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贼天子 > 第八百九十九章 洛阳与荥阳

贼天子 第八百九十九章 洛阳与荥阳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3: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杜相公看了看一旁冷笑不止的许昂,又看了看正在对自己作揖的陶文渊,苦笑了一声之后,起身将陶文渊搀扶了起来,开口说道:“陛下不在朝廷里,谁能定你这个宰相的罪过?”

许相公拍了拍桌子道:“不管是泄题,还是刻意错判,哪一个是圣人教授的!”

杜谦摇头道:“子望兄,不要这么大的火气。”

“这事要是处理不好,闹得大了,一个不好就是章武朝头一桩大案,要是你我处理的好,让陛下满意了。”

“事情犹有转圜的余地。”

说到这里,杜相公低声道:“陛下向来明察秋毫,这个事情去年…去年陛下,多半就已经知道了。”

“一直到今年,那个礼部郎中,上书让陛下下罪己诏,才真正恼了陛下。”

听杜谦这么说,陶相公也忍不住握紧了拳头。

如果时光能够回溯,他一定会捉住那个姓顾的郎中,把他一顿好打!

杜相公闭上眼睛,揉着自己的太阳穴,一阵苦恼。

谈话到了这个地步,很多具体的内容,陶文渊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已经可以猜出来了。

如果只是去年那场考试的考官们“集体误判”,事情就并不是很大,毕竟判卷这种事情,本来就带着主观。

若真是这样,陛下便不会揪住不放,御史台那个姓曹的年轻御史,也不敢在大朝会上,说去年的科考舞弊。

而且,单从操作性上来说,如果将不符合旧学的试卷给剔除出去,最终把一堆与旧学相符合的试卷送交上去,送到皇帝陛下那里。

皇帝陛下也未必会满意,最终这些旧学的种子,未必能在新朝生根发芽。

只有通过类似“泄题”的手段,让那些圣贤之学的种子,伪装成新学学子,通过科考,在朝廷里占下位置。

将来,等大逆不道的当今天子万岁之后,圣贤之学或可在未来的新帝手里,幽而复明。

事实上,这些人也正是这么准备的,最近几年时间,礼部往东宫推荐的教授太子的先生,几乎全部都是大儒出身。

杜相公思考了好一会儿,他才睁开了眼睛,开口说道:“这个事情,必须要查个水落石出,否则陛下那里不止是我们没有办法交差,连太子也没有办法交差,我现在立刻给京兆府去信,让京兆府派人,把礼部给围了。”

“礼部上下,所有跟去年科考有关的人员,自今日开始,要全部留下来配合我们调查,一个也休想回家。”

他看向许昂,开口说道:“子望兄,这个事情只好劳烦你去做了,你现在立刻就去见晋王,让晋王配合中书。”

“把事情给彻底查清楚。”

许昂很干脆的站了起来,拱手道:“好,下官这就去见晋王。”

他顿了顿之后,问道:“杜相,这事要不要知会太子?”

“要的,稍后我亲自去东宫求见太子,请太子来主持局面。”

“好。”

许昂干脆利落的拱手行礼,大步离开了中书。

等他离开之后,政事堂只剩下了杜谦跟陶文渊两个人,杜相公看了看白发苍苍的陶文渊,叹了口气:“先生在江东之时,就已经主掌礼部,如今家里人不少也在朝廷里做官,只要一心向着陛下,未来陶家,也一定是新朝的勋贵。”

“如今,不止先生的前程没了。”

杜相公叹了口气道:“陶氏一门的前程,恐怕都困难了。”

陶文渊沉默了一会儿,摇头道:“他们的前程,本来也不在老夫身上,老夫心里虽然也对新学有些不以为然,但是老夫承认,务实之学,功利之心,是有一些好处的。”

“若我的子孙能有本事,陛下将来也依旧会用他们。”

杜相公站了起来,摇头道:“难难难,这世上难得的从来不是本事,而是展现本事的机会。”

“没有了先生,陶家的子孙,将来还有几个人有机会,在陛下面前展露本事?”

说到这里,杜相公拱手道:“为了避嫌,先生就先回家去罢,这段时间,先生就称病在家,一切等陛下回来之后,或者是陛下的文书到了之后,再做安排。”

陶相公站了起来,沉默了一会儿,拱手还礼道:“如此…辛劳杜相了。”

他行礼之后,背着手也大步离开了中书。

杜相公默默目送他离开,等到他远去之后,杜相公才长长的叹了口气:“什么新学旧学,无非是自己从小学的那些不顶用了,因此心生不满。”

“圣贤之学…”

杜相公叹了口气道:“也制不住人心的**。”

他也走到了中书门口,又是长叹了一口气:“可苦了我这半新半旧的人了。”

…………

天子东巡,是从洛阳出发,沿着大河一路向东。

从洛阳出发不久,只走了几天时间,就到了荥阳地界。

进了荥阳城之后,皇帝陛下自然不会让当地官府给他修建什么行在,而是直接住进了荥阳郑氏的祖宅之中。

荥阳郑氏,也是千年世家之一,虽然没有清河崔氏名声这么大,但是在中原地界上,是数得上的世家。

而在众多世家当中,荥阳郑氏如今损伤最重。

毕竟王均平当初生乱,几乎把中原诸州统统祸害了一遍,尤其是对这些世家大族,更是烧杀抢掠。

到李皇帝开国的时候,荥阳郑氏人口,已经只剩下旧周之时的两三成,而到了章武三年天下各地土地完成确权之后,荥阳郑氏的田地,在当地官府,准确来说是朝廷的授意之下。

已经只剩下鼎盛之时的不到两成。

这主要是因为,荥阳郑氏曾经大规模变卖产业,并且分出了一支子弟,赶往金陵投奔李云,并且在金陵安家,成为以后的金陵郑氏。

金陵新城的田地,不少就是荥阳郑氏给买下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再加上荥阳郑氏有不少人在新朝做官,李皇帝也就没有再跟这个千年世家为难,默认了他们拥有这不到两成的土地。

要知道,这不到两成的土地,依旧是数万亩之巨。

入宿郑氏的当天,荥阳郑氏上下所有人,都跪在门口磕头行礼,毕恭毕敬的迎接皇帝陛下。

如果说从前的这些千年世家,面对皇族还能保留一些高傲的态度,此时的这些千年世家,被王均平清理了一遍之后,已经老实安分得多了。

当然了,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李皇帝是创业之主,开国之君。

是可以为所欲为的存在。

要是哪里接待得不到位,惹恼了这位草莽天子,谁知道他会不会一个抽风,把郑家上下统统都给杀了?

真要是这么做了,郑家也找不到地方说理去。

李皇帝下了龙辇,拉着庐江公主一起,来到了郑氏大门口,伸手扶起来了郑家家主,开口笑道:“我这是借宿贵宅,郑家主太客气了。”

这位郑家的家主,是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听了李云的话之后,他满脸严肃,低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寒舍也是陛下的田土,陛下便是这里的主人。”

“绝没有借宿一说。”

李皇帝闻言,没有答话,只是回头看了看李殊,庐江公主正在打量着这个郑家家主,看到李云朝自己看来,她掩嘴一笑道:“倒是会说话得紧。”

皇帝陛下笑着说道:“好了,进里面说话罢,朕还没有来过这闻名已久的荥阳郑氏。”

郑家主连忙带路,此时这座千年世家已经中门大开,迎接尊贵客人到来。

皇帝陛下从中门进了郑家,一路来到了郑家正堂落座,还没有来得及喝茶,九司的人员便已经捧着一个盒子,双手递到了李云面前,深深低头。

“陛下,九司洛阳密奏。”

皇帝陛下摆了摆手:“送到书房里去。”

说完,他看了看郑家家主,开口问道:“郑家主,大河决口,百姓遭难的事情,郑家知道否?”

“知道,知道。”

郑家主连忙低头:“卓相公一个多月前便来过,我们郑家,正在尽力帮忙。”

李皇帝满意点头。

“好,等这一场大灾结束。”

“朝廷会好好奖赏郑氏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