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422章 神特么汉使!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422章 神特么汉使!

作者:煌未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0: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虽然这么说,对于曾经的马春、如今的曹氏不大公平;

但也还是不得不说:曹氏怀有身孕——尤其还是怀了男胎,其实并没有在朝堂内外,引起太过剧烈的反响。

朝中公卿百官、功侯贵戚,或怀揣着喜悦、祝福,或按捺着郁闷、不快,给刘荣送上了精心准备的贺礼。

贺礼规格普遍不高,主打一个礼轻情意重、不值钱但了心思的路数。

毕竟这才刚怀上;

按照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这个孩子能顺利降生、睁开眼看到这个世界的几率,几乎不到三分之一。

即便最终顺利出生,能顺利活过六岁,而非在那之前夭折的概率,也至多不超过四成。

所以,与其说朝堂内外,是在庆贺刘荣的皇长子降临人世正式进入倒计时,倒不如说,是在庆贺这一个胎儿,证明了刘荣‘没问题’。

今天,刘荣能让马春/曹春怀上,来日,也必定能让张春、李春怀上。

在曹皇后并没有‘不可以怀孕’的政治缺陷的前提下,除非是当朝曹皇后怀孕,正儿八经的嫡皇长子、嫡长公主诞生在即;

否则,其他任何一位姬嫔怀有身孕,对汉室而言,都算不上一件多大的事。

怀男怀女无所谓;

生不生的下来无所谓;

养不养的大,照样无所谓。

事实上,这也就是曹春怀上的,是刘荣的第一个血脉子嗣;

从今往后,第二个、第三个怀上刘荣血脉的宫女、姬嫔,其因怀孕而得到的关注、待遇,都不大可能比得上如今的曹春。

还是那句话——曹春这一胎,重点不在性别、不在是否健全,也不在能否顺利生下来、能否顺利抚育成人。

这一胎对汉室唯一的意义,便是证明刘荣的生育能力。

曹春并不大懂这些太深、太晦涩的东西。

但从那位‘前辈’,如今的长沙王太后唐氏身上,曹氏也大概能类比出自己的情况。

——哪怕按最理想的状况来推断,孩子顺利出生、果真是皇庶长子,且顺利长大成人,自己的卑贱出身,也还是会拖这个孩子的后腿。

未来,这个孩子大概率要被封去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待当今刘荣驾崩,自己,也会被孩子接去封国,以某王太后的身份,度过自己的余生。

所以曹春很清楚:接下来,自己需要做的,其实就那么几件事。

其一:好好养胎,把孩子生下来;

其二:摆正位置,时刻抱紧曹皇后大腿。

其三:好生教养子嗣,把孩子养成现长沙王刘发那般,唯唯诺诺的乖孩子、好孩子。

再然后,就是时刻牢记一句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规规矩矩熬当今刘荣便是。

所以,对于曹皇后‘愿意就住椒房,不愿意就去凤凰殿’的提议——或者说试探,曹春回答的也很坚决:莫说婢子,绝不愿离椒房、离皇后而去;

便是愿,也绝不去凤凰殿!

毕竟在当今刘荣坐上皇位后,曾属于东宫栗太后,以及当今刘荣三兄弟的凤凰殿,也已经蒙上了一层特殊的政治色彩。

不出意外的话,三两代人以内,不会再有后宫姬嫔、皇子,被安排去凤凰殿居住。

除非,汉家再出一个对嫡长子极度不满,又十分喜欢某一个庶子,有意废储另立的天子,将那个自己中意的皇庶子安排去凤凰殿。

于是,曹春怀胎一事,便也很快平寂了下去。

——长安街头巷尾的百姓民众,听闻此事微咧嘴一笑,算是对未来有了指望;

朝堂内外送上了贺礼,便很快将此事甩到脑后,继续忙着处理年末堆积的政务,以及刚结束的科举第一轮、即将开始的科举第二轮。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虽忙碌,却也让人莫名感到一阵安宁。

也恰恰是在这安宁之中,遥远的万千里之外——在位于河套以西,距河套、河西之交亦数百近千里之外的区域;

一伙宛如从天而降的汉人商队,缓缓靠近了河西地区,举例河套最近的一个部族驻地。

休屠部。

以休屠泽为族地,并坚持常年在此留下留守武装,世世代代生活在此的休屠部……

·

·

·

·

·

·

作为幕南地区,仅次于南池、盐池的第三大湖,休屠泽周围,吸引了无数觊觎这片水源地、沃土的游牧部族。

但此刻,休屠泽东部沿岸,距离湖岸不过数百步的位置,却根本看不见任何一个其他部族的人。

——休屠部,是幕南极为特殊的一个游牧部族。

相较于折兰、白羊、楼烦这三家马车,休屠部在匈奴单于庭的地位,并不比其他寻常部族高太多,更远比不上这三驾马车。

论实力,休屠部无论是人口、牧畜数量,还是部族勇士的战力,也都只是比普通的中大型部族稍强。

远比不上折兰等三驾马车;

更是连给左、右贤王,乃至单于庭本部擦鞋都不配。

但在幕南,休屠部的特殊性,几乎不亚于人均战争狂的折兰部。

因为休屠部的每一个特征,或者说是生存信条,都和草原上的主流价值观严重不符,甚至是背道而驰。

比如:整个大草原,几乎所有游牧民族都信奉的至理名言——有奶便是娘,对于休屠人而言,却是莫大的耻辱。

在休屠人看来,友好与敌对,是如白天与黑夜那般,毋庸置疑,且铁打不变的。

某一个与休屠人友好相处的部族,世世代代都能得到休屠部的信任、亲近,只要求上门,休屠部都是能帮就帮。

同样的道理:若某个部族同休屠部结仇,那也同样是世世代代传下去,不死不休。

什么打不过就跑,跑不掉就投降?

休屠人不!

在休屠人看来,打不过,就该更使劲儿打,绝不能跑!

就像被草原上的狼群盯上——你也懦弱,狼群就越嚣张,只要你敢跑,狼群就能追杀你到天涯海角。

同样的道理;

在休屠人看来,与仇家打仗,就该一往无前,一步不退。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敌人感到恐惧。

一旦撤退——哪怕只是战术性佯败、诈退,都必定会让敌人士气大振,从而更加坚决、勇敢的来攻杀自己。

这,是休屠部与草原各部格格不入的第一点。

草原最高法则:一切都要为生存让路!

休屠部却认为,勇敢者才配活着。

其次,便是不同于草原上,那些对部族兼并、联合持开放态度,并以此来强大自身的绝大多数部族。

休屠部,或者说是休屠人,极度排外!

对于请求联合,乃至于自愿加入休屠部的中小部族,休屠部一盖拒绝;

甚至于,在一场针对其他部族的战争胜利过后,休屠部也不会将战败部族的残兵败将、女人小孩吸收。绝大多数时候,休屠人会把战俘卖给其他部族做奴隶,来换取牧畜等物资。

极个别情况下,则会自己留下来当牧奴用。

极度排外,极度抗拒部族融合、兼并,极度重视血脉单一性、部族纯洁性,是休屠部与草原格格不入的第二大特征。

最后,同时也是最让人无法理解的一点。

——在抗拒与其他部族融合、兼并,甚至都不大愿意和其他部族交朋友的前提下,休屠部对待大河以东的汉人,也同样是一种极其别扭的态度。

对于汉人的军队、民众,休屠部和每一个草原游牧部族一样:无时不刻不在想着去抢掠汉人百姓,去戏耍、攻杀汉人军队;

但与此同时,对于那些从汉人地界带来货物,到草原上一路交易的汉人商队,休屠部又友好的有些夸张。

正如此刻;

这支商队,才刚在休屠泽附近一旦出现。

不过个把时辰的功夫,休屠王本人在内的一众休屠部贵族,便已经在湖畔备下了露天酒宴,以欢迎这支汉人商队的到来。

“远方的客人,来到了我们贫瘠的大草原!”

“草原上没有佳酿,却也有热烈的奶酒;”

“草原上没有珍馐,但也有鲜嫩的烤羊羔。”

“为尊贵的客人,奉上最好的酒、肉,迎接尊贵的客人,再次来到我们世代守护的休屠泽……”

是的。

在休屠人看来,并不是休屠泽,以及休屠泽所滋润的这片土地,在孕育休屠部的牧民;

而是休屠部的勇士们,在虔诚守护着这片天神所赐,并特意交给休屠人守护的圣池。

所以,休屠泽沿岸数十里的区域,从来都不允许其他部族的牧民——乃至牧畜靠近;

休屠泽内的水,更是只有休屠部的人和牧畜能饮用。

任何试图玷污休屠泽的行为,都会让每一个休屠人当场暴怒,不惜以天神之名,发起无休止的血脉追杀。

何谓血脉追杀?

好比某个不懂事的小孩儿,在休屠泽边上站着尿尿;

那么,直到这个小孩儿的每一个家人——包括父母双亲,手足兄弟,同部族的血亲;

乃至于嫁去其他部族的姐妹,以及这些姐妹嫁去的部族,都将被纳入休屠部的追杀名单。

除非上了名单的人死亡;

否则,休屠部对这个,或这几个部族的追杀,就将世世代代,永无止境的进行下去……

很显然,对于这支‘再次来到休屠泽’的汉人商队而言,休屠人的种种习性,基本已经被这支商队摸透了。

故而,在听到休屠王这番慷慨激昂的欢迎辞后,为首的汉商当即起身,双手奉上了自己从汉地带来的见面礼。

嘴上,也不忘学着休屠王悠长、高亢的音调,‘回礼’致辞道:“伟大的休屠王,给予了我们无上的礼遇。”

“作为休屠部永远的朋友,我们这些狡猾的商人,为伟大的休屠王,带来了一些不值一提的礼物。”

“——希望休屠王世代守护的圣池,也能庇佑我们这些狡猾的商人,并赐予我们再次来到这里,以瞻仰圣池雄姿的荣幸。”

“些许薄礼,还望休屠王,莫要嫌弃才是……”

汉商此言一出,那被称为‘休屠王’的匈奴贵族当即喜笑颜开,嘿笑着上前,便双手接过那盖有红布的礼物。

若无旁人的掀起红布一角,看清礼物全貌,休屠王面上笑容,也当即再添三分诚挚。

“贵客对圣池的憧憬,即便是我们这些天神指定的守护者,也难免一阵汗颜呐~”

“——休屠王不必客气,不过区区薄礼……”

二人客套间,已经是勾肩搭背着于上手落座,不片刻,更已是推杯换盏,好不快活。

陪坐的一众休屠贵族,也都找到了各自的目标——要么豪迈对饮,要么一起跳舞;

更有甚者,颇为爽朗的拉过目标,便朝着自己的毡帐走去。

不多时,毡帐内便传出阵阵粗喘声、畅笑声,以及草原女子所特有的呻吟声……

就像是一场荒唐至极的颜色聚会;

人人都在释放内心深处,不知被埋藏了多久的原始兽性。

以至于都没人发现:在距离筵席场地不过百步开外,商队的临时驻地内,原本也应该在酒宴狂欢的商队成员,此刻却鬼鬼祟祟聚在了一起。

“休屠王、休屠部的性子,基本都已经摸透了!”

“混邪部那边,也已经基本说定!”

“——如果混邪部信守承诺,那三日之后的夜半时分,休屠泽,就将成为血泽!”

“而后,我汉家究竟如何——在河西究竟是何境地,便要看往后三日,我辈于此地之谋划……”

为首之人沉声一语,蹲聚一圈的众人齐齐点下头。

若是有新人看到这个场景,其实就不难发现:这几十号人,和寻常汉人商队的成员,有着极为显著的区别。

——和寻常商队的护卫一样五大三粗,身上却并没有多少市井气息;

腰间佩剑五八门,显然都是市面上粗制滥造的货色,但这几十号人行走间的仪态,以及那时刻扶在剑柄上的左手,却时刻彰显着他们的不凡。

在后世,对于这样一群由内而外透着古怪的人,有这样一种描述方式;

一水儿的寸头,黝黑的脸、精壮的身形;

作训服外防风衣,人均脚踩作战靴,操持川渝口音,一口一口‘麻买批’。

他说他是渔民。

可他晕船。

他手里的鱼叉,也总是下意识摆出刺刀直突的架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