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二个家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二个家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2:5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随着电流持续,一直到晚上的时候,空间节点才打开。

老朱告别了朱慈焙等人,回到了现代。

现代那边朱标、秦老、王首长以及季赫等人都在外面等着了。

这个场面比较严肃,不适合开玩笑,朱云峰就忍着没有上去和好兄弟季赫打招呼。

朱标、秦老和王首长过来跟老朱先打招呼,老朱随即与他们寒暄几句,就站在那里,一边和他们说话,一边等着后续部队抵达。

就看到洪武士卒们以小旗为单位,五个五个地过来,到现代后先向众人举手行礼,随后又迅速前往洪武大明去。

这是之前老朱定下的回程方式,这样也是为了防止回去的时候出现混乱,且还能增加通行效率。

他们都是手互相挽着过来,然后敬礼后又马上挽手离开。

效率非常快,几乎是五秒钟一组人,也就意味着一秒钟一个,一分钟六十个,两万大军仅仅五个多小时就能通过了。

“洪武大帝不愧是洪武大帝,治军有方呀。”

看着令行禁止,军容相当整齐的洪武士卒,王首长发出感慨。

老朱笑道:“也是多亏了你们的帮助,不管是我的大明,还是后世,我们互帮互助,互利共强才是未来发展之道。”

“不错。”

秦老十分赞同地道:“大明与我们之间取长补短,就可以共同进步了。”

这确实是最好的合作方式。

虽然征服也是一种,然而这无疑会造成极大的动荡,还会增加治理成本造成未知后果,因而合作共赢互惠互利才能让双方都能满意。

如今在洪武大明的帮助下,我国拥有了大量进口原油、稀土储备。

我国是个缺油国家就不用多说。

稀土方面。

别看我国稀土储备惊人,以目前4400万的储备和每年大概20多万的开采量,再开采个二百来年绰绰有余。

但事实上我国储备最多的还是轻稀土。

重稀土储备相当稀缺,又经过这么多年开采,不少重稀土矿床都已经枯竭,存量下滑得厉害。

为此我国不得不进行相关政策方面的收紧,减少重稀土的开采,同时从国外大幅度进口重稀土回来加工再出售。

今年已经是2033年,去年大明才与现代合作,因此截止到2031年前,我国82%的重稀土都依赖国外进口,制造成本也大大增加。

虽然我国的提炼技术独步全球,但重稀土的资源储备日益稀少也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到2032年,我国的重稀土进口量大幅度减少。

到了今年的时候,更是一吨都没有进,出口量也大幅度减少,使得现在的国际重稀土价格飙升了近三分之一。

反观国内的重稀土价格却一直保持着较低的行情价,只是不允许出口而已。

一时间外媒都在怀疑我们又找到了新的重稀土矿,而且储备惊人,不需要再从国外进口,西方再也无法从原材料方面卡我们的脖子。

事实倒也与他们猜测的差不多,只是比他们想得更夸张而已。

现在我国拥有的稀土矿将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并且也解决了原油缺失的问题,还大大增加了内循环和工业发展。

在全球经济持续下滑的趋势下,我国反倒是一枝独秀,依旧保持着极高的增长率。

西方眼红十足,嘴上谴责,却依旧不敢跟我们脱钩,背地里没事就跑来谈合作谈条件,满是嘴上一套,做事另一套。

主要也是科学家们的功劳。

他们扩大了传送量,又对两边的输送方式进行改进,增加了传输效率,货物几乎是刚送过来,就被传送带带走。

这使得以前每天也就能传送几千吨的数据提高了上百倍,大大增加了空间输送的极限。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方便运输,尚峰山都快被夷为平地。

周围密密麻麻全是运送货物和存储货物的仓库,用来存放双方进出口的商品。

每天进出小镇的货车不计其数,铁路也修了过来,又扩大镇子的蓝沙河,连通资江,增加水运贸易。

可以说要不是今天老朱过来,让石碑停止一天的货物往来转运,光这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工的货物吞吐量,就能达到五六十万吨。

这是什么概念呢?

大抵相当于以前我国一天进出口总量的三十分之一。

别看只是三十分之一,但这个增长已经是个极为庞大的天文数字。

而且还都是高附加值的稀缺资源,价值与那些进出口的普通资源和商品不可同日而语。

基本上从去年开始与大明合作以来,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一年左右的时间,光为我国带来的直接就业岗位就数百万。

间接就业岗位达到千万之众,由此可见双方合作的重要性。

因此从今年开始,现代与大明之间的合作就更加紧密,老朱虽然在南明那边,但朱标却代表大明与现代又进一步加深合作,签署了许多合作项目。

光各类建设合作项目就多达四百多个,包括全国性的建桥、修路、投资建厂、盖楼等等。

其余林林总总的项目加起来多达上千个。

双方都在加强对彼此依赖。

毕竟两个不同的世界导致这种依赖并不损害双方的利益,因而在合作的问题上,反而比与在同一个世界的不同国家捆绑更深。

部队还在继续转移。

这还只是人。

那边还有大量的武器装备得运过来,估计至少得一天的时间。

老朱和众人看了一会儿,也没有再继续看下去,随后就去了王首长的办公室,聊了一些合作方面的事情。

其实基本就是朱标在说,他们在听。

在这件事上年初的时候老朱就已经全权交给朱标来处理,合作内容和项目签署合同他也都知道。

不过一来没那么详细,二来现在都已经农历四月份,阳历五月份,合作了近半年的时间,自然有不少成果出来,趁着这个时候跟他说一说。

“南京长江大桥的主体工程已经修完了,预计再过半年的时间就能完成整个桥梁建设,比预期的一年半要早三个月。”

“南京炼油厂也已经建造好并投入建设,以后从中东运来的原油就不需要运到现在,而是在南京提炼好再运过去,这样我们自己也能进行石油化工提炼,还能减少运输成本。”

“南京飞机制造厂已经完工,今年开始我们准备进行国产飞机零突破。还有南京坦克厂也已经建造完成了大半,明年应该能制造出第一辆大明坦克。”

“还有汽车厂、摩托车厂、拖拉机厂、自行车厂、造船厂.”

“目前主要的建设军工项目还在南京及其周边,全国各地大量拥有矿产资源分布的城市还未动工,这是今年的项目预期。”

“来年的项目则是往全国铺。”

“我打算先在东北建造发电厂、煤矿厂解决缺电瓶颈。再在东北、山西一带建造化肥厂。”

“之后就是在全国各布政司组建工业基础,以钢铁厂、煤炭厂、纺织厂、砖厂和发电厂为主要建造项目,以先加大钢铁和电力的产出。”

“还有其余重型机械厂,各地方布政司在县、州府、行省里的道路,规划全国性公路铁路,林林总总下来,交通运输、军工、能源、冶金、机械制造、化工.”

朱标把手头上的合作项目大致说了一下。

真就是大致。

因为他也就说了二十多个重点项目,其余大大小小上千个项目都没法一口气说完。

因此只是把他的发展和规划给老朱谈了谈。

包括现在的首要任务有两个。

一个是交通运输。

一个是能源。

说到底,其实就是修路,公路和铁路。

然后就是发电站。

这两样东西搞起来,大明的发展才能真正走上一日千里。

否则就算你能承接这些工业项目,没有能源和交通,无法制造,制造出来也没法运走。

老朱听了朱标的汇报十分满意,然后又跟秦老聊了聊具体的合作内容。

一直到傍晚的时候,两万洪武士卒才总算是回去了。

“好了。”

见人都已经运走,朱元璋起身对众人说道:“我要回去了,有些日子没见到皇后,很想她,南明那边的武器装备,就辛苦你们了。”

“那我留在这里负责。”

朱标说道。

“嗯。”

老朱应了一声。

众人把他送到楼下。

朱云峰和季赫挤眉弄眼。

也没有多废话,老朱直接就过去了。

朱棣和朱云峰紧随其后。

地宫宽敞明亮,早就被打造成了一个现代设施。

不仅全钢筋水泥,还有大量的传送带,所有商品畅通无阻。

此时军队已经在徐达等人带领下出了皇宫。

老朱走上去的时候,正看到最后一队士兵在乾清宫外广场上列阵,随后踏着整齐的步子回营。

他之前已经吩咐过,先回营休整一天,明天开始这两万士卒放一个月长假。

马皇后站在乾清宫玉阶上方,正笑吟吟地看着他们。

“皇后。”

老朱也笑了起来,快步上了台阶,搂住了马皇后的腰,深情地看着她。

马皇后拍了拍他的臂膀道:“孙儿还看着呢。”

“咳咳。”

朱云峰咳嗽两声,喊道:“老祖宗,太奶,我先回去了。”

“去吧。”

朱元璋摆摆手。

朱云峰马上开了自己那辆奔驰大G的车门,随即扬长而去。

他的车虽然几个月没开,但季赫没事就过来帮他发动在城里转悠一圈,刚才季赫就把钥匙给他了。

此刻大G出了宫门,一路来到了午门外。

午门外还是去年离开时候的样子,两侧有一大一小两个人工湖。

内阁、六部以及京城其它衙署总部都坐落在这里,修起了一栋栋高楼,诸多官员都在其间办公。

正是傍晚,大概五点多钟,是百官下班的时候。

就看到各个办公楼内,诸多官员穿着新式公服,手里提着公文包,从诸多办公楼里走出来。

见到奔驰大G也没多奇怪,这些天季赫经常会开车出去溜达,早就习以为常。

朱云峰四下扫视,开车出了大明门,就看到大明门外广场停了很多车,金水桥外宽敞的马路足足有十个车道。

很多官员家的家丁在外面等着,看到主家出来,便打开车门。

官员们纷纷上车从停车场刷卡离场。

不一会儿的功夫,皇城周围原本少有车辆的街道就变得热闹起来,林荫树下车辆向着四周开去。

朱云峰只感觉新奇。

因为之前是没有设停车场的,也没有闸门栏杆,现在倒是规范了许多。

最重要的是古人与时俱进,现在都已经让家里的家丁去学车了,而且一个个都搞了车,就是不知道是朝廷发的,还是自己买的。

从停车场出来,朱云峰上了马路。

他的车有记录,大明门外以及周围都有侍卫,停车场还有侍卫看守,看到他的车马上打开闸门放他出去。

大明门马路对面就是正阳门,正阳门外面是秦淮河。

所以朱云峰只能往左或者往右开。

左边不能去。

那边是南京内城城墙,外面还是秦淮河。

而且这一带就是之前朱标修的古楼,南京很多官员都分配了房子在那里面,戒备还是挺森严。

朱云峰方向盘一打,往右边长安街的方向而去。

就看到向前缓缓驶了差不多一公里后,映入眼帘的是车水马龙的世界。

笔直宽阔的马路已经修好,只是路上车辆并不是很多,即便是有,也多是运送货物的货车。

马路对面则一排排高楼,串联起不知道多少条胡同小街,原本街头巷尾的摊位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门面。

更远的地方还有夜市,摊位都集中在了市场和夜市附近,临近居民楼,商业气息十分浓重。

朱云峰感觉自己已经有点不认识眼前的这一切了。

给他干哪来了?

这还是洪武大明吗?

以前长安街就是一条大街。

虽然朱云峰以前出城都是从西华门出去,走的大通街。

那边街道的摊位和店铺老板都跟他熟。

但长安街也经常来。

何况长安街以前本身就是权贵们居所,胡惟庸当年就住在这条街上。

然而现在却大变模样,俨然一副南京二环路的景象。

朱云峰的车也开进了街道上。

他的身后不知道何时跟来了几辆黑色的轿车,形成了一条车队长龙,汇入进了主街,向着大中桥的方向而去。

这么多年下来,洪武大明已经是朱云峰的第二个家。

从刚过来的那段时间,到只要在洪武大明,他就每天像是巡视领地的狮子一般,和季赫一起上街当街溜子。

不是真觉得自己是雄狮,而是看着它每天都在发生变化,都是因为自己而起,心里就有股自豪感。

如今。

也是时候再看看它又有什么改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