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450章 还得先看看高阙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450章 还得先看看高阙

作者:煌未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0: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长安的刘荣,自然不知道程不识最终作何抉择,以及做出抉择的理由。

如果知道,刘荣必定会老怀大慰,再借机好好夸一夸这位‘故太子宫属臣’当中的佼佼者。

——别忘了;

程不识可是给太子时期的刘荣,做过太子中盾卫呢!

虽然官儿不大,手里的兵权也谈不上多重——满共就两千人的太子亲卫,其中还有大半是当时,刘荣临时凑起来准备操练、还未形成战斗力的孤儿军。

但毋庸置疑:刘荣的故太子宫属官中,混的最好、最顺的,当属程不识。

别看汲黯也出息了——又是六百石的谒者,又是比二千石的谒者仆射,眼下更是贵为当朝九卿,中二千石!

但比起秩禄仅有二千石,比中二千石差了两级、中间还差个‘真二千石’的朔方太守程不识,汲黯还真不敢说自己混的更好、官儿更大。

事实上,别说是汲黯了;

如今汉室,除了仅有的几位大概率能拜相,或至少有希望能染指三公的重臣以外,就没人敢说自己的未来,会比程不识更加光明。

是;

眼下,程不识仅仅只是个二千石的朔方太守,距离九卿都还差着两级;

但别忘了。

这,已经是程不识第三次担任边郡太守了!

最开始,是北地太守,任上打了汉匈朝那之战;

而后迁雁门太守,又打了汉匈河套-马邑战役的马邑分战场。

如今任朔方太守,已经是程不识第三次出任太守。

接连两次平调,连续三次担任太守,还都是边郡太守!

偏偏程不识每到一个地方做太守,就能赶上一场汉匈大战。

——自当今天子刘荣即位至今,汉匈满共两场大战,都让程不识给赶上了。

而程不识现在的职务,是朔方太守。

朔方郡,又位于河套地区——甚至是位于河套地区直面匈奴兵峰的北半区域!

不出意外的话,天子荣即位后的第三次汉匈大战,程不识也仍旧不会缺席。

非但不会缺席,还很可能会成为前线最高指挥官。

这就有点恐怖了。

——先前两场大战,程不识都没有缺席!

先是朝那之战,以弱势兵力守住了朝那塞,将匈奴人直接拦在了国门外!

而且是自有汉以来,史无前例的、第一次见匈奴人的大规模入侵拦在国门外!

而后,河套-马邑战役,程不识身处马邑战场,虽然斩获不多,却也为河套主战场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汉家能顺利夺回河套,至少有一般的功劳,得给在马邑战场拖住单于庭主力的程不识所部。

毫不夸张的说:若不是前两次大战,程不识所部的战果,都与汉家传统的军功核算方式相悖,程不识早就是如今汉室军方数一数二的大将了。

只要打仗,就必定会派出去统掌大局的那种。

眼下,程不识在军方的地位其实也差不多。

早些年,将士们一听到程不识三个字,那就是头疼二字。

一想到要去程不识麾下,经受残苛军法的摧残,军士们就总是会想尽一切办法,争取不要被分到程不识麾下。

但经过这么些年——尤其是朝那之战、河套-马邑战役这两场战争,军中将士们当中,反应过来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虽然在程将军麾下作战,那是站着、坐着、躺着都难受,但好歹能活着啊!

活人才能抱怨站着腰酸,躺着腿疼,坐着膈屁股啊!

更别提非但大概率能活着,甚至还能捞到武勋了!

于是,越来越多的军中将士——尤其是那些不安现状,有志向做一番‘大事业’的上进青年,开始期望到程不识麾下作战了。

虽然在军方高层,曲周侯郦寄、榆侯栾布,乃至故安侯韩颓当等老一代将军的地位仍旧不可撼动;

但程不识,已然是这三人之下,军方最拿得出手、地位最高的新生代将领了。

在此基础上,在肉眼可见的未来,汉匈双方必然还会围绕着河套,再爆发至少一场中规模及以上级别的战役。

等那场战役结束,程不识但凡不是弃军而逃、临阵投敌之类的,不可原谅的原则性大错,就必定会成为汉家真正意义上的军方第一人。

到那时,朔方太守?

说不定当今刘荣,都会搞个河西都护府出来,让程不识担任第一任河西都护!

太子班底、潜邸心腹混的越来越好,越来越优秀,天子荣自也是脸上有光。

对于此番,程不识可能对雄踞休屠泽一带,打算将汉家当大傻子坑的混邪部采取的措施,刘荣也并不太担心。

——程不识为将,向来都主打一个‘稳’字。

而近些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抨击程不识‘过于求稳’,很可能会为了稳而贻误战机,再加上任雁门太守期间,和搭班子的雁门都尉郅都共事过一段时间;

如今的程不识,已经在‘求稳’的基础上,进化出了‘稳中求进’的进阶技能。

如果说过去,程不识是无条件、无下限求稳,那如今的程不识,就是在尽可能求稳的基础上,更大胆的争取扩大胜利果实。

这样的程不识,且不说刘荣有多喜欢、有多顺眼,起码此番河西之事,刘荣对程不识,就绝对是放一百个心。

——朕的不败将军,必定会做出最正确的抉择!

而眼下,刘荣的注意力,却从休屠泽这一局部区域,以及占据休屠泽的混邪部,扩展到了包括休屠泽在内的整个河西地区,以及包含混邪部在内的所有河西部族。

休屠泽,确实很重要。

其地处河套以西数百里,占据了这一战略要地,汉家的军队,就能具备随时从河套西出数百里,并以休屠泽为中心,向方圆数百里辐射势力范围的能力。

再者,为汉家所掌控的休屠泽,也将成为汉家在河套以西的大河彼岸,所能依仗的唯一一个战略支点。

没有休屠泽,那汉军将士自河套西出,首先要做的是西渡大河,而后便是就地扎营戒备。

确定没问题了,才能一点一点往西探索、挪动。

而有了休屠泽,将士们就能在大河对岸,自休屠泽前来的友军掩护下,安然西渡大河。

渡河之后,也不用就地安营扎寨,防备可能到来的攻击,而是可以在友军接应下直接前往休屠泽。

只是沿途注意伏击即可。

真要说起来,在草原上、在开阔的平原地区搞伏击,本身就是太监说书——无鸡之谈。

一眼就能将百里范围尽收眼底,怎么伏击?

兵往哪儿藏?

所以,汉家得到休屠泽之后,休屠泽——或者说是未来的‘休屠要塞’的战略意义,就会类似于汉室北方的云中城。

深深插入敌占区腹地,作为战略支点、前哨站!

但休屠泽的重要性,却也仅限于此了。

——并不是说占据了休屠泽,汉家就能完全占据河西地区,又或是扼住河西地区的咽喉了;

而是占据休屠泽,并以此作为战略支点,汉家就能更好地开展对河西地区的谋划。

无论是政治层面、外交层面,亦或是军事层面,休屠泽,都将成为汉家打开河西局面的最佳切入点。

简而言之:休屠泽,仅仅只是一处极佳的‘射击点位’;

而汉家要做的,是更轻松、更省时省力的掌握河西,也就是‘全歼敌军’。

况且休屠泽,本就是汉家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占据、掌握的地方。

有了这个地方,河西便可图,且易图!

没有这个地方,汉家图谋河西,就将举步维艰,事倍功半。

所以,刘荣其实并不很在乎眼下,已经掌控休屠泽的混邪部,究竟是真心实意想纳诚,还是拿汉家当怨种骗。

——你给,我就拿;

——你不给,那我就抢!

反正休屠泽,我汉家是势在必得的。

你识相点,主动给我,朕还能给你牵条狗链子,赐你一个‘大汉狗腿子’的身份。

不识相?

什么休屠部、混邪部——我汉家打谁不是打?

真要说起来,人家休屠部好歹在这儿世代繁衍生息,起码是本地人;

和周边部族不说是一衣带水,也好歹有点邻里之间的交情。

你混邪部一个外来人,屠杀休屠部,搞得自己在河西一带声名狼藉,又雄踞休屠泽,无异于小儿持金于闹市;

换你混邪部来守休屠泽,我汉家打起来,还真未必就比打休屠部,要费更大力气。

——人休屠部被打,说不定还有援军呢!

可换做你混邪部,那来的援军,只怕就是我汉家的援军,甚至是新的狗腿子了……

“就算没有混邪部此番,暴起而屠灭休屠部,最晚明岁开了春,我汉家也是要图谋休屠泽的。”

“眼下多此一举,却也无伤大雅。”

“真正要紧的,还是高阙……”

如是呢喃着,刘荣便站在了那张悬于殿内的巨大堪舆前,目光从河套以西的休屠泽,再次移到了河套以北,仅与河套隔大河而南北向往的高阙。

——过去这几个月,刘荣但凡是看这张堪舆,便有至少一半的时间,目光是落在高阙之上。

没办法;

高阙的战略位置,实在是太让人难受了。

百十年前,秦长城军团同时掌握河套,以及河套北侧、大河对岸的高阙时,高阙对秦人而言,自然是从河套地区北出,踏足大河北岸的桥头堡。

过去这几十年,匈奴人同时掌握河套、高阙,高阙则成了匈奴人在河套与幕南之间的保险锁。

就算河套丢了,幕南也无忧。

可眼下,河套、高阙,却分别为汉室和匈奴双方所有。

这下,高阙就成了匈奴人掌控下的幕南地区,自北抑制河套地区,并辐射河西地区的前线要塞。

若汉军北出河套,那渡河之后,抬头就是城高墙厚,坚固无比的高阙!

打下高阙,自然就能野望高阙北侧的幕南草原。

但打下高阙有多难,真的很难用语言来形容。

——踏足河对岸便是要塞,而且渡河过程中,对岸要塞也不会袖手旁观,轻则箭羽侵扰,重则半渡而击!

类似格局的军事要塞,汉家也有一个。

函谷关。

函谷关有多难打,高阙便也容易不到哪里去。

最要命的是:高阙的存在,不单能让匈奴人确保幕南无虞、汉军无法从河套向北威胁幕南;

与此同时,对于自河套西出的汉军,高阙也同样能采取必要的掣肘措施。

因为高阙在河对岸、在河套以‘外’;

河西,也同样如此。

河套地区的汉军将士,无论是北上踏足幕南,还是西进踏足河西,都需要先渡河。

但高阙的匈奴人想染指河西,却只需要沿着大河沿岸绕一段路。

听上去没什么区别——不过是渡河与否的问题;

但在军事层面,尤其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渡河,本身就是一场豪赌。

赌赢了,不过是渡河成功,安全抵达河对面。

可一旦赌输了,被敌方半渡而击,那全军溃散都是轻的。

所以,高阙的存在,不单抵挡了汉军向北、对幕南地区的军事威胁,也同样遏制了汉家向西,向河西地区扩张势力的图谋。

只要高阙还在,那汉家就不可能放着高阙不管,去专心致志的图谋河西。

但凡是要在河西地区进行军事行动,汉家都必须派出第二路军队!

佯攻也好、牵制也罢——总归是要把驻守高阙的匈奴人拖住,使其无暇他顾,尤其是无暇兼顾河西。

明白了这些,就不难发现此刻,刘荣看向高阙的平静目光中,究竟暗含着怎样的惊涛骇浪了。

——高阙!

——摆在汉家西、北两个方向上,唯一一块难啃的骨头!

啃下这块骨头,进则幕南无王庭,退,亦河西走廊通!

然若不先啃下高阙,则匈奴人幕南无忧,河西也能随时插上一脚。

即便先后于朝那、河套之战战败,匈奴单于庭在草原的号召力、威慑力,也依旧是朽木未倒。

都不用匈奴人真的大军压境,进抵河西——仅仅只需要一块单于信物,三二单于使者,河西地区的绝大多数部族,也依旧不改违抗单于庭的命令。

所以,此时的河西,程不识在考虑休屠泽;

但在长安,刘荣却在想:要想把河西完全吃下,那首当其冲的,便是高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