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12章 大案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512章 大案

作者:煌未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0: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按照如今汉室的法律规定,奴隶,其实是不能状告主人的。

不单是奴隶不能状告主人,还有妾室不能状告丈夫、子嗣不能状告父母等。

具体的法律条令,则是通过‘非公室告’的方式,来否决了以上几种法律纠纷的合法性。

按照规定,非公室告,地方郡县勿听。

如果妾室非要告丈夫,子嗣非要告父母,奴隶非要告主人,那首先应该让人去劝。

劝动了,把人劝回家了最好。

实在劝不动,官府也绝不会接受诉状,而是会按照法律规定,对‘原告’施以杖刑。

让原告皮开肉绽,意识到自己告了‘不该告的人’,便算是结束了。

而在汉室的法律中,之所以会有这非公室告的规定、条令,自然是因为妾室、子女、奴隶,都应该是‘被拥有’的身份。

妾室、奴隶,都是奴隶主花钱买回来的私人物品,生杀大权都被奴隶主所掌握,是生是死,官府都插不上话。

而子女,在这古华夏朴素的道德体系下,更是由父母给与生命,所以不得不好好活着、好好报答父母的被归属者。

显而易见,这个时代的社会,不允许被归属者拥有人权。

甚至就连‘不被归属者打死’的权利,都不曾有受贵主者享受到。

反而是非公室告四个大字,直接让归属者,在法律层面立于不败之地。

不让告~

这你咋整?

若是有什么仇怨要了结,似乎就只剩匹夫一怒,血溅五步的极端方式了。

但即便是这种极端方式,本质上,也同样不为这个时代所接受。

——一个父亲,无论他再怎么不是东西,再怎么令人发指,作为子女,都绝对不应该伤害自己的父亲!

不单不能和父亲‘血溅五步’,也不只是不能把父亲告到衙门去。

而是得和父亲站在一个立场,去帮助父亲解决问题。

如果是有仇家,父亲打算与之‘血溅五步’,那作为子女,该做的就是去买绳子、买刀子,而不是劝阻。

绳子、刀子买回来了,就听父亲的安排。

父亲让勒脖子,就勒脖子;父亲让捅刀子,就捅刀子。

期间出意外了,仇人奋起反击了,就得保护好父亲,顺带着完成勒脖子、捅刀子的既定目标。

目标完成了,仇家被弄死了、‘血溅五步’了,接下来也同样得唯父亲马首是瞻。

该分尸分尸。

该自首背锅就自首背锅。

总而言之,主打的就是一个:听爸爸的话。

为了‘听爸爸的话’,子女甚至可以违背汉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免遭法律的制裁。

比如,偷盗。

按照法律规定,自然是有罪,要被砍断手指,并判处徒刑。

但倘若是为了父亲——为了让老爹喝一口热汤,才从何必邻居家偷偷拿了点,那就没关系了。

大致的逻辑为:偷盗固然有罪。

但孝顺父亲的德行,却也有着极大的榜样左右,指的嘉赏。

为了向父亲尽孝,而甘愿违背法律、甘愿接受法律惩罚,更是一种孝道的体现!

所以,儿子为了给父亲尽孝,才间接、不得已,在一定程度上违反法律的,在如今汉室基本不会受到惩罚。

以孝治天下嘛。

孝字大过天,甚至大过法。

孝,就是汉家最大的法。

就连堂堂天子之身,都要被这一个字压得直不起腰、挺不起身。

这,还只是子女与父亲之间的关系,以及‘孝道与法律之间’的存在关系、先后排序。

妾室与丈夫、奴隶与奴隶主,就更是一边倒的绝对从属关系了。

前者不必赘述——在这‘夫为妻纲’,妻子都无法在丈夫面前获得平等地位的古华夏,本身就是以私人财产性质存在的妾室,就更没有任何反抗丈夫的话语权了。

在后世,某些影视剧作品中,会出现妾室与正妻争宠,以至于男主角宠妾灭妻,更或是宠爱妾生子、厌恶妻生子的桥段。

然而事实上,这种情况在真实的华夏历史上,却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

因为在后世人的思维逻辑、脑海路当中,妾室,是小老婆。

小老婆也是老婆。

虽然没有正室‘大’,但也终归是一个层面的东西、一个物种,不过就是大小——类似百元大钞和五十元、二十元之间的差距。

然而,真实的情况却是:无论是在男主角,还是在正妻——乃至于妾室自己的眼中,妾室,都是毋庸置疑的财产。

妻,是娶回来的,是嫁过来的;

是三媒六娉、三书六礼‘求’来组建家庭的。

而妾,则是买回来的。

就像出门上街,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小猫或小狗,想带回家好好撸一撸,便花钱买下。

买回家之后,是喂狗粮还是喂骨头,是当儿子养还是当畜生养,是让它看门还是撅屁股,自然都是由花钱把它买回来的主人说了算。

听话了,就给扔块骨头,夸两声‘好狗’,甚至是搂一搂,鼓励鼓励,带着出去散散步。

不听话了,就踢一脚、扇一巴掌,更或直接起锅烧油,也没人能挑出毛病。

——狗听不听话,不重要。

你起锅烧油,对这条狗公不公平,也同样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条狗,是你花钱买回来的。

你对这条狗,拥有者绝对支配权。

是养着做宠物,还是宰了做口粮,全看你心情。

在这种情况下,后世那些影视作品当中,动不动与正妻争宠,甚至是迫害正妻上位的妾室,就变得多少有些搞笑了。

——宅斗?

你的卖身契,你的‘人口归属权证书’,是在人家手里攥着的!

你特么每天早上、晚上,都要跪着给人家捏腿的!

捏的时候,手上的力道轻了重了,甚至是表情不好看了,说打你一顿就打你一顿,说把你打死就把你打死,半点商量都没有。

宅斗?

争宠?

三棍打散绿茶魂,长官我是老实人,才是妾室最真实的写照。

所以,宅斗不会出现。

妾室面对正妻,大都是比看门狗见到老板娘都还谄媚,恨不能当场跪下来舔鞋。

至于子凭母贵、母凭子贵,靠孩子争夺话语权和地位?

不好意思:男主人想睡你,得人家正妻点头。

正妻点了头,男主人才能把那玩意儿,塞进你身子里头,完成播种程序。

甚至即便是播种完成,你能不能怀上孩子,也同样要看正妻乐不乐意。

人家乐意,你才能顺顺利利怀胎;

人家不乐意,一碗堕胎药送你面前,你喝就是了,不喝也给你硬灌下去。

甚至于:哪怕正妻同意男主人和你同房、允许你怀上身孕,你也把孩子顺顺利利生下来了,你也绝对不可能‘熬出头’。

——因为庶子,是要养在嫡母膝下的。

你生下来的孩子,得管人家正妻叫‘母亲’‘嫡母’,叫你只能叫小母。

想叫你‘母亲’,都得是私底下没人的时候不说,还得小心被正妻发现,从而迁怒你母子二人。

最后的最后,也是后世人大概率无法理解、无法感同身受的点:庶子们,很乐意被养在嫡母膝下。

妾室们,也同样对孩子被养在正妻膝下,感到乐意之至,甚至于求之不得。

因为无论是庶子,还是生下庶子的妾室,心里其实都很清楚:自己身份卑微,无论是在家庭内部还是社会上,都是没有地位、话语权的。

在家庭内部,妾事除了要随时张开腿,供男主人享乐,还要承担大部分女性奴仆的工作;

而庶子,则是在承担部分男性奴仆工作的同时,会被其他的人鄙视。

鄙视其身份卑微。

在社会上,那就更别提了。

——妾室多以色侍人,会被社会主流直接归为‘买回家的私人娼妓’,性质不比后世的充气伴侣好到哪里去。

庶子则类似‘充气伴侣生下的孩子’,能得到旁人的尊重、平等对待就怪了。

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庶子本身,还是生下庶子的妾室,都是非常乐意让正妻,将这个庶子养在膝下的。

因为正妻养在膝下的,虽然仍旧无法变成嫡子,但终归不再是妾身、妾养的纯庶子了。

说一句有些难听的粗话,大家也就不难理解其中的关键了。

——由妾室所生、所养的庶子,在后世有另外一个刺耳难听的称呼:小娘养的。

而妾室所生,却又正妻养在膝下的子女,则类似于后世流落在外,却自幼被接回家里惊醒培养的豪门私生子。

虽还是私生子,固然没有正儿八经的儿女‘正’,但也总好过养在外面的‘小娘养的’。

儿子对待父亲、母亲,妾室对待男主人、女主人,尚且是这种态度、尚且是这种处境。

至于另外一种‘非公室告’的主体:奴隶,那无疑就更惨、更没有地位了。

——妾室,本质上也是一种奴隶。

只是妾室与男主人之间,终归会多出一层肌肤之亲,甚至于些许情愫。

和男主人有肌肤之亲、暧昧情愫的‘高级奴隶’妾室,尚且是那样的处境;

普通的奴隶,在这个时代的社会,以及家庭内部的地位,也就是可见一斑得了。

话说一箩筐,总结起来,其实也就一句话。

——打死没人问。

主人家不高兴了,看你不顺眼了——甚至于,仅仅只是有那么一瞬间,觉得打死你还挺好玩儿的;

那么恭喜你:你游戏要重开了。

没有人会在意你、在意一个奴隶的死活。

就连官府,也不是为了给你做主,而向奴隶主了解你的生存状况;

而是因为你若还活着,奴隶主就需要继续缴纳奴隶税。

如果你死了,这笔税就不用再叫了。

所以官差上门、登记,检查你的尸体,纯粹就是为了确定:你是真死了。

而不是奴隶主为了逃税,扯谎说你死了。

仅此而已。

如此卑贱的社会地位,被纳入‘非公室告’的范围,也就是可以预见得了。

即:奴隶状告主人,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地方官府都绝不能听取、采纳;

而是应当将打算状告主人的奴隶,打板子扔出衙门。

至于你说,奴隶主是打算谋反,亦或谋朝篡位?

不好意思,还是一样。

做奴隶,就应该对奴隶主忠心。

做子女,就应该对父母有孝心。

哪怕主人、父母要谋朝篡位,要举兵造反,作为奴隶、子女,也应该先父母/主人之忧而忧,后父母/主人之乐而乐。

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首先要求奴仆忠于主人、子女孝顺父母。

而后,在此基础上,才要求所有人忠于社稷,忠于君王。

在这种情况下,非公室告这种‘诉讼权否定’制度的存在,也就是可以理解得了。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一个胆敢状告主人——宁愿被官府乱棍打死,也要状告主任的奴隶,才会那么的引人注目。

和百姓除非活不下去,否则就不可能造反一样。

若非别无他法,奴隶也同样不可能在‘非公室告’的范畴内,没有意义的状告自己的奴隶主。

既然告了,那就说明这个奴隶,受到了骇人听闻的非人待遇,以至于他宁愿拼死,去争取一个约等于零的可能性,也不愿继续忍气吞声。

于是,汉天子荣四年夏,河东郡。

奴隶栾大,状告主家师氏,伙同郡守周阳由,篡改履历籍簿!

原本汉人出生的奴隶,在掌握财富的师氏,以及掌握权力的周阳由合力‘编排’下,最终被记录为了外族奴隶!

这样做的目的显而易见——是为了按照天子荣所颁行的新制度,来占‘外族奴隶减免奴隶税’的便宜。

结果奴隶栾大,实在实在忍不下去了;

又不敢再河东郡告,便跑到了隔壁的河内,一直诉状,将主家师氏和河东太守周阳由,都一纸诉状给告了上去。

状告动机,栾大也说的很明白:委身为奴,已经很对不起列祖列宗了。

再被师氏、周阳由归为外族蛮夷,栾大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做奴隶哪怕卑贱,也终归是汉人奴隶,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可你师氏、周阳由,居然把俺栾大的身份窜改成蛮夷?

这不是拿人当霓虹人整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