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贼天子 > 第九百三十二章 大朝会

贼天子 第九百三十二章 大朝会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3: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帝陛下闻言,大皱眉头。

他皱眉看着卓光瑞,问道:“卓兄是对我在江东的作为,有所不满?”

卓光瑞连忙摇头,开口说道:“老家的事情,臣已经听说了,家父去后,卓宏才在职盐政,不过几年时间,便已经贪了二十万贯钱,这般大的罪过,陛下只流了他,已经是莫大的恩典了。”

卓光瑞叹气道:“而且,这是陛下先前就与臣说好的事情,臣心服口服。”

“臣这几个月,一直闭门思过,哪里也没有去,这几个月臣想了许多。”

卓光瑞抬头看了看李云,正色道:“陛下,我们这些人做的,非是一代人两代人的事业,而是要超过旧周,成为几百年乃至于更长远的王朝,这是十几代人,事关无数人的事业。”

卓光瑞默默说道:“臣跟随陛下的时候,尚不满四十,今年却已经五十多岁了,头发斑白,活不了多大年岁。”

“国朝初年,就出了这样恶劣的事情,正需要一个重臣,来震慑朝野,同时布告世人朝廷的正气,以及决心。”

“相比较起来,臣的性命,不值一提,臣若是死在了此案之中。”

他看着李云,起身低头道:“也算是为新朝,为陛下,做了力所能及的最后一件事了。”

皇帝对着他按了按手,示意他重新坐下来,等他落座之后,皇帝才微微摇头道:“国朝正法纪,立规矩,非是在一个两个案子上,卓兄要是真的就这么死了,不单单是你我两家的事情,朝野恐怕也会非议,说我刻薄寡恩。”

皇帝陛下敲了敲桌子,开口说道:“这事不要再多说了,就按照你我先前说好的去办,明日你们卓家以丹书铁券消罪,丹书铁券三去其一,事后卓兄在家里休息两三年。”

“或可复相。”

历朝历代的丹书铁券,上面都会写上免死或者是免罪的次数,有些臣子当权的时候,甚至会给自己搞一些免罪十几次的丹书铁券,而李云弄出来的第一批丹书铁券,相当统一。

都是免罪三次。

皇帝陛下顿了顿,继续说道:“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卓兄也不必再胡思乱想,这个事情,也不会遗祸后世。”

“后世之人,可没有丹书铁券了。”

卓光瑞看着皇帝,欲言又止。

李皇帝站了起来,背着手看着卓光瑞,开口说道:“卓兄,你我相识近二十年了,这个时候,莫要坏了咱们的多年情分,也不要坏了咱们的君臣之谊。”

这句话是在提醒卓光瑞不要做出什么蠢事,更不要想着在家中自尽。

卓光瑞起身,毕恭毕敬欠身行礼:“臣…臣遵命。”

李皇帝看了看天色,开口说道:“时辰不早了,朕就不多留了,你不要想太多,好生休养。”

就在皇帝陛下要离开的时候,卓相公起身相送,看着李云的背影,他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有能够把嘴边的话说出口。

这个时候,他有些想把杜和的事情给说出来。

因为这个事,已经闹得太大了,此时三法司里里外外查了好几个月,把跟这件事有关的人,不知道盘查了多少遍,那些个礼部官员,这都不知道被审问了多少遍。

卓光瑞不清楚,李皇帝到底有没有知道,这件事背后,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

他不知道,户部尚书杜和,在皇帝那里有没有查清楚。

如果皇帝已经知道了,他这个时候不说,就是欺君。

如果皇帝不知道,他这个时候说了,那么上一次…便也是欺君。

这几个月,这个问题一直折磨着卓相公,让他食不甘味,寝不安席。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只半年时间,他便已经这样苍老了。

最终,卓光瑞还是没能开口,把嘴边的话说出来。

皇帝陛下最后回头看了看他,然后对着卓光瑞笑了笑,扭头跟卓家的几个晚辈交代了几句,然后背着手,离开了卓家。

他离开之后,卓相公目送着辇车远去,这才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浊气,整个人差点,瘫坐在地上。

还好他儿子就在旁边,一把搀扶住自己的父亲,惊呼道:“爹,您怎么了?”

“没什么,没什么。”

卓光瑞长叹了一口气,这才站稳了身子,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儿子,深呼吸了一口气:“走罢,为父教一教你,明天大朝会,应该怎么说。”

卓家公子立刻低头应是。

卓相公最后回头,看了看李云离开的方向,心中百感交集。

虽然相处近二十年,但是此时此刻,他已经看不太明白这位皇帝陛下了。

?count=5&isday=1“ style=“width: 100%; overflow: hidden; 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border: none;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1; background: transparent; height: 550px;“>

他心里没有办法确定,这一次天子饶过卓氏,是因为天子的确不知道背后的杜和,还是天子心中一念仁慈,不再深究。

又或者是…

天子并不想牵连杜家进来,至少是在这个时候,不想牵连杜家。

不管怎么说,卓家这一关,似乎已经勉勉强强过去了。

卓相公带着儿子,来到了自己的书房里,他盯着自己这个长子看了许久,才默默说道:“你现在,就给你叔父写一封信,同他说清楚。”

“让他好好想一想父亲,前些年是怎么做的,父亲怎么做,他就照着办,如果他学不好,学不明白。”

卓相公闭上眼睛,缓缓说道:“我们就跟他们分家,从此卓家一分为二,我们以后长居洛阳,做我们的洛阳卓氏。”

卓公子一愣,抬头看着自己的父亲,只见卓光瑞竖起眉头,沉声道:“还不快写?”

卓公子这才低头道:“是,孩儿这就写,这就写。”

…………

次日,太极殿,大朝会。

这是天子归朝之后的第一次大朝会,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次大朝会,因为一些悬而未决已经大半年的事情,大概率就会在今天这场朝会上彻底定下来。

天色刚亮起来没有多久,等到太阳的晨光照落在太极殿正门上的时候,随着内侍顾常一声高唱,在门外窃窃私语的百官们,便依次鱼贯而入,进入太极殿。

进了太极殿之后,众人很快按照班次站好。

没过多久,太子殿下便也到了太极殿里,众人见到太子殿下之后,俱都上前行礼,口称殿下。

就在皇帝陛下即将到场的时候,一个一身紫色四爪蟒袍的年轻人,冒冒失失的进了太极殿里,他左右看了看,寻到了太子殿下所在,连忙三两步上前,抱拳深深低头行礼:“见过皇兄。”

正是二殿下李铮。

太子殿下上前扶了越王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二郎你怎么也来了?”

越王殿下苦着脸说道:“昨天有人去臣弟家中知会的,让臣弟也来参加今天的大朝会,多半是臣弟在辽东犯的错,父皇今天要在大朝会上,公之于众了。”

他叹了口气道:“皇兄救我。”

太子殿下看了看这个大个子兄弟,笑着说道:“放心,放心。”

“父皇真要是训斥你,皇兄一定给你个台阶下。”

兄弟俩聊了许久,附近的官员这才过来见过了越王殿下,然后众人又等了好一会儿,皇帝陛下始终没有到场。

太子左右看了看,然后看向御阶下站着的顾常,问道:“顾公公,陛下怎么还没来?”

顾常此时正在吩咐手下人,听到太子殿下的话,他更显慌张,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连忙低头道:“奴婢这就去问,这就去问。”

不远处,杜相公突然叫住了顾常,开口说道:“陛下现在,就在后殿罢?”

“我同公公一起,去看一看可好?”

太子殿下这个时候也明白了过来,连忙说道:“我跟杜相一起去看一看。”

就这样,顾常领着杜谦还有太子三个人,一路来到了后殿,后殿里,皇帝陛下正坐在椅子上,翻看着手里的文书,脸色铁青。

看到皇帝的脸色,就连太子殿下也察觉到了不对劲,顾常更是吓得脸色发白。

杜相公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呼出了一口气,小心翼翼迈步走了进去,对着天子拱手道:“陛下…”

“前朝都在等着陛下,出什么事了?”

皇帝陛下听到了付杜谦的声音,才回过神来,他抬头看了看杜谦,又看了看杜谦身后的两个人,随即默默说道:“孟青那里,出了点岔子。”

说到这里,李皇帝站了起来,勉强恢复了情绪,缓缓说道:“走罢,大朝去罢。”

杜谦点了点头,跟在李云身后,低声问道:“陛下,事情严重么?”

李皇帝停下脚步,顿了顿,随即继续向前走去。

“有点麻烦。”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