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438章 天宫一粒尘,压塌人间山

从刘荣提出,对汉家现有的公、卿体系进行改制时起,朝堂内外,便始终被一股莫名的不安所充斥。

尤其是在刘荣明确表示内史、少府——这两个九卿当中的代表性部门,至少要分别拆分成两到三部分时,朝堂内外凡九卿有司属衙,都可谓惶惶不可终日。

连少府、内史都要挨刀子!

更何况是我们?

但今日,当‘闸刀’彻底落下,公、卿级别的改制方案正式拍板,满朝公卿大臣,却都是莫名长松了口气,只觉一阵久违的轻松。

没办法;

——最令人恐惧的,从来不是已经砍在身上的刀。

而是悬于半空,精确瞄准脖颈,必然会落下,却迟迟不曾落下、不知何时落下的刀。

极致的恐惧源于未知,就是这个道理。

过去这段时间,九卿有事属衙,上到中二千石的九卿本人,下到四百石、二百石,乃至百石级别的基层官员,都因为这未知的恐惧而晃晃不可众人。

每一个人都在担心;

担心自己的属衙被拆解,更或直接被取缔。

而自己,要么跟着被拆解的部门,被划入某个相对更差的部门;

要么随着部门被取缔,便自然而然遭到遣散。

最乐观的情况,也不过就是眼下,原属于典客属衙的官员们的遭遇。

——本来在九卿属衙干得好好的;

虽然是典客这么个没存在感的九卿,但再怎么说,那也是九卿啊!

在朝为官,又是九卿部门直属,相亲都能平白多三分底气!

现在好了。

典客不再是九卿了。

原本属于典客属衙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都不再是刘荣口中的‘九卿有司’官员,而是某个非九卿独立部门的官员了。

最可怕的是:九卿部门和非九卿部门,是有许多方面的区别、不同的。

最典型的——典客卿本人,从原先的九卿、中二千石,降为了非九卿、真二千石;

一把手都‘贬官’一级了,那底下的人呢?

原本独属于九卿、中二千石的超高配副手:两名秩千石的典客丞,自然得降为比千石不说,还得从两个变成一个。

这主官都真二千石、副官都比千石了~

再往下,又怎么可能出现第三个比千石及以上级别的人?

毫不夸张的说:在整个属衙降格,并被踢出九卿之列后,典客属衙未来只会有一个真二千石的典客卿、一个比千石的典客丞;

再往下,就是六百石、四百石乃至百石,按照金字塔结构依次往下排。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此番改制,便是典客原有的金字塔形权力结构,在底部被削掉了厚厚一层!

最顶部的中二千石,变真二千石了;

次一级的两个千石,变成了一个比千石;

比千石的变六百石,六百石的变四百石,四百石的变百石……

几可谓是人人降级降职,乃至于顺势被‘优化’淘汰。

最要命的是:未来不再是九卿之后,典客属衙,可没原先那么多萝卜坑了!

公孙昆邪原本是中二千石的九卿,未来只能是真二千石的朝臣;

至于公孙昆邪原先的两个副手,运气好一点的那个,是从千石降到比千石,仍为典客丞。

运气差点的那个,则是直接就要降到六百石级别……

再往下——原本比千石级别的十几号人,外加那个运气不好的原典客丞,跌入六百石一级;

但不好意思,典客不再是九卿了。

所以六百石级别的位置,也要从原先的几十个,缩编到十个以内。

所以,原来就是六百石的那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别想保住级别——通通降去四百石级别;

至于这十几个从千石、比千石级别降下来的,都还得有几个人,连六百石都混不上。

再往下,问题就开始变得严重了。

——那个倒霉的典客臣,从千石直降六百石,总算是没继续往下降;

但那十几个从比千石掉下来的,可还有几个人连六百石都没混上,继续往下跌到了四百石一级。

而四百石一级,原先上百乃至数百个位置,如今却只能留三五十个;

其中几个位置,还要被从比千石掉下来的那几个人给占掉。

可六百石级别掉下来的,仍旧不止三五十号人!

于是,继续‘滑档’。

四百石的位置,全都被原比千石、六百石的‘滑档’官员占据,甚至仍旧剩下十来个人继续往下‘滑档’;

而原先的四百石,无一例外,跌落百石级别……

最惨的,无疑便是原本就属于典客最底层、最基层的,秩禄百石级别的官员。

——泰山压顶压下来,层层降级,原本的小领导都降到基层;

原本的基层官员降无可降,退无可退,自然就只能被彻底挤出去。

有点门路的,或许还能降级调动其他部门;

没门路的,也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所以,过去这段时间,九卿有司属衙的官员才会如此不安、如此忐忑。

因为此刻在宣室殿,参加这场朝议的每一个人,心里都非常清楚:此番改制,有关典客的内容不过一句‘不复为九卿,降真二千石’;

但这十个字,却让典客属衙至少三分之二的萝卜坑被填,余下三分之一也人人降级——大部分降一级,小部分降两级。

极端情况下,未必没有连降三级的情况发生。

连降三级,什么概念?

比千石降到百石!

百石!

后世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如果想知道献血一瓶对身体的负面影响,就应该在搜索引擎输入:失血一瓶对身体的危害是什么?

同样的道理;

要想知道比千石降到百石是什么概念,最直观的方式,是了解百石升到比千石有多难。

那么,百石级别的官员,大概是个什么情况呢?

说到百石,就不得不提如今汉室,自秦沿用的官僚体制当中,沿用相对完整的基层官吏体系。

在后世,人们经常从有关秦汉的文献中,发现‘无秩小吏’这个词。

而这‘无秩’的意思,便指百石以下,不包括百石的、没有正式秩禄级别的吏。

达到一百石,就是‘有秩’——百石就是你的‘秩’;

有‘秩’,就等于有编制、有身份,有固定俸禄。

最重要的是:有官印,有官身。

反之,级别达不到百石的‘无秩’,便是没有编制、没有官身,也没有固定俸禄的‘吏’。

总结而言便是:百石,是‘官’和‘吏’的分水岭。

达到百石,那你就是官——芝麻官也是官。

达不到百石,那你就是吏,想啥时候开除你就啥时候开除你;

回头出点啥事儿,推出去顶包的临时工,说的就是你这个‘无秩小吏’。

这样的无秩小吏,在如今汉室地方基层数量极大。

如郡、县属衙中的后勤人员,即马夫、伙夫、门房等,便都是无秩;

再比如编制外,并不由官府发放俸禄的义务岗、志愿岗——如乡三老、里正等,也属于无秩。

秦汉十里一亭,十亭一乡,算是后世人耳熟能详的基层组成架构。

而在这郡-县-乡-亭-里五级行政划分当中,最低一级的‘里’,便不存在百石及以上的有秩官员。

第二级的亭,倒是有那么几个。

——比如亭长,就是百石级别的守门员;

第三级的乡,百石有秩多一些——收税的游缴啊,乡啬夫啊之类,都是百石。

到了第四级的县,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绝大多数地方县级部门,其人员构成,有九成以上都是百石级别的基层官员。

比如巡街的衙役,抓贼的缉盗;

比如记录的文吏、守备的县兵。

乃至于某些管理岗位——如狱篆、吏曹等,也有可能是百石级别。

之所以是可能,而非必定,则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县,也分大小。

就好比后世,地级市和县级市,行政级别、规格大相径庭。

这个时代的大县和小县,规格也同样是大有不同。

——如今汉室,大县,即人口超过一万户的县,其主官为:县令;

秩禄千石。

小县,即人口低于一万户的县,其主官为:县长;

秩禄根据户、口数量及占地面积,为四百石或六百石。

很显然,由千石级别县令掌控的大县,狱篆、吏曹这样的部门负责人,都能达到四百,甚至六百石级别。

但在那些主官都不能称县令,而只能称县长的小县——尤其是由四百石级别县长掌控的小县,连县长本人都才四百石,低下恐怕根本就找不出第二个高于百石级别的官员了。

从以上种种就不难发现:百石,就是汉室从‘吏’到‘官’的分水岭。

敲开那扇名为‘官场’的门,抬脚迈进去,你就是百石级别的小虾米了。

至于门外?

那不叫官场。

如果你乐意,你可以管他叫‘吏场’。

也可以称之为:人间……

换而言之,百石,就是一名官员在起步阶段的初始级别。

类似于后世才刚上岸,刚上班的公务员,起步就是科员。

那么,比百石高出三级的比千石,又是个什么级别?

举几个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不难理解了。

——在如今汉室的最高规格部门:丞相府,一把手丞相,秩万石;

二把手丞相司直,秩千石;

三把手丞相长史,比千石!

丞相长史是个什么官儿?

简单点说,就是所有送到丞相府的政务,丞相本人都只处理那些最重要的部分。

剩下的鸡零狗碎,都是丞相长史负责去处理。

另外,丞相亲自解决的重大事件,也只是丞相决定怎么搞;

具体动手去搞、去办的人,也同样是丞相长史。

再举个例子。

过去的巨无霸,真正意义上的九卿之首:少府。

一把手少府卿,中二千石;

二把手少府丞,比千石!

少府二把手,负责和身为九卿——尤其还是少府这种超高配九卿对接工作的副官,也不过比千石!

明白这些,再回过头来看最初的问题,一切就都简单多了。

原问题:从百石升到比千石有多难?

翻译后:从地方县衙的基层文员、衙役,升到长安九卿部门的二把手,或三公属衙的三把手有多难?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言而喻。

如今汉室,百石官员没有五万也有三万。

但终生都无法再进一步,升到四百石级别的,占了起码七成。

四百石级别的不过万余,能进一步提拔到六百石的,不足四成……

六百石有四千多人,能上比千石的至多一千;

比千石能上千石的倒是能有大几百;

但千石能上比二千石的,却绝不超过二百人……

就怎么一次次、反反复复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甚至还要再外加一项熬资历,才有极其渺茫的可能杀出重围,平步青云。

最最重要的是:如今汉室,或许真的有上千个比千石级别的职位。

但别忘了;

典客属衙的比千石,可是在京九卿部门的比千石!

如此特殊的比千石,如今汉室连三公带九卿,外加整座长安城里里外外——掰着指头算下来,绝不超过五十个。

几万人,甚至是大几万人的官僚队伍里,好不容易爬上来,争取到最好的五十个比千石位置之一;

结果一夜之间,典客不再是九卿了。

你非但不再是九卿部门官员了,甚至都不再是比千石了;

能降到六百石算你运气好,降到四百石算你没倒霉透顶。

因为真正倒霉的人,已经一夜回到解放前,降到百石级别了……

可笑吗?

百石-四百石-六百石-比千石,一级一级爬上来,每一级都是至少五六年的兢兢业业;

连续二十年努力工作,外加运气爆棚——刚好有位置出缺,而且是连续三次出缺,都由你这个幸运儿顶了上去!

结果朝堂一句改制,你直接一辈子白干……

典客属衙,真的很惨。

但好在,只有典客属衙惨。

其他属衙都还行。

少府还是少府;

内史虽然已经没了,但减配拆分出来的大农,也依旧是九卿部门,依旧能把原内史属员原封不动的照搬过去。

卫尉虽不再是九卿,却并非降格,而是被划入了单独的军政体系,仍旧是中二千石的级别待遇和规格。

可以说,每一个人——除典客属衙上上下下,其余的每一个人,都在这一日长松了一口气。

而接下来,则是一场狂欢。

——新三公九卿部门,定下来了。

但新部门的负责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