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一百五十七章 明知是火坑,也不得不跳

上午战斗过后,清军艰难地清理城墙,打扫战场。

一具具尸体扔进护城河,河水都开始变红。

甚至才刚把战场打扫完,城外忽然再发射几发火炮上来,吓得清军狼狈四处逃窜。

便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军中士气都有些不同程度变化。

清军是畏惧于明军的火炮。

明军士兵则不能理解,既然太祖爷有火炮,为什么要让他们送死?

不过相比于无法解决恐惧感的清军,明军这边倒好解决。

朱元璋肯定不能告诉南明的士兵们,就是要让你们历经战火,淬炼成真正的开国精锐。

因此只是告诉下面明军,说炮火的炮弹数量不足,而子弹又不能打城墙,便只能让英勇的大明士卒发起猛攻。

后面如果老朱这边忽然发射大量火炮,要圆谎也容易,就说后方送来了新的炮弹物资就行。

反正底层士卒听不懂,云里雾里,只要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解释就够了。

除此之外,战死士兵有抚恤,登上过城墙的士兵有奖赏,甚至老朱还安排人在护城河下游捞明军尸体,妥善登记安葬。

一系列举措下去,自然把明军的一些内部疑问给解决。

清军那边就难了。

虽然明军的火炮攻势可以说微乎其微,可造成的破坏力以及心理阴影却很大。

在城墙上亲眼目睹了明军火炮的威力,仅仅几发炮弹就炸得城门楼四分五裂,城墙到处都坑坑洼洼,让他们恐惧难安。

更何况明军多次攻上城头,与他们近身搏斗,本身就代表了城池岌岌可危,心里害怕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边的气氛在清军内部蔓延流传。

到中午的时候,事情自然也报到了清廷皇宫里去。

遏必隆还在前线。

中午停战时期索尼代表康熙和孝庄过来慰问,上了城墙远远地观望明军营垒。

就是在这个时候遏必隆把现在的情况跟索尼说了一下。

索尼回去之后,把他看到的清军内部士气低迷,明军攻势迅猛,且还有火炮助阵的现状告知给了孝庄以及满朝文武大臣。

保和殿内议政处,下方满汉诸多高级大臣列于其中。

与崇祯末期李自成打到北京,崇祯在那敲钟要求上朝已经无人应答不同,清廷这边高级大员们倒还算整齐。

不仅人都来了,且一个个都在苦思冥想,商量与思考着眼前的困局与对策。

没办法。

崇祯那个时候大家都知道大厦将倾,城内很多官员都已经在打算改换门庭,大明皇权对他们的约束自然也荡然无存。

而清廷这边不同。

一来是他们还有抵抗的能力以及外围较为庞大的兵力。

二来也是老朱从来都不要俘虏,满人全都得死。

而那些只要投靠了满人屠杀汉人,管你是谁,就算是他的子孙也得砍。

这就意味着老朱其实并没有打算这些墙头草的打算。

所以清廷还能有这样的约束力,多少也是占了他们是异族,并且范文程、洪承畴等汉人已经上了老朱必杀名单的缘故。

否则如果老朱可以放过那些投降派的话,搞不好现在城内也是满城风雨,墙头草们早就见异思迁了。

但即便清廷能够团结这些墙头草,阐述利害,以老朱必杀他们为由绑在自己战船上,眼下的形势对于满清政权来说,依旧十分严峻。

甚至可以说是危急存亡之际!

敌人打到首都城下,且多次攻上城墙,各城门岌岌可危,还有那可怕的火炮,各种坏消息都让满清诸多高级大臣感觉到棘手。

听了索尼的汇报之后,殿内顿时议论纷纷起来。

“可以炸开的火炮?莫不是震天雷?”

“震天雷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著甲铁皆透。听这架势,倒的确与震天雷有点相似。”

“可威力却是天差地远,那震天雷也就听着厉害,实际上极容易避开。而明人震天雷不同,根本无法躲避,还能炸塌城楼。”

“我就说必然是佛朗机人卖给他们的火器,又或者红毛夷也有可能。西夷素来喜欢这些奇技淫巧,他们的红夷大炮就着实厉害得紧,肯定是造出了这些东西。”

“这些红毛夷当真是可恨,有钱就卖武器。我大清也有钱,怎么不见他们卖给咱们。”

“唉,谁让人家郑成功独占了海贸,佛朗机人和红毛夷现在都只和他做买卖,我们的船也根本去不得海上,当真是窝火。”

诸多满汉大臣们一个个露出怒意。

说到底之前对于老朱的出现也只是将信将疑,现在则是彻底觉得朱元璋的出现或许只是一场明人振奋民心和军心的骗局了。

毕竟打到现在他们只看到了明军打了几十发火炮,根本没瞧见那所谓神仙下凡的朱元璋有什么奇异举动。

如此也就更加加深了是葡萄牙人或者荷兰人把装备卖给明军,最后明军靠着先进的武器打败他们军队的想法。

奈何他们也尝试出海去找葡萄牙人或者荷兰人购置装备。

但海上他们过不去啊。

达素在厦门海战中把清军那点家底都打光了,历史上一直要到施琅在康熙元年升为福建水师提督才算是把清朝水军给练起来。

而此时施琅虽然投靠了满清,却一直得不到重用,之前只是同安副总兵而已,职位低下,没有话语权。

如今在明军攻入福州的时候,随李率泰、耿继茂、马得功等人葬身海底喂了鱼。

所以清军彻底失去了进入海洋的能力,自然也就无从找葡萄牙人或荷兰人购置他们所需要的“先进武器装备”。

“眼下当务之急,还是该想办法抵挡明孽攻势才行。”

看众人依旧还是在抱怨和气恼,还是范文程沉声说道:“太后,臣以为,为今之计,就只能选择立即让北面的援军来救。”

洪承畴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声音有些颤抖地说道:“也只能如此,但我就怕是敌人故意设下的圈套。”

“.”

范文程沉默片刻,只能说道:“但你不得不承认,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你们在说什么?”

孝庄皱起眉头。

索尼等人也看向二人。

目前在朝中若说阴谋诡计,范文程自然厉害。

索尼则擅长内政处理,是政务大臣。

行军打仗最强的是洪承畴。

奈何现在洪承畴病得厉害,眼睛几乎快瞎了,实在没办法出征,不然肯定要派他与遏必隆搭档。

如今听到范文程和洪承畴一唱一和,估摸着肯定是设计阴谋战术一类,便都静待下文。

范文程苦笑道:“如果没错的话,重庆之战,江南战役以及沧州之战,我们都是败在这强大的火器之下。仅仅数十发火炮造成的威力便如此强悍,若是成百数千发,也无怪乎安亲王他们会全军覆没。”

他话说完后又顿了顿道:“如今明孽打到了北京,他们有这般强盛的火器,却没有第一时间攻下城池,便只有两种可能。”

众人安静地看着他,孝庄也没有问话。

范文程继续道:“一是在重庆之战、江南之战及沧州之战中炮弹打光了,那些能炸出如此威力的炮弹肯定不像我们红衣大炮那样是铁球实心炮弹,造价不菲,制造肯定也不容易,打光也很正常。”

“二则可能是他们故意如此,就是要让我们去叫援军,待援军赶至,则立即无数发炮弹齐射,将我们如安亲王他们那般杀个全军覆没。”

他最后叹道:“怕的就是第二种呀。”

秘书院大学士巴哈纳忍不住说道:“可如果明孽的炮弹真的打光了,我们没有及时求援的话,他们的炮弹又从佛朗机人那补充了可如何是好?”

“这也是我担心的地方。”

范文程苦涩道:“现在我们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这是个阳谋,便是在逼着我们去做选择。”

阳谋之所以是阳谋,就是即便你看穿了也无所谓。

现在的情况是明军第一次进攻就已经攻上城头了,而且时不时给你几发炮弹,给他们底下的士兵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你怎么办?

清军没有把所有兵力放在北京城,而是分散布置,就是防止被全歼,且有外援,有退路,也利于骑兵发挥。

这是最好的战术安排。

骑兵在外面可以骚扰明军,根据战术不同可以做出突袭敌军、断粮道、撤退接应等等安排。

但架不住你城池本身已经摇摇欲坠,随时好像可能会被攻破。

那么摆在他们面前的就两个选择。

一是撤退。

什么都不要了,直接骑兵逃去关外。

可他们已经错过了最佳撤退的时机,这一退必然是兵败如山倒,被明军追杀得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二自然是打下去。

如此就回到了最开始那个问题,明军仅仅一个上午的进攻就多次登上城墙,再多打几天,谁知道北京城守不守得住?

那么立即把安排在后方的骑兵叫来袭扰明军就是最好的选择,即便不能打败明军,也能缓解城内压力。

可怕的就是明军在围点打援,实际上他们炮弹数量充足,就是在等援军过来的那一刻。

怎么办?

赌还是不赌呢?

场内索尼、巴哈纳、车克、马尔赛、额色赫、蒋赫德、成克巩、金之俊、胡世安、党崇雅、卫周祚、冯铨等高级大臣们听懂了二人的意思,也陷入沉默。

过了一会儿冯铨才说道:“若我们少遣些人马,或许可以探出明军虚实。”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人少了不顶事,人多了怕是明军的陷阱。可万一就差那么些人就能打败明军,这种事情说不准,打仗打仗很多时候就是天意,差些人足以左右一场大战的胜负。”

洪承畴摇摇头,用苍老的声音缓缓说道:“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已是危急存亡的时刻,战机转瞬即逝。明人如今坐拥南方,即便受挫只要没有大败,撤回南方去,有江南赋税再加上可以随时从佛朗机或红毛夷那购置武器装备,他们能卷土重来,我们不会有第二次这样的机会了。”

从这里也能看出范文程与洪承畴的老谋深算。

如果确定明军炮弹所剩无几的话,那么这的确是一个打败明军的绝佳机会。

只要明军在攻城的时候,后方骑兵发动突袭,一切都会好起来。

可惜的是他们也无法探出明军炮弹存储虚实。

要是能探明的话就完美了。

但又没办法。

虽然明军打了几十发,看似数量已经不多。然而打仗这种东西,虚虚实实。

万一人家就是在作假,或者是在虚张声势,你又如何去判断?

所以眼下就只能去赌这个唯一的机会。

不然的话,迟迟不发援军,则北京久攻之下必破,到时候后方那些援军放在那也彻底无用了。

“报!”

便在此时,外面忽然有侍卫火急火燎地进来,单膝下跪道:“前方急报。”

“快说。”

孝庄忙道。

“明人再次发起进攻,他们悍不畏死,多次杀到永定门上,少傅请求增派援军。”

“.”

孝庄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传我口令,把预备队调上去。”

“是。”

侍卫急急忙忙出去传令了。

众大臣都看向她。

预备队的作用就是关键时刻发挥作用,顶住敌人的进攻,或者成为压倒敌人最后的一根稻草。

然而这战斗才刚开始第一天,他们的预备队就两次被调上去,严重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在很多满汉大臣想来,即便明军攻势再如何迅猛,支撑个三五月,甚至一年半载之类还是绰绰有余。

他们在北面还有那么多军队,随时可以找机会发动突袭,给明军一场大败。

谁知道北京城看着城高墙厚,却根本抵挡不了多久。

说到底还是那个问题。

北京城池太长了,看上去城高还有护城河,可那么长的城墙段落,几十万守军放上去也不能把每一寸地方守住。

处处备而处处寡,看似固若金汤,实则四面漏风,这么搞下去也许不需要等到明军攻势颓废,他们自己首先就得撑不下去。

想到这里,孝庄也不再迟疑,立即说道:“传令,让尚善即刻统领各部骑兵南下驰援。”

“是!”

索尼作为议政大臣,当即应下。

随后马上做出决断,以议政处的公文,盖上小康熙的皇帝印,就算是完成了命令,即刻派人从明军没有形成攻势的城门出去,向北而去。

城池大有大的坏处,自然也有大的好处。

即便二十多万明军围困,依旧无法把所有城池段落堵死,随便找个没有人进攻的城门或水门就能出城了。

见到命令传达,范文程低声说道:“希望这不是明军的计谋吧。”

“明知是火坑,也不得不跳呀。”

旁边洪承畴亦是低语了一声。

一切。

就只能看天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