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421章 曹皇后的手腕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421章 曹皇后的手腕

作者:煌未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0: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相较于在宣室殿,刘荣嘴角明明比机枪还难压,实则却不得不装出一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淡定模样;

此时的椒房殿,曹皇后的心情,可谓是五味杂陈。

看着身前不远处,小心翼翼跪倒在面前,再三抬手想要抚上小腹,却又每每迟疑收手的马氏,曹皇后几欲开口,终,也不过化作一声长叹。

“即是有了身子,便莫再跪了。”

“过来坐吧。”

强撑起一抹笑容,招呼马氏走上前,又伸手拉着马氏坐下身;

待马氏如惊恐的小猫般,惨白着脸将半边屁股落在踏上,曹皇后不由又是悠然一声长叹。

——曹皇后此刻,真的很想告诉自己:没什么的;

不过是个皇庶长子/庶长公主而已;

真的没什么的。

更何况这情况,也是自己一手促成的——这本就是自己的意图。

真的没什么的……

过去,不知多少个日夜,曹皇后都曾这样为自己做心理建设。

曹皇后告诉自己:陛下不碰自己,没关系;

自己不是先帝薄皇后。

会有孩子的。

早晚都会有的。

至于将马氏送上当今刘荣的御榻,曹皇后也再三告诉自己:这是皇后的责任。

这是一家主母、天子正室、当朝皇后当仁不让的使命。

但当马氏怀着身孕,真真切切跪在自己面前,惊慌失措的说出‘听凭皇后发落’时,曹皇后却依旧感觉一阵胸闷、气短。

曹皇后知道自己怎么了。

——这是这个时代赋予皇后的责任,与女性与生俱来的本能,正在做天人交战。

责任告诉曹皇后:这是应该的。

但本能告诉曹皇后:明明自己才是妻;

明明自己,才是明媒正娶的中宫皇后……

“在侯府多年,倒是鲜少探听你的往事?”

一时收拾不好心情,曹皇后便本能的扯起家常。

算是转移注意力,也是顺带着,再深入了解一下这位未来的‘马姬’。

正如曹皇后此刻所言:过去这些年,曹皇后从来不曾深入了解过这个十数年来,都和自己形影不离的贴身侍婢。

除了一个‘马春’的姓名,曹皇后对马氏,便几乎再没有其他了解。

甚至于,直到此时此刻,马氏惶恐不安的在身旁坐下,曹皇后才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如此清楚地打量起马氏。

——前额饱满,口鼻娇小;

双眼并非这个时代的审美更青睐的狭长,而是更显和善的椭圆。

再加上那对浓眉——算不上多美艳,但看上去,却总是让人心中莫名生出一股平和。

很顺眼。

马氏,长的很‘顺眼’。

曹皇后依稀记得当年,还处于总角之年的自己,之所以会选中马氏作为贴身侍婢,便是因为瞧着顺眼。

但此刻,即便马氏长的再怎般顺眼,曹皇后心中,也还是难免生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奇怪感觉……

“回主子的话;”

“婢子生于侯府,母亲原也是侯府侍妾。”

“说是那年,母亲招待贵客多了些,不知婢子生父何人,更不敢妄加攀附。”

“临产之时,母亲恰害了风寒,府上又有好几位公子年幼。”

“担心母亲将风寒染给诸位公子,老夫人便将母亲安置在了侧院。”

“又恰逢凛冬严寒,母亲不得已,便只得在侧院马厩起居,也好省下些炭火。”

“婢子生于马厩,又不知生父姓氏,便由母亲做主,取了马氏;”

“又生于开春,便……”

规规矩矩将自己的‘来头’娓娓道来,马氏原本的紧张情绪,也稍稍缓和了些。

毕竟这胎,不是马氏今天突然怀上的。

早在被曹皇后选定,并亲自送上当今刘荣御榻之时,马氏就曾在宫里打听过了。

——这种事儿,有先例;

而且并不久远,就在先帝朝,距今也不过十几年。

根据马氏了解到的消息,那位唐夫人,并没有因为怀上龙种而遭受厄运。

现如今,那位唐夫人甚至被儿子带去了长沙国,成为了一国王太后。

马氏不敢奢望这些。

马氏只知道:这件事儿,并不会为自己招来祸患。

当然,前提是马氏‘知进退’,能摆清自己的位置,而不是去憧憬一些不属于自己、自己配不上的美好。

马氏也是女人,当然能明白此刻,曹皇后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但在平阳侯府这么些年、在曹皇后身边这么些年,马氏,自也有一套自己的生存理念。

好比此刻,曹皇后不过闲聊般,提了一嘴‘不大了解你的过去’,马氏当即便明白过来:曹皇后,这是要探自己的底细了。

既然是探底细,那自然是越细越好、越全越好。

于是,马氏便不假思索的,从自己出生开始说了起来。

倒是曹皇后,从马氏这简短的三言两语间,便提炼出了不少关键信息。

——无父,母亲原也是平阳侯府的婢女;

再算算时间,以及马氏的年纪,便不难推断出其母,大约是在太宗皇帝年间入的侯府。

当时,平阳侯家族早已不复往日之兴盛;

初代侯曹参,早在孝惠年间便已离世。

二世侯曹窋,则因为在吕太后掌权期间,为吕太后任命为亚相御史大夫,而被诛吕的朝堂内外归为了‘准吕党’。

诸吕覆灭,太宗皇帝入继大统之后,平阳侯曹氏一族虽不至于直接被诛灭,但也终归是被罢了官职,赶回了封国。

再加上一个‘准吕党’的政治污点,使得地方郡县都有些肆无忌惮起来,平阳侯府那几年的日子,自也就不大好过了。

而在那么一段‘侯府上下都不大好过’,且必须低调的敏感时期,能入平阳侯府的奴、婢,几乎不可能是单纯花钱买来的。

——要么,是平阳侯家族的某个故交、旧部家破人亡,留下的遗孤被平阳侯府收留;

要么,就是太后、天子恩赐,亦或友人相赠。

考虑到平阳侯府当时的处境,后者基本可以被排除。

也就是说,马氏的母亲,很可能是某个曾追随初代平阳侯曹参,却没能混出太大名堂的故旧之女。

这家人遭遇了重大变故,以至于无法再以‘民’的身份存活下去;

于是,平阳侯家族为了照顾一下旧人之后,才把马氏的母亲收留下来。

当然了;

毕竟是曾经的部下,而非朋友。

即便是收留、照顾,也不可能留在侯府白吃白喝。

一个给侯府做奴婢的机会,对于当时的马氏之母而言,已然是天大的恩赐。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马氏的身世还算干净,且不说对平阳侯家族忠诚与否——至少羁绊很深。

还有,从马氏方才这番表述中,曹皇后也愈发感觉到马氏,真的是一个很识大体,很会说话的女人。

什么那一年,马母招待贵客过多,算不准马氏的生父?

——按当时,因被归为‘准吕党’而失去官职、郁郁寡欢,整日胡来的二世平阳侯曹窋的尿性;

更大的概率,恐怕是后世那句经典的:当时人太多,实在记不清……

至于不敢妄加攀附,话是这么说没错。

但若是能确定是谁,那派人知会那位贵客一声:您在平阳侯府有个奴生女,其实也并非多犯忌讳的事儿。

再不济,也至少能为生下来的孩子,冠生身父亲的姓氏。

就说如今的中郎卫青,其母也同样是侯府侍妾——而且恰恰是平阳侯府的侍妾!

早些年,卫青甚至还在自己生父家中待过几年呢。

虽然不受待见,但也起码去了生父家,实打实待了几年。

所以,马氏的话翻译过来就是:当时,母亲一次性招待客人过多/连续好多天都在不停招待客人,所以根本说不准哪个才是我爹;

因为说不准,所以才不敢乱指人。

再往下看——临产染了风寒,怕传染给府上公子,就被‘安置’去了侧院?

为了省炭火,才住进了侧院马厩,并于马厩内生下马氏,遂冠以‘马’氏?

只能说,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按照曹皇后对平阳侯府的了解,真实的情况,恐怕远没有马氏所说的这么美好。

——染了风寒,怕传染人,几乎可以直接翻译为:嫌马母,以及腹中怀着的马氏脏,觉得奴婢在府内生育不吉利;

所以,把马母锁在了位于侧院,那平阳侯府唯一一处马厩,任其自生自灭。

至于为了省炭火而去马厩,和马匹报团取暖,更是无稽之谈。

奴婢哪来的炭火?

能有马抱团取暖就不错了……

“也是苦了你。”

“生在了马厩,便取马为氏……”

“——往后,便改氏曹吧。”

“唤个曹春。”

曹皇后此言一出,原本还在组织语言,准备继续从盘古开天地开始说自己身世的马氏,只当即愣在了原地。

片刻之后,又见马氏面上一片狂喜,当即从榻上滑落,无比激动的跪下身,对曹皇后连连叩首。

“婢子谢皇后!婢子谢皇后!!!”

“皇后大恩大德,婢子便是生生世世当牛做马……”

说着说着,马氏便吭哧吭哧哭了起来。

哦,对;

现在,应该叫曹氏了。

世人皆知:主人对奴婢最大的恩惠,便是赐名。

因为赐名,意味着这个奴婢得到了主人的认可,并被确认为了主人的私人财产。

好比才刚改了名的曹春——早先是平阳侯家族的婢女,先前是椒房殿的陪嫁侍婢,得到曹皇后赐名,才会成为曹皇后专属的奴婢。

有点类似于玄幻世界,人与坐骑、灵兽之间的滴血认亲。

而在赐名外,还有一种恩惠,含金量比赐名还高。

这,便是赐姓、氏。

准确的说,是允许奴仆冠主家的姓氏。

好比如今汉室,对外臣最大的恩赐,便是赐国姓。

换做贵族,也是一样的道理——对奴婢最大的恩惠,便是赐本家姓氏。

因为赐了本家姓氏,奴婢就不再是奴婢了,而是同姓氏的家人。

后世网红们空口无凭的‘家人们’,尚且能让万千苦命人倍感亲切;

自更别提这种庄重、正式的‘家人’二字,对原本卑微、低贱的奴婢而言,究竟有多大含金量了。

——曹春哭,是因为高兴。

从今往后,曹春将再也不是‘平阳侯府侍婢马氏’,亦或‘椒房殿陪嫁侍婢马氏’。

无论最终能否顺利生育,成为某位公子/公主的生母,曹春都将被正式称呼为:平阳侯府女,良人/美人/夫人曹氏。

而对于曹皇后而言,这一恩惠,却不过举手之劳。

“既是改氏曹,便是自家姐妹了。”

“纵是比我年长些,也终归有这么多年主仆情谊。”

“——便唤我一声姊吧。”

“不委屈你。”

曹皇后温尔一语,曹春自是磕头如捣蒜。

嘴上却是连道不敢,非但不远称曹皇后为‘姊’,也不像过去这段时间般称皇后;

而是改回了入宫前,对曹皇后的称呼:细君。

过去在平阳侯府,奴婢们都只能称呼曹皇后为少君,有且只有作为贴身侍女的曹春,获准以‘细君’称呼曹皇后。

而今,曹春又一声‘细君’,也总算是消除了曹皇后心中,最后些许不痛快、不通达。

“早些时候,已替你向陛下讨了封赏。”

“按长沙王太后唐氏惯例,大抵会封良人。”

“——太医也把过脉了;”

“是公子。”

“既是皇长子,待其诞世,当能再进个美人的秩位……”

曹皇后娓娓道来,曹春便规规矩矩跪地叩首,再三谢恩。

直到曹皇后亲自探出手,将曹春从地上虚扶起身,曹皇后才微冷了冷脸,望向身侧不远处的寺人。

“亲自走一趟长乐,转告太医令:曹氏所孕,乃陛下长子。”

“若因太医令药石不妥、医术不精而生了闪失,便让太医令自己去高庙,同太祖皇帝谢罪。”

“再传令宫中:凡曹氏出行,诸宫人皆当小心避让,不得冲撞。”

“——自宦者令以下,皆然。”

“违令者,杖毙当场!”

“还有餐食、起居,都盯着些。”

“万莫生了闪失。”

交代完这一切,曹皇后才终是缓缓起身。

侧过头,又看了看赶忙随自己起身的曹氏一眼。

见曹氏仍旧如往日那般,小心扶上自己的胳膊,曹皇后才又温尔一笑,轻轻拍了拍曹春扶在自己臂上的手背。

“旁的,都有我。”

“你便安心养着胎,争气些,稳稳当当诞下皇长子。”

“——待日后,若不愿住椒房,便搬去凤凰殿;”

“若愿住,便稍带着也教教我如何养育子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