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贼天子 > 第九百章 你事发了!

贼天子 第九百章 你事发了!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3: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子入宿郑氏当夜,郑家献上了数名女子侍寝,不过皇帝陛下赶路数日,有些疲累了,因此没有接受。

到了第二天,这位郑家家主,又想献上郑氏的嫡女,随侍天子,天子亲自看了一眼郑家的嫡女模样,随即素来不好女色的皇帝陛下,义正言辞的拒绝了郑家。

到了第二日下午,洛阳城里又有人送来了文书,九司京兆司的副手谭衡带着九司的文书,一路来到了天子面前,对着天子低头道:“陛下,京兆司急信。”

皇帝陛下这一次出京,并没有带向来跟着他的孟海,毕竟天子离开皇都,京城那里需要有人替他盯着,京兆司自然是最合适的角色,因此谭衡这个副手,才随同天子出京。

皇帝陛下这会儿正在翻看北方前线送回来的文书,闻言抬头看了看谭衡,问道:“又出什么事了?”

谭衡深深低头道:“礼部两个侍郎,已经被杜相公协同京兆府的人捉了,其余礼部参与的人,还在继续审查之中。”

他低头道:“这些文书里,有杜相公托九司送给陛下的文书,还有一份给陶相公让九司,送给陛下的请罪文书。”

李皇帝闻言,忍不住“啧”了一声,开口说道:“我在京城那么长时间,都安安生生的,这才离开几天,案子都快要水落石出了。”

“好了。”

皇帝陛下看了看谭衡,继续说道:“文书放下罢。”

谭衡低头应了一声是,刚要离开,又被李云叫住,李皇帝看着他,叮嘱道:“给杜相公那里传个消息,就说让他全权处理,他能处理的立刻正法,如果不能处理,就都关在大理寺大牢里,等我回洛阳,一并处理。”

谭衡连忙低头应了一声,正要离开,就听皇帝陛下又问道:“卓光瑞什么时候到荥阳?”

谭衡连忙说道:“回陛下,五天前卓相公就已经收到了消息,估计明天,卓相公就就能到荥阳来接驾。”

李云离开洛阳之前,就让人给还在灾区赈灾的卓光瑞去了信,让他过来迎驾,然后一并巡视灾区,此时卓光瑞,正在赶来洛阳的路上。

李皇帝听到这里,微微点头:“好,朕知道了。”

“你下去罢,告诉孟海,让他多用点心思。”

“是。”

谭衡深深低头道:“属下遵命。”

等他离开之后,皇帝陛下让身边人把姚仲姚相公请了过来,等姚仲到了之后,李云把前线孟青送来的文书,递给他看了看,然后笑着说道:“孟青控制住了榆关,此时已经分出了一部分兵力,前往关外了,这是大好的事情,你立刻以我的名义,起草文书,命令河北道各州郡,全力支持北伐军。”

“还有,给太原将军邓阳也下诏令,让他分出两万兵力,开赴幽州,堵住幽州蓟州两地的契丹人,防止这些契丹人逃了。”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敲了敲桌子,继续说道:“还有,这些契丹人…可以纳降。”

唐军上一次大规模打仗,还是关中那场仗,当时李云为了立威,同时为了惩戒朔方军,关中之战打的相当凶恶,几乎没有怎么给朔方军投降的机会。

七八万朔方军,一多半直接死在了战场上,只有剩下完全缴械投降,才活了下来。

至今,那些投降的朔方军,还在洛阳附近做民夫,替皇帝陛下修建帝陵,没有解脱出来。

李皇帝对他们的惩戒,也还没有停止。

因为关中之战,因此李云才特意额外添了这么一句话,因为他心里清楚,跟契丹人的作战,不是一场仗两场仗就能够打的完的,哪怕这一场仗大胜了,契丹人也不可能被他一棒子打死。

因此,很有必要收拢一些契丹人降军,借用他们来锻炼唐军的骑兵,顺便熟悉关外契丹部。

以便将来,对契丹部采取更加合适的策略。

姚仲无疑是个能力很强的宰相,李云话还没有说完,他就已经开始铺纸磨墨,等到李皇帝说完之后没多久,两份草拟并且润色完毕的诏令,就已经被他写了出来,他吹干墨迹,将诏令捧着递到了李云面前,微微低头道:“请陛下过目。”

李皇帝接过去,看了一眼,满意点头,笑着说道:“就按这个发。”

姚仲应了声是,又工工整整的誊录了一遍,然后请了皇帝陛下的玺印加盖了上去,然后亲自将诏令给发了下去。

等到办完了差事之后,他才回到了李云身边缴旨,李皇帝夸奖了他几句,然后把京城里的事情跟他说了一遍,笑着问道:“去岁,姚先生也在洛阳城里,可有耳闻此事?”

姚仲闻言,连忙摇头:“回陛下,臣只做自己分内之事,科考的事情,跟中书没有什么关系。”

“臣,也不敢去干涉科考的事情。”

李云看了看他,笑着说道:“朕没有说你干涉了。”

“姚先生拜相这么久,朝廷里都说,官出杜姚二门,这样大的事情,姚先生会一点不知情?”

姚仲面色严肃道:“陛下,臣是金陵文会考出来的,本来就资历浅薄,蒙陛下拔擢才能够忝列台阁,跟杜相是全然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的。”

“至于科考舞弊一案,臣若有半点耳闻风声,也必定会立刻禀报陛下,绝不敢知情不报。”

见他毕恭毕敬的下拜,皇帝陛下摇了摇头,开口笑道:“咱们也这么多年的交情了,只是跟先生私下里闲聊,不必这般拘谨。”

说完这句话,皇帝敲了敲桌子,问道:“那先生对于杜相处理的方法,有什么看法?”

姚仲想了想,还是低声道:“陛下,杜相公乃是臣的半个老师,论情分,臣绝不应该在背地里说他的坏话,但这是国事,臣忝列宰辅,陛下既然问起来了,臣只能如实回答。”

“臣觉得,杜相公…”

“做事还是太宽仁了。”

皇帝陛下若有所思,问道:“那若是先生你来主持这件事呢?”

姚仲不假思索的说道:“回陛下,臣必当掀起大狱。”

他正色道:“如果不算从前的金陵文会,去岁那场科考,乃是新朝开辟之后的第三场科考,第三场科考,就敢有人在其中上下其手。”

“若不严办,国法尊严何在?”

“大唐后世之君,又当如何正视科考?”

听他这么说,皇帝陛下目光微微有些变了,过了一会儿,天子才开口说道:“好了,先生的意见。”

“朕明白了。”

姚仲深深低头道:“臣只有一些愚陋的见识,若与陛下不同,请陛下不要见罪。”

皇帝微微摇头,开口说道:“都说了,只是私下闲聊。”

“今天就到这里,你下去歇息罢。”

姚仲连忙应了声是,低着头小心翼翼的退了出去,等到推到门口,这位姚相公才转过身去,目光闪动。

他跟着皇帝陛下,已经太久太久了,久到他已经可以把握住皇帝陛下的一些习惯了。

比如说,天子的自称。

当今天子没有什么架子,私下里闲聊的时候,多少以“我”自称,只有碰到商议国事,或是在场人数太多的正经场合,他才会自称为“朕”。

而刚才,陛下虽然说是闲聊,但是已经称了好几声“朕”了。

说明…

姚相公弯着身子走了几步,这才直起了腰,两只手背在身后,抬头看了看半空。

这位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的寒门次相,嘴角露出了一抹微笑。

“您还是出身太高了。”

他摇头自语,神色变得有些轻快。

“竟会被那些冢中枯骨绊住手脚。”

…………

次日,在灾区赈灾了卓相,果然匆匆赶到了荥阳来接驾,到了荥阳之后,他不敢怠慢,一路匆忙忙到了郑家,经过层层关卡之后,终于见到了皇帝陛下,这位卓相公,毕恭毕敬的跪在了皇帝陛下身前,叩首行礼道:“臣卓光瑞。”

“叩见陛下。”

皇帝陛下看了看他,先是说了一声起身,然后将他带到了自己在郑家临时办公的书房里,屏退了外人。

等到书房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皇帝陛下眯了眯眼睛,看着卓光瑞,问道:“灾区情况如何?”

卓光瑞连忙说道:“户部拨了一百万贯钱,钱是够用的,主要还是调集粮草的问题,好在有薛侯爷帮忙,粮食没有成为太大的问题。”

“现在,灾区百姓的吃食,已经不是问题了,问题是灾后如何恢复,臣正在与当地衙门…”

他话还没有说完,就听皇帝陛下冷冷说道。

“卓相公,你的事发了,你知不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