹丕命伪荆州刺史裴潜杀冉,遂绝使命。

“如今曹叡遣司马昭来,依朕观之,不过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认为遣三公九卿恐为我大汉所斩,故遣司马懿之子而已。

“而以此末使出使我大汉,若能激朕一怒之下斩了司马懿次子,便是真如了曹叡之意了。”

天子言及此处,刚刚有些愤怒的赵统、关兴、冯虎等人尽皆恍然,不悦之色稍缓。

如此想来,曹叡算盘打得挺响。

司马懿刚丧师败绩,丢了关中,现在度大汉可能会斩来使,便派司马儿子冒死出使大汉,以此为司马懿挽回些许声威。

而要是真斩了司马懿次子,那潼关恐怕就更难打了,司马懿手底下的门生故吏旧将,总有信奉所谓『主辱臣死』之人。

司马懿可当真舍得。

突然又觉有些好笑。

大汉兴王师举义旗,真如曹丕一般鼠肚鸡肠,杀手无寸铁的使者,岂不自损声威,闹得跟曹丕一般招天下笑?

宗预摇头嗤笑,徐言道:

“南方有鸟,其名鹓雏(凤),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鸱(猫头鹰)得腐鼠,见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今伪魏行事伈伈睍睍,自己视腐鼠为珍馐,便以为天下人人皆爱腐鼠,诚可笑哉。”

冯虎却是虎目含怒: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

“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

“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魏逆杀我汉使,亦固当灭其国矣!”

就连冯虎都晓得,杀一个小小的使者非但不会让自己显得威风,只会招天下人笑,而与杀使对等的从来不是杀其使,是灭其国。

大汉尚在,汉人又普遍信奉公羊学说大复仇理论,身为汉臣汉将,从来都是有这份心气在的。

实力足够时,是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实力不够时,是百世之仇,犹可报也。

刘禅赞许笑言:

“灭魏乃是迟早之事,山举心雄气壮,待天下一统,四海归一,当为朕之傅介子、班仲升。”

冯虎拱手:“只要臣能活到那日,必当跨马提枪,为陛下开疆千里,服化西域!”

刘禅笑着点头,又看向宗预:

“曹真、张郃俱死,关中尽失。

“曹叡失人失地,关东震动,情势如此不利,按理说他与我大汉之间已没有缓和商量的余地,唯有一战而已。

“他却遣使前来,还遣一个没什么身份地位可言的司马昭,固然是以所谓末使出弱国自欺欺人,欲以之辱朕激朕。

“但既然已遣使而来,总不能真的只为了激朕杀个司马昭吧?司马昭当负有真正的使命。

“若朕猜得不错,十有**便是从我大汉求回曹真、张郃等人尸首。

“再换回诸如毌丘俭、夏侯儒、鹿磐等降虏。

“而朕事实上也不想留曹真、张郃尸首在关中,又欲从伪魏那迎回关公忠颅英躯,换回一些大汉臣子。

“既如此,便与那司马昭在这华阴议上一议吧。”

麋威、赵广诸将面面相觑。

一般而言,送还俘虏这种事,都是在停战和谈后才会进行,正如孙权受『大魏吴王』印绶,之后将于禁等人送还曹魏。

现在大汉与伪魏仍在战时,而且汉贼不两立已明矣,绝没有与曹魏和谈的可能,何以曹叡会在此时主动提出取回尸首,交换俘虏?

却见天子道:“他既持节而来,朕便以持节护羌中郎将与他一议,如何?”

见天子并不打算纡尊降贵去接见敌国一黄口竖子,持节护羌的赵统当即将此事应了下来。

而其他人也没什么异议,刘禅才对着赵统道:

“让他告诉曹叡,若曹叡有意取回曹真、张郃尸首,换回毌丘俭、夏侯儒等降将。

“朕便遣使出关,去邙山迎关公忠颅,当阳迎关公英躯,并大汉前镇北将军黄公衡,及随镇北将军赴魏诸将校。

“除前镇北将军与其嫡子外,其余诸将校若有贪恋伪魏权位,不愿归汉者,也不强求。

“当然,与之相对,已归顺大汉之魏将,若不愿回曹魏受诛,或不愿像于禁一样被伪帝羞辱而死,朕自当保全。”

黄权作为益州士人领袖,又被慧眼如炬的昭烈任命为镇北将军,在江北独领一军,不论名望还是本事,都是有的。

毌丘俭、夏侯儒这些人不可能为大汉所用,而且也没什么用,以这些人去换回黄权,当然值得。

纵使黄权已心不在汉,为了当年昭烈那句『孤负黄权,权不负孤』,刘禅也要趁此时机提出迎黄权归汉之事的。

昭烈说那句话,是真问心有愧。

他既站在昭烈肩膀上成事,自有责任与义务去为昭烈弥补憾事。

至于随黄权归魏的将校,据说封侯者四五十人,这么多年过去,很多人早已向魏国输诚效顺,但也无所谓了,回则回矣,不回也罢。

就在此时,人群最外围,一直没有太多存在感的新任虎骑监黄崇神色复杂,眼眶渐渐泛红。

自打他父亲降魏以后,黄家在蜀中便饱受非议,遭人冷眼。

他亦心中有愧于国,一直不肯接受天子颁下的种种赏赐,又几乎不与朝臣子弟相接,所谓上朝听事,朝归闭门而已。

天子亲征之日,他正休沐,天子却特地跑到镇北旧府点其随征,其后日见亲待,虽无大功,却仍擢为虎骑监侍奉左右。

这份恩情本就难还。

现在又提出要迎他父亲归国。

如此隆恩厚遇,当以何还之?

刘禅沉默片刻后,又对赵统道:

“混壹,朕…还有二姊,当年在长坂坡与先帝失散,朕要将她们接回大汉。”

听得天子此言,一众将臣神色或愕然,或凛然。

昭烈二女当年被曹军俘获,据说被曹操赐给了曹纯。

此事太过屈辱,在大汉算是一件讳莫如深之事,几乎无人提及,很多小一辈甚至都没听过。

譬如在场的赵统、赵广及黄崇、冯虎,就从来没听他们父辈提起过。

唯有麋威当时已经五六岁,又因自己的姑母逝于彼时,而被掳走的刚好是他两位表姊,所以他对此事是知道的。

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他也几乎将这两位表姊遗忘了。

未几,诸将得命散去,就在官寺内的馆舍里歇息。

刘禅也准备回堂后沐浴休息,连续几日奔马巡行,风尘仆仆,确有些疲惫了。

然而还没等赵广带领的龙骧郎们将堂后的屋舍清理出来,麋威去而复返,铁足踏在青砖上,发出略显沉闷的撞击声。

“布武,何事?”刘禅从节从龙骧季八尺手中接过一张湿手帕擦了擦脸,起身问道。

麋威神色有些纠结:“陛下…臣适才在想,万一两位长公主不愿意归国,当如何是好?”

“为何会不愿归国?”刘禅没有说得太直白,但疑惑的神色已经足以表达他的意思了。

昭烈两名女儿被曹纯掳走,十有**作了曹纯的伎妾,曹纯既死,她们大概过不上什么好日子,说不定已经过世亦未可知。

但正如霍去病去捡回霍光,若两个姐姐尚有后嗣,刘禅作为舅舅,也当把他们接回大汉,不养在皇宫,也可以送去给刘永、刘理两位兄弟代为抚养。

麋威欲言又止:“臣担忧…曹魏会不会扣留长公主子嗣为任子?若如此……”

刘禅摇头:“布武多虑了,倘若真与伪魏议定,朕自当遣使去迎两位长公主及朕的外甥,而且交换的主动权在汉不在曹,倘真因如此下作之事使换俘诸事作罢,曹叡就当真是招天下笑了,将何以自处?”

次日。

驿馆。

持节而来的司马昭突然收到消息,说大汉将有持节使者与他共议。

他虽因大兄之死携怒而来,但一时竟也不知当如何是好。

只能去寻驿馆内另一使者:

“黄散骑,蜀国的华阴镇将昨日将我们安顿于此,难道不是去给他们的天子通传消息?

“怎么不引我们入长安,反倒派了个持节使者来见?”

黄姓散骑微蹙眉头,道:“大魏以天使持节至此议事,蜀国便以持节使者相对,确是合乎情理之事,天使不必多想。”

司马昭心有不平,但见这年长于他的散骑常侍似乎不以为意,便也不再多说什么。

不多时,二人便在大汉军吏的安排下,来到了华阴官寺。

司马昭持节进入官寺正堂,但见一名银盔银甲,腰间配剑的年轻将军坐在大堂正中。

棱角分明立体的脸部轮廓被甲胄衬得愈发凌厉,剑眉斜飞入鬓,眸光凛冽如铁。

官寺左侧已坐满了汉将。

最靠里的两座,是两名样貌同样不凡,却更年轻些的小将。

其为首者同样银甲银盔,当司马昭眸子对过去时,却见其人正以一种颇为随意的目光看着他。

不知为何,司马昭心里陡然有种发毛的感觉,仿佛是老鼠见了猫一般本能不适。

瞬间将目光移开往次座移去,发现次座之人与正中那名年轻将军长相颇有几分相似。

司马昭没有再想太多,迅速将正堂扫视一圈,最后看向右侧留给他二人的座位,片刻后怒从心起,强撑颜色道:

“我来前便有人跟我说,蜀国不过蕞尔之小国,西南一蛮夷,我谓小国属实,蛮夷却未必。

“今日在此一见,原来蕞尔之小国是真,西南一蛮夷也是真。”

司马昭言罢嗤笑一下。

以为这些言语能够激怒堂中一众年轻武将。

然而堂中众将只是眉头微皱,默默看着他。

但不得不说,今日堂中一众汉将亦不过二十来岁,倒也不显得提前行弱冠之礼的司马昭有多突兀。

却见司马昭冷哼一下:

“我今持大魏符节而来,便如大魏天子亲至,尔等欲以耀武扬威之雕虫小技,恫吓我大魏使节。

“难道不是因为只有弱小者,才需要在大国面前耀武扬威,让自己看起来显得强大?

“而你们适才说,以持节使者与我大魏使节相议。

“今持节者不见节,议使者不见使,欲以此小道高我大魏一等,不是蛮夷又是什么?!

“蕞尔一小国,西南一蛮夷,真是贻笑于大方之家!”

司马昭似乎是进入了状态,一副慷慨激昂之貌。

坐在大堂正中,一身甲胄的赵统这才忽的一笑,骤然起身,扶剑迎着司马昭走上前去。

待行至司马昭跟前,才“锵”地一下将腰间斩马剑拔出,横在了司马昭胸前。

司马昭眼睛一眯,嗤笑一下:

“这就是蜀国待客之道吗?若想斩我这大魏使者,尽管动手便是。

“我来之前便已做好了为大魏死命的准备,如此一来,便更能证明我所言非虚,你等蜀人确属蛮夷,当为天下笑耳。”

“为大魏死命?当为天下笑?”

赵统着实没忍住,忽的一笑。

“当年曹操既亡,我大汉先帝遣使奉礼吊丧。

“不曾想曹丕鸡肠鼠肚,斩我大汉使者,如此道来,你家伪魏正是你口中的蛮夷。”

司马昭一滞,眼神有些混乱。

他不知道这事啊。

赵统将横在司马昭胸前的尚方斩马剑忽地一收,一竖,剑尖指天,以指抚剑道:

“我为大汉持节护羌,此乃我大汉天子御赐我之尚方斩马剑,正是我之符节。”

尚方斩马剑?

司马昭神色一滞,显然也是听说过此剑的。

仔细看,剑身上果真有铭文,确是尚方斩马剑无疑。

斩马…斩马?

却见那汉使冷哼一声,斥道:

“你又是何身份?既非三公亦非九卿,曹叡竟遣你一末使来见我大汉天子,到底谁是蛮夷?”

赵统将剑收回剑鞘,指了指右手侧席:“你若有事相商便入席,若无事相商,便可自走。”

司马昭一怔。

片刻后看向身边那散骑常侍,却见那散骑常侍目光刚从堂中左上首那人身上移回,神色略显怪异。

“天使,且入座吧。”那唤作黄邕的散骑常侍道。

言罢便自顾自朝堂中右席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