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460章 不是蠢,就是坏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460章 不是蠢,就是坏

作者:煌未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0: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几乎是在刘荣定下‘高阙之战’的绝密计划后不数日,河套便再度传回消息。

——朔方太守博望侯程不识,率军抵达休屠泽。

对于程不识所部的到来,休屠泽及周围地区的新主人:混邪王及其部众,表现出了十足的欢迎。

又是烹羊宰牛,又是饮酒作乐——连续三日,程不识都是被亲兵抬回去休息的。

而后,程不识便代表汉家朝堂中央,对混邪部许下承诺:对于混邪部夺取休屠泽,并双手奉上的举动,汉家表示高度认可。

为奖赏混邪部的勇敢,顺带着,也是为了留出时间,给混邪部找一片真正的栖息地,汉家允许混邪部,在明年夏天之前占据休屠泽,以休养生息。

至于明年夏天之后,汉家如何接手休屠泽,混邪部又迁往何处,换防又如何进行——悉数再议。

并且,程不识还以朔方太守兼朔方都尉的名义,向休屠泽周边地区发出警告:混邪王,是俸汉天子之令,得汉天子恩赐,合法占据休屠泽!

就连‘汉混邪王’的官方身份和印玺,也都在送来河西的路上!

往后,草原各部胆敢对混邪部不利,便等同于向汉室宣战!

完成这一切,程不识便毫不眷恋的下令大军开拔,原路向东返回了河套。

而在程不识所部离开之后,得偿所愿的混邪王也没闲下来。

——几乎每一天,都有成百上千骑以休屠泽为中心,朝西面八方飞散而去。

短短十数日,混邪部归义汉室,得汉天子‘汉混邪王’敕封的消息,便传遍了大半个河西。

对此,河西诸部自然是各怀鬼胎,心思各异。

思想保守点的,仍旧认为匈奴单于庭,早晚会在河西地区重展雄风。

至于混邪部?

秋后的蚂蚱——他蹦跶不了几天!

稍微激进一些、活络一些的,也有开始通过汉人商队,来打探汉家对归义部族的待遇,以及归义方式和渠道的。

当然,绝大多数,还是在观望。

观望河西地区的未来,究竟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

因为在河套为汉家所有之后,双方的战略形式,其实已经迅速达成了新的平衡。

如果说过去,除了长城就都是匈奴人的天下,那现在,双方在河西、河套、幕南地界,达成了一种极为微妙的平衡。

幕南地区,自然是匈奴人绝对的保留地;

河套,则是汉家新得到的宝贝疙瘩。

这两块区域,都属于绝对意义上的领土,而且是战略价值极高的边境领土。

双方以高阙为界,不说是井水不犯河水,也起码是谁也奈何不得谁。

——大河北边的高阙,汉人肯定打不下来;

而大河南边,汉人刚建成的博望城,也同样将匈奴人堵在高阙,轻易不敢渡河南下。

汉匈双方以大河为界,各自拥有着幕南和河套,可谓是渭泾分明。

但河西,就有些微妙了。

河西和幕南之间,隔着后世的蒙古高原;

和河套之间,又隔着大河。

没有类似高阙那样的雄关,将河西与幕南、河套隔开。

只要愿意,汉匈双方随时可以跨越高原/渡过大河,踏足河西大地。

只是双方都有些投鼠忌器,都怕自己在河西动心思,会导致自己的大本营出问题。

比如匈奴人,一旦往河西地区派兵,那幕南就很可能不再万无一失;

同样的道理:汉家若往河西延伸实力,那河套地区就有可能不再安全。

没看到程不识率军前往休屠泽,都只带了河套四成兵力,而且着急忙慌赶回去了吗?

在这种情况下,河西地区的处境非常微妙。

即抵御不了匈奴人,也抵抗不了汉人;

匈奴人来了,得跪下舔单于脚趾,汉人如果打来了,也照样得跪下口呼陛下万岁。

如此微妙的战略处境,使得河西地区的局势,愈发变得扑朔迷离,同时也愈发复杂。

有奉行‘跪谁不是跪?有奶便是娘’的躺平派;

有仍旧迷信匈奴人的武力,打定主意要给匈奴人当狗,为匈奴单于庭守护河西地区的顽固派;

有两头摇摆,双面接触,同时向双方要好处、要承诺,却迟迟不下定决心的骑墙派。

甚至于,还有断定汉家将崛起,臣服喊人准没错的激进派。

这就结束了吗?

没有。

还有草原上,最常见的一个‘流派’——自认为可以渔翁得利,趁机统一河西,与汉、匈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的野心家。

各部族各怀鬼胎,思路各异,又犬牙交错的分散于河西大地。

想投汉人的,提防着隔壁的匈奴单于庭世袭狗腿子;

想做墙头草的,时刻防备隔壁妄图统一河西的。

主打的就是一个乱中有序,各怀鬼胎。

针对这种情况,程不识也经过深入了解,给刘荣递上了一封奏折。

在奏折中,程不识提到了河西各部的大致倾向。

比如谁谁谁可以争取,谁谁谁可以尝试,谁谁谁试都不用试,直接打准没错。

其中,程不识重点降到了那些誓死效忠匈奴单于庭的保守派。

在程不识看来,这些部族的存在,将对汉家未来在河西地区的图谋,造成极为严重的阻碍和负面影响。

要想更顺利、更轻松的谋求河西,汉家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这些愚忠匈奴单于庭,或者说是迷信匈奴人武力的老派部族。

这些部族数量倒是不多,大概五六个;

但也就是这五六个部族,却能凑出足足八个万骑,共计四万八千兵马!

如此数量级的骑兵集群,哪怕是放在汉匈双方决战当中,也无疑可以引发一场中规模以上的战役了。

更何况除了这四万八千骑的单于庭死忠武装,河西地区还有至少同等数量的骑墙派,以及只多不少的躺平派。

将来,一旦汉匈双方爆发大战,而汉家陷入劣势,那这些兵马必然会尽数站到匈奴单于庭一方。

一方面,是匈奴单于庭在草原的威慑旷日已久,早已在游牧民族心中,形成了惯性极大的思维定式。

另外一方面,同为游牧民族的轻微身份认同,也让大部分草原部族更倾向于站匈奴单于庭,而非汉家。

若跟汉家,未来是种地还是放牧、是战死还是饿死,一切都是未知。

跟匈奴单于庭,至少能预料到自己的结局——要么仍旧以部族的形式存在,要么被更大的部族侵吞。

最差的状况,是被其他部族瓜分为奴。

结局有好有坏,但起码是确定的……

对于这些状况,程不识的意见也是非常简单粗暴。

——如果汉家有意在河西地区用兵,那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屠戮那些死忠单于庭的保守派。

将他们杀尽、杀怕,其余的骑墙派、躺平派,便都会倒向汉家这一方。

有了这些墙头草的加入,再去对付幕南地区——尤其是高阙的匈奴人,无论伤亡、兵力,还是战斗方式、兵种克制方面的压力,都将得到极大的缓解。

至于那些已经起了心思,想要找汉家问问归义价码的部族,程不识的意见则是:千金市马骨。

花多少钱、耗费多少代价,都不重要。

只要能把这些部族忽悠到本方阵营,等将来匈奴单于庭西迁欧罗巴,那草原不还是汉家想怎么搞就怎么搞?

再有,便是除了河西地区的战略局势之外,程不识还提了一向战略建议。

——效仿在高阙对岸的大河南岸,所筑的博望城,在河套西部,与河西隔岸相望的区域,也建造一座军事重镇性质的城池,以作为河套西部地区的战略防守支点。

对这一建议,刘荣思虑再三,终究也还是答应了。

之所以没有痛痛快快的答应,自然是因为刘荣觉着这座城,汉家没什么太大的必要去建。

反正在刘荣看来,河西已经是囊中之物,什么时候取回来,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既然河西已经被默认为是‘汉家版图’,那在河西和河套地区相连后,大河东、西两岸,实际上就不需要有战略支点存在了。

若不然,刘荣能忍到现在?

怕是早在河套战役结束后,汉家的建筑匠人就要‘双线作战’,同时开始铸造河套北部的博望城,以及程不识所提议的,位于河套西部的城池了。

可既然如此,刘荣为什么还要答应呢?

一座城池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去建这么一座可有可无的‘军事重镇’,浪费的钱粮物资可不是一点半点!!

为此,朝中公卿百官之间,甚至还爆发了一场小规模的摩擦和争论。

最终,刘荣仍旧决意乾坤独断,建造这么一座保卫河套西部的城池。

至于原因?

当然不是刘荣改变了主意,觉得在河套西部建一座城很有必要。

而是为了战略欺骗。

这很好理解。

假如你是匈奴人,你对现在的汉人是什么看法、有什么担忧?

——答案自然是:汉家的军队无比麻烦且棘手,任其发展壮大下去,早晚有一天,匈奴单于庭要被踩在地上摩擦。

所以,为了遏制汉人的战略扩张速度,匈奴一方除了要务必守住高阙之外,还要对河西地区施加一定的影响力;

以免汉家过早占据河西,从而没有了后顾之忧,转过头全力攻高阙,乃至于在幕南地区肆意驰骋。

倘若这种时候——单于庭上下都人心惶惶,幕南各部都觉得汉人要打来了、大家要死定了的时候,有人告诉你:汉人在河套西部地区建了一座城,以防备河西诸部?

那你只会说:汉人不行了~

去年还能勇夺河套呢,今年连河西诸部都惹不起了——明明没有高阙这样的必要条件,却还是在河套西部起了城池。

匈奴单于庭极为稀缺的有识之士,或许会看出来这座城,大概率是汉家放出来的烟雾弹。

老话说得好:人越是缺什么,就越是爱显摆什么。

反之也是一样的道理——要想秘密做一件事,那明面上,你和这件事最好不要沾上任何瓜葛。

好比年入百万的水果摊主,永远都会开着一辆金杯,而不是奔驰宝马。

究其原因,便是为了不刺激到顾客,同时也是保护、隐藏自己的个人经济情况。

同样的道理;

汉家要打高阙,就需要有这么一个烟雾弹,来供汉家用实际行动告诉匈奴人:我不认识高阙,我对高阙不感兴趣。

甚至于:我啥都想要,但打下河套实在是太费劲了,我没力气再去搞别的了。

别说高阙了——我连河西都怕,所以才建了这么一座城,好守住艰难得来的河套。

匈奴人可能会上当,也可能不会;

但刘荣敢断定:匈奴人,将会再次为自己的骄傲、自大和愚蠢,而付出愈发惨重的代价。

上一次是河套;

这一次,不是河西,便是幕南……

城开始建了,自然就需要长安朝堂从少府匠人当中,挑出精干的送过去。

这一下,粮草、辎重秘密输送到河套北部前线,就不再是需要头疼的问题了。

再者,这座城池,对于眼下拥有休屠泽的混邪部,无疑也有相当强烈的警告意味。

——别特么以为我不知道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就你那点道行,我用膝盖都能猜到你的小心思!

——老老实实给咱当狗,咱赏你一块骨头吃;

——若不然,连带着骨头,把你也给啃的一干二净,也不过是在便宜之内。

有了这座城,混邪部就会明白:自己那点小算盘,在汉人眼中,和考试时偷偷作弊,并傲慢的认为‘老师看不见’的人没什么区别。

而且汉家,已经做好了通过纯粹的武力,以大河为界徐徐西进,占据河西地区的准备。

你没看他大前线重镇、进攻墙头堡都搞出来了嘛!

如此,当高阙之战打响之后,河西地区即便有心在河套西部作乱,也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毕竟就河西这些个部族,细胳膊瘦腿的,在草原局部地区称王称霸,倒还可以勉强理解。

但在已知世界唯二的两个大块头:匈奴,以及汉家这两头怪兽面前,任何一个游牧部族,都宛如土鸡瓦犬尔。

可以说,草原上的匈奴部族,就是一个又一个独立的小国。

作为小国,和汉、匈起摩擦甚至开战?

能做出这种决定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