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一百六十四章 在向上走的时代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一百六十四章 在向上走的时代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2:5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晚上的南京灯火通明。

朱云峰在城里逛了一圈,看到的是一个崭新的面貌。

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修得整整齐齐,马路两边是一栋栋高楼大厦,绿化做得极好。

甚至可以说以前就有大片的绿化,只是原来城里很多地方都是荒地,杂草丛生,树木灌木野蛮生长,毫无秩序。

如今却是建起了路边花坛,免费的公园。两边人行道都种植了樟树、榕树,绿茵参天。

秦淮河岸修筑了大理石河堤,河堤边每隔几米就有一株杨柳。

晚风吹过,远方夕阳下落,河岸边人流穿梭,新建的路灯照明,把来往的人倒影出一张张剪影。

“咔嚓咔嚓咔嚓!”

许多人拿着傻瓜式相机在秦淮河岸拍照,男男女女自信开朗地行走。

夜晚没有宵禁,路灯和整个城市的灯火通明让南京开始出现了夜生活,夜市和一些娱乐场所渐渐出现。

背后远处秦淮画舫静静流淌,一盏盏灯笼挂在船头,山河在这个时候像是美成了一副画卷。

朱云峰把车停下,眺望着远处风景绚烂的秦淮河,徐徐清风吹过,拂过他的面容,让他有种沉浸在小城岁月里的感觉。

严格来说,以前的南京城真不算什么大城市。

除了后世夫子庙那一带热闹点,是商业中心以外,其余地方可以说是鸟不拉屎,宛如一片荒地。

但现在仅仅才过去不到两年,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各种设施愈发完善。

工期加快的同时,新的现代生活也在慢慢侵蚀着古代社会。

因为目前的城市住宅和商业区主要供应给大明的有钱人,可也并不代表大明的普通百姓就没有消费能力。

南京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城外郊区兴建起了大量工厂,如钢铁厂、纺织厂、煤炭厂等等。

同时工厂、楼房、城建等等现代化建设都需要工人,到现在培养的工人已经超过二百万人,各类技术工种也非常多。

这些工人成为了第一批大明的高收入打工人,朝廷拨下大量银元,今年还开始成立大明中央银行,发行纸币,给民间带来巨大的经济活力。

有钱了就得消费。

除了从现代进口大量普通生活用品以外,娱乐消费自然也少不了。

正所谓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

朝廷目前正在循序渐进地禁青楼,不过禁止的是皮肉交易,一般的陪酒之类的并不禁止。

结果就是古今结合,古代青楼发展成了现代商K的模样。

吹拉弹唱样样都有。

除此之外,手机、电脑、通讯也在慢慢进入大明百姓的生活。

这两年大明正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毕竟现代社会的科技送过来属于降维打击,先进的生产力取代落后的生产力,给予大明的是巨大冲击。

但又不能像我国那样慢慢搞。

比如先拉电线,再慢慢修路修楼,然后搞BB机、电话机、手机。

那样百姓是可以接受了,进度却是太慢了。

何况那些东西本来就是被淘汰品,过两年就又得换,还不如一步到位,直接弄成现在的高科技。

夜幕降临,南京城里繁花似锦。

朱云峰的手机亮了。

他手机里有两张卡,一张是现代卡,一张是大明卡。

老朱的内部号码是9个5,寓意九五之尊。

他的是8个8。

来电显示是季赫。

“赤桑。”

“峰桑。”

“干嘛,不和你老婆过二人世界?”

“出来玩呀。”

“去哪啊?”

“南京塔!”

“走!”

朱云峰还以为季赫要叫他去青楼之类的地方呢。

结果居然是去南京塔。

不过倒也正常,毕竟现在他们也不是二十多岁的小青年了,可以四处浪当街溜子,都有家有口,那种地方自然不适合。

挂断电话,朱云峰一打方向,就向着钟山而去。

南京塔去年落成,当时朱元璋他们还亲自去观礼,如今已经成为了南京的地标性建筑。

晚上的时候南京塔正常营业,一直到十二点钟才会关停。

此刻高塔上霓虹灯闪烁,不少人慕名而来,甚至据说还有江浙许多文人雅客闻风而至,上到塔顶写下诗篇。

这是个古今交织的时代。

南京正在迈入现代化,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汽车、火车、高铁乃至飞机都在建设。

而大明其余广袤大地,除了极少数正在改变的城市以外,其它地方还依旧是没有电、没有网,保持着古朴的农村古镇古城风格。

世界在变,时代的洪流终究要滚滚向前。

南京塔高近四百米,可以坐电梯上去,而且里面还有餐厅、空中花园,风景很美。

但平时游客只能在五六十米的高度,因为在这里离皇宫直线距离只有5公里,太高的话能俯瞰整个皇宫,所以不允许去上层。

不过朱云峰和季赫自然不在其中,二人径直去了350米的最高处,坐在落地窗前看能看到整个南京城景色。

虽然离得很远,但看着万家灯火,还是很有感觉。

二人喝了点啤酒。

晚风吹过,拂过他们的发间,不知不觉,他们都已经是三十多岁的人了。

“时间过得好快啊。”

“唉,我还以为咱们00后一直是小孩子呢。”

“90后也是这么想的,但现在90后都40多岁了,现在是10后的天下。”

“老四呢?”

“刚给他发了消息,他在家陪老婆孩子呢。”

“嘿嘿。”

朱云峰笑了笑。

虽然朱棣也有不少妃子,可他跟徐妙云的感情极好,这次离家那么久,老朱要陪陪马皇后,朱棣自然要陪陪徐妙云。

反观他自己,虽然也有老婆,但有八个,而且属于政治婚姻,感情就那样,都不知道陪哪个。

不过他对老婆们倒很好,什么都满足,也宠着她们,不让她们受委屈。

今年是准备回家备孕来着。

要生孩子了。

“人生哦。”

季赫举起一瓶雪花,咕咚咕咚灌两口说道:“稀里糊涂就这么过去了哦。”

“你还在那人生,至少你有钱有权,没有很多烦恼嘛。”

“有钱人也有烦恼。”

“什么烦恼?”

“不知道啊,就觉得生活不得劲。”

“去死吧你。”

朱云峰笑骂着,也举起了酒。

奔波已经结束,是时候该过一过正常人的生活了。

几天后。

一切都仿佛归于平静。

老朱从南明回来,倒也闲不住,偶尔还是跟马皇后去大朱棣那边串串门。

现在跟他们关系最亲近的就是大朱棣了。

主要也是大朱棣会来事。

他通过送往永乐朝的商品生产日期,早就已经知道了朱云峰他们来自六百年后,因此也知道了真相。

所以没事他就跑过来找马皇后请安,博得马皇后开心,还作为皇帝,又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舔着脸天天去找朱标。

也就是朱元璋经常不在,跑去洪武了,不然肯定也是天天过来烦他。

大朱棣这么会提供情绪价值,老朱自然也不能差事。

现在回来后去就大朱棣那走走,逛一逛,顺便大手一挥,给他们搞点建设。

一来二去,受益最大的自然还是现代那边。

时间慢慢来到了五月。

正是盛夏时节,天气愈发炎热,乾清宫内却非常凉爽。

此时大门紧闭,屋子里的空调把温度控制在18度左右,后殿的书房内老朱正坐在书桌上看资料。

资料放在电脑里。

他的书桌现在摆了一台台式电脑。

当皇帝也要与时俱进嘛。

虽然纸质资料确实不能淘汰,但电脑资料也更加方便。

反正这个世界也不存在电脑黑客,即便有网络,也处于高度管控阶段,不可能入侵得到他的电脑里。

回来的这几天老朱还是很忙,先要和现代那边接洽,又要跟朱棣以及洪武的诸多大臣会面。

等了解了他去南明八个月时间洪武这边的发展情况之后,才稍微清闲了几日。

但其实也清闲不了。

因为他还得看资料,把最近这八个月跟现代合作的诸多项目细节了解一下。

“老祖宗,您叫我啊?”

正在这个时候,朱云峰推开书房的门走了进来,一屁股坐在书桌对面沙发上。

他环顾一圈,屋子里没人,朱标朱棣都不在。

“嗯。”

朱元璋说道:“叫你过来,是让你帮忙,派你们云峰集团的人入驻去永乐那边。”

“这点小事你让季赫去了好嘛。”

朱云峰懒洋洋地摆摆手:“现在集团都是他们夫妻在管。”

“混账小子。”

老朱不悦道:“你现在都被架空了,就不怕你的公司被他们抢了?”

“架空是不可能被架空的,又没上市,我实权控股呢。”

朱云峰撇撇嘴。

他当然知道自己不可能被架空,老朱也就是在吓唬他而已。

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老朱没有让现代帮永乐朝,而是让自己去,无疑是想掌控局面。

不然大朱棣抛开他直接跟现代那边合作去了,他也没什么办法。

“懒死你算了。”

老朱气得吹胡子瞪眼。

“都有钱了,享受享受人生嘛。”

朱云峰嬉皮笑脸道。

“不干活那就跟我去嘉靖和万历朝玩玩吧。”

老朱往后靠,靠在椅子上淡淡地道。

“哦?”

朱云峰一下子从椅子上弹起来道:“您要去嘉靖或者万历玩了?”

“嗯,那些地方都是我的大明,怎么我去不得?”

“那肯定要去的。”

朱云峰自然知道老朱掌控欲强。

现在他们也就是去了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崇祯以及南明。

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这几个朝代可没去过。

虽说那么多世界,可供老朱攫取的资源已经是数之不尽用之不竭。

但并不妨碍他竖立起自己的权威。

在老朱的预想当中,所有的大明世界都必须成为世界的霸主,然后以洪武为主。

洪武更加富强了,就一个一个传递下去,让其它大明世界也富强。

这样每个世界都是汉人的天下,每个世界都是大明的江山,拥有无尽的疆域,无尽的财富,无尽的武力。

最后的未来,必然是星辰大海。

“嗯。”

老朱点点头道:“你去安排一下,派人去永乐那边谈好合作吧,过段时间跟我去嘉靖那边玩玩。”

“咋去哦。”

朱云峰挠挠头:“嘉靖那边已经是长沙了,去北京都得一两个月。”

“搞个飞机吧。”

老朱想了想道:“我去买搞台小型军用运输机来,应该够了吧。”

“牛逼。”

朱云峰竖起大拇指道:“还是老祖宗您有面子。”

运输机可不是一般人能搞到。

虽然民用运输机不少快递或者物流公司都有,但军用运输机就不一样了。

也就老朱跟现代谈合作能弄,不然云峰集团如今已经是个资产数千亿的巨头级别,都没那能力弄来。

“爹。”

就在这个时候,朱标走了进来。

“来得正好。”

朱元璋示意他坐下道:“这段时间你做的事情我看了,很不错,接下来你是什么想法?”

“现阶段的政策吗?”

“嗯。”

“目前该做的政策都已经在做了。”

朱标摇摇头道:“鼓励生育、发展工业、移民海外,都在有条不紊。”

“嗯。”

老朱沉吟道:“饭要一口一口吃,先安置国内,进行国内大发展吧。”

“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海外那么多利益还是得照顾。”

朱标说道:“南洲的矿产,中东的石油。那边必须大量派人,不然的话,当地肯定会闹事。”

“你看着办就好。”

老朱已经全心全意放权给朱标。

现在大明发展的很好。

数据是真的很好看。

最近9年人口剧增,在朝廷鼓励生育下,去年洪武二十年出生数量达到了337万。

别看这个数字不高,但大明的总人口目前也才不到8000万。

根据《明史·食货志》记载,此时官方统计人口为6054万人,加上隐匿的人口,总人口不超过6500万。

然而如今却大大改变,生育率达到了一个高峰期,如果乘以十的话,相当于不到8亿人,出生达到了3370万,接近我国1963年的人口出生峰值。

另外钢铁产量、经济发展、社会变化以及海外的各种军事行动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很多东西都已经做得很好。

整个时代都在向上走,老朱又有什么不能满意的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